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1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专利文献555461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史学等;
中书舍人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眭达明、宫超、熊燕军等。
中书舍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55461篇
占比:99.96%
总计:555678篇
中书舍人
-研究学者
- 眭达明
- 宫超
- 熊燕军
- 丁福林
- 刘万川
- 刘国盈
- 刘跃进
- 吴在庆
- 周腊生
- 尹航
- 曹向华
- 朱瑞熙
- 湘妃竹
- 罗时进
- 胡可先
- 袁刚
- 金圆
- 陈钧
- 鞠岩
- 顾学颉
- 一民
- 丁再玉
- 严厚翔
- 严杰
- 中原健二
- 于辉(指导)
- 任德起
- 任瑞平
- 任见
- 伍杰
- 何兹全
- 何效明
- 何林天
- 侯百管
- 倪平
- 关大虹
- 关尾史郎1
- 凌文生
- 刘先锋
- 刘再华
- 刘后滨
- 刘正生
- 刘汉忠
- 刘磐修
- 刘诚龙
- 单国强
- 卞孝萱
- 叶妙娜
- 叶振华
- 叶永寿
-
-
郑朝辉
-
-
摘要:
李应祯(1431-1493),初名牲,一名维熊,字应祯,以字行,晚更字贞伯,号范庵,长洲人。景泰间举人,入太学,初授中书舍人,累宫至南京太仆少卿。精书法,诸体兼备。祝允明岳父。在书法上,他是文徵明的老师,文徵明很年轻的时候就师从他学习书法,他又是祝允明的岳父,祝允明的书法也得到他的指点。
-
-
胡雄健
-
-
摘要: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幅《墨梅图》,款识有名无姓,因笔法神似元代画梅圣手王冕,以致数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元人无疑",所幸首博所藏《孝经》第五章篆书者的落款与《墨梅图》的款识相似且更详尽,终被谢稚柳等认定其作者是画史失载的明初中书舍人、籍贯永嘉的胡宗蕴。
-
-
刘跃进
-
-
摘要:
《魏书·列传第九十二·自序》:"初,齐献武王固让天柱大将军,帝敕收为诏,令遂所请,欲加相国,问收相国品秩,收以实对,帝遂止。收既未测主相之意,以前事不安,求解,诏许焉。久之,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寻兼中书舍人,与济阴温子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
-
李永亮
-
-
摘要:
长期以来,关于吴彬"入为供奉"的身份记载有两种。一说是《画史汇要》《明画录》等记载吴彬曾担任"中书舍人";另一说是《闽中书画录》《民国莆田县志》等记载他曾由"中书舍人"累迁至"工部主事"。本文结合明代宫廷官职的设置情况,通过考察吴彬的交游、生活以及相关文献等,认为吴彬确实在万历年间担任中书舍人,但擢升为工部主事的说法始终缺乏依据,恐系后人伪造。
-
-
刘跃进
-
-
摘要:
一西魏、北周的历史文献公元534年,对北魏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年二月,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孝武帝元脩释奠于国学。李谐等有《释奠诗》,并见《初学记》等类书记载。同时,孝武帝又于显阳殿诏祭酒刘讲《孝经》,黄门李郁说《礼记》,中书舍人卢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复置生七十二人,义高旨远,穆如清风。
-
-
-
-
摘要: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出处及释义: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出自唐代文学家、宰相权德舆的《策问·进士》。意思是,培育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唐德宗时,权德舆任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其间他大力选拔人才,主张"举贤类能",不管门第等级,只要有德,一律任用,并反对徇私舞弊。他曾三次典士举,凡"举士于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布衣不用;既不可信,虽大官势人交言,一不以缀意"。在他的主持下,发现和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才。
-
-
王兰;
宋涛
-
-
摘要:
傅山是书法史上的通人、奇才,也是书史上不可多得的个案。其性颖悟,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医学,又刚直不阿,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批判精神,颇有"大器"资质。崇祯年间以一介布衣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名震朝野。康熙年清廷特封其"中书舍人",他不谢恩不接受,其铁骨如此。其书法传统功基深厚,朴实古拙,以篆隶笔法作书,骨力洞达,宗法颜体又参"钟王",极具创新精神,可谓清代金石学之源。其"拙巧"艺术主张,是对"赵董"书法靡靡之音的反动,影响之深之广迄今。联想到当代书法充斥"尚俗""尚媚""尚奴"恶习,傅山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尤其其为人,对当代书法不无警示意义。本期专题集中了傅山多幅代表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章,以飨读者。
-
-
肖功勋
-
-
摘要:
饭局一词源于宋代。“局”字,本为下棋术语,富含博弈,引用到饭桌,自然饭就没有那么容易吃了。不过,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的饭局,虽含“博弈”,却妙趣横生。据南宋文学家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有一天,苏轼对中书舍人、《资治通鉴》副主编刘攽(字贡父)说,他和弟弟苏辙参加“制科”(殿试)前,“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从此不再相信世间还有比这更美味的八珍。
-
-
尹航
-
-
摘要:
北宋元丰改制可能受地理和职能两方面的“内外”观念的启发,设门下后省与中书后省,分别以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为长官,安置给舍以下的诸两省官员。两省与后省的分立,分割了传统上属于门下、中书两省而无关核心决策和行政的人员与职能,令改制后的两省维持了原中书门下分房处理政务的结构。而在两省系统的核查、管理机制中,给舍确保管理信息准确、文书内容合理,并将核查结果转化为吏员黜陟,维系着门下、中书省的正常运转。后省在元丰官制成立和运转中的重要角色,使两省与后省的分立长期存在。
-
-
尹航
-
-
摘要:
北宋元丰改制可能受地理和职能两方面的"内外"观念的启发,设门下后省与中书后省,分别以给事中与中书舍人为长官,安置给舍以下的诸两省官员.两省与后省的分立,分割了传统上属于门下、中书两省而无关核心决策和行政的人员与职能,令改制后的两省维持了原中书门下分房处理政务的结构.而在两省系统的核查、管理机制中,给舍确保管理信息准确、文书内容合理,并将核查结果转化为吏员黜陟,维系着门下、中书省的正常运转.后省在元丰官制成立和运转中的重要角色,使两省与后省的分立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