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转移

电子转移

电子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69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2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711618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中学化学、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交流暨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等;电子转移的相关文献由163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象远、姚思德、卢小泉等。

电子转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11618 占比:99.92%

总计:712214篇

电子转移—发文趋势图

电子转移

-研究学者

  • 李象远
  • 姚思德
  • 卢小泉
  • 张启元
  • 何福城
  • 张宝文
  • 徐海云
  • 林维真
  • 丛燕青
  • 俞书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超; 邵长胜; 郑鑫鑫; 黄青
    • 摘要: 为了开发具有高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较高要求的杀菌材料,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酶复合材料,即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Pt@MXene复合材料(PMCs),并开展了应用PMCs以高效抑制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抗菌机理研究表明,PMCs既具有类氧化酶及相应电子传递能力,又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有显著的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此外,动物实验表明,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伤口愈合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纳米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探索了纳米酶灭菌的作用机理,并展示了该材料在抑菌和伤口愈合治疗中良好的应用潜力。
    • 田佳; 张龙泉; 徐誌谦; 赵薇; 吕安雯; 邢杨; 狄玲
    • 摘要: 以铱(Ⅲ)配合物Ir(ppy)_(3)为发光探针,检测3种硝基芳香化合物,包括3‐硝基苯甲酸、3‐硝基苯甲醇、3‐硝基三氟甲苯,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光谱分析研究发光检测机理。结果表明,3‐硝基苯甲酸、3‐硝基苯甲醇和3‐硝基三氟甲苯可淬灭Ir(ppy)_(3)在乙腈中的发光,检测效率K_(SV)分别为20.4、1.8 L/mmol和2.8 L/mmol,最低检测限分别达0.155×10^(-6)、1.760×10^(-6) mol/L和1.116×10^(-6) mol/L。Ir(ppy)_(3)对3‐硝基苯甲酸、3‐硝基苯甲醇和3‐硝基三氟甲苯的发光检测机理为电子转移机理。
    • 摘要: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和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该机制利用材料间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引起的电子转移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促进化学反应进行,将推动化学、能源等工业朝着低碳化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上。闪电、玻璃棒摩擦后吸纸屑……这些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接触起电效应”,这是由于不同的物体在接触之后表面诱导产生极化电荷所致。
    • 徐丹丹; 邹修成; 罗静; 刘仁
    • 摘要: 利用吩噻嗪衍生物的供电子能力及紫外吸收强的特点,通过引入推-拉电子结构,设计并合成了4种Dπ-A型吩噻嗪席夫碱类可见光引发剂,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了其结构.该系列光引发剂在350~450 nm范围内具有摩尔消光系数达10^(4) L·mol^(−1)·cm^(−1)的较强吸收,与商品化Ⅱ型可见光引发剂硫杂蒽酮(ITX)相比,其与405 nm LED光源具有更好的匹配性,与碘鎓盐(Iod)组成的复合光引发体系也具有更高的引发效率和交联基团转化率.通过光解、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和循环伏安(CV)实验证明了吩噻嗪席夫碱可见光引发剂与Iod复合光引发体系的光致电子转移(PET)机理.最后,利用吩噻嗪席夫碱可见光引发剂/碘鎓盐复合引发体系,实现了光致发光器件的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
