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框架
立法框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财政、金融、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885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市场化、法治化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年会与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等;立法框架的相关文献由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长利、张凯丽、张艺婧等。
立法框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855篇
占比:99.82%
总计:58961篇
立法框架
-研究学者
- 张长利
- 张凯丽
- 张艺婧
- 郑绿峰
- 闫海
- 韩旭
- 黄欣
- FANG You-ming
- L(U) Kang-ning
- YANG Jian-zheng
- YANG Li-fan
- 于勇
- 于蕾
- 伯雷斯·斯科特
- 何世英
- 何红锋
- 俞金香
- 刘云甫
- 刘佳奇
- 刘克
- 刘天雷
- 刘彤彤
- 刘文虎
- 刘晓琳
- 刘赛红
- 刘长兴
- 刘露莹
- 刘露莹1
- 刘鸿章
-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 史先锋
- 向东
- 吕忠梅
- 吴道霞
- 吴遵民
- 周奕男
- 周怡圃
- 周祥利
- 夏国美
- 姜明坤
- 姜爱林
- 孙建军
- 左崇良
- 张向宏
- 张孟霞
- 张帆
- 张平
- 张晓楠
- 张燕
- 戴瑞明
-
-
贺芳
-
-
摘要:
我国对居住权的设立争议由来已久。受制于传统婚姻继承观念及曰本、中国台湾省等相似立法体系的影响,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大陆缺乏设立居住权制度现实土壤,现有的婚姻法、继承法就能化解由居住权引致的纠纷。学者曾大鹏认为,虽然我国缺乏人役权的立法框架,但居住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并不是在用益权、使用权涵盖范围上的进一步限缩,而应与地役权共同构成我国的役权体系。
-
-
苏宏杰;
魏杰;
史先锋;
王艳
-
-
摘要:
为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完善中国矿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分析我国矿山安全领域的立法现状,借鉴美国矿山安全立法经验及启示,立足于我国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革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以《矿山安全法》为基本法,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监察手册和强制性标准为支撑的新发展阶段矿山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为中国矿山安全领域立法提供参考.
-
-
朱宁宁
-
-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个人信息的处理已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法治文明和法治水平的重要指针。"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多个层面设计和建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反映了立法者吸收接轨国际立法、探索开创中国路径的制度努力,特别是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多个特色。"
-
-
-
-
赵晶晶
-
-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呈迅速增长的态势。欧盟现行转基因立法框架及其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监管的实践显示,欧盟面临着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国际贸易条约和国际环境条约相冲突的问题,实践中可能会引发与美国等主要转基因产品出口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由于我国在转基因法规和制度方面与欧盟有较多相似之处,我国应当借鉴欧盟问题的启示,在发展和完善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监管制度的过程中,努力避免潜在的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争端。
-
-
L(U) Kang-ning
-
-
摘要:
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应的法律法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在北大法意数据库检索“三农”领域立法情况,通过分析表明:“三农”法律的基本框架可概括为宪法层面的“四条根本法”和法律层面的“五个制度集”,前者是指农业现代化国家任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农村经济承包经营体制和农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后者是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方式与产品管制制度、环境保护与动力能源保障制度、科学普及与技术支农制度、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制度.“三农”法律立法的经验主要有三点:在立法路径上,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试验认可并存;在立法思路上,发挥法律作为激励机制的理性工具作用;在治理策略上,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
-
-
-
姜明坤
-
-
摘要:
依据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有权就物流业发展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此背景下,开展地方物流业立法工作应综合考虑法律体系的协调、地方特色的融入、内容可操作性等因素,坚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比较立法原则并突出科学立法原则的实践指引作用。具体而言,地方物流业立法宜在整合相关政策性文件与零散法律规范基础上采取统一型立法模式,以“促进型”立法定位发挥其在物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规范、引领、协调功能,内容框架分为总则、发展规划、促进与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等五章较为符合立法实践经验与行业发展需求。
-
-
-
- 《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由于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与科学逻辑的必然规律,地质、天文和其他领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是不可逆与不可重复的特定系统中不可过渡到全称规律的非常规现象.灾害防减的核心是及时发现突变征兆并尽量减慢量的积累以及弥补突变损耗.灾害防减机制建设重在立足稳定、科学的基本政策,设计创新型立法框架,形成常设双重多级防灾组织体系、构建多元定期直列防灾方案系统、健全临时应急联动统筹指挥部,明确各级政府与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保障灾害防减行动特别牺牲者的合法利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完善.
-
-
-
YANG Li-fan;
杨立钒;
YANG Jian-zheng;
杨坚争;
FANG You-ming;
方有明
- 《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改革开放后,传统产业面临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加强法律监管,提高发展质量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关键环节.总结自1993年以来参与国内外立法活动并在起草过程中创造性应用科学立法新方法的亲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立法对象的流程分析,科学划分其运行的基本阶段;利用鱼骨分析法找出关键环节,提炼出需要法律规制的主要节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构造整体的立法框架和相关法律条立.流程立法法提炼出的监管方法,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平衡了监管和促进的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
-
-
袁达松;
刘露莹
- 《市场化、法治化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蕴含着独特的风险,其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反洗钱监管难度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欠缺等,均对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法制形成冲击.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应当反映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金融效率和金融公平的价值目标,遵循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为金融创新提供法治支撑、创造和维护互联网金融公平竞争环境、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原则,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相关制度相协调配合的监管法律体系.
-
-
-
-
-
钱明
- 《2017年华东地区农学会暨山东农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国家级层面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在对江苏省泰州市农民教育培训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民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农民教育培训在目的、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泰州市实际情况,阐述了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的主要框架.
-
-
钱明
- 《2017年华东地区农学会暨山东农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国家级层面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在对江苏省泰州市农民教育培训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民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农民教育培训在目的、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泰州市实际情况,阐述了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的主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