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产,自然

流产,自然

流产,自然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专利文献19963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等; 流产,自然的相关文献由63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敏娟、孙健、李海波等。

流产,自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82%

专利文献>

论文:19963 占比:99.18%

总计:20128篇

流产,自然—发文趋势图

流产,自然

-研究学者

  • 刘敏娟
  • 孙健
  • 李海波
  • 李红
  • 林其德
  • 段程颖
  • 王玮
  • 陈瑛
  • 侯海燕
  • 刘伶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利娟; 杨小刚; 李成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行促排卵治疗并成功临床妊娠的多囊卵巢综合征165例,检测血清Hcy、IGFBP-1水平。根据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情况分为孕早期自然流产组与未自然流产组,比较两组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IGFBP-1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IGFBP-1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低于入院时,血清IGFBP-1水平高于入院时(P<0.01);自然流产组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高于未自然流产组,血清IGFBP-1水平低于未自然流产组(P<0.01)。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28.48%。年龄≥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型、空腹胰岛素水平偏高、空腹血糖水平偏高、血清睾酮水平偏高、血清叶酸水平偏低、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偏高及血清IGFBP-1水平偏低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1)。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联合血清IGFBP-1水平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敏感度、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Hcy水平偏高,IGFBP-1水平偏低,二者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时的预测效能更高。
    • 王美雲; 周建政
    • 摘要: 近年来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不明原因的早期自然流产、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等生育能力低下和反复生育失败的疾病越来越多,女性生殖健康也日益受到关注.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参与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过程,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多种女性生殖健康疾病,且与绝经年龄相关.因此FMR1基因的筛查对协助诊疗女性生殖健康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为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胡浩梅; 杨华
    • 摘要: 不良生育主要包括早期复发性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生育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减少出生缺陷是妇产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良生育发病原因复杂,是遗传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叶酸与不良生育的关系始终是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叶酸缺乏或利用障碍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比较明确的一种因素.此外,叶酸缺乏还可能与早期复发性流产、男性不育及胎儿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等其他出生缺陷有关.尽管目前相关研究较多,但其中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晰.近年来有许多研究从遗传基因及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方面阐述了叶酸缺乏与不良生育的相关性.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从叶酸转运吸收、叶酸代谢及相关酶多态性、叶酸缺乏导致各种不良生育及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更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 张远; 张静; 刘伶; 刘小雪; 石铭
    • 摘要: 目的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的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的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35岁)与非高龄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组(≥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ray-CGH 联合 QF-PCR 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的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的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申路路; 赵志梅
    • 摘要: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HCY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妊娠为临床妊娠疾病的一种类型,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发生率逐年升高,但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HCY水平与一系列不良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妊娠期女性HCY水平较妊娠前明显下降,对HCY损伤敏感性增强,其水平轻度升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血管损害,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妊娠的发生.相关酶异常、辅助因子缺乏、蛋氨酸摄入过多、某些疾病和某些药物的摄入是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HCY水平可有效改善不良妊娠发生,合理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及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HCY水平、预防和治疗不良妊娠的有效措施.综述HCY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以期为不良妊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 白乐乐; 赵晓曦
    • 摘要: 自然流产病因相关性研究一直是妇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胚胎、母体、父亲及环境等各个因素对妊娠的影响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但仍有很多自然流产病例的原因无法得到解释.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帽样结构,参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端粒在人类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长度与配子及胚胎发育密切相关,与胚胎干细胞增殖潜能呈正相关,大多数研究证实自然流产以端粒缩短为特征,尤其是在非整倍体胚胎中,并且端粒长度与母体、父亲及环境因素均存在相关性.就端粒长度与自然流产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自然流产的防治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