    • 高学庆; 刘肖梦; 杨树姣; 张伟; 林海平; 曹睿
    • 摘要: 不论在自然光合作用系统中,还是在人工能量转换系统如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固氮和金属空气电池中,析氧反应(OER)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半反应.OER具有多电子、多质子的特性,反应过程复杂且动力学缓慢.在自然界水氧化过程中,光合系统II中的氨基酸残基构筑了专门的质子转移通道和电子转移通道,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来高效输运质子和电子,表现出很高的OER活性.向自然界学习,在催化剂中设计专门的质子转移通道和电子转移通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种片状氧化钴(CoO)、黑磷(BP)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杂化电催化剂,其中BP通过P–O键夹于RGO和CoO之间.广泛分布的P–O键网络构成质子受体并形成质子转移通道,起到了类似光合系统II中Asp61的质子转移作用.最内层的核层RGO作为集流体,形成电子转移通道,模拟了光合系统II中Tyr161的电荷转移功能.最外层包覆的CoO层作为水氧化反应的活性位点.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杂化电催化剂(CoO-BP-RGO)的衍射峰对应于六方晶系的RGO、正交晶系的BP和立方晶系的CoO.弱而宽的CoO峰表明其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超薄纳米薄片特征.拉曼(Raman)结果表明,BP的平面结构几乎保持不变,发生的部分氧化来自于BP与CoO或GO的氧之间形成的P–O键.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BP夹在RGO和CoO纳米薄片之间,CoO的晶格条纹不连续且缺陷较多,CoO的(200)面暴露在最外层,且平行于BP和RGO平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中,通过氩气溅射去除部分表面CoO后,P–P信号增强,进一步说明了CoO-BP-RGO样品含有BP夹层.氩气溅射后,P–O–Co信号增强,并出现了P–O–C键的信号,证明了CoO-BP-RGO杂化中P–O–Co和P–O–C键的形成.CoO-BP-RGO样品60天后的XPS分析几乎没有变化,说明CoO-BP-RGO样品在周围环境条件下非常稳定.通过计算研究表明,周围的P–O键对CoO的水氧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羟基在CoO上的结合减弱,加速HO*的解离,在低电势下可以通过新的反应途径生成HOO*.pH依赖性实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实验也证实了CoO-BP-RGO中的P–O键能促进质子传导.这些特性赋予CoO-BP-RGO杂化材料较好的OER性能,电流密度达到10 mA cm^(-2),仅需206 mV过电位.该工作通过构筑专门的仿生通道,即质子转移通道和电子转移通道,加速电子和质子的转移,降低水氧化的活化能,提升催化剂的析氧性能,这为水氧化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
    • 黄昊; 牛奔; 陶婷婷; 罗世平; 王颖; 赵晓辉; 王凯; 李志强; 党伟
    • 摘要: Sb_(2)Se_(3)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伏材料.目前Sb_(2)Se_(3)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提高到了10%.载流子复合动力学是决定Sb_(2)Se_(3)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表面瞬态反射谱详细分析了Sb_(2)Se_(3)表面、Sb_(2)Se_(3)/CdS界面载流子复合动力学过程.根据相对反射率变化△R/R的演化,得到Sb_(2)Se_(3)载流子热化、带隙收缩时间约为0.2-0.5 ps,估计热载流子冷却时间为3-4 ps.还实验证实在Sb_(2)Se_(3)/CdS界面处存在自由电子转移和浅束缚电子转移两种电子转移过程.本文提供了Sb_(2)Se_(3)表面瞬态反射谱分析方法,所得实验结果拓展了对Sb_(2)Se_(3)表面及Sb_(2)Se_(3)/CdS界面载流子过程的理解.
    • 马丁
    • 摘要: 1978年,Tauster等发现TiO_(2)负载的VIII族金属高温还原后对H_(2)和CO等小分子的化学吸附能力显著降低。他们将这一特殊现象称为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MSI)^(1)。随后几十年间,多种Pt族金属(Pt、Pd、Rh、Ni、Ir)与可还原性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实验方面和表面科学领域被逐渐发现。一般来讲,经典SMSI发生包含四个特征,即在高温还原后,1)金属对小分子吸附能力显著减弱或消失;2)金属颗粒被载体包覆(物质传输);3)载体向金属转移电子(电子转移);4)氧化处理后,上述三个现象均可复原(可逆性)。SMSI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受到多相催化领域研究人员的长期关注。
    • 徐斐; 李港美; 韩松德; 王国明
