考古学
考古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0年内共计2496篇,主要集中在文物考古、中国史、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0篇、会议论文216篇、相关期刊898种,包括文物春秋、东南文化、大自然探索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景德镇陶瓷与“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吐鲁番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闽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学术(政和)研讨会等;考古学的相关文献由219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淳、贺云翱、邵金陵等。
考古学
-研究学者
- 陈淳
- 贺云翱
- 邵金陵
- 曹兵武
- 沈颂金
- 刘呆运
- 卢昉
- 李学勤
- 杜金鹏1
- 邢立达
- 陈星灿
- 陈默
- 余立军
- 叶舒宪
- 吴再丰
- 张忠培
- 徐良高1
- 徐蕊
- 无12
- 李莉
- 王巍1
- 胡洪琼
- 袁靖
- 许宏1
- 佚名
- 倪方六
- 冉万里1
- 刘庆柱
- 刘斌1
- 唐际根1
- 唐黎标
- 孝文
- 宋江宁1
- 崔乐泉
- 张京华
- 张典
- 张居中
- 张碧波
- 张群
- 徐玲
- 无1234
- 朱乃诚
- 朱大可
- 李明斌
- 李飞
- 柯永亮
- 栾丰实1
- 次旺
- 段小红
- 段清波
-
-
曹斌
- 《齐鲁学刊》
| 2020年
-
摘要:
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应该站在世界学术的最前沿,思考中国考古的现在和未来;提倡在考古学研究中贯彻田野精神,让考古材料重新说话;多手段分析发掘获得的"实验数据",以实证主义的原则,置身本土文化以古人的视角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并率先讨论作为考古学的考古学,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
-
-
李凇
- 《美术观察》
| 2020年
-
摘要:
本文聚焦于中国艺术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首先回顾了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从无到有、与考古学相伴生的简要历史,指出了作为考古学“补充文本”的尴尬境况.继而讨论了以下问题:艺术史研究进入到艺术无差别时代,“文物群”“艺术史”就是观念史吗?解释性的艺术史:“他”死了还是“我”死了?艺术史越来越与“艺术”无关.本文分析讨论了考古学给艺术史学带来的恩泽,同时指出了后者的学科困境与问题.
-
-
杨泽宇;
刘金泉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李昆声先生是饮誉国内文史学界的考古学家、文物与博物馆学专家,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多年来,耕耘于西南考古发掘的田野中,研精致思、著作等身.在区域史研究领域,先生擅于借助考古学视野对地方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与探索,兼顾文物遗迹与现存文本的"二重证据",在云南艺术史、农业史和民族文化史领域均有斐然成绩,对丰富云南历史的"横向"研究,推动"纵通"和"横通"的衔接做出重要贡献.
-
-
侯甬坚
- 《西域研究》
| 2020年
-
摘要:
从古代历史文献的考订,到近现代新疆、河西地区大量简牍文书的发现和论证,中国西域屯垦史已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再次提出屯田区概念,试图构建一个中国西北边疆史的西域屯田发展系统.通过对历代西域屯田区的实证举例,可见其经历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反复变化的过程.本文从中归纳出屯田区的基本内涵:即以遗址、遗迹形式见存的古城及其附属的防卫建筑、堆放粮食等物质的仓禀建筑、屯田人员的居住建筑、靠近河流建立的水利设施、沿河流两岸分布的屯田田地(农业生产范围),靠近沙漠、戈壁、山脚、民田等不同地貌的屯田区边界等.本文提出应在屯田区域研究中注意淬炼和使用行之有效的复原方法:史料考订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历史地理学方法、绿洲学方法、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等,以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推进西域屯垦史研究.
-
-
李泽龙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2020年
-
摘要:
19世纪,欧洲德语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艺术史学科.随后,北美的哈佛和普林斯顿也紧跟其上.欧洲艺术史学科的建立来自于漫长的古物研究的积累,相似的,中国的古物研究也早在北宋就开始了.然而,当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与考古关系密切的艺术史研究并未受到重视.虽藤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采用欧洲艺术史的方法撰写《唐宋绘画史》,但在今天,中国依然没有艺术史学科.50年代艺术史专业设置之争后,直至今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依然也缺乏与国际同行对话的语境.近年来,墓葬美术与考古学研究者的取向趋于紧密,艺术考古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讨论愈发频繁,这也间接反映在艺术史成立学科的问题上.
