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力学特性

热力学特性

热力学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62070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热力学特性的相关文献由727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卫平、陆大雷、刘子江等。

热力学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2070 占比:99.66%

总计:62281篇

热力学特性—发文趋势图

热力学特性

-研究学者

  • 陆卫平
  • 陆大雷
  • 刘子江
  • 董策
  • 赵思明
  • 刘洁
  • 周晓燕
  • 张华
  • 朱文政
  • 李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腾跃; 孙炎辉; 孙舒鹏; 肖瑛; 郑雁公; 王兢; 杜海英; 吴隽新
    • 摘要: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不同的材料结构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材料的功能特性。为了实现材料的最优化设计,常采用交叉实验的方法,通过开展大量实验探寻材料的最佳结构。该方法步骤繁琐,无法解决涉及高度非线性或大规模组合过程的复杂问题,也很难揭示材料一些罕见特性。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兼顾开发效率以及开发成本的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材料发现、结构分析、性质预测、反向设计等诸多领域,并且在材料学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然而,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瓶颈。数据集的高效获取、异构型数据集的信息处理、基于轻量化数据集的预测模型建立、材料性能的可靠预测等问题制约着该方向的发展,这些也正是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机器学习在材料结构与性能预测中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关于机器学习在材料中应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利用机器学习指导新型高性能材料合成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通过采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数据集来构建模型,以预测材料的结构、吸附特性、电学特性、催化性能、力学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等材料性能,大大推动了机器学习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为了合理地归纳整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导后续研究,该综述从应用角度出发,讨论了机器学习在材料结构与性能预测中的数据来源、预测模型以及预测结论等,并对机器学习在未来材料领域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徐铧东; 于东; 王玉林; 石景富; 刘蕾; 宋迪; 苗常青
    • 摘要: 高性能纤维织物承力层承担充气舱的内压载荷,并为充气舱提供空间碎片防护。充气舱内压载荷将导致纤维织物承力层产生预张力,并对纤维织物的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其空间碎片防护性能。为分析预张力对纤维织物超高速碰撞过程中热-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Johnson-Cook强度模型和Mie-Grüneisen状态方程建立了纤维材料热-力耦合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对纤维织物的纱线编织结构进行离散建模,并通过施加张力载荷实现纤维织物靶板的预拉伸,进而建立了预张力纤维织物超高速碰撞数值模型,分析并得到了预张力作用下纤维织物超高速碰撞热-力学特性及空间碎片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弹丸超高速碰撞下,随着预张力的提高,纤维织物穿孔面积增大,碎片云扩散角减小,弹丸动能吸收率降低,碰撞区域温度降低。预张力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纤维织物的空间碎片防护性能。
    • 杨涛; 陈洋; 孔纲强
    • 摘要: 针对温度荷载与力学荷载共同作用下砂土地基中的悬浮能量桩-筏基础,建立热-力学响应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能量群桩效应、桩间土的温度变化以及能量桩数量和布设方式对桩身附加轴向应力和桩头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荷载作用下,能量群桩内部任意一个桩的桩身附加轴向压应力比单桩作为能量桩时要小得多;在部分能量桩-筏基础中,能量桩的附加压应力沿桩长呈抛物线分布,数值随能量桩数量的增加而减小;非能量桩的附加轴向应力沿桩长呈S形分布,非能量角桩和边桩的上部出现附加拉应力,数值随能量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能量桩的布设方式对能量桩附加轴向应力有较大影响,但对非能量桩附加轴向应力的影响较小;能量桩非对称布设时桩头间的差异沉降较大,桩周围土的温度取决于其周围能量桩的数量.
    • 吴海涛; 张艺玮
    •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蜂蜜多糖的加工特性,探究种类对蜂蜜多糖加工特性的影响。本文制备椴树蜂蜜多糖(Linden honey polysaccharides,LHP)和多花种蜂蜜多糖(Multifloral honey polysaccharides,MHP),并对其进行结构、热力学特性和流变学分析,对蜂蜜多糖的加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HP和MHP的X-射线衍射出现不明显的突起。LHP和MHP的重量损失分别为85.05%和81.3%,热降解温度分别为236.7和322°C;LHP和MHP均表现出一个较宽的放热反应峰,分别在75和72°C附近;LHP和MHP在高剪切速率下粘度分别在1.3和1.2 mPa·s保持不变;LHP和MHP的持水量分别为1.6和0.4 g水/g;LHP和MHP的持油量分别为18.8和11.4 g油/g。这表明两种蜂蜜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热特性及粘度,为蜂蜜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及天然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常虹; 朱万里; 王琰; 赵嵩颖
