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藏特征

气藏特征

气藏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68630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海相油气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第十八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研讨会、第三届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全国第五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研讨会等;气藏特征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贾爱林、郭旭升、魏国齐等。

气藏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8630 占比:99.96%

总计:268726篇

气藏特征—发文趋势图

气藏特征

-研究学者

  • 贾爱林
  • 郭旭升
  • 魏国齐
  • 严鸿
  • 付金华
  • 刘新社
  • 商绍芬
  • 姜晓华
  • 季晓靖
  • 张培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聂志宏; 时小松; 孙伟; 闫霞; 黄红星; 刘莹; 冯延青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埋深超过2 000 m的深层煤层气资源丰富,是煤层气勘探开发重要领域,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区块开展了一批深层煤层气工艺试验,初步取得一定效果,但规模效益开发主体技术亟待攻关。基于实验分析、生产数据和裂缝监测等资料,通过对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储层特征、生产动态和压裂改造效果开展评价,分析了深层煤层气生产特征并提出开发技术对策。研究认为:(1)深层煤储层具有“低渗、高含气、高含气饱和度、富含游离气”的特征;(2)深层煤层气产能主要受资源富集、微构造和有效改造规模控制,在正向微构造发育区,资源越富集、加液强度越大、加砂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扩大供气能力和提高单井产量;(3)深层煤层气生产井呈现出以游离气产出为主的高产期、游离气和吸附气共同产出的稳产及递减期和以吸附气产出为主的低产期三段式产出特征。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深层煤层气开发技术对策,实施的D6-7P1井取得较好生产效果,证实在有利区实施超大规模加砂压裂可有效提高深层煤层气产能。
    • 贾爱林; 位云生; 郭智; 王国亭; 孟德伟; 黄苏琦
    • 摘要: 致密砂岩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在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非常规气类型之一,其中储层改造技术突破与开发成本的下降助推了致密气的规模化与工业化开发,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致密气产气国,2020年致密气年产量已达470×10^(8)m^(3)。为评价中国致密气的开发前景,首先在简要分析全球致密气资源分布、开发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20年的致密气开发实践中形成的系列关键技术,进而结合中国石油第四次资源评价结果,预测了我国致密气的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致密气资源较为丰富,约占全球资源量的10%,其开发可划分为开发评价和开发调整2个阶段;②开发评价阶段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效储层成因单元确立与富集区优选、开发指标评价、井网井型优化、储层改造、开发方案优化等技术;③开发调整阶段的核心是提高采收率,其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为井网优化与加密,可提高采收率10%~20%,查层补孔、老井侧钻、二次压裂、排水采气及增压开采也是有效的技术手段。结论认为:①中国致密气仍具有较大的上产潜力与发展前景,已动用探明储量挖潜、未动用探明储量开发、新增探明储量有效开发是保障致密气中长期发展的3个重要方面,前二者可支撑致密气年产气量峰值(700~800)×10^(8)m^(3),达峰时间介于2030—2035年,稳产超过10年;②新增探明储量的持续开发将进一步支撑致密气产量稳产至2050—2060年。
    • 闫海军; 何东博; 贾爱林; 李治平; 郭建林; 彭先; 孟凡坤; 李新豫; 朱占美; 邓惠; 夏钦禹; 郑国强; 杨山; 石晓敏
    • 摘要: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系统分析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古老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特征、储集层类型和分布特征,构建岩溶储集层发育模式,支撑气藏实现高效开发。研究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储渗空间为小尺度溶洞和裂缝,发育缝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3种储集层类型。明确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平面上自岩溶台地到岩溶斜坡岩溶厚度由65 m增加到170 m,优质储集层厚度由25.0 m增加到42.2 m,纵向上灯四段顶部储集层多层展布,呈现顺层溶蚀和顺缝溶蚀特征,底部储集层存在3~5套规模较大的缝洞系统,呈现平行于岩溶期古水平面溶蚀特征。综合储集层发育特征,从成因机制出发,建立灯四段层溶体、缝溶体和面溶体3类储集层发育模式。构建3类岩溶储集层发育模式,明确其地震响应特征,为井位部署和轨迹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优化单井和气藏开发指标,气藏开发设计产能由初期的年产36×108 m^(3)提升到60×108 m^(3),大幅增加了气藏开发效益。
