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麻醉,脊椎

麻醉,脊椎

麻醉,脊椎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妇产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专利文献1939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麻醉,脊椎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飞、佘守章、刘林等。

麻醉,脊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1.17%

专利文献>

论文:19398 占比:98.83%

总计:19628篇

麻醉,脊椎—发文趋势图

麻醉,脊椎

-研究学者

  • 肖飞
  • 佘守章
  • 刘林
  • 吴新民
  • 张引法
  • 张涛
  • 徐康清
  • 徐文平
  • 王军
  • 王立中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倩; 王焕亮
    • 摘要: 目的评价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对妇科手术病人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妇科手术病人14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地佐辛组(D组)、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地佐辛+帕洛诺司琼组(DP组),每组35例。腰麻前10 min 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P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3μg/kg,DP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和帕洛诺司琼3μg/kg混合液,S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右侧卧位于L3~4或L2~3间隙行腰麻穿刺,将罗哌卡因20 mg和芬太尼25μg混合液稀释至3 mL,取2.5 mL注入蛛网膜下隙,调整腰麻平面可满足手术要求后开始手术。给药后10~180 min记录生命体征、瘙痒评分、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瘙痒评分明显降低(F=5.694、3.245,P<0.05),D组和DP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F=20.910,P<0.05),D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升高(F=31.907,P<0.05);与D组比较,P组和DP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降低(F=31.907,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可有效抑制妇科手术病人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后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具有满意的镇静效果,无明显恶心呕吐反应。
    • 李建忠; 马世军; 易亮; 冯丽; 杨爱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腰椎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比较2组产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剂量、输液量、产后出血量)和麻醉效果,比较2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手术前后疼痛应激因子[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娩出时间、麻醉剂量、输液量和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SP、NPY、NGF和PGE2均高于术前,观察组SP、NPY和PG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腰椎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孙力; 王大亮; 陈慧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去氧肾上腺素(NE)持续泵注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在本院妇行剖宫产的产妇27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37例.术中麻醉后,对照组产妇给予麻黄碱6 mg,一次性静脉注入.观察组根据产妇血压调节液体输注速度,以6 μg/(kg·h)速度输注NE(浓度20 μg/mL).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胎儿脐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碱剩余(BE)、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分压(PO2).[结果]对照组胎儿取出时(T4)HR明显高于给药5 min(T1)、lo min(T2)、剖宫时(T3)及术后结束时(T5)(P<0.05);对照组T5时HR明显低于T1、T2、T3(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T3时MAP均分别高于本组T1,T4时,MAP均分别低于本组T3时(P<0.05);两组T5时MAP与本组T1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T2时CO明显低于本组T1时(P<0.05);对照组TM3时CO明显低于本组T2时(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CO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的PH、BE、PCO2、PO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NE持续泵注可减少产妇不良反应,不影响胎儿血流动力学,并能预防低血压,值得推荐使用.
    • 张钰; 樊世文; 殷姜文; 翟晶雯; 葛明月; 秦新磊; 代志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PSAH)的预测价值以及术前合并高血压病是否影响IVC-CI对PSAH的预测.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麻(SA)下手术的老年患者163例,根据术前是否临床确诊高血压病分为合并高血压病组(H组)和未合并高血压病组(N组),2组再根据腰麻后30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D组)和未发生低血压组(F组).分别在SA前、SA后超声测量腔静脉直径(dIVC)最大值(dIVCmax)和IVC-CI.记录SA前和SA后30 min内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49例(30.1%)发生PSAH.H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SBP、MAP、HR基线值、PSAH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患者(P<0.05).D组SA前、后IVC-CI均明显大于F组(P<0.01).N组SA前、后IVC-CI与SA后30 min内最低SBP和MAP呈负相关(P<0.01).H组SA前、后IVC-CI与SA后30 min内最低SBP和MAP呈负相关(P<0.01).SA前和SA后IVC-CI预测PSA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SA前、后dIVCmax(P<0.01).结论 SA前和SA后IVC-CI均可以预测术前合并、未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患者PSAH的发生,可作为一种无创的预测老年患者PSAH的方法.
    • 叶华; 杨先平; 黄惠娟; 王菁叶; 陈敏玲
    • 摘要: 目的: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剖宫产临床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55例妊高症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以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首次局麻药剂量及麻醉效果;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时间)以及胎儿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首次局麻药物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妊高症剖宫产采用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好等优势,且不增加低血压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 田颖; 张科; 李羽
