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法夫酵母

法夫酵母

法夫酵母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8904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菌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2005年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等;法夫酵母的相关文献由270位作者贡献,包括倪辉、蔡慧农、李利君等。

法夫酵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8904 占比:99.92%

总计:108990篇

法夫酵母—发文趋势图

法夫酵母

-研究学者

  • 倪辉
  • 蔡慧农
  • 李利君
  • 肖安风
  • 杨远帆
  • 徐学明
  • 杜希萍
  • 金征宇
  • 黄高凌
  • 吕玉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蒙蒙; 刘诗文; 刘冰南
    • 摘要: 为筛选法夫酵母耐热菌株以实现虾青素的中温化(25~40°C)生产,构建了法夫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pUC18-kan-18S-groes,并将嗜热菌HB8的热激蛋白基因整合到法夫酵母基因组中,构建了基因工程菌法夫酵母XD-G,成功将发酵温度提高至25°C。发酵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5°C下法夫酵母XD-G的虾青素产量达到177.7μg/g,比野生菌株提高了26.7%。
    • 梁玲玲; 徐作武; 卢越巧; 杨一恭; 刘燕; 邵东; 陈克杰
    • 摘要: 为建立与虾青素高产菌株相适应的发酵工艺,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成份,并在补料摇瓶上确定了碳源补加工艺,且进一步地在70 L发酵罐上对获得的新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虾青素生产的因素,按照主次顺序及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碳源>酵母抽提物>乳酸>(NH_(4))_(2)SO_(4)>蛋白胨>KH_(2)PO_(4)>微量元素。该研究建立了法夫酵母高产虾青素的生产工艺,为虾青素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班雯婷; 胡彪; 康佩姿; 刘娟
    • 摘要: 以灵芝、平菇、秀珍菇、茶树菇制备真菌诱导子和金属离子、硝酸铈、氯化镉、茉莉酸甲酯制备化学诱导子,研究了其对法夫酵母生长和新科斯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对法夫酵母菌体生长、新科斯糖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化学诱导子对生长作用不一致但能促进新科斯糖的合成。灵芝、平菇、秀珍菇、茶树菇诱导子在添加量分别为10,20,5,10 mg/L时生物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50%、12.11%、7.81%和7.99%,灵芝、平菇、秀珍菇和茶树菇制备的诱导子在添加量分别为10,30,10,20 mg/L时新科斯糖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5%、15.08%、19.03%和9.87%;Mn^(2+)和Zn^(2+)能明显促进细胞生长,增强果糖基转移酶的活性,最佳浓度下,新科斯糖积累量增加了9.56%和5.18%,硝酸铈、氯化镉和茉莉酸甲酯诱导子在添加量分别为0.16,0.12,0.08 mg/L时新科斯糖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97%、14.08%和5.91%。
    • 梁紫涵; 刘诗文; 申镕宾; 刘冰南
    • 摘要: 法夫酵母(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发酵生产虾青素中存在发酵温度低的主要问题。为了获得耐中温的突变菌株,应用化学诱变,筛选能在25°C下生产虾青素且稳定遗传的耐热突变菌株,进一步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对突变菌株进行变异检测。筛选出一株法夫酵母突变株YB25,其生长温度为25°C,经五代培养后虾青素产量无显著差异。在培养120 h后,YB25的虾青素产量达到237.19μg/g,比野生型提高29%。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了YB25的遗传图谱和遗传变异结果,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626个,小片段的插入和缺失序列数184个,结构变异数703个,基因组片段的拷贝数变异293个。通过对变异基因分析发现,脂代谢相关基因及虾青素合成酶基因的变异可能是突变菌株中温高产虾青素的原因。
    • 刘晓桐; 孙欣宇; 刘玥; 王一惠; 刘冰南
    • 摘要: 从产虾青素的法夫酵母突变菌株出发,经诱变、筛选得到了一株性状稳定、高产虾青素的突变菌株为法夫酵母X-NTG-25,该菌株虾青素的最大产量达到213.94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2%,培养温度从20°C提高到25°C.通过响应面法对摇瓶发酵的转速、温度、接种量、Fe2+浓度、K+浓度和碳源6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摇床转速、温度和F e2+浓度是合成虾青素的重要因素,确定了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摇床转速195 r/min、温度22°C、Fe2+浓度1.51μmol/L,在此条件下,虾青素产量最大预测值为272.58μg/g,经摇瓶发酵验证实际值为279.89μg/g,虾青素产量比初始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30%,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8.9%.
