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8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8137篇;相关期刊459种,包括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整脊学术交流大会、第六届全国创伤骨科会议、2014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等;腰椎滑脱的相关文献由38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沈宁江、林庆彪等。

腰椎滑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8 占比:14.74%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67%

专利文献>

论文:8137 占比:84.59%

总计:9619篇

腰椎滑脱—发文趋势图

腰椎滑脱

-研究学者

  • 李强
  • 沈宁江
  • 林庆彪
  • 贾连顺
  • 郝定均
  • 陈建
  • 靳安民
  • 马华松
  • 侯树勋
  • 刘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玉乔; 孙天威; 马彬; 周赵洪; 董润北; 吴海洋
    • 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报道了对腰椎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比较,而对于不同亚型腰椎滑脱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参数差异及其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的对比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差异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滑脱的患者63例,分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组35例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包括脊柱矢状轴、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度、L1椎体铅垂线、上腰弯、下腰弯和功能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患者对测试项目完全知情同意.结果 与结论:①手术前影像学参数的对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脊柱矢状轴显著高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组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上腰弯和下腰弯均显著低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均P3分患者(P=0.026,P=0.047);③两组术前ODI指数>40分患者与ODI指数≤40分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④结果说明,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矢状位生物力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腰椎滑脱患者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3分的患者骨盆倾斜角明显低于目测类比评分>3分的患者.
    • 李玉乔; 孙天威; 马彬; 周赵洪; 董润北; 吴海洋
    • 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报道了对腰椎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比较,而对于不同亚型腰椎滑脱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参数差异及其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的对比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差异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滑脱的患者63例,分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组35例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包括脊柱矢状轴、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度、L1椎体铅垂线、上腰弯、下腰弯和功能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患者对测试项目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①手术前影像学参数的对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脊柱矢状轴显著高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组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上腰弯和下腰弯均显著低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均P3分患者(P=0.026,P=0.047);③两组术前ODI指数>40分患者与ODI指数≤40分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④结果说明,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矢状位生物力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腰椎滑脱患者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3分的患者骨盆倾斜角明显低于目测类比评分>3分的患者。
    • 程茂扬; 曾华东; 吕国华; 贺新艳; 陈秋洪; 陆凌云
    • 摘要: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特立帕肽对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间融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合并骨质疏松患者91例,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基础对照组22例、唑来膦酸组39例和特立帕肽组30例,分别采用基础抗骨质疏松治疗、辅助唑来膦酸或者特立帕肽抗骨质疏松治疗促进椎间骨融合。术后1年、2年随访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骨密度,采用CT检查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同时记录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下肢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最终基础对照组21例、唑来膦酸组37例及特立帕肽组26例完成2年随访。三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年,特立帕肽组、唑来膦酸组患者髋部骨密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特立帕肽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高于基础对照组及唑来膦酸组患者(P<0.05)。术后2年,特立帕肽组、唑来膦酸组患者髋部骨密度均高于基础对照组患者(P<0.05),且特立帕肽组患者髋部骨密度高于唑来膦酸组患者(P<0.05);特立帕肽组、唑来膦酸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高于基础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术后2年三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年、术后2年唑来膦酸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均低于基础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年,特立帕肽组患者腰背痛VAS评分、ODI均低于基础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特立帕肽均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骨质量,提高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效果,且特立帕肽效果更佳。
    • 孟宪志; 李文龙; 韩新勇
    • 摘要: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MIS-TLIF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自2016年1月~2018年8月行单节段MIS-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32例,根据其BMI指数范围分为三组:BMI值17.3~24.9 kg/m^(2)者,纳入体重偏瘦或正常组,即A组;25.0~29.9 kg/m^(2)者,纳入超重组,即B组;≥30.0 kg/m^(2)者,纳入肥胖组,即C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6和24个月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C组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著高于A、B组(P<0.05),同时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3例(9.8%),其中A组3.0%,B组9.8%,C组2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人群MIS-TLIF术后腰痛和下肢痛、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均差于体型正常或偏重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偏高。
    • 周承亮; 钱红兵; 陈勇; 承彬; 汤国庆
    • 摘要: 目的评估腰椎滑脱的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入路影像解剖学特点。方法将40例门诊腰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腰椎滑脱分为腰椎滑脱组(均确诊为L_(4)椎体Ⅰ~Ⅱ度退变性滑脱,20例)和非腰椎滑脱组(20例)。在腰椎MRI的L_(4~5)椎间隙中央层轴位T_(2)加权像上辨识左侧腰大肌、左侧腹主动脉、左侧腰交感干、节段动脉等解剖结构,并分析OLIF入路下相关解剖学参数的关系。结果L_(4)椎体OLIF入路下的左侧腰大肌前缘至腹主动脉的距离、左侧交感干至腹主动脉的距离腰椎滑脱组均明显大于非腰椎滑脱组(P0.05)。结论L_(4)椎体Ⅰ~Ⅱ度退变性滑脱患者的OLIF手术操作空间更大,术中发生交感干损伤的风险较小。
    • 周文生(综述); 蒋雷生(审校)
    • 摘要: 近几十年里,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和腰椎椎管狭窄的方法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单纯腰椎减压融合术逐渐被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腰椎椎间融合术所取代。该文主要对单纯腰椎减压融合术、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腰椎椎间融合术等3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和腰椎椎管狭窄中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 杨俊; 赵敏; 周江军; 史柏娜; 刘达
    • 摘要: 目的探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5例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腰椎骨密度、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6(19.8±6.3)个月。手术时间105~170(140.6±17.3)min,术中出血量170~800(410.0±133.3)ml,住院时间9~21(15.0±2.8)d;每个中空椎弓根钉内注入骨水泥1~2(1.5±0.3)ml。术后X线片显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术中3例发生椎旁骨水泥渗漏;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腰椎骨密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X线片显示椎弓根钉无松动、移位、断裂,椎弓根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均达植骨融合。结论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疗效可靠。
    • 钟仲; 周红海; 陈龙豪; 徐毅高; 杨钦; 黄昭志
    • 摘要: 腰椎间盘与腰椎两侧小关节共同构成的椎体间三关节复合体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结构,当脊柱稳定的因素改变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小关节退变会引起相应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一系列脊柱疾病。因此,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滑脱、腰椎小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脊柱相关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指导相关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小关节退变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田向东; 马晟
    • 摘要: 腰椎病变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劳累后腰痛,迈不开腿、上不了楼……这些症状一定是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吗?事实上,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似的另一种腰椎病变--腰椎滑脱,也十分常见,很多人却把它当成腰椎间盘突出。
    • 赵伟; 徐心尉; 赵波; 夏子昊; 徐定涛; 胡骁; 佟昊琛; 黄仲远; 彭德忠
    • 摘要: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主要为相邻椎体之间移位,但椎弓根保持完整,并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临床中主要以腰痛、臀痛、下肢神经根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1]。当病情进一步进展,滑脱椎体可使椎管纵向空间变小,使马尾神经受刺激、压迫,可出现下肢运动、感觉及排尿功能障碍[2]。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且首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无效,或者腰椎滑脱程度严重者[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