    • 摘要: 利用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和配位驱动组装策略探索室温光磁效应材料的合成.通过组装稀土硝酸盐与1,10-菲罗啉(phen)获得2种同构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NO_(3))_(6)(phen)_(2)](1:Ln=Gd;2:Ln=Dy).由于具有电子给体-受体结构特征,目标产物在光照后发生电子转移,电子由硝酸根的氧原子转移到phen的氮原子,进而产生光生自由基并发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除光致变色外,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具有光磁效应.本研究为构筑室温光致变色和光磁效应杂化材料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配位组装顺磁金属盐与菲罗啉衍生物.
    • 王黎; 李雨坤; 吴超; 李鑫; 邵国胜; 张鹏
    • 摘要: 光催化产生太阳燃料因其低成本和零碳排放而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热点,但光激发载流子对的快速体相复合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在钛酸锶(SrTiO_(3))纳米纤维上嵌入磷化钴(CoP)和碳化钼(Mo_(2)C)构筑了双助催化剂体系.与纯SrTiO_(3)纳米纤维和二元样品相比,双助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析氢和二氧化碳还原性能.双助催化剂体系有利于有效促进空间电荷分离并提高光催化性能.此外,SrTiO_(3)与助催化剂之间形成肖特基结,使光激发电子从SrTiO_(3)快速转移到助催化剂,实现了光激发电子的有效分离并延长了光激发电子寿命.通过原位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ISI-XPS)确定了SrTiO_(3)和助催化剂之间的电子转移路线,根据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提出了SrTiO_(3)和助催化剂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双助催化剂促进了电荷分离并增强了光催化性能.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其对应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成功构筑了双助催化剂体系,且助催化剂的引入未影响SrTiO_(3)纳米纤维的结构.SrTiO_(3)纯样品表现出较低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引入CoP后产氢性能得到提升并在CoP负载量为6%时达到最高.电化学测试、光致发光测试和瞬态光电压测试表明,引入CoP后的复合样品电化学性能得到提升,表现出更及时的电荷分离、更低的起始电位、更低的载流子复合率以及更长的载流子寿命.进一步在SrTiO_(3)纳米纤维上嵌入CoP和Mo_(2)C,构筑双助催化剂体系,其光催化产氢活性显著提升.同时,得益于SrTiO_(3)独特的能带位置,该双催化剂体系也表现出良好的二氧化碳还原性能.采用ISI-XPS,UPS,UV-VisDRS等研究了双助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以及电子转移路径.UPS和UV-VisDRS结果表明,SrTiO_(3)具有较高的功函数,CoP的功函数较低,Mo_(2)C的功函数位于SrTiO_(3)和CoP之间,因此电子倾向于从SrTiO_(3)的导带流向Mo_(2)C再流向CoP,同时形成肖特基势垒使得电子难以流回SrTiO_(3),从而实现载流子的及时分离以及延长电子寿命.此外,ISI-XPS的结合能大小变化表明,电子是从SrTiO_(3)流到Mo_(2)C再流向CoP.综上,本文制备了双助催化剂修饰的SrTiO_(3)纳米纤维,证明了CoP和Mo_(2)C在改性宽带隙半导体中的作用,并证实了SrTiO_(3)和助催化剂之间光激发载流子的有效空间分离,探索了光激发电子在双助催化剂体系间的流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 郝朋飞; 刘兴; 付云龙
    • 摘要: 在溶剂热条件下,将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2‑TPT)、2,5‑呋喃二羧酸(2,5‑H_(2)FCA)分别与不同类型的金属硝酸盐(Zn、Cd和Mn)进行组装,得到了3个2‑TPT基配合物:[Zn(2‑TPT)(2,5‑FCA)](1)、[Cd(2‑TPT)(2,5‑FCA)]·1.5H_(2)O(2)和[Mn(2‑TPT)(2,5‑FCA)](3)。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FT‑IR、UV‑Vis、差热-热重、电子顺磁共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1~3的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详细地探究了其光致变色机理。配合物1~3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光诱导分子间电子转移和光致变色性能,主要体现在光响应速率和颜色对比度2个方面。其中,1的光致变色性能明显优于2,而3不具有光致变色行为。这种明显差异的光致变色行为,主要归因于不同类型的金属及其配位模式的差异所引起的不同晶体堆积模式和电子给体-受体间相对位置关系(界面关系),体现出了金属对于光致变色性能的调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