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效应
浅水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海洋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2514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海洋预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年船舶与海洋结构学术会议暨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2014年船舶与海洋结构学术会议暨中国钢结构协会海洋钢结构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等;浅水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艾万政、邹早建、LU Ye等。
浅水效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514篇
占比:99.75%
总计:32596篇
浅水效应
-研究学者
- 艾万政
- 邹早建
- LU Ye
- QI En-rong
- 刘义
- 周俊麟
- 夏立
- 孙帅
- 常欣
- 徐建豪
- 朱广春
- 朱鹏飞
- 杨波
- 林国珍
- 沈亚鹏
- 王峰
- 王超
- 白鑫
- 祁恩荣
- 薛添寿
- 邹璐
- 郑坤
- 陆晔
- 雷坤
- B.Golding
- BAI Xin
- CHENG Yongzhou
- G.J.Komen
- HE Guanghua
- J.Bruinsma
- JU Xiaoqun
- LEI Kun
- LI Zhi-wei
- LIN Guo-zhen
- LIU Chao
- LU Pei
- W.J.P.Voogt
- YANG Bo
- YOU Rui
- ZHANG Wei
- ZHANG Zheng-wei
- ZHENG Kun
- ZHOU Jun-lin
- 严孝钦
- 乔树梁
- 付旭辉
- 余志兴
- 冯开峰
- 冯志德
- 刘小丽
-
-
谢保峰;
张树奎;
胡甚平
-
-
摘要:
船舶在浅水区域航行过程中,受水流和压力的影响,下沉量相对于深水区域有较大的变化,浅水效应的出现对于船舶有不利的影响,会增大船舶触底的风险,特别是目前船舶吨位不断加大,浅水效应更加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船舶航行的下沉量模型,基于CFD计算流体理论对船舶在浅水区域的下沉量特性进行研究。
-
-
陈熙;
朱仁传;
顾孟潇;
高嵩
-
-
摘要:
针对全垫升气垫船兴波问题,本文通过简化气室,采用质量源法模拟风机供气,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气垫兴波模拟计算.模拟中质量源法能够形成稳定的气垫,兴波波形合理,对内水面波形积分得到兴波阻力,能够准确给出速度变化过程中2次阻力峰值,与相关实验和文献结果比较,吻合良好.此外运用该方法研究了浅水中气垫船的兴波阻力变化情况,其第2个阻力峰的位置位于临界速度处.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稳定,是气垫船兴波及阻力计算的有效手段.
-
-
台兵;
马玉祥;
董国海;
马小舟
-
-
摘要:
卷破波是海洋中极具破坏性的波浪,传播演化过程复杂.本文采用物理试验方法对孤立卷破波演化特性进行研究.在二维水槽通过浅水作用生成孤立卷破波,且选取不同水深和入射波高,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波面进行捕捉,进而基于采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进行图像处理及分析.结果表明:卷破波卷舌形成后,卷舌内侧波面部分区域逐渐不稳定,并出现褶皱和轮廓弯曲,随后发展成水体全部脱落形成水滴或者部分脱落形成水线;OpenCV能够提取卷破波波面轮廓,且发现孤立卷破波尚未卷曲的前部波面轮廓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不变性;另外,当入射波陡增加,卷舌冲击自由液面的卷曲角度越大,卷舌演化距离越长,卷入水中气体也越多.
-
-
刘义;
邹早建;
夏立;
王峰
-
-
摘要:
由于岸壁效应和浅水效应,内河船舶在限制水域作操纵运动时通常受到比在开阔水域中更大的水动力.这些水动力对船舶操纵性具有不利影响,有可能导致船舶碰撞或触底等海上事故.因此,为了在船舶设计阶段预报其操纵性能,考虑浅水效应和岸壁效应以准确计算内河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非常重要.本文基于CFD方法,通过对粘性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对长江中营运的三艘内河船舶的操纵运动水动力进行计算.首先,为了验证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对标模KVLCC2纯横荡和纯首摇试验的水动力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对三艘内河船舶在不同水深下的静舵试验、纯横荡和纯首摇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水动力及相应的线性水动力导数.最后,基于计算得到的水动力导数,获得Nomoto模型中的操纵性参数,对比分析三艘内河船舶在深浅水中的操纵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揭示不同水深下三艘内河船舶的操纵性变化趋势.该方法可为船舶设计阶段内河船舶深浅水中的操纵性预报提供一种实用的工具.
-
-
朱广春;
朱鹏飞;
艾万政;
沈亚鹏
-
-
摘要:
为了分析大型船舶在浅水中航行时浅水效应对船舶阻力和流场特性的影响,以标准船型KCS(KRISO container ship)为对象,采用RAN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方法,对大型船舶在浅水中航行的船舶增阻和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水深吃水比设定为1.5,计算域采用切割体自动划分网格,分析了浅水中船舶在不同航速下的阻力和流场变化规律,为大型船舶在浅水域中航行的水动力特性研究、最佳航速的选择以及航行安全等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浅水中航行的船舶,船舶阻力的增加主要为兴波阻力的增加,当航速处于跨临界区和超临界区时,阻力增加更为明显.
-
-
朱广春;
朱鹏飞;
艾万政;
沈亚鹏
-
-
摘要:
为了分析大型船舶在浅水中航行时浅水效应对船舶阻力和流场特性的影响,以标准船型KCS(KRISO container ship)为对象,采用RAN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方法,对大型船舶在浅水中航行的船舶增阻和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水深吃水比设定为1.5,计算域采用切割体自动划分网格,分析了浅水中船舶在不同航速下的阻力和流场变化规律,为大型船舶在浅水域中航行的水动力特性研究、最佳航速的选择以及航行安全等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浅水中航行的船舶,船舶阻力的增加主要为兴波阻力的增加,当航速处于跨临界区和超临界区时,阻力增加更为明显。
-
-
周正华
-
-
摘要: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浅水效应"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结合笔者在上海港多年的船舶操纵经验,着重介绍了在上海港如何应对"浅水效应"对船舶操纵的影响,并给驾引人员提出了船舶操纵建议,控制船速,车让为主,舵让为辅,对于保证航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
王勇
-
-
摘要:
大型船舶在受限水域内航行,周围的安全物理空间小,加上受浅水效应、岸壁效应和船吸效应等影响,其操控性能会显著下降,同时驾引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疲劳程度也会明显增大,这些不利因素都极易导致航行事故发生.以"长赐"轮搁浅事件为例,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进而对受限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要素进行分析,供驾引人员参考.
-
-
-
-
-
LIN Guo-zhen;
林国珍;
ZHOU Jun-lin;
周俊麟
- 《2017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交流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烈的热带低压气旋.台湾海峡是一个多台风的海域.对台风引起的波浪,至今对其深入了解、探索与研究还非常不够,实测与统计还相当困难.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及统计分析,以2016年在厦门登陆的17级"莫兰蒂"台风为例,对台湾海峡台风引起的波浪要素进行初步计算.本文提出一些经验和回归公式可供研究者参考.计算的正确性有待于实测者的验证.波浪传播具有许多特点。对台海风浪的研究而言,有3个特性,即台风风速分布的规律;波浪传播的浅水效应:③色散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
-
-
-
-
-
-
-
刘炜;
闻虎;
应荣镕
- 《2008年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当今时代航运业快速发展,对船速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本可视为深水的航道也可能有浅水效应,解决浅水阻力计算问题日益重要。本文分析了浅水阻力的估算方法,对其中比较成熟且较易推导出计算公式的阿普赫金法作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一种完善阿普赫金法,实现了精度较高的船舶在浅水中阻力的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