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4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故宫博物院院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广东省书法研究生论坛、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书法研究生教育论坛等;祝允明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慧、张飞、戴立强等。

祝允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2 占比:99.4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58%

总计:344篇

祝允明—发文趋势图

祝允明

-研究学者

  • 徐慧
  • 张飞
  • 戴立强
  • 蒋志琴
  • 闫继翔
  • 徐楠
  • 朱圭铭
  • 王春瑜
  • 祝允明1
  • 葛鸿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路
    • 摘要: 有这样两个人,他们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书法家,一个叫祝允明,另一个叫文徽明。这两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都是明代苏州地区的文人,他们还是彼此的好朋友。如果你听过“四大才子”的故事,或许就立刻能联想到他们的形象。他们二位与唐寅和徐祯卿的故事被写成文字、拍成电影,成为妇孺皆知的“四大才子”。他们二人生活的时代、环境都相同,但个人的成长路径却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讲一讲祝允明和文徽明殊途同归的成长之路吧!
    • 摘要: 作者:韩湘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王宠诗文书画印俱佳,尤其书法“心不降晋唐以下”,小楷法锺繇、王羲之、虞世南,行草法王献之、李怀琳和孙过庭,明时得魏晋法者无出其右,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三家”。韩湘人在研习王宠书法的同时,积三十余年收集、整理王宠生平诗、文、书、画、印、曲、赋等艺术资料,辑成《王宠书法全集》(四卷本),分别为:第一卷·楷书;第二卷·行草,第三卷·行草、篆刻;第四卷·绘画、诗文、词曲。
    • 关月
    • 摘要: 登上高处,被风吹落帽子,都被风雨阻挡。虽然我牙齿不好,很少饮酒,但怎么能够在家里一个人孤零零对着风雨呢?驼蹄已经熟了,请您中午前过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博戏,一起把它吃掉吧。风雨如注的重阳节,祝允明家里的3它蹄熟了。他说,不想一人独对这景致,想起来好友文贵,于是邀请他一起来,一边饮酒、一边博戏,一起对风雨,一起品美味。
    • 郑朝辉
    • 摘要: 李应祯(1431-1493),初名牲,一名维熊,字应祯,以字行,晚更字贞伯,号范庵,长洲人。景泰间举人,入太学,初授中书舍人,累宫至南京太仆少卿。精书法,诸体兼备。祝允明岳父。在书法上,他是文徵明的老师,文徵明很年轻的时候就师从他学习书法,他又是祝允明的岳父,祝允明的书法也得到他的指点。
    • 关月
    • 摘要: 《致若容札》又名《行书与若容手书》。此卷的上款人“若容”即徐霞客(1587-1641)的先袓徐元寿(第十二世袓)。徐元寿(1470-1553),又名尚德,字若容,号纳斋,国学生。徐元寿的侄子徐经曾和唐寅一起赴京赶考,后发生舞弊贿考丑闻,导致唐寅招染牢狱之灾,并从此断了仕途之念。徐元寿与祝允明、都穆、文徵明等都友善,特别是和唐寅关系密切。
    • 薛元明
    • 摘要: 明代已经接近中国传统社会的尾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前后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也是唯一的自南而北统一中国的王朝。虽然书法审美,通常会按照朝代来划分,实际上,政权在一夜之间可能更替,审美和礼俗的演进则需要缓慢进程。朝代转换之际仍然存在衔接性,不能一刀切。像篆刻史的分期,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呈现出的是前后朝代并列之状态。书法史虽不像这般齐整,但晋韵、唐法、宋意之后,就有"元明尚态",这两个朝代基本上一以贯之。此外,晚明与清初的审美并无差别,像王铎、傅山本身就是明人而又逝于清初,乃最佳人证。
    • 薛元明
    • 摘要: 六、老祝手段·临仿由我如果说,对于祝允明所取法书家的朝代分析,是一种宏观规划的话,在具体的某家某派乃至技法手段上,则是从微观角度来把握,尤其要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理解。祝允明在临摹过程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方式,既不是单纯的临,也不是单纯的摹,,也有別于后世王铎的戏临、戏作,而是“仿”。
    • 薛元明
    • 摘要: 四、天生我才书人合一书坛从来都不缺炒作包装的“高手”,当然也会有脚踏实地、货真价值的“实力派”,这就是“伪人”与“大师”的区别。自命不凡很容易,落笔不凡则太难。书法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有一块短板都不行。对祝允明来说,书法和人生高度同步,就和辛弃疾的词写尽人生百态是同一个理。
    • 危志勇
    • 摘要: 一、沉孝子吾邑之相城有一乞儿姓沉,年在中岁,每诣沈隐君中孟渊所请丐,凡所得多不食,而分贮之筒篚②中。隐君初不为意,久而问焉,则曰:“将以遗老娘耳。”隐君始异之,潜令人侦其所为。丐至一岸旁,坐地出箪中饮食整理之,擎至船边,船虽陋而甚洁,老媪坐其中。丐登舟陈食母前,倾酒跪而奉之,伺母接杯,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乐母,母意殊安之也。必母食尽乃更他求自得,若无得则自受馁,终不先食之也。日日如之,凡数年,母死丐始不见。隐君叹诧,亦时少周之。此非有为而为,可谓真孝矣。(选自祝允明《前闻记》).
    • 舒鸣
    • 摘要: 祝允明《致元和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全面整理了相关文献,包括书法、诗文等,发现"元和"为谢雍,系祝允明祖父祝颢的弟子,不光与祝氏家族交游密切,与吴门中人唐寅、文徵明以及毛珵等人均有来往,所以谢雍对于研究吴门派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本文将尝试就《致元和帖》的系年问题展开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