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9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546397篇;相关期刊390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等;气道管理的相关文献由2890位作者贡献,包括薛富善、马武华、徐军等。

气道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9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6397 占比:99.79%

总计:547538篇

气道管理—发文趋势图

气道管理

-研究学者

  • 薛富善
  • 马武华
  • 徐军
  • 王勇
  • 于学忠
  • 刘亚洋
  • 夏敏
  • 姚卫东
  • 熊振天
  • 王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增华; 张建敏; 王芳
    • 摘要: 目的比较美迪斯可弯曲喉罩与Ambu AuraFlex可弯曲喉罩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眼科手术患儿80例,性别不限,ASAⅠ~Ⅱ级,年龄1~5岁,体重≥10kg,术前评估无困难气道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美迪斯喉罩组(M组)与Ambu AuraFlex喉罩组(A组)。记录两组喉罩置入耗时、置入次数、手指引导置入率、置入难度、口咽部漏气压、纤维支气管镜下对位情况及术后有无喉罩沾血、声音嘶哑和咽部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M组气道密封压高于A组(P0.05),在术后喉罩沾血、声音嘶哑和咽部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迪斯可弯曲喉罩气道密封压高于Ambu AuraFlex可弯曲喉罩;但AmbuAuraOnce可弯曲喉罩置入耗时及食指引导置入率均低于美迪斯可弯曲喉罩。
    • 王勇; 庄旭辉; 王姝晨; 李泳兴; 陈娅璇; 吴文琪; 王霞; 马武华
    • 摘要: 气道管理是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相关学科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新生儿气道装置的选择、困难气道处理现状调查、高流量鼻导管的应用、肺保护、膈肌保护、气道炎症及哮喘机制的相关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此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气道管理也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气道管理方案、肺超声用于评估COVID-19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的作用、COVID-19与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体外膜肺氧合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率等。全文就气道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气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孙中明; 朱方方; 陈小非
    • 摘要: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气道重建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需要LDLT插管行单肺通气的80例胸外科全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麻醉前将肺部CT检查的Dicom文件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气道模型并提取气道中心曲线,测量声门上缘至隆突嵴的距离和左侧主支气管的长度,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LDLT插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将LDLT经患者声门向支气管方向推进,出现置入阻力时停止推进,给气囊充气。两组患者插管后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验证定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对位满意率及LDLT调整深度、隆突及左侧支气管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导管开口与支气管开口对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隆突及左侧支气管壁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imics软件气道重建在LDLT插管应用中对位满意率高,不易移位,对患者气道损伤小,对LDLT的插管和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 葛林林; 高宇; 李聪慧; 刘莹; 王庆芳
    • 摘要: 目的探讨气道管理小组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气道管理小组干预)和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二次插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及气道湿化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aO_(2)、Sp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二次插管率、气道黏膜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小组能改善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VAP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气道黏膜出血率及APACHEⅡ评分,同时提高气道湿化满意率。
    • 陈柳媚; 杨柳; 黄少珠; 陈劲光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机械通气患儿气道管理合格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QCC工具,解析引起机械通气患儿气道管理合格率低的真因为未制定规范的呼吸机管理标准化作业程序(SOP)、无规范吸痰护理工作流程、护士培训标准不严格、未掌握正确吸痰方法等,针对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总结改善效果。结果活动后机械通气患儿气道管理合格率从改善前48%,上升至改善后的8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气道管理的达标率,保证治疗安全,值得在医院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 蔡天怡; 章文博; 于尧; 王洋; 毛驰; 郭传瑸; 俞光岩; 彭歆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术后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201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同一手术团队连续完成的533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9.3±16.6)岁,其中321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占全部患者的60.2%。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因素、治疗史、患有共病、个人史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伴有舌、口底、口咽部、双侧下颌骨缺损,行单侧及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既往有放疗史、吸烟史者,以及应用较臃肿软组织皮瓣的患者,术后气道梗阻风险较大,更倾向于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有1例未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术后出现气道梗阻行紧急气管切开。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8.39%出现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切口出血为主。结论:并非所有行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的患者均需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患者是否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以保证患者的术后气道安全。
