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演替

演替

演替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85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4篇;相关期刊395种,包括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08年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等;演替的相关文献由2508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少麟、丁圣彦、夏宁等。

演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4 占比:92.9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70%

专利文献>

论文:54 占比:6.32%

总计:854篇

演替—发文趋势图

演替

-研究学者

  • 彭少麟
  • 丁圣彦
  • 夏宁
  • 陆健健
  • 黄忠良
  • 于明坚
  • 余世孝
  • 余树全
  • 刘章勇
  • 张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世魁; 郭晋平; 张芸香
    • 摘要: 为了揭示森林演替和气候变暖及交互过程对森林土壤自养呼吸和森林不同层次植物根系呼吸的影响,以关帝山不同演替阶段4种天然次生林(杨桦阔叶落叶林、油松针阔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9年利用Li—6400便携式分析仪观测每种林型不同层次植物根系呼吸和土壤自养呼吸生长季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温室加热法,模拟增温对土壤自养呼吸及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自养呼吸速率随演替的进行而降低。乔木层根系呼吸对土壤自养呼吸的贡献率随演替进行则显著上升,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贡献率则显著下降。(2)增温显著提高了不同演替阶段自养呼吸速率,提高幅度为8.48%~8.76%,并随演替进行而升高。森林不同层次植物根系呼吸速率对增温的响应程度不同,其中增温显著提高了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根系呼吸速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0.88%~14.00%和8.37%~15.26%,而对乔木层植物根系呼吸速率作用则不显著。增温降低了土壤自养呼吸和乔木层根系呼吸的贡献率,则提高了草本层根系呼吸对土壤自养呼吸的贡献率。(3)增温和演替没有改变土壤自养呼吸及各组分在生长季变化规律,但演替和增温对土壤自养呼吸、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根系呼吸有显著的耦合效应。综上所述,森林土壤自养呼吸和根系呼吸速率随演替进行具有降低的趋势,土壤自养呼吸速率、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根系呼吸速率对增温响应程度显著,并且对演替和增温的交互过程有显著的耦合效应,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更新过程对森林土壤碳排放影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王浩; 陈永金; 刘加珍; 万波; 张丽
    • 摘要: 研究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土壤改良的科学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柽柳-碱蓬(Tamarix-Suaed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柽柳-禾草(Tamarix-Gramineae)3种灌丛群落类型,分析各群落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柽柳灌丛群落演替对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有机碳与盐分、水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浓度随演替进程而增加,以柽柳-禾草群落最高,柽柳-碱蓬群落最低;且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均呈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并以0—1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2)3种柽柳灌丛冠幅下土壤有机碳均有明显的聚集性,柽柳-禾草与柽柳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出现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93和1.48;而柽柳-碱蓬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在30—40 cm土层,为1.23。(3)柽柳-禾草灌丛与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表现出一定的冠幅边缘聚集性,最大富集系数为0—10 cm土层的1.24和1.22;柽柳-碱蓬群落冠缘有机碳富集性不明显,最大富集系数为1.04。(4)3种柽柳灌丛土壤电导率均呈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而土壤水分表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随演替进程土壤电导率有降低的趋势,而含水率呈升高的趋势,但3种柽柳灌丛pH差异并不显著;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土壤含水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pH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王璐颖; 周璋; 张涛; 林明献; 张春生; 李意德; 陈德祥
    • 摘要: 本研究在海南尖峰岭和吊罗山热带林区海拔245~1255 m范围内根据林分恢复时间设立固定监测样地,探讨了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海南热带次生林平均地上生物量为(155.38±37.16)×10^(3)kg/hm^(2),其中低地次生雨林为(137.91±31.02)×10^(3)kg/hm^(2),山地次生雨林为(160.39±42.13)×10^(3)kg/hm^(2)。自然恢复状态下的生物量恢复率与恢复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至原始林水平。生物量恢复受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的显著影响,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随恢复时间显著增加,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随恢复时间显著降低。恢复26年的山地次生雨林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高出原始林58%,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则低68%;恢复35年的低地雨林次生林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比原始林高30%,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则低20%;随恢复时间增加,速生树种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生物量占比下降7%左右;而慢生树种则均呈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长20%~32%。本研究结果对热带森林的有效保护与科学恢复、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孙宝阳; 戚留冉; 郭同济; 曾寰宇; 高福莉; 梁琴琴; 赵建云; 王笑鸽; 高国英; 杨佳鹏; 白金泽; 马亚欢; 张睿; 王云奇
    • 摘要: 为探究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穗部温度的演替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关中平原过去80年主推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开花期、花后7 d、花后14 d、花后21 d、花后28 d和成熟期穗部温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开花期和花后穗部温度随审定年份的递进分别呈现逐渐升高和降低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开花期穗部温度与穗粒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正相关,而花后穗部温度与之均呈负相关。这说明穗部温度在开花期较高、在花后较低时有利于小麦产量形成,可作为小麦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
    • 王润超; 陈佳瑞; 王国梁
