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血压,妊娠性

高血压,妊娠性

高血压,妊娠性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41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专利文献452722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 高血压,妊娠性的相关文献由122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静、尚丽新、王志学等。

高血压,妊娠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52722 占比:99.91%

总计:453138篇

高血压,妊娠性—发文趋势图

高血压,妊娠性

-研究学者

  • 冯静
  • 尚丽新
  • 王志学
  • 付文金
  • 傅晓冬
  • 孙丽君
  • 孙立媛
  • 孙立峰
  • 孙立芳
  • 孙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钰玲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其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规律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1798名健康孕妇,通过与妊娠高血压发病相关的临床资料及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标志物建立其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对孕早期母体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妊娠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的孕早期体质量、孕早期平均动脉压(MAP)、孕早期体质指数(BMI)水平,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经产妇和初产妇患病率进行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中初产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经产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受精(IVF)孕妇的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体质量+BMI+MAP+PAPP-A+初产妇+IVF为最佳联合预测模型,应用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预测模型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从而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周艺璇; 林伟钊; 李瑞满
    •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数据采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后,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合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HDCP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文献12篇,均为高质量文献(评分均>5分),总样本量10 079例.(1)血浆Hcy水平升高与HDCP患病风险有关(MD =4.44,95%CI:3.01~5.87,P<0.01).(2)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Hcy浓度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MD =-2.84,95%CI:-3.78~-1.90,P<0.01).(3)血清叶酸和 HDCP 相关(MD =-3.21,95%CI:-4.50~-1.91,P<0.01).(4)血清 Vit B12水平和 HDCP 相关(MD =-65.92,95%CI:-98.57~-33.28,P<0.01).结论 血浆Hcy水平与HDCP的发病密切相关,其浓度与血清中叶酸及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呈负相关性,Hcy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PE)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关联,提示Hcy水平可能为判断PE疗效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 曹巧红; 马聪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浙江省温岭市妇幼保健院HDCP孕妇300例(HDCP组)和同期健康产检孕妇300例(健康对照组).HDCP组中,妊娠期高血压94例,轻度子痫前期131例,重度子痫前期75例.检测血清ESM-1、血清尿酸和24h尿蛋白水平.记录HDCP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HDCP组血清ESM-1、血清尿酸、24 h 尿蛋白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42 ± 0.05)μg/L比(0.33 ± 0.04)μg/L、(262.34 ±23.18)mmol/L 比(212.37 ±22.16)mmol/L和(0.36 ± 0.07)g 比(0.11 ±0.0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DCP孕妇血清ESM-1与血清尿酸、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 = 0.497和0.512,P<0.01).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ESM-1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0.44 ± 0.05)和(0.51 ± 0.06)μg/L比(0.38 ± 0.04)μg/L],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ESM-1 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ESM-1中位数(0.41 μg/L)为界将HDCP孕妇分为高ESM-1组(154例)和低ESM-1组(146例).高ESM-1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ESM-1组[14.94%(23/154)比6.16%(9/146)、26.62%(41/154)比9.59%(14/146)、46.10%(71/154)比29.45%(43/146)、25.32%(39/154)比3.42%(5/146)、23.38%(36/154)比4.11%(6/146)和20.13%(31/154)比7.53%(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CP孕妇血清ESM-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ESM-1水平与HDCP的严重程度和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 李佳雯; 郑小敏; 应豪; 黄璐
    •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以妊娠和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可导致妊娠妇女心功能衰竭、子痫、产后出血或胎盘早剥等不良情况发生概率上升,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影响母婴健康.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胎儿因遗传或母体胎盘等环境因素影响而未达到其生长潜能.我国FGR的发生率为6.39%,是围生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HDCP患者合并发生FGR的概率高达20%~30%,但两者关联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研究普遍认为HDCP合并FGR可能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等多种细胞因子影响,与胎盘功能不全有关.
    • 季春鹏; 赵滨; 李静; 刘捷; 封娣; 郝玉明; 甄严杰; 徐梦辉; 崔炜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对职业护士人群产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参加河北省护士高血压现患率调查的3351名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护士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以年龄匹配的6702名妊娠期血压正常的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产后血压水平.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人群产后高血压的患病比例.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对产后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产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54 mmHg和110.52 mmHg、70.97 mmHg和70.17 mmHg(均为P<0.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产后高血压的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和2.7%(均为P<0.001).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妊娠期高血压组发生产后高血压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22倍(95%CI:1.65~2.99,P<0.001).结论 在中国北方职业护士人群中,妊娠期高血压是产后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山东省多中心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评估协作组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通过山东新生儿协作网,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多中心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评估协作组中35家医院(包括26家综合医院、9家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早产儿.