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3442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家禽科学、山东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SPDC)第二届禽病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等;生化试验的相关文献由70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彦红、张信军、张红英等。
生化试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3442篇
占比:99.88%
总计:193672篇
生化试验
-研究学者
- 王彦红
- 张信军
- 张红英
- 李军朝
- 杨霞
- 王丽扬
- 刘文博
- 卢中华
- 庄国宏
- 朱国强
- 李军朝12
- 杨荣和
- 王彦红123
- 王萍
- 金钺
- 倪语星
- 刘丽蓉
- 刘慧谋
- 刘慧谋12
- 刘燕霏
- 卓玛
- 单虎
- 卢晓宇
- 卢晓宇12
- 叶保国
- 吉奥瓦尼·卡萨尼
- 吴克安
- 吴庆侠
- 吴苏拉
- 吾买尔江·吐尔地
- 周丽杰
- 周亚父
- 周克超
- 孟琳
- 安格劳·科蒂
- 宋德平
- 崔海玲
- 常凯
- 张娜
- 曹宗喜
- 李冬梅
- 李洁
- 李美娴
- 杨建德
- 林哲敏
- 林大捷
- 焦库华
- 王世蓉
- 王亚宾
- 王刚
-
-
郭宏军
-
-
摘要:
在一起肉驴发生急性热性传染病例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确诊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由于驴大肠微生物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应用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治疗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选用自拟连花清瘟方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对比和连花清瘟方的组方的中医辩证、药理分析,认为连花清瘟方治疗驴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借鉴与推广。
-
-
赵一宁;
陈新延;
王丽扬;
沈小兰;
王彦红
-
-
摘要:
2019年9月,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1只耳部感染的患犬。为了探明病因,本试验取患犬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出的1株细菌进行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小鼠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以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不能发酵蔗糖,能还原硝酸盐,没有运动能力;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为杜马奈瑟菌(Neisseria dumasiana)。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可引起小鼠炎症反应和死亡,表明其感染能力较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表现出中介。本试验从犬的耳患病处分离出1株杜马奈瑟菌,可用敏感药物头孢曲松钠内外兼用进行治疗。
-
-
连鹏
-
-
摘要:
大肠杆菌感染是蛋鸡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蛋雏鸡出现急性败血症,成年蛋鸡感染后会出现滑膜炎症、腹腔膜炎症以及输卵管炎症等,严重降低了蛋鸡的机体健康状况和产蛋性能.本文将对蛋鸡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蛋鸡大肠杆菌感染疾病的精准诊断以及科学防治带来帮助.
-
-
王欣宇;
吕雪峰;
任锐;
邵洪泽
-
-
摘要:
为分析鸡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研究采用鸡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微生物学鉴定、致病性分型鉴定、多重PCR进化分群鉴定(针对arpA、chuA、TspE4.C2和YjaA基因)、药敏分析等.结果 表明: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大肠埃希氏菌,属于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
-
-
邵季;
王志成;
张欣;
羊扬
-
-
摘要:
2018年12月,扬州大学动物疾病检测与技术服务中心对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送检的一例咽喉水肿、脑膜出血的病死猪进行检测,采集相关病料组织,分离细菌并进行血平板培养,分离出一种菌株,该菌株显示出怀疑是猪链球菌的明显 β 溶血现象.为进一步确证该菌,本研究计划通过分子生物学试验以及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氨曲南等耐药.TEM基因检出阳性.
-
-
黄紫贝;
管飘萍;
郭鑫;
王海燕;
焦库华;
刘文博
-
-
摘要:
2020年5月,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220只山羊疑似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共死亡25只.为鉴定感染的产气荚膜梭菌复合群类型,采集大肠、小肠内容物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试验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该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呋喃唑酮敏感;该菌能造成小鼠发病死亡.此次从临床发病羊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在国内较为少见,截至目前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为避免此类疫病的临床误诊以及做好该病防控提供了帮助.
-
-
郑庆礼;
刘浪;
刘露婷;
肖春龙;
王全溪
-
-
摘要:
兔巴氏杆菌(Pasteurella)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期,福建省某兔场大量母兔死亡,笔者对病兔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还进行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剖检发现病兔主要为肾脏有出血和白色病死灶,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淋巴结出血等.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病兔肺脏呈间质性肺炎,局部充血、出血;淋巴结则表现为生发中心增多;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的部分可见化脓性肾炎.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单菌落、透明露滴状;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枸橼酸、明胶、葡萄糖、阿拉伯糖阳性;分子生物学PCR鉴定结果表明,1450 kb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符合预期;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该菌与巴氏杆菌1986076011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8.24%;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的试验小鼠全部死亡.可见,所分离的细菌是兔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氟苯尼考、先锋霉素V、头孢曲松敏感,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等药物不敏感.
