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粉
混合粉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7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2469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农村新技术、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粮食与饲料工业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第9届)中国小麦和面粉产业年会、第18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等;混合粉的相关文献由882位作者贡献,包括上之园聪、尾崎由纪子、小林聪雄等。
混合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2469篇
占比:99.96%
总计:362596篇
混合粉
-研究学者
- 上之园聪
- 尾崎由纪子
- 小林聪雄
- 中村尚道
- 宇波繁
- 刘富林
- 赤城宣明
- 高下拓也
- 乔菁
- 修子扬
- 刘增林
- 姜龙涛
- 康鹏超
- 张强
- 曾晖
- 李建云
- 杜春峰
- 杨文澍
- 武高辉
- 王辉
- 罗霞光
- 袁勇
- 陈国钦
- 鞠渤宇
- 丁文平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俊波
- 刘艳香
- 吴娜娜
- 吴海华
- 吴海文
- 周坚
- 周强
- 周惠明
- 周振龙
- 周泽林
- 唐忠
- 唐绪
- 岛本叶菜子
- 康建平
- 朱科学
- 李厅
- 李欣阳
- 李颖
- 林小川
- 王俊
- 王叶
- 王文亮
- 王雪鸿
- 王鹏帅
-
-
侯惠花;
刘瑞;
孙元琳;
于章龙;
柴永峰;
周素梅
-
-
摘要:
该试验将荞麦粉按0%~60%的添加量添加到小麦粉中,使用Mixolab混合仪、粉质仪以及拉伸仪测定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研究不同荞麦粉添加量对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的吸水率、延伸性和能量下降,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整体小于纯小麦粉面团,弱化度整体大于纯小麦粉面团,评价值明显小于纯小麦粉面团,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整体先减小后增大。综上所述,制作荞麦面条时,荞麦粉添加量宜控制在50%以内。
-
-
拓朝月;
周锋;
杜习绱;
张志明;
陈鹏;
谢彩锋
-
-
摘要:
将木薯全粉、红薯全粉、玉米粉、小米粉、燕麦粉、山楂粉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原料,分别采用微波和双螺杆挤压对其进行熟化,研究不同熟化方法对混合粉糊化度、峰值黏度及含水量的影响,并检测混合粉的结晶度.结果表明,在微波熟化最适宜工艺条件下(功率640 W,时间2 min,初始含水量20%),混合粉糊化度38.92%,峰值黏度200 BU,含水量10.86%.双螺杆挤压熟化的混合粉糊化度96%,较微波熟化提升146.66%;峰值黏度165.5 BU,较微波熟化下降17.25%;含水量10.85%,与微波熟化相当.微观结构与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双螺杆挤压熟化后,面团淀粉颗粒间黏结力更强,胶黏性增大.双螺杆挤压熟化更适宜用来对压缩饼干混合粉进行熟化处理.
-
-
胡瀚;
王娅殊;
周文化;
张梦潇;
谭玉珩;
李良怡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对紫薯—小麦混合粉加工特性的研究,总结了紫薯粉对小麦面团在粉质、质构、拉伸、动态流变等流变特性影响的变化规律,重点对糊化、老化两个热力学特性影响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紫薯—小麦混合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
刘鑫;
陈金凤;
徐晓琴;
尤莺歌;
张盛贵
-
-
摘要:
[目的]为研究不同比例小米与小麦混合粉对面团热机械学及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实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流变仪,测定混合粉面团的热机械学特性、糊化特性和动态流变学特性.[结果]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大,混合粉面团的吸水率从60.37%显著地减小至55.43%;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在小米粉10%添加量时最大,小米粉添加量超过10%后则显著下降;小米粉添加对其糊化特性影响不显著;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在添加量小于30%时均呈现出显著增大趋势,达到40%时下降,表明小米粉添加量为40%时面团的流动性变差,体系不稳定.[结论]研究结果为不同比例小米与小麦混合粉的加工利用提供了依据.
-
-
周文卓;
马瑞杰;
温纪平
-
-
摘要:
为研究中等硬度小麦粉不同粒度配比对混合粉及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以周麦27的3种不同中等粒度小麦粉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制成6种(A、B、C、D、E、F)混合粉,分析混合粉的基本理化特性、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然后将其制成鲜湿面条,测定面条的质构、水分分布、蒸煮特性,并进行感官评价;最后对混合粉鲜湿面条品质与面团特性进行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面条感官评分与面团稳定时间以及面粉面筋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面条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粉白度值、破损淀粉含量均最高,各混合粉粗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6种不同比例混合粉对糊化特性影响不大;B、D粉制成的面条虽然蒸煮损失率稍高,但原料粉粉质指数较好,面条拉伸性好,面条中结合水含量大,感官评分较高.
-
-
苏凤戈;
郑卓;
陈陆水
-
-
摘要:
利用自制的黏结剂,采用黏结工艺制备Fe-C、Fe-Cr-C和Fe-Ni-Cu-C等几种铁基混合粉末.用扫描电镜(SEM)观察Fe-Ni-Cu-C混合粉末的形貌与结构,研究黏结剂含量w(黏结剂)对Fe-C混合粉的流动性、松装密度、压缩性能与压坯横向断裂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黏结混合法制备的Fe-Ni-Cu-C混合粉末,小颗粒大都黏结在大颗粒铁粉表面,可降低粉末成分的偏析.与未添加黏结剂的Fe-C混合粉末相比,w(黏结剂)为0.02%和0.03%时,Fe-C混合粉末的流动性降低,所需压制压力增大,但最大增幅小于6%.未添加黏结剂的Fe-C混合粉生坯强度为12.5 MPa,w(黏结剂)为0.03%的Fe-C生坯强度为13.7 MPa,固化后达到45.8 MPa.利用该工艺制备的Fe-Cr-C双排链轮压坯具有良好的机加工性能,在断续切削时,可保持链轮齿形和加工边缘的完好性.