根据极早产儿母亲是否发生HDP,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HDP组和非HDP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f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DP对其死亡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 (1)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极早产儿3 659例,其中男2 021例(55.2%),胎龄< 28周的超早产儿434例(11.9%),超低出生体重儿433例(11.8%);母亲HDP患病率为24.4%(892/3 659).(2)与非HDP组相比,HDP组3~4级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Ⅱ期及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低[7.8% (70/892)与12.9%(356/2 767),x2=16.514;10.0%(89/892)与13.6% (377/2 767),x2=8.074],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2%(64/892)与3.8%(105/2 767),x2=17.49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1.8%(730/892)与72.9% (2 018/2 767),x2=28.623]、早发型脓毒症[31.4%(280/892)与27.4%(758/2 767),x2=5.300]、晚发型脓毒症[16.6% (148/892)与12.4%(344/2 767),x2=10.029]、宫外生长发育迟缓[50.2% (448/892)与25.3% (700/2 767),x2=191.387]、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1 0.5%(94/892)与4.6%(126/2 767),x2=42.749]、早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0% (143/892)与7.6%(210/2 767),x2=1 1.295]、低血糖症[14.2%(127/892)与8.9% (247/2 767),x2=20.73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7%(140/892)与7.0% (193/2 767),x2=62.002]的发生率较高(P值均< 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P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OR=1.695,95%CI: 1.043~2.755,P=0.03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OR=1.389,95%CI: 1.066~1.809,P=0.01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OR=1.368,95%CI: 1.081~1.731,P=0.009)、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OR=1.593,95%CI: 1.054~2.407,P=0.027)、早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OR=1.950,95%CI: 1.127~3.375,P=0.017)、低血糖症(OR=1.455,95%CI: 1.074~1.970,P=0.016)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OR=1.799,95%CI: 1.260~2.56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是3~4级IVH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59,95%CI: 0.461~0.941,P=0.022). 结论 HDP对极早产儿生后多系统功能状态均产生影响,可增加呼吸、血液及内分泌、代谢等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是重度IVH的保护性因素.
    • 任静华; 季景环; 孙志敏; 高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87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产检的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研究组PT、TT、APTT、IL-10、HDL-C低于对照组,Fib、IL-2、TNF-α、TG、LDL-C、T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着较明显的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异常,对其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有利于该病的早期干预.
    • 叶华; 杨先平; 黄惠娟; 王菁叶; 陈敏玲
    • 摘要: 目的: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剖宫产临床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55例妊高症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以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首次局麻药剂量及麻醉效果;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时间)以及胎儿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首次局麻药物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妊高症剖宫产采用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好等优势,且不增加低血压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 彭晶; 方开云; 王政铧; 刚绍鹏; 秦晨光; 何福娟; 上乃莹; 宋鸿碧; 朱焱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PWHD)患者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PWHD患者306例,其中未行心脏病矫治术患者203例(未矫治组),同期已行心脏病矫治术患者103例(矫治组).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药物使用,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液体量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相关参数.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PWHD患者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结果(1)未矫治组的中位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为6d(5~8d).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8个参数对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其中,术前15个、术中13个、术后10个.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个参数是未矫治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术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较未合并者延长3 d[分别为7 d(5~8 d)和4 d(4~5 d),β=0.195,P=0.001],术前血清肌酐值高于正常值者较正常值范围者延长3 d[分别为7 d(5~13 d)和4d(4~5d),β=0.145,P=0.015],采用全身麻醉者较椎管内麻醉者延长2d[分别为6d(4~8d)和4d(4~5 d),β=0.154,P=0.007],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较未发生者延长4 d[分别为8 d(5~15 d)和4 d(4~5 d),β=0.269,P<0.01],术后入住ICU者较未入住者延长2d[分别为6d(5~8d)和4d(4~5d),β=0.268,P<0.01].(2)矫治组的中位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为4d(4~5d).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个参数对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其中,术前3个、术中5个.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个参数是矫治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β=0.198,P=0.028)和术中出血量(β=0.285,P=0.003).结论 术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前血清肌酐值升高、行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术后入住ICU是未矫治PWHD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ASA麻醉分级和术中出血量是已矫治PWHD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
    • 申路路; 赵志梅
    • 摘要: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HCY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妊娠为临床妊娠疾病的一种类型,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发生率逐年升高,但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HCY水平与一系列不良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妊娠期女性HCY水平较妊娠前明显下降,对HCY损伤敏感性增强,其水平轻度升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血管损害,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妊娠的发生.相关酶异常、辅助因子缺乏、蛋氨酸摄入过多、某些疾病和某些药物的摄入是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HCY水平可有效改善不良妊娠发生,合理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及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HCY水平、预防和治疗不良妊娠的有效措施.综述HCY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以期为不良妊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