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综合命题

综合命题

综合命题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逻辑学(论理学)、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9739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哲学史、理论前沿、学理论等; 综合命题的相关文献由77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丑、刘国锋、程仲棠等。

综合命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7398 占比:99.92%

总计:97475篇

综合命题—发文趋势图

综合命题

-研究学者

  • 任丑
  • 刘国锋
  • 程仲棠
  • 肖娴
  • 胡军
  • 胡有红
  • 任子朝
  • 俞颖杰
  • 倪杰孔
  • 刘叶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郝喜娇; 刘叶涛
    • 摘要: 克里普克基于认识论、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三个领域的划分提出必然同一理论,给出了一个陈述表征何种事态的合理途径,但克里普克并未始终贯彻三个领域的划分,依据必然同一理论重新界定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表征何种事态,反而径直接受了分析命题表征必然事态的传统观点。依照克里普克本意重新界定分析陈述与综合陈述表征何种事态,可以得出,并不是所有的分析命题都表征个体自我同一的逻辑必然事态,也并不是所有的综合命题都表征偶然事态,克里普克径直接受分析命题表征必然事态的传统观点是本可以避免的。
    • 孙英环
    • 摘要: 因为简易逻辑知识可以和各个章节综合命题.所以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会岀现各种状况,本文结合同学们在简易逻辑中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类剖析.希望助力同学们提高辨别能力、解题速度及正确率。易错点一、命题的否定概念不清。
    • 陶成龙
    • 摘要: 力学综合题是物理选考的综合命题之一,对考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下面以2020年1月浙江省物理选考第20题为例,对这类力学综合题作一归纳,供复习参考.题目如图1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固定弹射器、竖直圆轨道(在最低点E分别与水平轨道EO和EA相连)、高度h可调的斜轨道AB组成.游戏时滑块从O点弹出,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
    • 潘洪艳1
    • 摘要: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点是数形兼备,可与函数、三角、向量、平面几何等知识综合命题,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命题时往往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依托,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指导下,以坐标法为核心,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性质,涉及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题目既注重考查通性通法,又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性强、计算量大、区分度高,是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之一。
    • 程艳玲
    • 摘要: 与2018年相比,必做题75分中,必修一的考查比例有所下降,由2018年的32分下降到了24分;对必修二的考查略有递增,由2018年的18分增加到了20分;对必修三的考查比例明显上升,由2018年的25分提高到了31分。选修一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以及酶的相关内容;选修三对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进行了考查。2019年在题目结构上有所调整,即必修题目在非选择题中利用同一素材进行跨模块综合命题,考查考生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及综合运用能力。
    • 李丹丹
    • 摘要: 纵观逻辑史和认识论的发展轨迹,研究分析命题与和综合命题的学者及他们的著作论点层出不穷,至今不休.同样具备开拓性思维的西方哲学家们在二者命题研究上,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命题理论,各自发表了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二分的解释,为整个逻辑学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时爱华
    • 摘要: 直线和圆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入门部分,多数内容会和以后要学的圆锥曲线综合命题.但是在高考中单独命题仍然占有不可低估的位置,下面选取部分高考试题,分类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 任丑
    • 摘要: 文化自信与道德建设是涉及诸多核心问题的系统工程,从人类伦理视域反思中国传统义利之辨是这个系统工程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从人类伦理视域来看,中国传统义利之辨的基本伦理精神是以君主为目的、以臣民为工具的。为此,义利之辨既要假借家国同一之名来实现家天下,又要使君主凌驾于臣民之上而具有绝对权威。前者需要分析命题以便混淆家国之别,后者需要综合命题严格区分君主和臣民以便论证君主的神圣权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间的内在矛盾把义利之辨最终推向绝境。这就意味着,作为古典经验伦理学形态的义利之辨的终结,同时也预示着现代理论伦理形态的义利之辨即义利之辨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发端。义利之辨扬弃其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把自身提升到先天综合判断,实现由自然暴力为基础的自然法则向自由人性为基础的自由法则的历史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综合并超越现代理论伦理形态的功利论和义务论,为追寻当下人类道德视域的伦理体系提供了某种理论思路。或许,这一思路也是文化自信与道德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要素。
    • 任丑
    • 摘要: 从人类伦理视域来看,中国传统义利之辨的基本伦理精神是以君主为目的、以臣民为工具.为此,义利之辨既要假借家国同一之名来实现家天下,又要使君主凌驾于臣民之上而具有绝对权威.前者需要分析命题以便混淆家国之别,后者需要综合命题严格区分君主与臣民以便论证君主的神圣权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间的内在矛盾把义利之辨最终推向绝境.这意味着,作为古典经验伦理学形态的义利之辨的终结,同时也预示着现代理论伦理形态的义利之辨即义利之辨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发端.义利之辨扬弃其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把自身提升到先天综合判断,实现由自然暴力为基础的自然法则向自由人性为基础的自由法则的历史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综合并超越现代理论伦理形态的功利论和义务论,为追寻当下人类道德视域的应用伦理体系提供了某种理论思路.
    • 尹维坤
    • 摘要: From Kant onwards, disputes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positions have been going on,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propositions are still in confusion. An underlying reason for these confusions is that people confuse the two meanings of “transcendental”, for which Kant was partly responsible. Confusions began when Kant put priori synthetic proposition, analytic proposition and synthetic proposition together as three paralleled propositions. In fact, a priori synthetic proposi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kind of proposition that is defined from the light of the action that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position, and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a kind of proposition parallel with analytic proposition and synthetic proposi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action that leads to a proposition, all propositions are a priori synthetic proposition. From the angle of validation, these proposi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analytic proposition, synthetic proposition and metaphysical proposition. Kant’ s triad also led to other confusions of proposition classification. To modify Kant’ s thought of proposition classification will make proposition classification more reasonable.%自康德起,关于命题分类问题的争论至今不息,而且各种类型命题之间的关系仍然混乱。这种混乱的潜在原因是人们混淆了“先验”概念的两种含义。康德对此负有责任。康德将先验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综合命题并列为三种平行的命题是引起混乱的起点。事实上,先验综合命题应该被理解为从命题形成的活动界定的命题种类,不应该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并列。从命题形成的活动方面看,所有命题都是先验综合命题。从这些命题的成真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分析命题、综合命题和形而上学命题。康德对命题三分的思想还导致他命题分类思想的其它混淆。对康德的命题分类思想进行修改将使得命题分类更合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