    •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体感觉阻滞平面上升速率,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进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 ~ Ⅱ级的单胎妊娠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发生CSEA后低血压,将其分为低血压组(n=36)与对照组(n=44).对2组产妇采取L3~4腰椎间隙CSEA,于蛛网膜下腔15 s内推注0.5% 重比重布比卡因2.4 mL.2组产妇CSEA注射药物后15 min内,每1 min监测1次生命体征、感觉阻滞平面及其时间,并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人体感觉阻滞平面上升速率(人体感觉阻滞平面达T8、T6的时间),对于预测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发生CSEA后低血压的价值,并确定其最佳临界值.本研究方案经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8年审(030)号],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产妇年龄、身高、孕龄、人体质量指数(BMI)、脑脊液流出时间、CSEA注射药物后至恢复仰卧位时间、CSEA注射药物前输液量,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及尿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低血压组产妇发生CSEA后低血压时,人体感觉阻滞平面为T5(T6~T4),发生CSEA后低血压的时间为CSEA注射药物后8 min(7~8 min),均显著低于组内人体感觉最高阻滞平面T4(T4~T3)和短于组内人体感觉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CSEA注射药物后10 min(9~11 min),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030、P<0.001,Z=-6.732、P<0.001).低血压组产妇人体感觉阻滞平面达T8、T6与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分别为CSEA注射药物后3 min(3~4 min)、6 min(5~7 min)与10 min(9~11 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CSEA注射药物后5 min(5~6 min)、8 min(7~9 min)与11 min(10~12 min),而低血压组人体感觉最高阻滞平面T4(T4~T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T5(T5~T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832、-4.202、-3.369、-3.399,均为P<0.001).②对人体感觉阻滞平面达T8、T6的时间预测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发生CSEA后低血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95%CI:0.787~0.955,P<0.001)与0.769(95%CI:0.661~0.856,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人体感觉阻滞平面达T8、T6的时间预测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发生CSEA后低血压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CSEA注射药物后4 min与7 min,此时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664、0.407,敏感度分别为77.8% 与54.6%,特异度分别为88.6% 与86.1%,前者预测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发生CSEA后低血压的价值更高.结论 人体感觉阻滞平面上升速率可预测剖宫产术分娩产妇CSEA后低血压的发生,可为剖宫产术CSEA后低血压的预警与及时干预提供参考.
    • 王思恬; 杨柳青; 王骁颖; 高巨
    • 摘要: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4例,单胎、孕37~42周,年龄18~40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超声测量PLR前后的颈动脉直径、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的变异度(△D、△VTI和△CBF).根据是否发生腰麻后SHS将患者分为SHS组和非SHS组(NSHS组).分析SHS组△D、△VTI和△CBF与腰麻后SB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VTI和△CBF预测腰麻后SHS的准确性.结果 SHS组△VTI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539,P<0.01),△CBF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475,P<0.05),△D和腰麻后SBP无相关性(P>0.05).△CBF、△VTI和△D联合PLR预测腰麻后SHS的临界值分别为15.5%、10.1%和6.0%,灵敏度分别为92.9%、57.1%和96.4%,特异度分别为53.1%、81.2%和7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681和0.846.结论 超声测量的颈动脉△CBF和△D联合PLR可作为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可靠方法,且△CBF联合PLR准确性更高.
    • 陈志强; 高满海; 蔡强; 魏巍; 杜翠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椎管内麻醉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对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10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岁以上ASA Ⅰ~Ⅲ级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脑氧饱和度(rSO2)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32例.干预组于术中采取如唤醒等干预措施,使rSO2值维持在基础值的89%以上,绝对值在50以上;非干预组在术中仅监测脑氧饱和度而不予干预.于术后1和4d采用ISPOCD推荐的复合Z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结果 干预组术中rSO2下降均未超过11%,非干预组有26例下降,其中10例下降超过11%(P<0.05).术后1和4d,干预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围术期对rSO2进行适时适度干预可以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王菁; 肖培汉; 方团芳; 周敏
    • 摘要: 目的 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提出自然分娩和椎管内镇痛要求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孕妇200例,初次妊娠,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分为2组(n=100):单纯硬膜外阻滞+PIEB组(E组)和DPE+PIEB组(D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组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D组进行针内针蛛网膜下腔穿刺,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连接硬膜外脉冲泵(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参数设置:首次剂量10 ml,背景剂量10 ml/h,PCA剂量5 ml,间隔时间20 min.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给药后3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2的情况、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输注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情况、罗哌卡因用量和分娩方式.记录孕妇低血压、瘙痒、恶心、呕吐、穿刺后头痛和胎儿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产后1d常规随访产妇对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E组比较,D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2比率升高,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罗哌卡因用量减少(P<0.05),运动阻滞发生率、罗哌卡因补救镇痛率和产妇满意度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E联合PIEB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沈耀华; 徐晶; 林素凤; 肖飞; 陈新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间羟胺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方法 行剖宫产术孕产妇100例,年龄18~40岁,单胎足月妊娠,孕周37~41+6周,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0~ 100 kg,身高150~170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 25):腰麻后分别静脉输注间羟胺0.25、1.00、1.75、2.50 μg ?kg-1·min-1(D1组、D2组、D3组和D4组).预防低血压有效的定义为从腰麻给药后至胎儿娩出期间无低血压(血压≤80%基础水平或≤90 mmHg)发生.采用Probit法计算间羟胺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0%有效剂量(ED90)及其95%可信区间.记录腰麻后低血压、反应性高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情况.断脐即刻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时Apgar评分.结果 间羟胺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64(0.14 ~ 0.95)μg ?kg-1?min-1,ED9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00(1.61~2.78)μg ?kg-1·min-1.4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随间羟胺输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4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和出生1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羟胺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和ED90分别为0.64和2.00μg?kg-1?min-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