-
-
邵运辉;
张盼盼;
马耕;
王晨阳;
李向东;
秦峰;
程红建
-
-
摘要:
为明确氮、锌肥配施对小麦籽粒不同类型混合粉锌营养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锌肥配施对小麦籽粒产量、不同类型混合粉中氮、锌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及混合粉中植酸含量、植酸与锌的摩尔比(PA/Zn)和锌日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锌肥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各类型混合粉中的氮含量及其累积量无显著影响;与不施氮对照比较,施氮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提高93.7%,各类型混合粉中氮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以施氮量240 kg·hm-2处理最高。喷锌处理下,各类型混合粉中锌含量显著增加,精制粉、标准粉、通粉和全粉中锌累积量较对照依次提高了63.3%、58.0%、48.6%和50.9%;施氮后,各类型混合粉的锌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增加,以喷施锌肥处理更为明显。全粉和通粉中的植酸含量显著高于精制粉和标准粉,但PA/Zn低于精制粉和标准粉。喷锌后,精制粉、标准粉和全粉中植酸含量增加13.0%~15.4%,但PA/Zn下降23.8%~34.7%;施氮降低了精制粉、通粉和全粉中的植酸含量和PA/Zn。全粉中锌日吸收量为0.98 mg·d-1,显著高于其他各混合粉;喷施锌肥后,各类型混合粉的锌日吸收量提高了35.9%~61.0%;施氮显著提高了各类型混合粉的锌日吸收量。
-
-
陈凤莲;
管哲贤;
吕铭守
-
-
摘要:
为延伸稻米的产业链,扩大其在主食加工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等,从各种市售小麦粉中筛选出一种质量较好的高筋粉,再通过该手段对粳米-小麦混合粉体系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各种粳米粉组成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粳米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后,其吸水率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总体来说,混合粉的面团形成和稳定时间、评价值、延伸性、面团抗拉伸阻力、最大抗拉伸阻力以及拉伸比值均下降,弱化度呈上升趋势;但牡丹江29和31,以及龙粳31在添加量为50%时,以上指标均显著性反弹,延伸性除外.此外,粳米中的各项组分均与粳米-小麦混合粉面团的粉质特性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
-
-
-
田岩松;
胡志伟
- 《2016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钢铁产能过剩,利润空间的压缩,经济矿种的使用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寻找适用于烧结生产所需的性价比较高的经济铁料,并通过一系列生产改进措施,合理优化实验研究,实现性价比测算与烧结杯实验相结合,降低炼铁成本和优化配矿结构相结合;混合粉的配加,实现降低烧结矿成本、提高烧结矿质量的目的。在配加高比例混合粉后,在实践中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使烧结矿产量质量保持稳定,烧结矿成本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
-
杨艳芳;
朱科学;
郭晓娜;
彭伟;
周惠明
- 《2014年(第9届)中国小麦和面粉产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糯小麦粉中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糊化特性和冻融稳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把糯小麦粉以0%、10%、20%和30%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研究了不同比例糯小麦粉对混合粉性质及面团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糯小麦粉后,混合粉的峰值粘度升高,回生值、糊化温度和焓值都降低;面团的吸水率从62.23%增加到64.57%,但稳定时间降低(从9.80min到5.70min);DSC分析可知,糯小麦粉显著降低了面团中可冻结水分含量.由SEM分析得出,糯小麦粉使面团在冻融过程中面筋结构变差,淀粉裸露在网络外面,这可能跟糯小麦粉本身蛋白面筋差有关系.通过对面团中巯基含量的测定分析可得,糯小麦粉的加入增加了面团在冻融过程中的巯基含量,使面团在经历了冻融循环后二硫键断开.
-
-
白凯旭;
李园;
刘英
- 《2014年(第9届)中国小麦和面粉产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以普通小麦粉作为基础,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燕麦全粉、精粉进行面团流变学及馒头品质研究.通过混合试验仪与感官评价获得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全粉、精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预混合粉面团的形成时间整体下降,但是先增大后变小,稳定时间逐渐下降,吸水率逐渐增加;糊化特性改善,回生值减小,糊化时间缩短.混合仪指数剖面图预测燕麦全粉添加量为10%、燕麦精粉添加量为15%为优化配比,感官评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
-
-
-
-
-
- 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公开公告日期:2013.11.27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粉体和一种烧结该混合粉体所得到的烧结体。该混合粉体含有至少一种完全固溶相的固溶体粉体,该固溶体粉体含有选自Ti和元素周期表中IVb,Vb和VIb族金属的至少两种金属的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或其混合物。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金属陶瓷粉体和一种烧结该混合金属陶瓷粉体所得到的金属陶瓷。该混合金属陶瓷粉体含有选自Ti和元素周期表中IVb,Vb和VIb族金属的至少两种金属的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或其混合物和选自Ni、Co和Fe的至少一种金属。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烧结体和一种金属陶瓷的制造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