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专利文献267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义利之辨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海文、吴龙灿、任丑等。

义利之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48.85%

专利文献>

论文:267 占比:51.15%

总计:522篇

义利之辨—发文趋势图

义利之辨

-研究学者

  • 杨海文
  • 吴龙灿
  • 任丑
  • 王泽应
  • 郭晓蓓
  • 伍志燕
  • 吴易恒
  • 康晓光
  • 张奇伟
  • 徐克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开国
    • 摘要: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春秋时期言义超过言仁的次数,所说的义主要表示一种德行或道德原则,并带有合宜的方法论含义。义常常与利联系为说,形成了最早的义利之辨。义必生利是春秋时期义利之辨最重要的观点。春秋时期所说合于义的利是指国家、社稷之利与人民之利,而非个人之私利。当义利发生冲突时,主张大义灭亲与死而利国。春秋时期的义观念为后来义观念的发展规定了基本内涵。
    • 王彧璇; 郭晓蓓
    • 摘要: “义利之辨”的核心在于探讨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伦理学命题,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在消费领域中,“义利之辨”主要体现为消费伦理观,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讲,消费活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直接关系其是否能顺利应对经济生活。在此,分析“义利之辨”之中的各家观点和得失,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进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张佳
    • 摘要: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关键议题之一。相对于过去主流的重义轻利学说,义和利同等重要的观念在近代逐渐被接受,并促使传统士绅和商人阶层成功对流形成绅商阶层。如何实现传统士绅求“义”与商人求“利”的本质诉求,成为近代绅商始终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大批绅商居士选择从结合中印传统的自利利他思想中攫取伦理资源,践行义利统一观念。他们不断淡化“以世俗利益度化众生”与“以超越功德度化众生生”及“践行儒家道义”与“践行释家义理”之间的区别,同时在现实与超越层面实现求“义”和求“利”的平衡统一。
    • 龚建伟
    • 摘要: 愚公移山的故事文本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这一故事的事实与价值结合可以看出愚公移山之举的公利性,而愚公以坚定的决心去循序渐进、踏实苦干移山的行为决定了移山这件善举的必然性。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愚公具备大公无私、坚持不懈、智勇双全、团结奋斗的德性,这些德性是他移山之举必然成功的精神原因。
    • 姜波
    • 摘要: 义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尚义是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从本质内涵看,“义者,宜也”是对义的通行解释,但义除了有适宜、恰当的“善善”之意外,也有断制、制裁的“恶恶”一面。从形上依据看,义自发生之时,就已具备天道、天理与人心、人性之形上依据,是人禽之辨的重要区分点,孟子将义提升到与仁同等重要的地位,宋儒那里的义又进一步具备了本体的地位;从伦理价值看,儒家的尚义思想生发出了见利思义、舍身取义、集义养气等重要品格和修养方法,塑造了传统士人担当有为的道义精神和主体自觉的独立品格,对于新时代理想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陈代湘; 孟玲
    • 摘要: 义利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胡安国在宋代理学背景下,吸收前儒的义利之辨思想,将义、利作为《春秋》的权衡标准.在《春秋传》中,义利之辨的展开以天理人欲之辨作为理论依据,以公、私作为义、利的现实判断标准,义利之辨在民族文化和治国方式上分别体现为华夷之辨和王霸之辨.《春秋传》的义利之辨对"春秋学"及后儒义利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社会政治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黄玉顺
    • 摘要: 董仲舒的名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惯常被误解,以为它是对于社会全体成员的一条普遍的道德要求;其实,它只是特别针对政治权力与政治精英而言的一条特定的政治伦理."义"与"利"的对立乃是基于两种主体的对臵,即"君"与"民"或"官"与"民"的对臵,意味着:民众谋利乃是天然权利,权力谋利则是不义;权力的最高正义便是为民谋利,最大不义便是与民争利.总之,"义不谋利"作为儒家"义利之辨"的鲜明表达,乃是孔子所确立、董仲舒所坚持的最高政治伦理原则.
    • 李细成
    • 摘要: 孟子志在救治功利主义横行的整个战国时代,以"人禽之辨"拔本塞源,以"义利之辨"崇本息末,以"王霸之辨"治乱救弊,旨在开显一种不仅可为当世开太平亦可为万世开太平的修身治世之道.这是平议孟子"三辨之学",澄清后人误解或创造性诠释,避免厚责古人或厚诬古人的重要线索与研究基础.由此出发,可以清晰判断古今学者有关《孟子》"三辨之学"的代表性观点哪些分别与孟子的"本有之意""当有之意"与"未有之意"相对应,从而有助于在对孟子尽可能平实了解的基础之上,还原《孟子》义理架构的本来面目.
    • 刘崧
    • 摘要: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的句读与理解,古来分歧不一.从文法、义理、语言等多层面综合考察,"与"字不能理解为并列连词,只能理解为动词义.这句话的基本意涵在于:孔子罕言利,言利则以命、仁作为原则导向."命""仁"之统一,指向"道义".孔子另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此呼应.孔子言下的"义""利"不是对立概念,而是基于客观社会存在而指认的生存现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具有生存结构的必然性."义""利"之间不仅不对立,而且在根本上同构.孔子对义利关系的理解上承古典时代的先王之道,后儒"义者宜也"的释义只是古典之"义"的一个片面引申.孟荀之后的义利之辨已然脱离孔子语境.宋明理学以理欲之辨而说义利之辨,从根本上遗忘了孔子言利的古典内涵.
    • 李杭媛
    • 摘要: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都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凝结为学生的能力,并接受最后的评价检测,才能产生真实的价值驱动力。本文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相对应的课文相结合,明确为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再将这个学习任务分化成一组连续的学生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序落实一系列教学目标,并以有效的评价实现反馈和反思。《"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纵横构建之纵:细读文本,深品文化》强调"纵深",唯其深方可实现自由的群文勾连和意义建构;本文着意"宽广",唯其广方可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思想伸展的可能性。一纵一横,共同构筑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实现的课堂教学空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