    • 摘要: 糖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根系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及酶化学计量特征目前尚不清楚,制约着人们对上述过程的认识。为探究糖类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态环境和酶活性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森林演替先锋(山杨林)、中期(油松林)和气候顶级群落(辽东栎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土壤采样、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1,0.5,1 g/kg干土),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葡萄糖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森林演替,土壤中速效磷(SAP)、硝态氮(NO-3-N)等速效养分显著降低。在葡萄糖影响下,3种林地土壤全氮(TN)降低,山杨林土壤C/N值显著大于油松林和辽东栎林。(2)随着森林演替,山杨林和辽东栎林微生物碳(MBC)和微生物氮(MBN)的值显著大于油松林,均为先减小后增加。随葡萄糖浓度增加,3种林地MBC和MBN均增加,微生物(MBP)呈波动趋势。(3)山杨林和辽东栎林土壤酶活性均显著大于油松林。随葡萄糖浓度增加,油松林和辽东栎林4种酶活性均为先增加后减小。BG/(LAP+NAG)、BG/AP和(LAP+NAG)/AP辽东栎林的值最大,山杨林和辽东栎林的值显著大于油松林。(4)RDA分析表明,土壤酶、微生物量及其酶活性分别与有机质(SOC),MBC有着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除NAG)与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说明碳输入增加了3种林分土壤的激发效应,土壤微生物量增加,降低了土壤TN含量,改变了土壤养分化学计量,进而加剧了油松林地微生物N限制和辽东栎林地微生物P限制,影响根际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代谢等过程,从而影响了森林演替过程。
    • 王珍; 金轲; 丁勇; Paul C.Struik; 张玉娟; 李元恒
    • 摘要: 植物-土壤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推动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对解释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和方向、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已成为近年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热点。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是植物-土壤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综述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简要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 龚笑飞; 李振飞; 李大标; 韦博良; 胡广; 刘金亮; 吴初平; 江波; 于明坚; 余水生
    • 摘要: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入侵会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以染病(感染松材线虫病)4年马尾松林(4Y)和染病8年马尾松林(8Y)为研究对象,并与未染病马尾松林(UN)和常绿阔叶林(EV)作比较,对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林后引起的群落结构变化和演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染病8年马尾松林中阔叶树种的比率仅次于常绿阔叶林;4种群落的径级分布均以小径级为主,其中阔叶树种在DBH(胸径)≥1 cm木本植物中的占比从小到大依次为UN(64.99%)、4Y(66.61%)、8Y(90.64)、EV(98.83%);4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EV>8Y>UN>4Y,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与DBH≥1 cm木本植物一致,灌木物种多样性在染病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4Y-UN、8Y-UN、EV-UN、4Y-EV、8Y-EV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49、0.316、0.258、0.232、0.263。上述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林后,改变了马尾松林的物种组成,促进群落向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演替
    • 杨勇; 葛向阳; 张龙云; 李燕荣; 贾亚伟
    • 摘要: 为全面准确剖析中高温大曲发酵期的细菌群落更迭过程,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制曲各主要阶段不同分类水平的微生物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曲刚入房时以乳杆菌属、肠杆菌科、魏斯氏菌属为主,并房后以魏斯氏菌属、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为主,上架时以乳杆菌属、魏斯氏菌属为主,大火中期以魏斯氏菌属为主,下架时芽孢杆菌属占据绝对优势,兼有一定占比的魏斯氏菌属,出房时则以魏斯氏菌属、乳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为主,还有占比5%以上的高温放线菌属、片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明串珠菌属、克罗彭斯特菌属,物种最趋丰富,占比更趋均衡。此外,本文还首次通过Venn图、聚类热图、OTU进化图进行生物信息的可视化,结合Alpha多样性与PCoA分析细菌群落在中高温制曲过程中的分布特征,RDA分析显示酸度、水分与细菌群落的关联性最大。研究结果揭示了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差异,有助于中高温大曲微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解析,进而解析绵柔形成机理。
    • 侯冠群; 来剑斌; 李静; 刘振; 公华锐; 王兵; 孙志刚; 欧阳竹; 侯瑞星
    • 摘要: 受时空因素的限制,研究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演替过程通常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时空替代法,关于成土时间的驱动力研究较少。选取黄河三角洲4块代表性冲积区域(形成年代分别为1904—1929年,1929—1934年,1964—1976年和1976年至今),由沿海到农田(1—40 km)设计采样路线,通过多样性调查、土壤采样、MiSeq测序等方法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以及微生物功能组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随成土时间的增加,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显著提高(P2,P<0.05);真菌群落涉及病理营养的捕虫霉门(Zoopagomycota)等类群相对丰度的显著增加(P<0.05)。耐盐菌、自养菌、反硝化菌、反硫化菌等功能群在成土较晚区域的丰富度较高,有促进成土初期土壤碳氮积累、土壤养分循环和有效性的提升的功能潜力,进而影响植物演替。成土时间还驱动适应高营养环境的类群对先锋类群比值的增大,促进微生物生态位的分化。研究表明成土时间是对黄河三角洲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的重要而显著的驱动力,为提高评估滨海生态系统植物和微生物演替规律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君芳; 韩国栋; 王召明; 云锦风; 秦洁
    • 摘要: 为揭示退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在阴山南麓敕勒川草原开展生态恢复试验,通过连续10年监测,研究不同年际退化草原生态恢复物种数、个体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变化,比较人工恢复、自然恢复与原生植被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草地Margar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的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不同恢复方式下,自然恢复样地和原生样地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人工恢复样地(P<0.05)。人工干扰引导自然恢复能够促进退化草原生态恢复,提高植物多样性,加速恢复演替进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