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次生烃

二次生烃

二次生烃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23084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沉积学报、地质通报、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创建1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二次生烃的相关文献由38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新科、秦勇、胡宗全等。

二次生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3084 占比:99.97%

总计:523223篇

二次生烃—发文趋势图

二次生烃

-研究学者

  • 周新科
  • 秦勇
  • 胡宗全
  • 许化政
  • 张有生
  • 朱炎铭
  • 赵宗举
  • 吕福亮
  • 姜波
  • 王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子铖; 王永诗; 王学军; 张学军; 王秀红; 韩冬梅; 刘旋; 王茹; 王娟
    • 摘要: 济阳坳陷前古近系发育多套低勘探程度层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和中生界都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并可以提供油气资源。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和沉积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烃源岩。本文综合地质资料、烃源岩热解和TOC分析资料、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全岩显微组分分析资料、饱和烃和芳香烃色质资料等,系统分析了济阳坳陷前古近系烃源岩分布特征、地化特征和资源潜力。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系烃源岩分布局限,有机质丰度较低,但类型较好,具有一定的供烃能力。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差,以生气为主,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导致了这套源岩以二次生气为主。中生界发育了煤系源岩和湖相泥岩两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等,局部发育中等—好烃源岩,成熟度空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济阳坳陷三套前古近系烃源岩中,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品质最佳,中生界次之,下古生界相对较差。
    • 李建红; 王延斌; 缪欢; 张雨健; 龚训; 熊幸
    • 摘要: 断层的形成及演化对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明北大港潜山滨海断层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成藏的控制作用,基于大量地震资料及各时期的底面构造图,精细刻画了滨海断层发育特征,并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分析两者之间油气成藏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层东段断层发育程度最强,中段稍弱,西段最弱,东段发育大量花状组合构造,以牵引背斜成藏模式为主,中段发育多米诺式组合构造,以断块-断鼻成藏模式为主;E s 3时期断层活动性最强,活动中心位于中段,平均垂直活动速率达227.5 m/Ma,E d时期断层活动性减弱,活动中心位于东段,平均垂直活动速率最低仅为7.0 m/Ma;E d时期为北大港潜山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成藏关键时期,各成藏要素匹配关系极好,北大港中段为油气成藏有利区,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研究结果对北大港潜山石炭系—二叠系原生油气藏的深入勘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缪欢; 王延斌; 何川; 李建红; 张伟; 张雨建; 龚训
    • 摘要: 为研究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主干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其与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成藏的关系,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钻井资料分析和各时代底面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刻画了区内张北、张东、赵北和羊二庄4条主干断层几何形态、活动性和封堵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主干断层断面呈铲式或坡坪式,与两侧的次级断裂在剖面呈“Y”字型、花状等构造样式,在平面上呈羽状、雁列状;各主干断层在Es期内的活动性最强,Ng期最弱;张东断层和赵北断层在Ed期的封堵性较差,Ng期封堵性好;张北断层在Ed期的封堵性好,Ng期的封堵性较差;羊二庄断层在Ed期和Nm期的封堵性均为较好;②歧口主凹上古生界烃源岩在Es3期内达到生烃高峰期,现今为过成熟阶段;埕北断阶带上古生界烃源岩在新近系达到生烃高峰,且现今仍处于生烃高峰期;③Ed期至现今,埕北断阶带内各成藏要素比配极好,为上古生界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时期,上古生界原生油气藏主要为自生自储的背斜油气藏、断块-断鼻油气藏和新生古储的古潜山油气藏,其中背斜油气藏和断块—断鼻油气藏在全区均有分布,而古潜山油气藏分布于张东潜山。该研究成果可为埕北断阶带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 潘泉涌
