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潘光旦

潘光旦

潘光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0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做人与处世、社会学家茶座、读书等; 潘光旦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智效民、吕文浩、孟祥海等。

潘光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0 占比:100.00%

总计:320篇

潘光旦—发文趋势图

潘光旦

-研究学者

  • 智效民
  • 吕文浩
  • 孟祥海
  • 谢泳
  • 刘亚秋
  • 刘易平
  • 杨海亮
  • 罗强
  • 佚名
  • 刘军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巩翠; 马士奎
    • 摘要: 作为一位研译兼长的学者型译者,潘光旦对国内相关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考察潘光旦的学术翻译思想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他的翻译活动,而且可以管窥民国时期学者参与社会文化变革的理念和思路。本文结合多部经典学术译作,系统阐述了潘光旦的学术翻译动机、选材原则、译语标准和注疏理念。研究发现,潘光旦的学术翻译思想体现了他对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和学科建设的多重求索,其立足本土、经世致用、会通中西、联结古今的学术理路,对于当今中国的学术翻译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毛君
    • 摘要: 20世纪初,就读于清华大学(时称清华学校)的闻一多和潘光旦等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呼声以及蔡元培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文化中逐步流行的电影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从娱乐性、艺术性和道德教化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电影批评,体现了一场从萌芽到成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从发展个性、陶养人格到社会团结的美育探索与实践。通过梳理分析1920年前后刊载于《清华周刊》中的电影批评文可知:其一,闻一多等清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讨论从文学、音乐逐渐转到电影,并尤其注重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对道德的影响;其二,论争从被动的感性观影体验,转向对电影技术、行业和各国电影发展的主动探索;其三,争论呈现出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深化的趋势,学生开始认识到电影具有美育功能,并从论述道德教化功能转向对电影艺术形式的美学思辨;其四,争论从理念最终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 陈金珊(文/图)
    • 摘要: 马曜(1911—2006年)是云南杰出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诗人。1911年出生在洱源县的一个白族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考取上海私立光华大学经济系,受业于吕思勉、钱基博、徐志摩、潘光旦等名家。九一八事变后,马曜积极投入抗日活动,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马曜先后参加筹建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民族学院,参与中缅勘界工作。
    • 周传斌
    •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创制阶段,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科的奠基人。就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来说,亦是一个众星璀璨的时代。李济、潘光旦、吴泽霖、吴文藻、陈达、孙本文、吴景超等学者为学科发展创立了一套基础概念体系、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从学科史研究的范式来讲,通史类的学科史论著已基本勾勒出了学科起源、壮大、发展的基本脉络。
    • 孙飞宇
    • 摘要: 本文从通识教育本土化的问题出发,梳理了潘光旦在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作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即在中国展开通识教育的思想.潘光旦关于通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服从于其“中和位育”的核心社会学理论,对今天在中国大陆展开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依然具有有益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梵净一方
    • 摘要: 17岁时,潘光旦因运动事故失去半条腿,他想出国留学,当时清华的代理校长严鹤龄嘲讽道:“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说中国人两条腿不够多,一条腿的也送来了!”换成别人,恐怕早已灰心失意,但潘光旦不仅不以为意,还作诗抒怀:“谈兵膑脚传孙子,述史丧明说左丘。此思尚存志仍在,纵教偏废亦何忧。”
    • 刘亚秋
    • 摘要: 潘光旦社会思想中有关个性和种族之间的张力问题比较突出,尤其体现在女性的个性发展以及生育职责的承担方面.优生学的立场对女性而言是"冷酷"的,潘先生寄希望于社会施行性别教育,让女性自觉认识到生养教对种族发展的意义,并提出社会应将这一"大义"置于较高位置.潘先生的女性观意图不在于挤压女性的个性,而在于人类发展.其背后是生物人、社会人以及文化人的整全的人性假设,经由社会制度安排,实现个人、社会和民族间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人的自然性和伦理性的和谐,实现民族大义.这是将人性(尤其是遗传、生理、心理等)纳入制度框架的一个有益尝试.本文将潘先生的女性观置于他的社会思想之中,试图打捞其女性观的合理之处,并剖析其历史局限,从而为新时期的家庭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 刘亚秋
    • 摘要: 从人性假设角度,传统社会学主张人性的强社会性假设,强调社会对人的决定性影响,而对人本身的认识有所不足.文学恰恰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深描,提供了丰富的人性洞见,可以深化社会学对人性的理解,弥补社会学由于过于关注社会性所引发的局限.在这里,社会性和人性是互构的关系.社会学应该丰富其人性假设.人不仅有生物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意涵,在精神层面还具有艺术性特征;文学作为艺术,有能力捕捉人性的幽微之处,它涉及人和社会、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安顿自我之学.探究文学对于社会学的意义,就是深化社会学对人性的把握,推进对社会学人文性的理解,从而丰富对社会性的理解.
    • 刘亚秋
    • 摘要: 所谓人文性是指围绕人之存在方面的知识,其旨归是安顿身心,使个人和社会间的关系得以协调.费孝通在2003年提出"社会学的人文性"概念,认为这个人文性会让中国社会学更加成熟稳健,同时还可以位育社会."位育之学"是潘光旦提出的,其基础内容是人的安所遂生,核心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是人的"自明",须经由理性的"去蔽"过程.建立在"自明"基础上的自我控制,是一种自由,潘光旦认为最高境界的自由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潘光旦主张对科学进行省思,坚持社会学研究中人的"主体性"(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在人文性的传统下,探究相关知识生产的方法,对理解潘光旦的人的科学具有积极意义.潘光旦的位育之学是社会学人文性的核心,但还需要吸收各种资源,在不同层面予以丰富和发展.
    • 韦瑞瑞; 夏当英
    • 摘要: 通过对潘光旦社会学思想的分析,阐释了"位育"和"折中"是潘光旦家庭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位育"即指人与环境的协调相宜,"折中"则体现为缩小家庭规模,但又保留血脉传承,二者均是建构良好家庭秩序的基础.指出了潘光旦家庭理论对当下家庭与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