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儒家

中国儒家

中国儒家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专利文献2787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中国儒家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宏、周诗卉、徐颂陶等。

中国儒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4.29%

专利文献>

论文:2787 占比:95.71%

总计:2912篇

中国儒家—发文趋势图

中国儒家

-研究学者

  • 刘宏
  • 周诗卉
  • 徐颂陶
  • 贺璋瑢
  • 陈明龙
  • 丁晓东
  • 不蜚
  • 任士见
  • 余秋雨
  • 倪梅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顺福
    • 摘要: 思想史的主题至少具备两个特征,即重要性与继承性。重要的主题能够对整个思想与文化产生影响;继承性表明该主体贯穿了社会历史的始终。它依赖于抽象而存在,非直接的史料。它作为一般意识而不为人知。中国儒家思想史的主题是天人之辨,即天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天人关系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乎个人、国家与天下的安危。从历史来看,天人关系也是古代思想家不断的话题,具有延续性。传统儒家的天命观揭示了早期天人关系观;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天人相分;两汉时期,儒家主张天人相副;魏晋时期,儒家主张天人一体;宋明理学时期,儒家不但主张天人一体,而且认为人是天地宇宙的主宰。在探讨天人关系的努力中,逐渐产生了儒家思想或儒家人文精神。
    • 游德福1
    • 摘要: 大智若愚这个成语浓缩了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人处世的智慧。老子中有“大巧若拙”的说法,而颜回因为会“守愚”而深得孔子的喜爱,他表面上迷迷糊糊,其实在用心劲,课后总能把先生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地讲出来。
    • 王欢
    • 摘要: 中国儒家的''''大同''''理想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契合性,二者的根本契合点在于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都属于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都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以在中国传播,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契合性,这就使得人们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也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协调儒学和马克思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通过对两种社会模式的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的相通性,更好地协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摘要: 中国老龄化来势凶猛,老龄化速度快,时间紧迫。未富先老、独生子女、中国儒家尊老孝顺传统、现代养老理念,这些冲突,是其他国家不可能碰到的难题。中国老龄化模式决定了中国不能简单套用、复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创建适合中国的养老模式。在养老领域,不存在弯道超车,因为中国老龄模式的特殊性,前无古人,旁无可完全借鉴的同行者,中国正在走进养老领域的无人区,前面所有的道路,必须要中国人自己探索。
    • 陈作兵
    • 摘要: 中国老龄化来势凶猛,老龄化速度快,时问紧迫。未富先老、独生子女、中国儒家尊老孝顺传统、现代养老理念,这些冲突,是其他国家不可能碰到的难题。世界上没有一种最佳的养老模式,只有最适合的养老模式。中国老龄化模式决定了中国不能简单套用、复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创建适合中国的养老模式。在养老领域,不存在弯道超车,因为中国老龄模式的特殊性,前无古人,旁无可完全借鉴的同行者,中国正在走进养老领域的无人区,前面所有的道路,必须要中国人自己探索。
    • 刘金祥1
    • 摘要: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藉着丰赡内涵,累积着深厚底蕴,其中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合”思想的主要内涵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由。“和合”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互相渗透、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人文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质素,是独具东方智慧的哲学范畴和思维方式。
    • 季羡林
    •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是八个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 渊默
    • 摘要: 黄仁宇先生在《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一书中曾指出,管制人类只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思想,中国儒家即是;第二种是用武力,中国法家即是;第三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今天我想谈谈韩非子的术与法,即黄先生提出的用武力强迫人们做事的治国方法。
    • 巴文泽
    • 摘要: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自黄老师高扬"正义论"的旗帜后,儒家正义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中国儒家的正义论还没有像西方正义论那样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认为,儒家正义论的历史,应该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的儒家正义论。这一阶段指从先秦到鸦片战争,学者大多通过"义"来阐发儒家正义论。
    • 孟令豹
    • 摘要: 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学术、思想受到的冲击与震撼最为强烈,部分爱国学者奋力寻求民族出路,在历史缝隙中探索苦难中国的希望曙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西方之间,融会贯通地求索教育民族化、本土化,开启民智,成了一些学者倡导民主自由思想、追求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思想基础,潘光旦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教育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