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5594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成立大会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琦、盛增秀、李杰等。

中医体质学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5594 占比:98.82%

总计:15781篇

中医体质学说—发文趋势图

中医体质学说

-研究学者

  • 王琦
  • 盛增秀
  • 李杰
  • 王志强
  • 荀运浩
  • 过建春
  • 丁楠
  • 刁翰林
  • 周亚男
  • 周俊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霏雪; 孙河; 刘旭; 樊晓瑞; 王丽媛; 赵爽
    • 摘要: 目的根据中医“体质九分法”,探讨原发性青光眼的易感体质,从而“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应用治未病原则指导眼病临床治疗,重点关注易感体质人群,及早干预,纠正偏颇体质,以期最大限度保护视功能。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21年1月黑龙江省内患者,并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162例,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9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66例,其中高眼压型58例,正常眼压型(NTG)8例。根据“体质九分法”对162例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并探讨发病机制。结果黑龙江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PACG患病率高于POAG,达到59.3%;在POAG患者中气郁质(占42.4%)、气虚质(占15.2%)、阳虚质(占10.6%)为偏颇体质中的前3位;在PACG患者中气郁质(占38.5%)、阳虚质(占18.8%)为偏颇体质的前2位,第3位为气虚质和阴虚质(占10.4%);在162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体质患者65例(40.1%)、阳虚体质患者25例(15.4%)、气虚体质患者20例(12.3%)。结论原发性青光眼具有一定体质特征,气郁体质在青光眼患者中最常见,这一体质可能与青光眼的形成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 林立; 陈少东; 吴昦辰; 郑晓婷; 肖群霞; 刘垚昱; 庄琳伊; 吴耀南; 梁惠卿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的关系,为中医外治法调节机体经络平衡、改善偏颇体质、辅助治疗CHB提供依据。方法:对440例入组的CHB患者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中医体质类型中,湿热质最多,气虚质次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在经络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精神状态、运动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经络检测结果表明,经络异常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肝经,其次为脾经;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异常经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存在相关性,可通过外治法调整机体经络平衡、改善体质,辅助治疗CHB。
    • 黄剑涛; 钱永苹; 车雄宇
    • 摘要: 中医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流行病归属“疫病”范畴,是有强烈传染性和广泛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中医体质学认为,疫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预防疫病应重视体质的差异性,通过辨识不同体质制定因人而异的预防方案,以达到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目的。本文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分析体质与疫病的关系,同时提出“整体观念,多措并举;因人制宜,辨体施防;三级预防,防重于治”的中医预防疫病的三大策略。
    • 李静; 杨文信; 杨春艳; 李艳
    • 摘要: 目的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体质存在易感性;判断不同体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是否具备差异;根据分析结果,从体质特点出发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意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纳入15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指导填写相关量表,使用excel软件录入有效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气虚质与湿热质、平和质之间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体质组之间的PASI评分、DLQ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多为非平和质,其中以湿热质为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体质性别构成具有差异,气虚质者女性占比显著大于男性,而湿热质、平和质相反;不同体质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具有差异,以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最为严重;气郁质、阳虚质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最大。
    • 孙俊建; 孟君; 夏玉清
    • 摘要: 目的探究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5000例(病例组)和正常人群5000例(对照组),统计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在湿热质和阳虚质分布上高于对照组,在平和质和气郁质分布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湿热质、阳虚质是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平和质是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性生活频率高、性伴侣个数多是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湿热质、阳虚质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好发体质。性伴侣个数增多、性生活频率增多更容易感染宫颈高危型HPV。
    • 候伟青; 齐亚丽; 吴孟畔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特征是气流持续受限。中医体质学说在COPD的发病机制和辨证论治及疾病变化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COPD,探讨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西医病因的相关性,阐述其发病机制,并给予中医体质调理,可早期提前预防COPD的发生,维持稳定期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减少急性期的发病率,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延缓病程,改善预后。
    • 敖虹; 田绍蓉
    • 摘要: 中医上表示:体质能够对生物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在防治疾病期间,需要重视不同人群之间的体质差异,从而采用针对性预防,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预防效果。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寿命不断延长,痛风等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越来越年轻化。 痛风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联系,因此,痛风也逐渐成为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的疾病之一。 除了采用有效的治疗之外,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通过分析老年人群的体质基本特点,为老年人体质分类,从中医体质学说上,分析老年痛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 程文秀; 郁悦; 刁翰林; 丁楠; 陈思儒; 师伟; 徐丽
    • 摘要: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将子宫腺肌病归属于"经行腹痛""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为瘀血内阻.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领域研究特色之一,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从症状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影响因素两方面探讨中医体质学说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性.先天禀赋、年龄因素、饮食习惯、情志因素等因素可影响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的形成.因此可运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子宫腺肌病的防治,并对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3种子宫腺肌病易感体质进行辨体论治,以期实现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个体化医疗及精准医疗.
    • 程文秀; 郁悦; 刁翰林; 丁楠; 陈思儒; 师伟; 徐丽
    • 摘要: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将子宫腺肌病归属于"经行腹痛""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为瘀血内阻。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领域研究特色之一,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从症状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影响因素两方面探讨中医体质学说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性。先天禀赋、年龄因素、饮食习惯、情志因素等因素可影响子宫腺肌病病理体质的形成。因此可运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子宫腺肌病的防治,并对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3种子宫腺肌病易感体质进行辨体论治,以期实现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个体化医疗及精准医疗。
    • 石丽香; 武少锋
    • 摘要: 痛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中医学将痛风归纳于痹证的范畴当中,认为该病与人体体质特征具有相关性.老年痛风大多是由于脾肾亏虚,因此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当中,以行气活血作为基本的原则,运用体质学说,从中医辩护的角度结合老年人体质特点,分析中医特色辩证护理的研究进展,从而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