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电化学
直接电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145501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等;直接电化学的相关文献由70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业梅、刘慧宏、吴霞琴等。
直接电化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5501篇
占比:99.83%
总计:145745篇
直接电化学
-研究学者
- 李业梅
- 刘慧宏
- 吴霞琴
- 陆天虹
- 张志凌
- 胡乃非
- 蔡称心
- 后雯璟
- 孙伟
- 秦玉华
- 王荣
- 章宗穰
- 孙冬梅
- 庞代文
- 张玲
- 曾泳淮
- 李景虹
- 王升富
- 王琨琦
- 王胜天
- 冶保献
- 张红霞
- 张谦
- 焦奎
- 索辉
- 胡胜水
- 许宏鼎
- 赵纯
- 邢巍
- 邱建丁
- 陆中庆
- 仲慧
- 关晓辉
- 刘传银
- 刘光东
- 史传国
- 吕亚芬
- 周宇
- 周琳
- 周立恒
- 喻玖宏
- 姜慧君
- 张洪波
- 张良
- 张静文
- 彭花萍
- 李元军
- 李艳彩
- 杨柳
- 梁汝萍
-
-
彭红珍;
张瑜;
郭琳洁;
宋伟;
李晴暖;
孟祥英
-
-
摘要: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于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实现了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构建。借助WS_(2)@Au QD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导电性特性,WS_(2)@Au QDs有效保护了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活性,同时促了进GOx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其电子转移速率常数达到2.25 s^(-1)。基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50μmol/L,检测限为1.5μ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WS_(2)@Au QDs在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改造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其为构建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
-
王琨琦;
刘小梅;
王敏;
张培森
-
-
摘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中国长白山地面温泉水分离出的热解纤维素果汁杆菌属(CBS-ZT)的直接电化学行为,CBS-ZT菌在玻碳(GC)电极表面发生了表面控制、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反应,其活性中心是亚铁血红素。以CBS-ZT菌为阳极,铁氰化钾为阴极构建成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在35°C严格厌氧条件下,经过10 d CBS-ZT菌的培养,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成功启动,该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为0.54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1μW/cm^(2)。
-
-
-
-
摘要:
专利申请号:CN201810922756公开号:CN109142476A申请日:2018.08.14公开日:2019.01.04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二硫化钼纳米片复合膜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双酚A的应用。先在含有巯基离子液体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对二硫化钼进行剥离,二硫化钼被剥离成薄片的同时被离子液体功能化,再与金纳米颗粒复合制得离子液体-二硫化钼纳米片-金纳米颗粒复合物,采用滴涂法制备了相应的复合膜修饰电极。所得修饰电极表面具有有效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分散性好等特点,在提高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方面发挥了离子液体、二硫化钼纳米片和金纳米颗粒的协同效应,提高了修饰电极的导电性及催化性能。所得基于该修饰电极的双酚A传感器,具有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响应快速等优点。
-
-
杨卓;
王炜
-
-
摘要:
针对还原染料的直接电化学还原存在不溶性染料和电极接触不充分而难以进行的难题,以石墨毡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研究了还原黄3RT、还原绿FFB和还原橄榄绿B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温度、电压、电流、电解质和染料浓度对直接电化学还原的影响,测试了电化学还原的电流效率和转化率.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染料可在石墨毡电极上直接进行电子得失;以石墨毡作为工作电极,可有效提高染料反应速度;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电化学反应速度;电流强度和电压过大,会增强析氢副反应,进而影响染料还原速度;在60°C,-1.0 V条件下恒压电解,染料可在10~40 min内完成还原,转化率可达90%以上,电流效率在50%~60%之间.
-
-
-
-
-
赵琨;
孟阿兰
-
-
摘要:
首先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出g-C3N4纳米材料;再将壳聚糖(CS)与g-C3N4混合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CS-g-C3N4/GCE电极;最后将葡萄糖氧化酶(GOX)滴涂并用Nafion膜将其固定在CS-g-C3N4/GCE电极表面,制得Nafion/GOX/CS-g-C3N4/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afion/GOX/CS-g-C3N4/GCE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范围为0.1~8.0 mmol·L-1,检出限为46.7 μmol·L-1,Michaelis-Menten常数为0.42 mmol·L-1.该生物传感器可以排除尿酸(UA)、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等的干扰,表现出优异的抗干扰性和选择性.此外,该生物传感器还表现出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
-
刘丰;
黄锐;
吴远根;
秦方园;
帅瑶;
陶菡
-
-
摘要:
为构筑出一种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将其用于H2O2的有效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将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的壳聚糖(CS)-氧化石墨烯(GO)复合膜一步还原成壳聚糖(CS)-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复合膜,然后结合一层CS-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复合物,制备出CS-HRP/CS-ErGO/GCE,其中内层CS用于吸附HRP,外层CS用于阻止HRP泄漏.利用复合膜中ErGO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性能,实现HRP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此外,CS/CS-ErGO还为HRP提供一个生物相容性微环境,使得修饰在电极上的HRP能保持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在空白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中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为-0.11 V(vs.Ag/AgCl),说明包埋在CS/CS-ErGO膜中的HRP与玻碳电极之间发生了直接电化学行为.此外,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还原具有电催化作用,能快速、灵敏地响应H2O2的浓度变化,其线性范围为1.0×10-5~7.0×10-4 moL/L,检测限为3.0×10-6mol/L(3S/N).该传感器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稳定性良好的特点.
-
-
喻玖宏;
赵嗣音;
陈晶晶
-
-
摘要:
Glucose oxidase(GOD)was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pyrrole nanotube(PPyNT) through adsorption for the fabrication of GOD -PPyNT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GOD/PPyNT/CPE),which can realize the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GOD.This system can be used as a glucose biosen-sor.Its detection limit reaches 0.01 mM and linear range covers from 0.1 to 0.6 mM.The biosensor has good stability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聚吡咯纳米管表面通过吸附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液体石蜡制备成聚吡咯纳米管碳糊修饰电极.修饰电极表面能发生GOD的直接电化学反应.以此为基础制备了可用于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限为0.01 mM,线性范围为0.1—0.6 mM,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