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位育

位育

位育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专利文献7015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今日中国:中文版、求是学刊等; 位育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诗亚、吴晓蓉、夏当英等。

位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70151 占比:99.77%

总计:70311篇

位育—发文趋势图

位育

-研究学者

  • 张诗亚
  • 吴晓蓉
  • 夏当英
  • 康琳澜
  • 徐晶晶
  • 徐磊
  • 朱晓阳
  • 杨社平
  • 王培
  • 申芙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同凯; 冯朝亮
    • 摘要: 耕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传统耕读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也是中国乡村教育的一个文化面向。耕读教育变迁历程可概括为“耕读传家”“耕读分家”和“耕读复归”三个阶段,解析这一变迁过程的历史和文化逻辑,也打开了一扇理解、反思中国乡村教育之门。耕读教育的变迁中隐含了中国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耕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可以在启迪乡村学校教育改革、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张诗亚; 张艳
    • 摘要: 人的“符号”属性决定了人类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教育活动知识包含位育理念的四个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位育、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位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位育、个体自身内在的位育。传统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借助符号系统的媒介作用得以完成的。现代教育活动中的“教”和“学”不同于以往,它是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更新而不断发展的,由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传统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这些改变要求教师教育在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教师职业角色,这也是当前教师教育位育的重要目标。
    • 申芙源
    • 摘要: 传统位育思想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后,其对象与重心发生转变,文章以此为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当代提倡的“两山”理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构位育”的回归,形成了今天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价值、资本深化为主轴的各类现代生态位育实践。
    • 申芙源
    • 摘要: 传统位育思想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后其对象与重心发生转变。本文以此为分析框架,认为当代提倡的“两山理念”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由“失其位育”到“重构位育”的回归,形成了今天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生态价值、资本深化为主轴的各类现代生态位育实践。
    • 张翔; 李琳; 舒欢
    • 摘要: 乡村学校地处乡村这一劳动场域,其劳动教育具有天然优势,却因城市取向惯性而未彰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意蕴在于安其所而遂其生,即基于乡村劳动场域安乡村儿童之所,涵养自然与人文气质以遂乡村儿童之生。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行动逻辑是:立足乡村这一定位,精准定位其劳动教育路向;坚守乡村劳动之所,科学设计其劳动教育课程,确保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乡味;坚持“做中育”之举,全面革新其劳动教育方式,避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劳动无教育”。
    • 马廉祯; 冯进勇; 佘丽容
    • 摘要: 《重修少林正传》是一部辑抄于清末民初的民间武术文献。在对其文本构成与所涉进行文献学考察后,进一步对此书所反映的民间武术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文化在清代逐步脱离士文化,走向更为广阔的“乡土中国”。通过研究民间武术抄本映射出这种自成生态的文化格局,勾勒出民间拳师如何在“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得以自我实现,相应武术文化如何在社会变革中不断位育从而完成再次归位。对这一文献与社会学理论的并轨考察,有助于分析复杂的武术社会现象,亦有助于中国武术研究。
    • 孙飞宇
    • 摘要: 本文从通识教育本土化的问题出发,梳理了潘光旦在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作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即在中国展开通识教育的思想.潘光旦关于通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服从于其“中和位育”的核心社会学理论,对今天在中国大陆展开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依然具有有益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朱晓阳
    • 摘要: 本文讨论“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这一人类学本体论的进路。对这一进路的介绍从近年来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开始。本文提出金岳霖的常识实在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人类学有内在契合,并对金岳霖的核心概念“势”与地势本体视角的关联进行论述。本文还对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的关联进行讨论。
    • 朱晓阳
    • 摘要: 本文讨论“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这一人类学本体论的进路.对这一进路的介绍从近年来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开始.本文提出金岳霖的常识实在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人类学有内在契合,并对金岳霖的核心概念“势”与地势本体视角的关联进行论述.本文还对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的关联进行讨论.
    • 韦瑞瑞; 夏当英
    • 摘要: 通过对潘光旦社会学思想的分析,阐释了"位育"和"折中"是潘光旦家庭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位育"即指人与环境的协调相宜,"折中"则体现为缩小家庭规模,但又保留血脉传承,二者均是建构良好家庭秩序的基础.指出了潘光旦家庭理论对当下家庭与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