    • 摘要: 为了研究寒武系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构造演化及地层发育情况,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研究,认为AD4井区加里东早中期烃源岩进入生烃阶段,加里东中期Ⅲ幕至海西晚期多次隆升剥蚀、生烃停滞,燕山晚以来地层快速沉积,二次生烃较强;TP7井区以南加里东早中期以来持续生烃演化,高压抑制演化模式下喜山期以气和凝析油为主,喜山期生烃强度相对较弱;XH1井加里东早中期烃源岩进入生烃阶段,加里东中期Ⅲ幕之后强烈隆升剥蚀,海西期-喜山期无二次生烃过程。
    • 梁钊; 云玉攀; 侯中帅; 魏浩
    • 摘要: 临清坳陷东部具备煤成气成藏条件,但长期以来研究程度低,制约了研究区的勘探进展。对兖州地区自然演化成熟度系列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模拟了烃源岩在地下被反复埋藏-抬升条件下的二次生烃过程。实验数据表明,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煤岩具有最大的生气潜力,高于炭质页岩、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的多少与烃源岩烃气产率呈正相关关系;暗色泥岩具有最大的生油潜力,好于煤和炭质页岩。就层位而言,生气潜力太原组大于山西组,生油潜力山西组大于太原组。
    • 曹自成; 徐勤琪; 余腾孝; 秦华; 耿锋; 郝建龙; 邓尚
    • 摘要: 为了解析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完善了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热演化史与不整合剥蚀量的恢复.结果表明,西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发生二次生烃,生烃动力为古近纪以来的快速埋藏升温;而受喜马拉雅运动期持续隆升的影响,巴楚隆起寒武系烃源岩多不具备二次生烃的条件.寒武系烃源岩在加里东运动中期—海西运动早期生成的原油,可能在和田古隆起规模聚集,形成古油藏,而古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早期快速深埋,进入高温环境,具备发生原油裂解的有利条件.巴楚—麦盖提地区已发现气藏的高成熟天然气,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二次生烃产生的过成熟干酪根裂解气与和田古隆起古油藏因深埋增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因此,巴楚—麦盖提地区海西运动晚期演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目前正处于二次生烃阶段的寒武系烃源岩,与前期相对低地温但近期具备高温裂解条件的古油藏是巴楚—麦盖提地区天然气成藏的重要烃源保障;二次生烃、古油藏原油裂解产物与新圈闭的匹配则是巴楚—麦盖提地区晚期油气成藏的关键.
    • 王东晔
    • 摘要: 煤成气是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的重要领域,但是由于勘探程度整体较低、成藏条件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制约了研究区煤成气勘探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系统分析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煤成气成藏条件,提出了临清坳陷东部煤成气三元控藏的新认识,即"二次生烃是根本、近源输导是基础、有效保存是关键",三者的有机耦合控制了煤成气的富集成藏.建立了洼陷带、斜坡带、凸起带三类成藏模式,明确了临清坳陷东部煤成气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转变了以往主探凸起带的部署思路,下一步主要围绕有利二次生烃中心,在近源的斜坡带、洼陷带主探自生自储型和上古生下古储类型煤成气.
    • 闫文琦; 李娇娜; 孙永河
    • 摘要: 黄骅坳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其深层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蕴含的资源量十分丰富。黄骅坳陷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地层经过多次抬升剥蚀与沉降,导致各个区域埋藏史具有较大差异,而埋藏史之间的差异一定会导致热史、成熟史和生烃史,特别是二次生烃的不同。对黄骅坳陷埋藏史分析研究后,把不同地区埋藏类型做了分类,作为对二次生烃有利区预测的依据。最终预测出孔西—王官屯—乌马营地区、歧北—歧南—埕海等地区为有利的二次生烃区,是寻找油气的有利目标区。
    • 赵贤正; 蒲秀刚; 姜文亚; 周立宏; 金凤鸣; 肖敦清; 付立新; 李宏军
    • 摘要: 近年来在大港油田探区内歧北潜山、乌马营潜山多口井石炭系-二叠系、奥陶系获得油气重大发现,潜山勘探重大突破揭示渤海湾深层古生界为新的含油气系统,通过重新评价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储盖组合及圈闭,发现油气源以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为主.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南部古生界保留较完整,发育上古生界碎屑岩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两类储集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形成有利的源储组合.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丰度高,干酪根以Ⅱ2-Ⅲ型为主,局部发育Ⅱ 1型;多期构造运动造成煤系烃源岩具有两期生烃过程,其中孔店组沉积期至今为二次生烃期,该期大规模的油气充注、有利储盖组合与稳定构造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富集程度.按照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新一轮综合评价,渤海湾盆地古生界原生油气资源规模超万亿立方米,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尤其是石炭系-二叠系含油气系统的勘探突破对渤海湾盆地相似领域的油气勘探具有启示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