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3篇、会议论文264篇、专利文献56774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66种,包括2015年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等;中风病的相关文献由2885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颖、王永炎、李鑫颉等。

中风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3 占比:2.17%

会议论文>

论文:264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56774 占比:97.38%

总计:58301篇

中风病—发文趋势图

中风病

-研究学者

  • 高颖
  • 王永炎
  • 李鑫颉
  • 贾振华
  • 邹忆怀
  • 魏聪
  • 常丽萍
  • 谢颖桢
  • 曹晓岚
  • 曹克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朱思行; 顾博丁; 尚力; 严世芸; 陈丽云
    • 摘要: 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既有继承亦有创新,其首辨真中、类中。真中以内虚为主,由外风引动,与内风互结,故重视内虚为病,内虚以阴阳为辨证纲领,分为阳虚和阴虚,以治虚为主,标本缓急兼顾。类中则以风、痰、火等内因标实为患,兼见肝肾阴液亏虚,虚实夹杂,故重视内因为患,以泻实为主,兼顾肝肾。丁甘仁临床上统外风与内风于辨证,要在把握虚实,注重标本缓急,灵活运用补泻。治疗上,丁甘仁对续命汤和地黄饮子的运用颇具心得,常随证加减,但均辨证以施治,不囿于真中、类中。在用药上,丁甘仁撷采众家,辅以丸膏,特色鲜明。丁甘仁对中风病的辨治可谓执简驭繁,无有偏废,临床上易于掌握。
    • 吕玉兰; 王菊枚; 冯丝丝; 司林阁; 代宇杉; 顾力华
    • 摘要: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腹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学说及临床进展。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今后应加强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化腹针的理论体系,提高腹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 石小雨; 郭锦晨; 朱喜英; 朱茂萍; 潘垒; 高兵; 刘龙民
    •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新安王氏内科中风病的证治规律。方法 依照“十二五”《中医内科学》第3版中风病标准收集整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中有关中风的病案,总计录入252例,建立王氏中风病医案数据库,并对其中的证候和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得到药物频次、证候频次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及各类证型与药物的关联结果。结果 所用药物频次前5味为豨莶草、当归、远志、黄芪、牡蛎,证候频次前5位为脉濡弦、舌强言蹇、麻木、头晕、口舌歪斜,证型频次前3位的中风证型为风阳上扰证、肝肾亏虚证、气虚血瘀证。结论 新安王氏内科对于中风的典型证候有与之相应的单味药和药对,并且中风各证型均有关联药物。证候与药物之间的各种关联体现了新安王氏流派以肝肾为本,培补肝肾、益气活血通络为核心的独特用药特色。
    • 利小华; 冯祯根; 韦莉莉; 陈静; 冯丽梅
    • 摘要: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3家基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60例中风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30次后,运用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残障指数巴氏指数(BI)积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残障指数巴氏指数积分则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3.75%;观察组显效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23.75%(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效果明显,能更快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基层医院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熊新林; 秦芬; 王利
    • 摘要: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并指导临床。方法从《金匮要略》治未病理论的角度出发,具体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路径,将中医体质调治方案有针对性地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探讨其在一、二、三级预防中的应用。结果一级预防即“未病”阶段,未病先防,当结合高风险因素预防举措开展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即“已病”阶段,既病防变,当配合控制相关基础疾病开展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相当于“瘥后”阶段,瘥后防复,当结合早期及时开展针灸、康复、介入干预等治疗措施进行三级预防。结论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好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 荣远航; 滕晶
    • 摘要: 通过整理分析《医门法律》《尚论篇》《尚论后篇》《寓意草》及相关文献,探讨喻昌治疗中风病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理论如下:1)主要病机为阳虚邪乘,本虚标实;火、气、痰、郁等体质偏颇对中风病具有易感性;2)以全面的四诊合参为依据进行脏腑辨证,尤重脉诊;3)首提“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的治则;以雨治风,思路新颖;4)明辨病程,动态治疗,依据病邪深浅不同,顺势采用不同治法;5)中风病贵在预防和病后调护,强调节欲。现代医者在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调护方面借鉴并发挥了喻昌的学术思想,直到今天对于中风病诊疗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梁诗敏; 范靖琪; 刘鑫; 庄礼兴
    • 摘要: 庄礼兴教授认为在中风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以“痰”为病理因素,“痰热”为基本病机引起的一系列精神躯体症状,均可用温胆汤加减化裁予以治疗。急性期以清热化痰、醒脑开窍、通腑泻热,兼以活血祛瘀为法,以期尽早使神志清醒;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在清热化痰的同时,注重益气补血、活血通络、敛阴柔筋,尽可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根据不同时期病因病机的特点,以温胆汤为主方,灵活加减,巧增南药,妙用药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窦金娟; 郭晓媛; 孟育飞
    • 摘要: 王珂教授在临证时以寒凉、通下之法为多,善用清热解毒药物,认为大多数患者,以热毒为病因,造成代谢失调而发病。王教授尊崇朱丹溪、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及清热解毒药物配伍特色。王教授认为不管外邪致病还是内伤疾病,多数有内热毒邪产生,最终均有热毒致病的因素存在,都可以配伍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作者根据王珂教授“热毒致病”的学术观点,分析了热毒在中风病中的病理机制,以及清热解毒药物在中风病中的使用。
    • 曹放; 何兴伟; 王辉; 郭翠; 王敬维; 曾锐琳
    • 摘要: 目的:分析近2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文献,以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库,选取2000-2020年以针灸为主要手段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文献,应用SPSS Statistic及SPSS Modeler软件构建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相关临床研究文献122篇,其中涉及治疗该病的腧穴总数有137个,取穴总频次为1231次。分析得出使用频次较高(≥20次)的腧穴为曲池穴(71次)、合谷穴(69次)、三阴交穴(57次)、外关穴(55次)、肩髃穴(51次)、足三里穴(48次)、阳陵泉穴(47次)、手三里穴(45次)、尺泽穴(38次)、内关穴(36次)、血海穴(36次)、阴陵泉穴(31次)、极泉穴(27次)、悬钟穴(25次)、解溪穴(22次)、太冲穴(22次)、臂臑穴(21次)、委中穴(21次)、环跳穴(20次)。所涉及的穴位以三阳经为主,占腧穴总数的56.20%(77/137)。在特定穴中,以五腧穴的使用频次最高(441次),占腧穴总使用频次的35.82%(441/1231);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合穴(308次)、输穴(74次)、经穴(48次)、井穴(6次)、荥穴(5次)。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及数据分析,提示取穴方面以患肢局部为主;治则治法多遵循“治痿独取阳明”“调补肝肾,阴阳并取”的选穴原则。这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取穴方案提供了循证基础。
    • 丛宇
    • 摘要: 中风[1]是我国常见病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现今生活节奏提速,作休规律颠倒,饮食习惯复杂,压力不断增高,中风病发的趋势已越来越年轻化。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中风病的致死率[2]已得到明显控制,但对其后遗症状的处理一直没有好的办法,以肢体瘫痪最为常见也最难解决。针灸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治疗已有数百年的经验,近些年现代康复医学[3]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二者联合为无数卒中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多项研究表明头针的应用对患者的康复疗效有明显提升,而焦氏头针[4]由焦顺发先生率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对人体大脑皮质的功能分区在头皮的投影进针刺,并通过针刺后的快速捻转使针感向深部、向患侧进行传导,产生对神经下行激发的作用而起效。焦氏头针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研究尚少,笔者通过焦氏头针与康复训练的结合取得良好疗效,故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