-
-
张凤礼
- 《大庆社会科学》
| 2020年
-
摘要:
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市考古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和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别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秦汉时期、隋唐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7个阶段,介绍本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在对大庆地区考古工作取得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本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的特色所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
-
-
李培聪;
贾溪涛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通过对金沙江中游楚雄段60多年来的史前考古发现,在总结和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迄今为止的史前考古出土文物做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简要论述了从中新世晚期的"禄丰古猿"到其后发展演变规律清晰的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楚雄地区的古代文化,楚雄地区地处东亚大陆"X"形文化传播带的交汇区,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其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当地古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面貌.对目前的工作进行反思,能够更好的推进考古学的深入研究.
-
-
王玉冬
- 《美术观察》
| 2020年
-
摘要:
过去一段时间,发生在美术史界的一些争论,往往以学科本体论为议题.论者似乎都没有意识到,现有的美术史方法论,全部是现代性的产物.2020年的新冠疫情引发了各界在多个层面的反思,如何超越某些模式的现代性,重新成为人们论辩的关键.本文认为,后疫情时代的美术史,应该超越以往所有类型的美术史,应该是能激起人们创作冲动的美术史.
-
-
徐良高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0年
-
摘要:
在历史学研究中传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除了互补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一种解读模式与解读对象的关系,即文献记载提供了解读考古发现的时代、性质和历史意义的模式.从解读模式与解读对象的关系上讲,作为传统“证经补史”思维方式和近代实证主义史学观念产物的“二重证据法”和“三重证据法”等提法是值得推敲的,因为“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使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陷入循环论证之中.实际上,文献史料、人类学知识等都不过是提供了解读相关考古发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构建古史叙述的模式.模式是多元的,对考古发现的解读和对历史叙述的建构也应该是多元的.以这种视角来审视学术界有关二里头文化与夏王朝关系的研究,其中的问题一目了然.二里头文化下一步的研究应该更加开放、多元,除了来自传统文献的夏商周王朝体系,还应该有多视角、多层面的解读与建构.
-
-
孙泽娟
- 《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酋邦理论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一项重要成就,它建立了由部落到国家之间的发展链环,酋邦即前国家的复杂社会.酋邦理论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之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被考古学家引入考古学研究中,中国学者对此理论态度不尽一致,不管它适不适合中国,都是在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一个有益的尝试.近来,历史学考古学领域有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社会进化模式.
-
-
-
江枫
-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古文化遗址类的遗址群就全国而言并不多见,对其的保护和研究则是一个新的课题和领域.近年来,江苏泗洪县新发现的顺山集遗址是全国最大的环壕聚落,为研究史前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顺山集遗址已与周边的多处遗址形成了遗址群,当地的文化部门对遗址群的保护和研究,尝试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在当地考古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着重对顺山集文化遗址群的概念作出初步界定,有利于从考古学的角度加强顺山集遗址保护与研究的必要性.
-
-
张溯;
王泽冰;
张子晓
- 《考古学视野下的齐文化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齐长城是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大型军事防御工程,是山东境内规模最大的建筑遗迹.它西连济水,北连渤海,东跨泰沂山系以至黄海,将渤海(古称北海)、黄河(古济水)、黄海(古东海)串联到一起.齐长城始建于齐宣公十五年(公元前441年),其后威王、宣王、涽王时期逐渐加筑完成.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之后,齐长城被破坏和废弃,共沿用了二百余年的时间.到晚期尤其是清代时,齐长城的部分段落仍作为军事防御工事被加以利用.1977年,齐长城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的兴废与齐围历史及东周时列国关系息息相关,因此历来受学界的关注.本文以考古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和出土文物对齐长城的布局和建置进行分析和研究.
-
-
-
-
-
-
-
窦博
- 《中国海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发现,证实了古代中国内蒙、东北是传说中的蚕神的故乡.红山文化发现了玉蚕,至今在辽河流域仍拥有独一无二的野蚕,证明了燕辽文化区也是丝绸文化发源地之一.满族祖先肃慎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从远东通往中原的丝绸之路,接下来这个民族在唐朝以靺鞨的称谓在东北、远东地区开辟了若干条海陆丝绸之路,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众多丝绸之路遗迹.丝绸之路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托芬于1887年提出,如今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丝绸之路的内涵、概念变得愈加丰富:它不仅是丝绸贸易路线、商贾线路(丝绸、陶瓷、香料是输出的三大商品),更是文明对话的线路,文明对话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流。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包括港口、防御工事、仓储点、补给站、海关、桥梁、医院、信息处、生产场所、贸易大宗商品的产地、释站、灯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