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醇燃料

甲醇燃料

甲醇燃料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82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4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121281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化工催化剂及甲醇技术、黑龙江交通科技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5年APC联合学术年会、2014中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汽车产业大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甲醇燃料的相关文献由1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敏昌、李峰华、冯延兴等。

甲醇燃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4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21281 占比:99.69%

总计:121663篇

甲醇燃料—发文趋势图

甲醇燃料

-研究学者

  • 冯敏昌
  • 李峰华
  • 冯延兴
  • 武志强
  • 段庆华
  • 晏志清
  • 杨永宁
  • 孙茂华
  • 朱自强
  • 蒙呈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丹丰; 高富新
    • 摘要: 以四冲程单缸汽油发动机结构参数为基础,利用GT-POWER软件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燃料、压缩比和空燃比将原模型优化改进为单缸甲醇发动机模型。针对单缸发动机2000~9000 r/min的转速,将甲醇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在甲醇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5000 r/min)时,对甲醇发动机与汽油机进行缸内环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单缸甲醇发动机充气效率、缸压比原单缸汽油机高,缸内温度比原单缸汽油机低。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比单缸汽油机提高6%和10%,燃油经济性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优化匹配发动机结构参数,为进一步推动甲醇车用燃料作为发动机替代燃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瓦锡兰
    • 摘要: 世界上第一艘甲醇燃料拖船预计将于2023年下水。M/V Hydrogen One号由Maritime Partners与Elliott Bay Design Group的船舶设计公司以及设备供应商ABB和el Marine合作开发,以满足市场对可持续性拖船的需求。"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之前,船东不愿承诺使用低碳燃料是可以理解的。"Maritime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Austin Sperry说。
    • 赵博
    • 摘要: 环保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全球航运业已进入燃料过渡阶段,正在朝着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客户需求和监管力度加大,行业出现了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未来低碳发展路径、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以及绿色船用燃料选择似乎变得多种多样。为此,MAN Energy Solutions聚焦研究甲醇燃料的技术组人员Alexander Feindt、Florian Frank和Herbert Moegele重点讨论了甲醇作为船用燃料的市场前景,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大家分享他们在甲醇燃料船用发动机领域的前沿洞见。
    • 张全; 龚卡; 高雅
    • 摘要: 建立甲醇/柴油双燃料非预混旋流燃烧器在受限空间内燃烧的数值模型,并进行燃烧实验。利用该模型研究醇柴比、风孔径向角和空气过剩系数这3种因素对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温度、燃尽率、不均匀度和火焰长度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计算,研究以上3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柴油双燃料平均温度随着醇柴比增加而降低,随着空气过剩系数增加而降低;燃尽率在醇柴比为3时最高,且随着风孔径向角增加而降低;当醇柴比增大、风孔径向角减小时,温度场不均匀度降低;火焰长度随风孔径向角增大而增大,随空气过剩系数增大而减小;醇柴比对平均温度、整体不均匀度、混合燃尽率和火焰长度的影响均最大;当醇柴比为1,空气过剩系数为1.2,风孔径向角为29°时,平均温度最高为1 557 K;当醇柴比为9,空气过剩系数为1.1,风孔径向角为35°时,整体不均匀度最低为7.21%;当醇柴比为5,空气过剩系数为1.3时,燃尽率最高。
    • 薛龙玉
    • 摘要: 作为航运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替代燃料选项,近几年来围绕甲醇燃料应用所开展的研究和探索越来越深入,但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而在2021年,日趋紧迫的减排压力和一些航运巨头的率先行动为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相关项目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 摘要: 2022年2月1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和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绿色甲醇燃料动力VLCC船型设计方案获得了CCS和DNV两个船级社分别独立颁发的AIP原则性认可证书。本船型系中远海运能源和大连船舶重工为应对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联合船级社共同开发的一型低碳/零碳替代燃料船舶。其概念设计基于大连船舶重工设计和建造的最新一代31万载重吨VLCC,配备了两个共10,000m的甲醇燃料舱,可以满足全船主机、辅机和锅炉的全航程燃料需求,续航力达到了2,3000海里。
    • 马丹
    • 摘要: 各种清洁能源在船上的应用促进着船舶动力装置与系统的变革和创新。近年来,业界开展了大量船舶应用清洁能源相关研究及实践。天然气内燃机技术已趋于成熟且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船应用经验,甲醇燃料内燃机在甲醇运输船、渡轮等船型上已有少量工程实践,柴油-氢双燃料内燃机在小型客船上已有应用案例,氨燃料内燃机也正计划开展原理样机研发。
    • 赵博
    • 摘要: “波塞冬准则”使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发放加入更多有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考量,航运企业须尽快实现绿色发展,进而成为“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船舶创新与燃料转型2022年1月,马士基在此前与现代重工签署协议的基础上,再次订造4艘大型碳中和甲醇燃料集装箱船,这意味着在2024年之后,该公司将运营12艘16000TEU型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公开资料显示,这批集装箱船的创新研发历时近五年时间,对许多未知的船舶设计领域进行了探索。
    • 付建强
    • 摘要: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环保燃料,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替代传统的燃料油。甲醇作为船用燃料时,不仅能大幅减少硫氧化物(SO_X)、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M)的排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O_2的排放。研究和试验证明,甲醇可以提供较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一旦其相关的标准体系和监管环境完善到位,船用甲醇燃料将成为航运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本文将简要分析船用甲醇燃料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 摘要: 近日,法国船级社(BV)发布了《甲醇和乙醇燃料船规范》(简称:《规范》)。《规范》适用于使用、或准备使用甲醇/乙醇作为燃料的船舶,对这种船舶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布置、安装、控制、监测提出了要求,以尽量减少船舶、船员和环境的风险,同时考虑了燃料的性质。《规范》主要章节包括:总则、风险研究、船舶设计和布置、燃料密封系统、材料和一般管路设计、燃料供应设备、动力装置(包括推进器和其他能源转换器)、消防安全、防爆和区域分类、通风、控制和监测、化学品船的附加规定、甲醇燃料预留等。《规范》包含了国际海事组织(IMO)MSC.1/Circ.1621通函的要求。此外,如船舶在SOLAS公约范围下,还应遵守IMO IGF规则和船旗国规则。《规范》还推出了“甲醇燃料预留”(METHANOLFUEL-PREPARED)船级符号,符合要求的新造船可获得该符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