    • 李超平; 马瑛; 时琼; 白瑞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B7-H3)在自发性流产(SA)病人中的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周口市西华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妊娠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情况分为SA病人35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妊娠者205例作为对照组.妊娠第6周、第7周、第10周、第12周检测对比两组血清孕酮、TGF-β、sB7-H3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SA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孕酮、TGF-β、sB7-H3间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孕酮、TGF-β、sB7-H3对SA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既往流产史、甲状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第7周、第10周、第12周孕酮(26.38±4.12)μg/L、(28.13±5.66)μg/L、(30.16±6.16)μg/L、TGF-β(4407.60±710.38)ng/L、(5801.20±953.25)ng/L、(6531.52±1,280.92)ng/L、sB7-H3(901.52±250.56)ng/L、(1308.27±339.78)ng/L、(1718.03±417.38)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9.84±5.28)μg/L、(33.29±6.38)μg/L、(38.95±8.88)μg/L、(5151.07±780.19)ng/L、(6776.44±995.61)ng/L、(8032.10±1500.17)ng/L、(1176.17±281.44)ng/L、(1675.91±378.75)ng/L、(2183.08±470.18)ng/L(P<0.05);年龄≥30岁、既往流产史、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孕酮、TGF-β、sB7-H3是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TGF-β与sB7-H3呈正相关,孕酮与TGF-β、sB7-H3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第7周血清孕酮预测SA的AUC值最高0.864,大于TGF-β、sB7-H3.结论 SA病人血清孕酮、TGF-β、sB7-H3呈低表达,因子间协同作用可能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临床加强高危SA病人上述因子监测,对超早期干预、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弓弦; 王建梅; 孙丽; 黎小佩; 张钰娟
    • 摘要: 目的 了解早期妊娠妇女全身性与母-胎界面局部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及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因素,探究早期妊娠丢失(early pregnancy loss,EPL)与脂质过氧化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招募EPL病例组和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10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妊娠绒毛组织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T-AOC水平(血清检测每组各103例,绒毛组织检测每组各60例).分析各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血清和绒毛组织中含量的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各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绒毛MDA、T-AOC及对照组绒毛MDA、T-AOC均与其血清标志物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44,P<0.001;r=0.312,P=0.015;r=0.712,P<0.001;r=0.650,P<0.001.除病例组绒毛MDA外,两组血清和对照组绒毛MDA及T-AOC均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病例组的妊娠时间每增加1周,血清MDA增加8.3%(P=0.005),血清T-AOC增加4.2% (P=0.002),绒毛T-AOC增加2.6%(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妊娠时间每增加1周,血清MDA增加11.3% (P=0.004),血清T-AOC增加5.4% (P=0.007),绒毛MDA增加18.7% (P=0.017),绒毛T-AOC增加8.4%(P=0.009).调整妊娠时间后,病例组血清T-AOC比对照组低13.4% (P<0.001),绒毛T-AOC比对照组低33.7%(P<0.001),绒毛MDA比对照组高30.1% (P=0.012),两组血清MD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妊娠妇女全身性氧化应激状态与母-胎界面同步,妊娠时间是影响血清和绒毛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EPL与孕妇全身性和母-胎界面抗氧化能力降低以及母-胎界面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 杨春娜; 张星莹; 李甜甜; 刘冉冉; 李连芹
    • 摘要: 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所需要的能量增加,代谢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随之增加。同时,机体内存在多种抗氧化系统,用于维持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当孕妇发生各种病理状况时,活性氧自由基的水平超出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就会出现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状态参与妊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受精卵着床、母胎之间的免疫耐受、绒毛与胎盘的发育等。本文就常见病理妊娠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 石铭; 张远; 张静; 王澍; 刘伶; 邵小光
    • 摘要: 目的 使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偶发流产和复发流产的遗传学差异,提供遗传学指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自然流产的患者,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流产组织基因芯片检测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618例,其中345例符合纳入标准,偶发流产133例(38.55%),复发流产212例(61.45%).共检测出异常染色体237例,其中22号三体型(10.14%)、16号三体型(9.86%)、19号单体型(7.25%)发生率较高.复发流产组中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更低,但两组染色体核型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年龄和孕周亚组分析后,单体型和三体型的染色体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核型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在复发性流产组织中,染色体核型的异常率更低,但偶发流产和复发流产患者的遗传学背景无显著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