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7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8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18124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等;上古生界的相关文献由167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靖舟、刘新社、魏新善等。

上古生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8 占比:3.24%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8124 占比:96.45%

总计:18792篇

上古生界—发文趋势图

上古生界

-研究学者

  • 赵靖舟
  • 刘新社
  • 魏新善
  • 付金华
  • 李良
  • 曹青
  • 张金川
  • 胡宗全
  • 张哨楠
  • 李仲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詹卓琛; 雷中英; 李潇; 郭小璇; 张文文; 代思佳; 牛晓宇; 辛炳夏; 王乐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岩空间结构及储层发育特征研究制约了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利用全直径岩心CT扫描方法,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D区块上古生界全直径煤岩岩心三维空间结构及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一段的煤岩岩心水平纹层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不发育,部分纹层顺层天然缝发育;山西组一段的煤岩岩心以块状构造为主,部分纹层高角度天然裂缝网络发育,顺层天然缝不发育,而且几乎被方解石完全胶结充填;山一段、太一段的煤岩沉积韵律、内部结构、裂缝发育及充填存在差异;太一段煤岩非均质较强,储层物性较差;山一段煤岩非均质较弱,尽管大部分裂缝胶结充填,但储层物性仍然较好。CT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刻画全直径煤岩岩心空间结构及其差异,为研究区煤层气、煤层气化开采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 何发岐; 董昭雄
    • 摘要: 煤成气理论指导下煤系“源外型”大气田的陆续发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源内型”煤层气却发展缓慢。研究认为“源内型”深部(2000 m以深)煤层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取心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岩石普遍含气,其中煤层中存在原地游离气且煤层气资源丰度最高为3.86×10^(8) m^(3)/km^(2);结合地层埋藏和热演化史,认为层状非均质地层中泥岩和灰岩的喉道半径较小,毛管阻力封堵形成了以砂岩和煤岩为主的煤系岩性圈闭,煤岩(性)圈闭是其中游离气形成的主控因素;煤岩心含水饱和度介于6.5%~30.1%,较低的含水饱和度使常规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减压”变成了“排气降压”,有利于深部煤层气的动用;原生-碎裂型煤体结构也是储层压裂改造的有利特征。研究认为深部煤层气是煤系“甜点”资源,辅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手段可实现有效开发。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主要集中在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为13.32×10^(8)m^(3),先后发现有苏里格、大牛地、柳杨堡、东胜等多个大型气田。何发岐教授的《再论油气勘探开发哲学和创新性思维——纪念“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1井》回顾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不断突破的历程,总结了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经验:实事求是深化油藏认识成为油气藏勘探突破的关键,辩证思考的哲学方法能够在不同阶段获得油气地质新认识,精细描述油气藏是编制开发方案的基础,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致密油气藏效益开发。
    • 李二庭; 靳军; 廖健德; 周波; 马万云; 王海静
    • 摘要: 针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烃源岩热解气模拟实验技术,根据热解气碳同位素分布,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组成及伴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具有6种成因类型,Ⅰ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δ^(13)C_(2)值大于-26.0‰;Ⅱ类天然气为生物气,具有偏负δ^(13)C_(1)值和极高的干燥系数;Ⅲ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混合,干燥系数大于0.95,δ^(13)C_(2)在-26.0‰左右;Ⅳ类天然气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δ^(13)C_(2)值为-27.5‰~-26.9‰;Ⅴ类天然气主要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风城组烃源岩混源,其中,δ^(13)C_(2)值不小于-29.0‰的天然气以下乌尔禾组来源为主,δ^(13)C_(2)值小于-29.0‰的天然气以风城组来源为主;Ⅵ类天然气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δ^(13)C_(2)值小于-31.0‰。研究区存在二叠系佳木河组、下乌尔禾组腐殖型和风城组腐泥型3套有效气源岩。研究成果解决了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气源问题,可为研究区天然气勘探和成藏研究提供依据。
    • 赵永强; 许锦; 倪春华; 张毅; 马中良; 王付斌; 贾会冲; 张威; 齐荣; 安川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有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目前已发现了东胜大气田。该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产出少量中质原油,但原油的成因及其勘探前景尚不明确。基于对该区原油的物性、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的研究,试图揭示原油的成因和勘探前景。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原油具有低硫、高蜡、中等成熟度特征,其甾烷分布显示以陆生植物为主,少量水生生物;Pr/Ph值为2.16~2.26,重排甾烷和重排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原油碳同位素值为-27.7‰~-26.8‰,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前重后轻,这些特征均指示该原油是由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的陆相煤系地层中的暗色泥岩生成。二叠系山西组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生烃热模拟实验及岩石热解等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山西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生油潜力。结合原油产出井的位置和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山西组暗色泥岩可能是潜在的烃源岩。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暗示着该区的原油勘探值得重视,泊尔江海子断裂两侧邻区是原油聚集的潜在有利区。
