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根损伤

神经根损伤

神经根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048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中国骨伤、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湖南省中西结合医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2006年骨科新进展研讨会等;神经根损伤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正义、廖维宏、张海鸿等。

神经根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488 占比:99.92%

总计:120586篇

神经根损伤—发文趋势图

神经根损伤

-研究学者

  • 孙正义
  • 廖维宏
  • 张海鸿
  • 施杞
  • 王拥军
  • 伍亚民
  • 周重建
  • 徐乐勤
  • 李晓锋
  • 舒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怀风; 丁超; 梁甜; 王敏; 刘庆波; 李传望; 詹义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根损伤患者60例,按照单双日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以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变化,术后疼痛程度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疼痛程度评分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为(147.61±10.36)min,(344.46±40.56)mL,(12.34±1.79)cm,(224.10±9.89)mL;B组分别为(121.23±7.78)min,(91.28±5.98)mL,(7.71±1.28)cm,(54.56±6.78)mL;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根损伤患者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可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但其创伤性更低,安全性更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加快患者康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李智勇; 余伟民; 王国文; 胡万华; 赵建利
    •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方法:2017年1月到2020年2月选择在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诊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把患者分为MED组与对照组,各36例,MED组给予MED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ED组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 %(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高于术前,MED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术前,MED组低于对照组(P<0.05).MED组术后6个月的髓核组织残留、神经根损伤、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总体治疗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李坚; 梁茉; 郭焱雄; 胡军祖
    •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3、IL-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大鼠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周、3周、5周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测定大鼠右后肢疼痛缩爪阈值以及血清IL-17、IL-23水平,并观察腰椎神经根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术后1周、3周时,实验组大鼠的右后肢疼痛缩爪阈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IL-23与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术后腰椎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大小基本一致,髓鞘完整,呈红色,位于轴突周围,未发现变性改变和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大鼠术后1周时腰椎神经根纵切面可见神经纤维髓鞘部分崩解、呈空泡病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术后3周时神经根损伤加重,而术后5周时神经根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导致的神经根损伤大鼠血清中IL-17、IL-23的表达水平增高,IL-23/IL-17炎症轴可能在根性神经根痛发病过程起关键作用.
    • 蒲俊刚; 王腾羽; 王钟; 范伟力; 刘鹏; 赵建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结合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51例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Wiltse入路结合改良TLIF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影像学观察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滑脱率及融合率,采用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99~202 min,平均(115.0±16.7)min;术中出血量101~320 mL,平均(170.8±63.6)mL.随访13~36个月,平均(21.6±5.7)个月.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硬脊膜撕裂,2例术后出现L5神经根麻痹症状.患者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分别由术前的(6.7±1.8)分、(6.8±2.0)分、(61.7±11.6)%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2±1.0)分、(1.3±1.2)分、(18.5±5.6)%,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5.17±1.72)mm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0.23±1.01)mm,滑脱角和滑脱率分别从术前的(7.03±1.82)°和(49.8±6.7)%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3±0.68)°和(10.1±3.8)%,差异均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49例患者获得坚强融合,2例可能融合,融合率为96.1%.结论 经Wiltse入路结合改良TLIF对腰椎后部肌肉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破坏小,是一种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理想微创手术方法.
    • 张斌; 蒲昊; 王明忠; 刘团江; 郝定均
    • 摘要: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后凸Cobb's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后凸Cobb's角、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发生神经根损伤1例,感染2例;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高效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术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功能.
    • 王祺; 冯琳; 李晓辉; 李会侠; 孔建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评价中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并选取同期参加研究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其进行磁共振DTI检查,分析DTI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以及ADC值左右侧无明显差异(P>0.05),且同侧近、中、远段FA值及ADC值无差异(P>0.05).单侧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侧近、中、远段FA值均低于健侧,ADC值高于健侧(P0.05).结论 采用磁共振DTI检查可以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损伤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数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费燕强; 厉晓龙; 蒋文超; 高鑫
    •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TLIF治疗的38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术后复位情况和中远期腰椎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术后3年及以上)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手术时间为(157.1±35.7) min,术中出血量为(318.5±76.7) mL;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年,平均4.7年;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滑脱椎体复位良好,椎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有效降低硬膜囊和神经根损伤风险,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复位良好的优势,中远期临床疗效确切.
    • 张永锋; 杨勇; 李鹏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电针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术后仍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骨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仍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以相同的基础治疗,而穴位电针治疗组自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双侧下肢足三里、丰隆穴电针刺激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持续4周.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足拇趾背伸肌肌力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穴位电针治疗组术后2、4周拇趾背伸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电针治疗组术后4周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电针刺激治疗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神经根功能恢复,促进受损神经根支配骨骼肌肌力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 韩国瑞; 董卫兵; 明海武
    •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行后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并发健侧下肢痛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30例LSS患者,均予以TLIF或PLIF手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健侧下肢痛的发生情况,将此类患者列为健侧痛组;其余患者作为无健侧痛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术后健侧下肢痛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230例LSS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3-27个月、平均16.5个月.其中11例术后发生健侧下肢痛,发生率为4.78%.经x2检验或t检验,两组患者手术方式、融合节段数和术中螺钉位置不佳、并发脑脊液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手术方式为PLIF(OR=2.516,P=0.038)和螺钉位置不佳(OR=10.293,P=0.004)均是导致术后健侧下肢痛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LSS患者行后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健侧下肢痛的发生率较低,PLIF手术和术中螺钉位置不佳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