    • 摘要: 能源桩是集地源热泵与建筑桩基于一体的建筑节能技术,具有经济、环保和节省地下空间资源等优点,因热-力耦合作用导致其承载性状不同于普通工程桩。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多次温度循环下饱和黏土地基中能源桩热-力响应展开研究,分析了桩周温度场、桩土沉降、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升温时桩身温度沿深度逐渐减小,土体温度沿径向逐渐降低;降温所引起的桩顶沉降量大于升温的膨胀量,多次温度循环导致桩顶产生不可逆的累积沉降,其累积变形可能会对上部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桩周土由于土体的热固结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距离桩身越近沉降越大,且土体沉降速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三次循环后B_(4)点沉降达到1.42%D(D为桩直径);温度荷载所引起的侧摩阻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升温时桩体上部产生负的侧摩阻力,下部产生正的侧摩阻力,降温时恰好相反,工作荷载的作用导致桩身产生负摩阻力的区域逐渐变小,位移零点也逐渐上移。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热-力耦合作用下能源桩的承载力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为试验设计及工程应用给出建议。
    • 姜柏材
    • 摘要: 揭示页岩气微观渗流机理是当前页岩气藏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弄清气体在孔隙中的渗流机理,通过对孔隙中吸附气分子、吸附剂分子以及非吸附气分子两两相互作用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不同作用对象的气体分子在孔隙中的运移机制。建立多重渗流机理耦合的页岩渗透率计算模型,并对不同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气微观渗流机理包括达西渗流、表面扩散和非吸附气扩散。通过引入有效分子平均自由程,修正了非吸附气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与现有的非吸附气三种扩散模型相比,该非吸附气扩散模型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性更好。3)饱和吸附量对渗流能力的影响由低压阶段的正向促进逐渐向高压阶段的负向抑制转变;储层的兰氏压力越高,渗流能力递减速率越快;温度对储层渗透能力起促进作用,但对渗透能力的提升效果先随储层压力增加而增加,储层压力超过3 MPa后,提升效果开始缓慢减弱。
    • Mudhafar A H Mudhafar; Hsuan-Yi Pan
    • 摘要: 当前,大多数空调系统的研发都需要考虑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基于此,欧盟自2017年起根据氟化气体法规禁止使用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于150的氟化气体(F-Gas)。对于开发新的制冷剂,在考虑其安全性和对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要考虑基本热力学特性,全球变暖潜能(GWP)以及臭氧消耗潜能(ODP)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 陈春羽; 陈松岭; 韩艳玉; 毕润学; 邹洪涛; 张玉龙
    • 摘要: 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控释期较短,通过仿生改性技术提升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养分控释期并明确其养分释放特征是实现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究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改性机理及养分释放特征,本研究采用壳聚糖、淀粉和聚乙烯醇合成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为原料,通过纳米二氧化硅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仿生改性并制备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探究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热稳定性分析、原子力电子显微镜,探究其养分释放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改性后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提升,42 d氮素累积释放率比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降低了7.23%。此外,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探讨了仿生型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释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高,活化能Ea逐渐减小;吉布斯自由能变量ΔG>0、熵变ΔS>0、焓变ΔH<0表示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土壤环境发生了热量交换,并明确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养分释放间的关系。此外,还通过仿生改性前后膜材官能团结构特征、表面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变化及热重分析等手段明确了其养分释放机制。
    • 李成刚; 崔颍琦; 田浩; 邵琴琴; 张洁; 申梓刚; 任保增
    • 摘要: 基于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在密度泛函理论PBE0/6-311+G(d)水平下对MB_(18)^(-)(M=V,Cr,Mn,Fe)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及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构优化发现,MB_(18)^(-)(M=V,Cr和Mn)的基态为顶端带有B_(2)单元的管型结构(C_(2)v,C_(s)和C_(s)点群对称),FeB_(18)^(-)的基态呈现鼓型结构(C_(2)点群对称).在此结构基础上,分析了体系的电荷转移、磁性和键级等电子特性.此外,拟合出了体系的光电子能谱、红外和拉曼光谱,并对主要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最后,分析了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讨论了温度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 谢芳; 丁丽; 黄强; 张斌; 王桂丹
    • 摘要: 为研究粒径和面筋蛋白含量对面条中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在不同粒径的小麦面粉中分别添加0%、5%和10%的面筋蛋白制作中式面条,烘干研磨后分离出大颗粒与小颗粒面条,研究面条样品的形貌特征、结构特性热力学特性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面条中面筋蛋白含量增加,面条表面的平滑度增强,糊化温度升高而焓值降低,且蒸煮后面条中形成的面筋网络面积增加.体外消化动力学结果显示随着面粉粒径的减小或面筋蛋白含量的增大,淀粉消化程度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