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9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47790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学报、中国矿业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6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非常规天然气的相关文献由824位作者贡献,包括天工、张金川、刘洪林等。

非常规天然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7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7790 占比:99.81%

总计:248250篇

非常规天然气—发文趋势图

非常规天然气

-研究学者

  • 天工
  • 张金川
  • 刘洪林
  • 唐玄
  • 张瑜
  • 潘继平
  • 王红岩
  • 胡文瑞
  • 赵群
  • 钱伯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本刊通讯员
    • 摘要: 2021年11月29日,我国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简称神安管道)山西至河北段管道干燥完工,已具备投用条件,标志着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跨省管道神安管道(山西-河北段)实现全线贯通。
    • 何发岐; 董昭雄
    • 摘要: 煤成气理论指导下煤系“源外型”大气田的陆续发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源内型”煤层气却发展缓慢。研究认为“源内型”深部(2000 m以深)煤层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取心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岩石普遍含气,其中煤层中存在原地游离气且煤层气资源丰度最高为3.86×10^(8) m^(3)/km^(2);结合地层埋藏和热演化史,认为层状非均质地层中泥岩和灰岩的喉道半径较小,毛管阻力封堵形成了以砂岩和煤岩为主的煤系岩性圈闭,煤岩(性)圈闭是其中游离气形成的主控因素;煤岩心含水饱和度介于6.5%~30.1%,较低的含水饱和度使常规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减压”变成了“排气降压”,有利于深部煤层气的动用;原生-碎裂型煤体结构也是储层压裂改造的有利特征。研究认为深部煤层气是煤系“甜点”资源,辅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手段可实现有效开发。
    • 谢崇宏; 钟栋梁; 李明伟
    • 摘要: 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对缓解世界能源危机、解决中国天然气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降压法是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一种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对水合物饱和度较高条件下的降压分解特性缺乏深入认识。在多孔介质(石英砂)体系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水合物饱和度(38.1%、42.1%、46.4%)条件下的水合物降压分解特性,分解压力分别为2 MPa和3 MPa。实验结果表明:2 MPa对应的产气速率较高,但是模拟储层温度会降至冰点以下,在实际水合物开采中会引起冰堵,阻碍水合物进一步分解。当分解压力为3 MPa时,在0~2 h内,随着水合物饱和度增加,产气速率减小;从2 h到水合物分解结束,水合物饱和度越高,产气速率越高;在降压阶段,不同饱和度水合物的储层温度(T_(1)、T_(2)、T_(3))快速下降且最低温度相似;在恒压阶段,不同饱和度水合物的储层温度开始回升,水合物饱和度越高,储层温度波动越大,并且恢复至实验设定温度需要的时间越长。研究结果将为水合物试采过程防止冰堵现象发生、提高气体回收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 摘要: 非常规油气在能源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页岩气是非常重要的绿色低碳非常规天然气,已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我国南方古生界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技术可采资源量介于8.00× 10^(12)~9.40× 10^(12)m^(3),占我国页岩气资源总量的70%以上,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中国科学院邹才能院士带领的页岩气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页岩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技术研发,为了加快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规模有效发展,根据我国南方地区海相页岩气研究进展和生产实践,撰写出版了《海相页岩气》一书。
    • 曹代勇; 秦荣芳; 王安民; 陈利敏; 李靖; 魏迎春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能量密度巨大、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潜力巨大的一种替代能源。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是该区含煤岩系的充足气源和高寒山区适宜的水合物稳定带耦合作用的结果。将赋存在煤系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定义为煤系天然气水合物,并将其纳入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范畴。为查明其与含煤岩系的密切联系和成矿专属性,探讨煤系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提出勘查开发建议。研究表明:三露天井田煤系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兼具煤型气与油型气特征,富集层位集中在温压稳定带的中侏罗统江仓组上段,储集层类型及所占比例依次为“裂隙型”65.22%、“裂隙+孔隙型”26.08%、“孔隙型”8.70%。根据现今构造格局,三露天井田被划分为8个区块,其中,以逆断层发育为主、低地层倾角及中-低等断裂密度发育程度的M_(1)、S_(1)和S_(2)区块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富集区。建立了三露天井田煤系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即叠瓦扇式构造与冻土带封堵型,混源充注、短距运移、构造圈闭是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因素。最后,以研究区煤系天然气水合物为实例,总结了陆域煤系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点,提出了我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的调查、勘查、开采3个阶段,指出煤系气共探合采是煤系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必然途径。
    • 摘要: 页岩气是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有效开发利用,既能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能保护环境、减少CO_(2)排放。中国页岩气资源较丰富,据研究预测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1.10×10^(12)~14.18×10^(12)m^(3)。2005年以来,中国借鉴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开展了南方海相页岩气资源综合评价和勘探开发试验。
    • 摘要: 朱光辉,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历任国家能源局页岩气标委会副秘书长、页岩油标委会副秘书长。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中海油常规油气田和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等)理论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负责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海外勘探以及陆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等工作;主导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千亿方致密气田的方案设计、实施和技术成果研发;担任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海外项目与课题负责人。
    • 郭锋; 张舰
    • 摘要: 日前,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山西省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已累计建设抽采井100余口,抽采利用煤层气1.28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92万吨。煤层气是一种与煤伴生、共生的非常规天然气,也是一种较强的温室气体,其逸散后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开发利用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既可消除废弃矿井赋存瓦斯积聚造成的安全隐患,又可增加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刘洪林; 邹辰; 梅珏; 张介辉; 李晓波
    • 摘要: 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已经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通过开展微观特征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查明山西组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隙、残余原生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黏土矿物层间孔,认为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纳米孔隙是页岩储集空间与常规砂岩储层的显著区别;山西组煤系地层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经过模拟实验认为形成于早期液态烃裂解气,随着原油沥青化,气泡被固化在沥青条带中形成纳米孔隙;集中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的异常热事件控制了裂解气生成的强度和范围,在此过程中沥青化产生的有机质纳米孔大幅度提高煤系地层非常规气储集空间和资源丰度。这一认识对于深入了解山西组煤系地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选区具有重要意义。
    • 徐栋; 王玉斌; 白坤森; 朱卫平; 刘川庆; 李兵; 何朋勃
    • 摘要: 为了解决目前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压裂液体系应用灵活性差、性能不可调问题,研究了一体化压裂液体系。以3种一体化稠化剂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黏土稳定剂、助排剂和破胶剂,开展一体化压裂液体系增黏、减阻、悬砂、耐温抗剪切、破胶、添加剂配伍性、防膨和表面张力实验评价,并分析一体化压裂液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一体化压裂液体系黏度灵活可调,黏度随一体化稠化剂含量增加而增大,黏度调整区间为3~200 mPa·s,高黏液体悬砂性能优异,体积分数为1.0%的一体化压裂液在60°C、100 S−1剪切条件下黏度大于100 mPa·s;一体化压裂液体系与各类添加剂配伍性良好,易破胶,减阻率、防膨率均大于70%,表面张力小于28 mN/m。其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功能上集滑溜水、线性胶、交联液压裂液体系于一体,能够满足各类气层压裂改造工艺对造缝、减阻、防膨、携砂、快速返排等性能的要求;应用上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现场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井均取得了成功应用。一体化压裂液推动了非常规气压裂工艺试验,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对各类气层以及压裂改造工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