    • 孙新强; 陈克杰; 杨一恭; 刘燕; 周旭燕; 邵东; 徐作武; 王小平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法夫酵母虾青素产量和虾青素占类胡萝卜素比例,考察了大宗碳源及其组合对法夫酵母细胞生长和虾青素生产的影响,并在70 L发酵罐上进行配比确定,在10 m3发酵罐上进行中试放大.结果 表明:有利于细胞增殖的碳源为糖蜜、葡萄糖、麦芽糊精和麦芽糖浆,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为麦芽糊精、麦芽糖浆、淀粉水解液和蔗糖,有利于虾青素合成的为麦芽糊精、淀粉水解液和麦芽糖浆;不同碳源组合中,糖蜜或葡萄糖与麦芽糊精组合时虾青素产量最高,分别达到(58.7±1.2)、(55.1±0.8)μg/mL;在70 L发酵罐中,葡萄糖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1时较佳,虾青素产量和干菌体虾青素含量分别为(341.0 ±7.2) μg/mL和4.08 mg/g(细胞干重);在10 m3发酵罐中进行工艺放大,虾青素产量和虾青素占类胡萝卜素比例分别为(360.3±0.8)μg/mL和42.2%,干菌体虾青素含量为3.88 mg/(g细胞干重),稍低于小试.该研究确定了法夫酵母虾青素生产的碳源种类和混合补加比例,为虾青素商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 茹毅; 沈宁燕; 倪辉; 陈艳红; 肖安风
    • 摘要: 采用代谢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乙醇促进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的代谢调控机理。研究发现,乙醇促进法夫酵母细胞代谢中丙酮酸、乙酰辅酶A代谢节点处的通量,使流向虾青素合成途径的通量增加,是对照组通量的2.3倍,进而促进了虾青素的合成。根据代谢调控机理,对法夫酵母菌株JMU-MVP14合成虾青素代谢途径的α-酮戊二酸和5-磷酸核酮糖代谢节点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在培养环境中添加0.5 g/Lα-酮戊二酸,能促进法夫酵母细胞生长,生长量提高0.4 g/L。添加3 g/L的谷氨酸时,法夫酵母总类胡萝卜素产量达67.9 mg/L,是对照试验总类胡萝卜素产量的1.7倍。
    • 刘春利; 沈宁燕; 倪辉; 李利君; 陈艳红; 肖安风
    • 摘要: 利用摇瓶培养法夫酵母JMU-MVP14菌株,通过乙醇传感器检测乙醇含量,研究乙醇对法夫酵母细胞生长及虾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 g/L和20 g/L葡萄糖初始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2 g/L乙醇时,均可提高虾青素的产量;而添加高浓度乙醇,则会抑制细胞生长和虾青素的合成.以10 g/L葡萄糖为初始培养基,控制发酵中恒定乙醇浓度为2 g/L,虾青素质量浓度可达到50.1 mg/L,比只添加2 g/L乙醇提高了20.3%,且虾青素细胞产率达到13.1 mg/g,葡萄糖的利用率能达到77.2%以上,说明恒定乙醇控制策略更有利于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在10 g/L初始葡萄糖浓度,恒定乙醇浓度2 g/L,并每24 h补加5 g/L葡萄糖的优化条件下,虾青素产量最大值达到55.3 mg/L,虾青素细胞产率为19.7 mg/g,比对照组(14.1 mg/g)提高了39.7%.%With the detection of ethanol by ethanol sensor,the effects of ethanol on cell growth and astaxanthin production by Phaffia rhodozyma JMU-MVP14 were investigated in shake flask.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2 g/L ethanol was conducive to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in initial medium with 10 g/L or 20 g/L glucose,while high concentration of alcohol inhibited the cell growth and astaxanthin production of P.rhodozyma.When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maintained at 2 g/L in initial medium with 10 g/L glucose,astaxanthin production was 50.1 mg/L,which increased by 20.3%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yield of astaxanthin in a cell was 13.1 mg/g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glucose was over 77.2%.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stant ethanol control strategy was conductive to astaxanthin accumulation in yeast cells.The maximum yield of astaxanthin was 55.3 mg/L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of 10 g/L init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2 g/L constant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5 g/L glucose supplemented per 24 h during the fermentation.And the yield of astaxanthin in a cell was 19.7 mg/g,which increased by 39.7%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4.1 mg/g).
    • 邓思; 王海琪; 白曼利; 杨远帆; 黄高凌; 杜希萍; 倪辉
    • 摘要: 为了明确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细胞坏死程度的影响,建立CCl4诱导大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中、高剂量组(受试样剂量分别为0.187 5、0.375、0.75 g/kg),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并观察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显示,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受试样品不同剂量组大鼠的肝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物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