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7690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管理信息化、中国电力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2012高校GIS论坛、2006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等;综合实习的相关文献由49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海芳、何金清、刘丽芳等。
综合实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7690篇
占比:99.80%
总计:97885篇
综合实习
-研究学者
- 王海芳
- 何金清
- 刘丽芳
- 刘勇
- 刘新燕
- 刘晨黎
- 周明康
- 姚正阳
- 张宝魁
- 曹介南
- 李孝良
- 李飞跃
- 杨丕山
- 杨洪
- 杨金石
- 梁汉明
- 毛志远
- 王勋
- 王艳
- 王莉
- 田毅
- 肖文峰
- 肖新
- 葛少华
- 袁丽
- 谌洪星
- 谢越
- 赵梦蕾
- 赵翠萍
- 邹海明
- 郑树景
- 郭春晓
- 郭枚香
- 陆新
- 陈劭
- 陈怀义
- 陈祺
- 马万征
- 马清珍
- 高瑞昌
- He Dong
- Li Mei
- Wang Jianwei
- 丁平
- 万小琼
- 严新军
- 乔林
- 乞建勋
- 于现林
- 于超
-
-
吕殿青;
韩龙飞;
杨文;
韩广;
易立文;
张新主
-
-
摘要:
自然地理类课程综合实习是高校地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地理实践课程,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文章根据20所高校每年暑假在江西庐山自然地理实习的情况,概括高校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师和仪器数量、实习内容、实习模式、考核评价五个方面明确高校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改革对策,为一流地理学专业和师范认证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
-
赵政权;
罗虹
-
-
摘要:
参考相关的导航电子地图规范,与企业对接,设计了导航电子地图实习的制作方案,主要包括计划设计、工作前准备、情报信息收集、外业实地采集作业、内业编绘处理、数据入库及成果质量检查、地图发布与路径分析等阶段,内业重点从导航电子地图的构成要素、属性表设置、符号库的构建、电子地图的制作及发布、路径分析等过程进行实现,并创新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两轮的实践表明,整个实习设计能顺应行业发展方向,严格规范作业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制图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提升制图综合能力。
-
-
曹银贵;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师学义;
钱铭杰;
张建军;
田毅;
赵中秋
-
-
摘要:
土地整治野外综合实习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野外实习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不足。文章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支撑、传承地学实习的优良传统、显化课程思政的有利途径四个方面阐述了野外综合实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从人民为本情怀、生态文明思想、改革开放精神、红色革命文化、地质报国担当、坚韧不拔意志、团结协作作风、整治工程意识八个方面充分挖掘了野外实习中的思政元素,并匹配了相关的野外实习知识点。
-
-
刘颖;
刘以珍;
葛刚
-
-
摘要: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新兴领域对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生态学综合实习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生态学综合实习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学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型实习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创新型生态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
-
-
程新;
魏磊;
李汉广
-
-
摘要:
“生产实习”是工科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学生校内学习和职业生涯的桥梁纽带作用。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等的要求不断提升,而传统以课程实习为基础的“生产实习”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通过对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实习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全新的“综合实习”教学模式,调整实习内容、完善教学模式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
向尕;
张仰森;
李军;
吕金娜
-
-
摘要:
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认证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研究目标,并以信息安全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为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基于案例仿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升教改方法,并结合敏捷开发的Scrum模式进行项目实践教学,指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中意志品质及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训练机制。以综合实习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反馈为例,分析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
-
-
柴乐;
郭福生;
王楠;
吴汪洋;
叶长盛
-
-
摘要:
深入挖掘旅游地学综合实习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江山旅游地学综合实习为例,通过深入分析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性质,确立综合实习课程思政基本思路和教学目标,梳理并挖掘不同教学路线中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提出建立“梯度式、多学科”教学团队,实施“进阶式、递进式”的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构建“诊断性、发展性、总结性”综合实习课程思政评价模式。
-
-
刘宏波;
崔鹏
-
-
摘要:
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基于"新农科"背景,农学专业综合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需契合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施和产学研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和高素质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幸福中国.
-
-
薛胜超;
王庆飞;
郑彦威
-
-
摘要:
矿山基地综合实习是衔接本科资源勘查专业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由于受实地条件限制矿山基地重要观察点通常无法近距离观察学习,限制了综合实习的效果,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是该类实习教学优化有效手段.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三维模型辅助,将新兴技术与传统地质实习相结合,完善了密云铁矿综合实习教学,利于学生快速进入生产实习角色,实现了综合实习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在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
-
-
-
刘海砚;
孙群;
吕晓华;
魏斌
- 《2012高校GIS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地图制图专业教学中综合实习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总结了地图制图专业综合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了较完善的实习标准体系、内容体系、技术体系、教师队伍、软硬环境,实现了实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创建了特色鲜明、指导力量一流、实习流程规范、实习要求严格的综合实习新模式。
-
-
-
王京山;
刘明
- 《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北京印刷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肩负着为中国印刷、包装、出版等媒体与传播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经过建校几十年来的发展,北京印刷学院已经形成了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特色,在新闻出版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