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排卵诱导

排卵诱导

排卵诱导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50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年第十一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等;排卵诱导的相关文献由70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灿权、庄广伦、钟依平等。

排卵诱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1.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502 占比:98.95%

总计:22740篇

排卵诱导—发文趋势图

排卵诱导

-研究学者

  • 周灿权
  • 庄广伦
  • 钟依平
  • 乔杰
  • 梁晓燕
  • 陈子江
  • 刘嘉茵
  • 李洁
  • 李美芝
  • 李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姜薇; 倪丹玉; 李欣; 卢莹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动剂长方案和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的1074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GnRH拮抗剂方案组8304个周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2439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FET情况和结局。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FSH)水平、不孕时间、不孕类型、产次、内膜准备方案、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扳机日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获卵数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高于GnRH拮抗剂组(均P0.05)。结论:在除外不同方案选择、鲜胚移植等因素后,GnRH激动剂长方案和GnRH拮抗剂方案的FET周期的临床结局相似;而GnRH拮抗剂方案的安全性相对较好。
    • 孙利娟; 杨小刚; 李成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行促排卵治疗并成功临床妊娠的多囊卵巢综合征165例,检测血清Hcy、IGFBP-1水平。根据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情况分为孕早期自然流产组与未自然流产组,比较两组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IGFBP-1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IGFBP-1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低于入院时,血清IGFBP-1水平高于入院时(P<0.01);自然流产组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高于未自然流产组,血清IGFBP-1水平低于未自然流产组(P<0.01)。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28.48%。年龄≥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型、空腹胰岛素水平偏高、空腹血糖水平偏高、血清睾酮水平偏高、血清叶酸水平偏低、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偏高及血清IGFBP-1水平偏低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1)。妊娠前一次促排卵后血清Hcy水平联合血清IGFBP-1水平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敏感度、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Hcy水平偏高,IGFBP-1水平偏低,二者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时的预测效能更高。
    • 白春梅; 苏敏; 王浩原; 王丽媛; 段瑞云; 土增荣
    •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晚婚晚育的发生,不孕人数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妊娠高龄化的趋势。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不断发展,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也日渐成熟,冻融胚胎移植(FET)日益广泛,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的方案也日益多样化。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作为一种新兴的促排卵方案,通过口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P)联合注射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可抑制早发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改善胚胎质量,且患者依从性强,性价比高,在临床上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方案的原理、适用人群、可使用的孕激素制剂以及对子代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 李婉晴; 洪名云; 唐志霞
    • 摘要: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及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预期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预期PO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促排卵方案分为拮抗剂组(A组,161个周期)、微刺激组(B组,300个周期)和PPOS组(C组,153个周期),分析3组促排卵结局。由于C组方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影响,未进行鲜胚移植,且A组、B组鲜胚移植周期少,故仅收集3组方案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A组120个周期,B组114个周期,C组65个周期)的临床结局。结果:A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高于B组及C组,B组Gn时间比A组少(均P0.05)。3组行FET患者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拮抗剂方案相比,微刺激方案Gn用量及Gn时间少;与PPOS方案比,微刺激方案具有更低的周期取消率。3种方案获胚胎后行FET周期的结局相似,微刺激方案对于预期POR患者是更适合的促排卵方案。
    • 朱媛; 易善玲; 周建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及可移植胚胎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促排卵且成功获卵的IVF/ICSI患者的102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参数与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及可移植胚胎的相关性。结果: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最大优势卵泡直径(P=0.024)、优势卵泡数(P<0.001)、优势卵泡雌二醇(E2)水平(P=0.003)是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独立预测因子。hCG日最大优势卵泡直径(P=0.031)和优势卵泡数(P<0.001)是获得可移植胚胎的独立预测因子。hCG日E2水平是单个卵泡发育周期获得可移植胚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提示,单个卵泡发育周期中hCG日E2水平预测有可移植胚胎的最佳临界值为1931.25 pmol/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5,预测获可移植胚胎的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46.3%,高于最佳临界值组可移植胚胎率(52.08%)显著高于低于最佳临界值组(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中hCG日最大优势卵泡直径越大、优势卵泡数越多、优势卵泡E2水平越高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概率越大,hCG日最大优势卵泡直径越大和优势卵泡数越多获得可移植胚胎的概率越大;单个卵泡发育周期hCG日E2水平越高获得可移植胚胎的概率越大。
    • 周羽西; 张娟; 张娟娟; 凌秀凤; 赵纯
    • 摘要: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取卵后48 h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较取卵前24 h下降幅度对新鲜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41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取卵后48 h较取卵前24 h E_(2)下降幅度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A组:降低幅度范围在总体降低范围的0~25.0%;B组:25.1%~50.0%;C组:50.1%~75.0%;D组:75.1%~100.0%。比较各组促排卵情况、胚胎参数及妊娠结局,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E_(2)降低幅度与活产率的关系。结果:4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总量、拮抗剂使用时间、活产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活产率大于D组,B组活产率大于C组及D组,A组、B组种植率大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 3)。校正组间差异因素后,A、B组的活产率均高于于D组(OR=2.079,95%CI:1.138~3.799,P=0.017;OR=2.187,95%CI:1.213~3.944,P=0.009)。结论:在拮抗剂方案中,取卵后48 h较取卵前24 h E_(2)降低幅度较大的患者新鲜胚胎移植的活产率低于变化较小的患者。
    • 周多; 李亨静; 路广美; 黄秋芳; 张毅
    •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辅助生殖技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排卵后2周或2周以上发生。然而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极其罕见,一些病例报道表明,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卵泡刺激素受体突变、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垂体腺瘤等有关。现报告1例双胎妊娠合并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病例,并进一步探讨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可能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 马丽娜; 马红丽; 李建; 丛晶; 高敬书; 王宇; 吴效科(审校)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无排卵性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对于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促排卵是其首选治疗方案。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治疗PCOS不孕症的传统一线促排卵药物,但CC的治疗反应性个体差异显著,其中约40%的患者对CC不反应,即CC抵抗。综述近年来CC抵抗的PCOS患者预测指标及替代的促排卵策略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表型、生化特征和基因组学角度阐述PCOS不孕症患者CC抵抗预测指标,从来曲唑(Letrozole,LE)、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中医辅助治疗等治疗方式中选用单一或联合的方案阐述其替代促排卵策略,并比较各种方案或方案组合的优势与潜在不足,以期为临床PCOS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
    • 苏素勤(综述); 段金良(综述); 曾琼芳(审校)
    • 摘要: 1983年,胚胎冷冻-复苏技术被Trounson和Mohr首次应用于临床,并在移植后获得成功妊娠[1]。近年来,随着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发展,胚胎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FET周期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已无明显差异[2]。
    • 周丽媛; 文壹; 唐君; 康革华; 毛增辉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使用褪黑素对辅助生殖助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全部文献,检索时间是自建库至2020年1月.纳入关于COH过程中使用褪黑素治疗与辅助生殖治疗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研究,共767个周期,褪黑素组419个周期,对照组348个周期.褪黑素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MⅡ期卵母细胞数、优质胚胎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助孕COH过程中添加褪黑素可以增加成熟卵和优质胚胎数,且临床妊娠率可能有所改善,该结论仍需更多的大样本量、多中心的RCT研究加以证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