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端粒

端粒

端粒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81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64篇;相关期刊660种,包括生物技术通讯、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十三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端粒的相关文献由4017位作者贡献,包括房殿春、黄君健、松阳洲等。

端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5 占比:73.9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464 占比:25.52%

总计:1818篇

端粒—发文趋势图

端粒

-研究学者

  • 房殿春
  • 黄君健
  • 松阳洲
  • 杨仕明
  • 黄河
  • 卫伟
  • 宗慎飞
  • 崔一平
  • 张波
  • 朱文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蜜蜜; 高艳; 高玉光
    • 摘要: 在牙釉质发育过程中,成釉细胞过早衰老和凋亡是遗传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重要原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homolog 1,Sirt1)是一种依赖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脱乙酰酶,已被广泛报道参与调节细胞衰老。本文就Sirt1调控上皮细胞衰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Sirt1的结构特点入手,阐述Sirt1与衰老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上皮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Sirt1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上皮细胞的衰老:Sirt1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和代谢稳态,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影响细胞衰老表型;端粒长度与衰老呈负相关,Sirt1调节端粒延伸所需的端粒逆转录酶的表达,从而正向调节端粒的稳态;DNA受损后会经历损伤修复,未修复的DNA损伤会引起细胞衰老,Sirt1/p53通路可通过减轻DNA损伤抑制上皮细胞衰老;衰老细胞是慢性炎症的来源,慢性炎症也可以多种方式促成衰老,Sirt1通过缓解炎症症状抑制上皮细胞衰老。未来可重点关注Sirt1对成釉细胞衰老的影响,探究其对成釉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在釉质发育不全病因及治疗中找到突破。
    • 徐莉莉; 洪赟晢; 李智慧; 于宁霞; 邸家琪; 杨曙光; 林青青; 余学庆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病程早期准确评估IPF患者预后,有助于加强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结局,因此IPF的预后评估是该病诊疗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与IPF预后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良好的预后标志物能够协助判断IPF患者的危险分层与结局。因此本文从蛋白、基因、微生物菌落、细胞等方面总结了既往研究中发现的IPF可能的预后标志物,提示基质蛋白酶7(MMP-7)、端粒长度(TL)和纤维细胞是较为可靠的IPF预后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MUC5B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生物标志物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血管生成素2(Ang-2)、TOLLIP启动子SNP、微生物菌落等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预后作用有待验证。本文能够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把握干预时机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为今后IPF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
    • 陈娜; 王晓含; 张运克
    • 摘要: 背景:衰老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及分泌功能,可以对缺血性卒中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综述衰老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衰老相关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6-2021年期间衰老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文献,以"衰老、间充质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为中文检索词,以"ag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ischemic stroke"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共纳入5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可分泌营养因子和囊泡的作用,可以用于衰老相关缺血性卒中的治疗;②衰老的病理过程包括衰老细胞的积累激活衰老相关的炎症因子分泌,恶化细胞生存的微环境,炎症反应使衰老后神经血管单元损伤加重,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内线粒体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端粒的缩短以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等,这些因素与衰老密切相关且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③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衰老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清除衰老细胞阻断炎症介质通路的损害,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神经生成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管新生,分泌外泌体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类似功能,可为今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相关参考.④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虽然可以起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但是其移植后的迁移率及分布、分化细胞种类及分布、存活率、增殖情况、脑立体局部注射还是动静脉注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探索更有效的细胞移植策略是关键因素,未来希望其能够通过联合抗衰老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卒中.
    • 本刊综合报道
    • 摘要: 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发表日前,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科学团队端粒端粒联盟(T2T)发表了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揭示了高度相同的节段重复基因组区域及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
    • 闫美淋; 雍芳; 赵淑琴; 郜原
    • 摘要: 永生细胞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分化模式、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癌症等疾病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细胞永生化是指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时候,由于自身基因改变或者外界因素刺激,例如细胞周期检查点通路受损、端粒酶的再次激活上调、原癌基因激活等影响,使细胞分裂加快,并突破了自我衰老与凋亡机制,从而实现了无限增殖,可以进行长期传代培养。目前,科研人员已成功建立了很多不同物种、不同组织来源的永生化细胞系,在研究真核细胞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细胞发生永生化的分子机制和影响细胞永生的因素还需要继续探索。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部分细胞永生化机制,以及各种不同组织来源永生化细胞系的重要性,为揭示更多的细胞永生化机制和细胞系建立方法提供基础。
    • 王冲; 李玲玲; 李梦亚; 申晓辉; 王树娟
    • 摘要: 目的鉴定端粒重复结合蛋白1(TRF1)的磷酸化位点及其与磷酸化激酶Aurora B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方法用myc-His-TRF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免疫沉淀后行质谱分析。采用免疫沉淀及体外沉降实验研究TRF1与Aurora B的相互作用。结果免疫沉淀实验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出5个新的TRF1磷酸化位点;运用体外沉降实验和体内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Aurora B能够与TRF1在体内外相互结合。结论Aurora B可能是一个新的TRF1结合蛋白,TRF1与Aurora B能够在体内外相互结合。
    • 苏青
    • 摘要: 人失去健康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一份宝贵的资源。健康问题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和生活。身体越健康,就越能享受生活,我们就越能找到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选自《端粒:年轻、健康、长寿的新科学》引言“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3位科学家,她(他)们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以免于退化。这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向我们展示,解决办法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
    • 王晗; 周滔; 徐云东; 郭锡汉; 倪娟; 汪旭
    • 摘要: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诱发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将对数生长期的L-02和HBE细胞分为3组,即正常培养的对照组、TiO_(2)-NPs(80μg/mL)暴露组、TiO_(2)-NPs(80μg/mL)与NAC(20μmol/L)联合暴露组;各组细胞处理72 h后,采用H_(2)O_(2)试剂盒检测细胞内H_(2)O_(2)浓度;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L-02、HBE细胞端粒长度(TL)的改变;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试验(CBMN-Cyt)评估受试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及细胞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iO_(2)-NPs暴露72 h后,可诱导L-02和HBE细胞内H_(2)O_(2)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单独暴露TiO_(2)-NPs组相比,联合暴露时两种受试细胞的TL显著增加(P<0.05),且CIN及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氧化剂NAC可抑制TiO_(2)-NPs诱发的人肝细胞L-02和肺细胞HBE的TL缩短和细胞死亡,维护染色体稳定,对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 詹颖婷; 刘帅莹; 于佳乐; 李占勇; 李蕾; 杨雪冰; 张俊毅
    • 摘要: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δ-catenin能否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干性特征以及端粒酶的活性而参与肺癌的侵袭进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δ-catenin、癌症干细胞标志物(ABCG2、Nanog)、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在肺癌细胞系中分选肿瘤干细胞,借助Western Blotting、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在肿瘤干细胞中改变δ-catenin蛋白表达后ABCG2、Nanog、TERT和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δ-catenin、ABCG2、Nanog、TERT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且四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干细胞中改变δ-catenin表达水平后,ABCG2、Nanog、TERT蛋白表达与肺癌细胞侵袭能力也相应地改变。结论:δ-catenin可能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干性特征和端粒酶活性而促进肺癌的侵袭进展。
    • 周有文
    • 摘要: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利用生物学知识针对生物学现象提出问题,并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思维能力.在复习教学中,借助生物学试题,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