    • 摘要: 本期刊登文章24篇,内容包括录井工艺技术应用、解释评价新方法、录井装备及信息集成、地质综合研究等内容。其中录井基础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储层界面预测新方法在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神木-米脂地区上古生界核碗共振录井三元图板建立及应用等文章都具有校高的阅读及参考价值。
    • 刘海涛; 甘华军; 李宏军; 赵长毅; 杨润泽; 李志胜; 马恒
    • 摘要: 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迄今为止发现了多个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相关的原生油气藏,展示了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东部渤海湾盆地及南华北地区古生界遭受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改造,油气成藏条件异常复杂,该领域持续增储上产面临与生烃成藏、资源潜力相关的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与技术难题。立足渤海湾盆地北部,以煤系烃源岩精细地质评价、多层系油气充注成藏过程及残留盆地原生油气藏勘探评价技术研发为重点,重新认识渤海湾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藏地质特征,评价勘探潜力。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既生气又生油,尤其是太原组更利于煤中富氢组分形成和保存;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证实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更早进入生油门限和生气门限,具有更好的生油和生气潜力;生烃范围比原有认识扩大,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石炭—二叠系总生气量达56.17万亿m^(3),生油总量20.63亿t,提升了潜山内幕油气藏勘探潜力。基于油气藏解剖与油气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潜山多元内幕油气差异富集模式,提出靠近输导通道附近的优势厚层储集体、断层转折部位、低角度逆冲断裂输导体是潜山内幕油气藏优势运聚区,有效支撑油气勘探部署。
    • 徐宁宁; 张守鹏; 王永诗; 邱隆伟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分布有大面积致密砂岩储层。鄂北地区杭锦旗探区和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埋藏—成岩作用具较大差异性。两者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致密砂岩的成储过程。运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储层测试方法明确了两者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埋深差异、断裂作用和后期抬升作用导致两者储层的成岩阶段分别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杭锦旗探区储层中发育广泛的高岭石胶结,长石含量约10%。孔隙以长石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加之张裂缝的沟通作用,孔隙条件较好,属“隆起区长石溶蚀增孔—张裂缝沟通孔隙”的形成机制。断裂以南的杭锦旗探区储层和大牛地气田相似。大牛地气田储层持续埋深,成岩演化程度高,长石溶蚀殆尽。孔隙条件较差,孔隙主要以岩屑溶孔和微孔隙为主,属“斜坡深埋区岩屑溶蚀增孔”的形成机制。
    • 缪欢; 王延斌; 何川; 李建红; 张伟; 张雨建; 龚训
    • 摘要: 为研究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主干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其与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成藏的关系,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钻井资料分析和各时代底面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刻画了区内张北、张东、赵北和羊二庄4条主干断层几何形态、活动性和封堵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主干断层断面呈铲式或坡坪式,与两侧的次级断裂在剖面呈“Y”字型、花状等构造样式,在平面上呈羽状、雁列状;各主干断层在Es期内的活动性最强,Ng期最弱;张东断层和赵北断层在Ed期的封堵性较差,Ng期封堵性好;张北断层在Ed期的封堵性好,Ng期的封堵性较差;羊二庄断层在Ed期和Nm期的封堵性均为较好;②歧口主凹上古生界烃源岩在Es3期内达到生烃高峰期,现今为过成熟阶段;埕北断阶带上古生界烃源岩在新近系达到生烃高峰,且现今仍处于生烃高峰期;③Ed期至现今,埕北断阶带内各成藏要素比配极好,为上古生界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时期,上古生界原生油气藏主要为自生自储的背斜油气藏、断块-断鼻油气藏和新生古储的古潜山油气藏,其中背斜油气藏和断块—断鼻油气藏在全区均有分布,而古潜山油气藏分布于张东潜山。该研究成果可为埕北断阶带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 苏云; 李令喜; 孟凡冰; 李传强; 邓明霞; 侯东濮; 姚欣雨
    • 摘要: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油气显示活跃,烃源条件较好,分布范围较广,特别是近年在文留、胡庆地区相继发现自生自储油气藏,展示了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上古生界油气勘探还未形成规模储量,尤其是有效储层的地震预测是上古生界勘探的卡脖子技术之一。文中以胡庆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为例,首先,通过针对性资料处理提升古生界地震资料品质;然后,利用钻井试油结果、精细岩石物理分析与正演模拟,建立上古生界甜点储层识别标准及地震响应特征;最后,采用“分频振幅描河道、联合反演找砂体、频率属性检油气”等递进式技术对甜点砂岩进行预测。甜点砂岩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率达80%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