    • 丁素娟; 鞠学军; 杨庆松; 徐亚杰; 姜蕾; 王健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7~12岁,ASAⅠ级,BMI 18~25 kg/m^(2),生长发育良好。随机分为三组:HFNC组(H组)、鼻导管组(N组)和喉罩组(L组),每组15例。H组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吸入氧气2 L·kg^(-1)·min^(-1),最高至70 L/min,FiO_(2)50%,温度34°C。N组经鼻导管吸氧1 L·kg^(-1)·min^(-1),最高至6 L/min,FiO_(2)(21+流量×4)%。L组置入相应型号的喉罩后,经麻醉机予以空氧混合气体3 L/min,FiO_(2)60%,维持吸入2%七氟醚。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术中使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分别记录入室时、手术开始时、唤醒前、唤醒成功和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_(2)、RR和BIS。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记录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心动过速、体动反应、呼吸支持等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始时H组和L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SpO_(2)、RR明显高于N组(P<0.05),H组SpO_(2)明显低于L组(P<0.05)。手术开始时H组和L组MAP、R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长于N组和H组(P<0.05)。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组和L组呼吸支持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发生体动不良反应。结论与使用鼻导管或喉罩的患儿比较,HFNC应用于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能够减少呼吸支持,保障患儿呼吸道安全,患儿的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短,适合临床推广。
    • 林丽蓉; 刘刚
    • 摘要: 目的探讨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广州新海医院和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共69例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31~8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机组(试验组)38例和常规吸痰组(对照组)31例,根据气道滞留痰液量适时吸痰,观测、比较1周内两组痰液性质、结痂情况、排痰量及肺部感染症状、痰培养、血氧饱活度、肺功能等指标。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38例患者1周内合计应用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462人次,痰培养7例;对照组31例患者1周内合计排痰1316人次,痰培养13例。试验组气道痰液结痂率为27.7%(128/462)、脓痰率为21.8%(101/462)、排痰频次为(11.0±3.4)次、次均排痰量为(26.0±5.5)ml、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4%(7/38)、培养阳性率为42.9%(3/7),对照组分别为47.6%(627/1316)、44.7%(589/1316)、(33.0±6.8)次、(15.0±3.5)ml、41.9%(13/31)、76.9%(10/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16、0.015、0.031、0.017、0.036)。试验组、对照组意识清醒者配合完成肺功能锻炼率分别为86.8%(33/38)和38.7%(1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试验组排痰量记录显示,早期3 d内排痰总量占1周排痰总量比例分别为67.8%(8200/12100),对照组为51.8%(10200/19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452)。试验组1周后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无因明显心慌、气促、血压波动终止排痰者。结论氧合雾化联合高频振动排痰可有效稀释痰液、防止痰液结痂、促进痰液排出,较常规吸痰可明显减少排痰频次、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大限度配合肺功能康复。
    • 许莉; 程友
    • 摘要: 喉气管创伤是一种不多见但有可能致命的伤害,损伤的程度可以从喉腔内血肿到完全离断,其表现的临床症状往往不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结合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光纤喉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可以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损伤的程度。治疗包括密切观察症状,喉气管软骨的骨折修复,或者完整的气管或喉重建。喉内支架用于显著黏膜创伤或破坏前连合的病例。有效处置的最重要目标是保护和重建气道,达到这一点后治疗的长期目标是恢复声音和吞咽功能。准确评估喉气管创伤的类型及损伤程度,对重度喉气管创伤及时行探查及修复手术,尽快恢复喉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并加强术后处理,以降低喉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欧阳志兰; 吕丰梅; 冯清洲; 刘咺; 牟园芬
    • 摘要: 目的探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给氧(HFNC)在脑卒中舌后坠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对我院60例脑卒中舌后坠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根据给氧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给氧)和试验组(HFNC),比较2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差异、患者治疗第1、3、5、7、14天血气指标和痰液黏稠度的统计学差异以及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气管切开(插管)数、病死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和ICU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治疗第1、3、5、7、14天血气指标和痰液黏稠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PaCO_(2)和痰液黏稠度呈现下降趋势。治疗第1、3、5、7、14天试验组PaCO_(2)、氧分压、氧合指数指标以及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给氧,脑卒中舌后坠患者使用HFNC的效果更佳,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也相对较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