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53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6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39072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中国骨伤、解剖与临床、颈腰痛杂志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173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博来、俞兴、宁飞鹏等。

腰椎退行性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6 占比:1.23%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9072 占比:98.66%

总计:39603篇

腰椎退行性疾病—发文趋势图

腰椎退行性疾病

-研究学者

  • 陈博来
  • 俞兴
  • 宁飞鹏
  • 孔畅
  • 徐宏光
  • 林定坤
  • 许鸿智
  • 刘秀梅
  • 张伟
  • 徐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靳鑫杰; 陆向东; 赵轶波; 赵晓峰; 齐德泰; 赵斌
    • 摘要: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传统腰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近年来,脊柱内镜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少、出血量少等优点,在具有适应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值得推广。目的:文章回顾了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的发生发展、优势、局限及发展趋势等。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万方数据库中2010-2022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endoscopic lumbar fusion,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minimally invasive spine”;中文检索词为“内镜下腰椎融合术、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微创”。排除重复、质量较差及不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疾病的病理基础,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主要病因。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微创技术。(2)近年来,内镜下腰椎手术已经从单纯减压发展到同时减压融合,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短期结果。镜下融合和灵活的麻醉方式是该项技术的最大亮点,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保存脊柱后方结构的优点,但由于术中需反复透视,外科医生及患者承受的辐射量相对较高,而且对外科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3)相较于传统手术,目前认为使用内镜下经椎间孔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治疗手段。既往对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的研究有一定的不足,术中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部位造成隐性失血,这些隐性失血量无法计算,这一点在相关文献中并未纳入研究范围;其次,由于可开展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技术的医院较少,缺乏大样本及长期随访证据的支持,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林书; 胡豇; 万仑; 唐六一; 王跃; 俞阳
    • 摘要: 背景:传统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的腰椎内固定中存在螺钉松动的风险,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可增加螺钉把持力,在骨科机器人的辅助下可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辐射伤害.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置钉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39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组(19例)和徒手组(20例).收集两组数据,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剂量、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费用、置钉精准率,同时对比术前、术后腰椎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该研究方案经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研)2019年第298号].结果 与结论:①机器人组手术时间少于徒手组,术中透视次数和透视剂量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③机器人组和徒手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3%(71/76)和80%(64/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④结果说明,相比徒手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机器人辅助可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透视剂量,提高置钉准确性.
    • 胡泽东; 朱恩崇; 李传禹
    • 摘要: 目的剖析腰椎退行性疾患者者分别予以微创腰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腰后路椎体间融合术(OPENLIF)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行性疾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6例开展OPENLIF,观察组执行MIS-TLIF。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剖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予以MIS-TLIF治疗的价值优于OPENLIF手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罗闯; 官灿; 张西魏; 廖仁可; 吴小平
    • 摘要: 目的比较可扩张通道下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在可扩张通道下行MIS-TLIF手术,对照组患者行OPEN-T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均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功能评分法(JOA)评分,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及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切口愈合不良及切口感染,无螺钉误植入椎管神经损伤。结论与OPEN-TLIF相比,MIS-TLIF能获得相同临床效果,且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卧床时间短、康复快、腰痛率低。
    • 王跃华; 王珺琛; 周凯; 黄永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翻修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TKA手术治疗的5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2年内的TKA翻修率,观察LDD和其他临床资料与翻修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年内有47例患者行翻修术,翻修率为8.83%。LDD组翻修率显著高于非LDD患者(P<0.05)。翻修组和非翻修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术前阿片类药物、膝外翻畸形程度、术前HSS评分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多因素分析显示,LDD、体质量指数≥28kg/m^(2)是术后翻修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LDD是初次TKA手术后2年内翻修的风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重点关注。
    • 黎国笋; 夏逸骅; 黎晓
    • 摘要: 目的:评价肾俞穴位按摩联合路径式功能锻炼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8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路径式功能锻炼,试验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肾俞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抬腿角度、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P<0.05),试验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腰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抬腿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俞穴位按摩联合路径式功能锻炼可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效果及术后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改善抬腿角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 罗立典; 蒋亮; 李栋鹏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腰椎间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微创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7±0.38)min,长于对照组的(2.50±0.44)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55.26±20.15)ml、术后2 h引流量为(46.73±8.44)ml,低于对照组的(563.27±17.48)、(120.80±44.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为(1.95±0.35)、(19.64±5.12)分,低于对照组的(2.63±0.49)、(25.33±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虽会持续较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改善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清富; 李金盘; 廖木贵; 陈铁峰; 吴北太; 赖忠安; 王调育; 谢维雄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进行OLIF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回顾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前术后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变化。结果置入融合器的高度为10~14 mm,平均(12.4±1.13)mm,手术时间为60~135 min,平均(95.26±9.62)min;术中出血量为25~190 mL,平均(76.38±6.25)mL;住院时间为5~13 d,平均(7.97±1.52)d;术后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等指标较手术前均得到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1例对侧神经根疼痛、1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对侧屈髋疼痛);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6.67%。结论O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深究。
    • 傅赛琼; 常磊; 张明彦; 何玉婷; 胡婵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患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MIS-TLIF)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老年LDD患者64例,均行MIS-TLIF治疗。随访至术后1年,统计患者术后融合器后移情况;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分析老年LDD患者MIS-TLIF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影响因素。结果64例老年LDD患者MIS-TLIF术后融合器后移18例(28.13%),未后移46例(71.88%);后移组骨密度T值、融合器接触面积低于未后移组,椎间隙高度高于未后移组,骨性终板完整保留率低于未后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骨密度T值高、融合器接触面积高是老年LDD患者MIS-TLIF术后融合器后移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LDD患者MIS-TLIF术后融合器后移受骨密度T值、椎间隙高度、骨性终板保留完整性、融合器接触面积的影响。
    • 万云芳; 许黎柳; 杨雯; 蒋毅; 娄桢祺
    • 摘要: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1,2]。虽然MIS-TLIF可有效减少入路相关组织创伤且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其围手术期仍存在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与术中失血不一致的情况[3]。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差异,探讨MIS-TLIF术式在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上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