-
-
魏诗谣;
王丽扬;
张信军;
王彦红
-
-
摘要:
2020年4月,扬州某海洋馆1只海豚发生死亡.为了调查其死亡原因,对死亡海豚进行病理剖检,采集肺脏、肝脏和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随后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种属,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从送检海豚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在绵羊血平板上均呈灰白色的菌落,革兰染色为单个或双个的阴性球菌;分离菌对葡萄糖、乳糖、蔗糖、硝酸盐、鸟氨酸等反应均为阴性;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分离菌为Kerstersia gyiorum;致病性试验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小鼠攻毒,小鼠感染后24 h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敏感性较强,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
-
-
陈晓慧;
徐淑琴;
马祥兆;
贺曦;
贺晓龙;
冶贵生
-
-
摘要:
从健康欧拉型藏羊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粪肠球菌,进行初步鉴定,旨在筛选出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菌株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对分离菌株EF1-mh进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测定试验、16S rDNA测序鉴定试验、生长曲线测定和产酸能力检测、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F1-mh为无芽孢、无菌毛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测定试验显示分离菌株EF1-mh能分解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不能分解甘露醇、山梨醇、棉子糖、L-鼠李糖、阿拉伯糖等,具有L-精氨酸双水解酶活性,胆汁七叶苷琼脂指示剂结果呈黑色,不产生硫化氢,吲哚试验、VP试验呈阴性,不利用西蒙氏枸橼酸盐和葡萄糖酸盐作为能源,不能还原硝酸盐.16S rDNA测序鉴定分离菌株EF1-mh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生长曲线测定和产酸能力结果显示EF1-mh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弱产酸能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EF1-mh菌株对苯唑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表现出中度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多粘菌素B表现出耐药.抑菌试验结果显示EF1-mh菌株上清液可有效抑制常见致病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4株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能力最强.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藏羊源微生态制剂提供基础候选菌株.
-
-
付霞丽;
郑紫方;
肖书奇;
李爽
-
-
摘要:
2020年6月陕西某猪场猪大规模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喜卧、不食、呼吸急促、腹泻、肺部有出血点,肝脏肿大。为查明是否有细菌感染,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致病性试验,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株在固体LB琼脂平板呈白色、隆起、菌落直径较大的湿润菌落;尿素、七叶苷、乳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山醇、硫化氢、阿糖反应为阳性,赖氨酸反应为阴性;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高达99%,确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SHV耐药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能使小鼠死亡,表明该菌具有致病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到的细菌为猪源肺炎克雷伯菌,为进一步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丁红雷;
陈瑶;
王豪举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某猪场一头病死猪淋巴结、肺和肾中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表型.接种环无菌蘸取切开的淋巴结、肺和肾内部,接种血平板后置于37°C培养,长出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特异性基因扩增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组织各分离到1株细菌,淋巴结和肺分离菌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与2型猪链球菌16S rRNA核苷酸序列相同,肾分离菌的16SrRNA核苷酸序列与2型猪链球菌16S rRNA核苷酸序列99%相同;所有分离菌都能够扩增出2型猪链球菌特异的cps2J与epf基因.3株分离菌在鲜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细菌形态为呈链状的革兰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2型猪链球菌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但3株菌均各自特异的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3株菌对11种药物敏感,对7种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和红霉素耐药情况有差异.因此,本次分离的3株细菌均为2型猪链球菌,但这3株菌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是分别独立感染同一头猪.
-
-
-
-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
| 2008年
-
摘要:
用LB培养基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成年鸡的嗉囊、盲肠中分离到了六株乳酸产生菌,对其中一株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Z1)进行了鉴定,通过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其Z1为发酵乳杆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了Z1培养基,结果表明:对Z1菌株发酵宜采用酪蛋白水解物、乳糖、番茄汁、β-磷酸甘油二钠,在37°C下培养24 h后Z1菌落总数可达5.76×109cfu.
-
-
郭海兵;
熊金凤;
肖少波;
陈冬焕;
何启盖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近一年来,我们从爆发"无名高热病"的猪场中,采集病猪的肺脏、脑、关节、心脏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纯化,运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多重RT-PCR检测血液中的病毒.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阳性的样本也进行Nsp2缺失分析。分离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分离纯化的32株菌中链球菌15株、大肠杆菌10株、副猪嗜血杆菌2株、巴氏杆菌2株、沙门氏菌1株;100份血清中,单独蓝耳病毒阳性为36份,蓝耳病毒和猪瘟病毒阳性为15份,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和乙脑病毒阳性为2份.由此可见该病是多种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而且这些细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呈耐药性,只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所以给该病防治造成很大困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