    • 徐宇轩; 代宗仰; 胡晓东; 徐志明; 李丹
    • 摘要: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浅层致密气具有投资成本低、见效快、分布广、资源量大、埋深浅等诸多优势,是一个高效的勘探开发对象.通过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与下伏烃源岩实地采集,进行了相关的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显微组分以及总有机碳测定等地球化学实验,根据天然气和烃源岩样品分析,对川东北侏罗系沙溪庙组进行了气源讨论,并结合沙溪庙组典型成藏剖面和川东北致密气现有开发程度,对川东北侏罗系沙溪庙组典型成藏模式作出分析.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下伏的侏罗系自流井组湖相烃源岩和三叠系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川东北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烃源岩为Ⅱ1—Ⅱ2型高成熟中等—好烃源岩,须家河组烃源岩为Ⅲ型过成熟烃源岩.川东北大巴山前缘的五宝场和渡口河地区具备良好的致密气成藏条件,是下一步浅层致密气的重点勘探地区.勘探重点应该以寻找沙溪庙组有利区带为主,同时增加下伏自流井组和须家河组的探井以获取更多的地质资料,以五宝场、渡口河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大勘探开发范围.
    • 李刚权; 李龙; 吴松; 彭安钰
    • 摘要: 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地层在川东南–黔北地区广泛发育,已在黔北地区多口井钻遇良好气显示。进一步分析石牛栏组气藏特征,可为区域石牛栏组天然气开发利用提供指导。通过对石牛栏组地层岩心观察、薄片分析鉴定结合黔北地区已钻井的钻井、测井、录井以及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石牛栏组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含气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石牛栏组主要储层发育在其下段泥灰岩互层中;储层中泥页岩虽然具有一定的有机质,但含量低;储层孔隙度在1.2%~2.7%之间,平均2.1%,渗透率平均为0.002毫达西,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呈现弱正相关关系;石牛栏组气测显示活跃,但相对于新滩组和龙马溪组含气性地球物理响应无明显异常,或因含气地层纵向不稳定、厚度薄,平面连通性差所导致;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牛栏组气藏与页岩气成藏特征有明显差别,含气性可能与裂缝的发育程度有关。建议在后期勘探开发中加强石牛栏气层成藏类型和主控因素研究,找到裂缝、孔洞发育区域并采取常规油气方式进行尝试开发,进一步评价石牛栏组气藏开发潜力。
    • 王少奇; 孙冬; 袁书龙
    • 摘要: 延969井区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南部,该区山西组气藏储量规模占比大、产量规模占比小.研究从地层地质特征、气藏地质特征方面分析,明确了储量大、产量小的原因.根据分析原因,提出山西组气藏开发有3个思路:一是当其他层段有单层达到工业气流时,山西组物性较差的薄气层可本着"顺手牵羊"的思路开发,作为主力气层产量的辅助与补充;二是多个薄气层存在时,合层的产量具有工业价值时也可开发;三是重视储层改造技术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当经济性提升大于储层改造成本时,也可开发这些薄气层来提升区块的整体经济效益.
    • 罗帆; 赵林海
    • 摘要: 通过系统分析川西北气藏特征和分布特征,明确烃源岩、构造和沉积相、运移条件和盖层在成藏中的作用,提出其勘探潜力预测.
    •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 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 严鸿; 商绍芬; 张铭; 季晓靖
    • 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上震旦统灯影组灯四段气藏受地层剥蚀尖灭、岩性及构造等控制,为构造背景下的高温常压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为了深化认识复杂气藏特征及气藏开发动态规律,实现气藏高效合理开发,以高石梯区块灯四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从气藏试井、生产测井和流体分析等多方位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了气藏动态监测典型事例,并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及开发动态指出了气藏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气藏储渗模式及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灯四段气藏为中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气藏划分为高石3储渗区、高石2储渗区和高石9储渗区3个储渗单元;②气藏未见明显的边水底水,高石1井产出液体来自于灯二段,部分气井存在井底污染;③气藏存在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3种不同的储渗模式;④利用动态监测调整配产工作制度合理。结论认为,对于大型岩性—地层复合圈闭气藏,全方位及多角度、多阶段及多类型地进行动态监测是正确认识复杂类型气藏开发特征及开发规律的有效手段,所形成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类似气藏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