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1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28323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国际石油经济、石油科技论坛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非常规油气的相关文献由140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松涛、杨智、邹才能等。

非常规油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1 占比:1.7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8323 占比:98.16%

总计:28854篇

非常规油气—发文趋势图

非常规油气

-研究学者

  • 吴松涛
  • 杨智
  • 邹才能
  • 张抗
  • 朱如凯
  • 侯连华
  • 陶士振
  • 孟元林
  • 王岚
  • 袁选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才能; 马锋; 潘松圻; 张新顺; 吴松涛; 傅国友; 王红军; 杨智
    • 摘要: 全球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富有机质页岩主要沉积在劳亚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上侏罗统、渐新统—中新统、白垩系和上泥盆统4套页岩层系内。交汇分析北美典型页岩油区块产量与R_(o)数据关系,提出R_(o)为0.7%作为低熟页岩油和中高熟页岩油的界限,系统评价了全球116个盆地157套页岩层系中高熟页岩油、低熟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约2512亿t,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北非和俄罗斯,以前陆盆地中新界、克拉通盆地古生界、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中生界为主。海相页岩油受显生宙以来的海侵影响,富集在稳定克拉通和前陆等类型盆地中,具大面积稳定分布、成熟度适中等特征;陆相页岩油受暖室期气候影响,主要在坳陷、断陷等类型盆地中发育,以微纳米级无机孔隙和微页理裂缝为主要储渗空间通道,具有沉积相横向变化大、“甜点区段”局部富集等特征。中国石油工业正经历从“陆相页岩生油”向“陆相页岩产油”转变,初步形成源岩油气“进源找油”地质理论、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及低成本开发技术体系,推动中国陆相页岩油取得重要突破。着力加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快中高熟页岩油“压裂人工油藏”工业化发展,加强低熟页岩油“加热原位转化”技术攻关与工业化试验,推动实现中国“陆相页岩油革命”,夯实“稳油增气”资源基础。
    • 赵迪斐; 郭英海; 朱炎铭; 赵圣贤; 陈振宏; 焦伟伟; 张志平; 华柑霖; 曾秋楠; 张海杰
    • 摘要: 深层页岩是我国页岩气资源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目标,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深层页岩储层埋深大,地层环境相对极端,高温高压和储层特征的差异导致了压裂开发效果受限,成本显著增加,容错率低,深层页岩的精细评价与精准选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深层页岩宏观均质性增强,但小尺度微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物质组分、孔隙特征、物性和岩石结构等与中浅层页岩差异显著。具有优质物性与含气性的储层受控因素不同,闭合应力较高,流体流动性受限因素多,导致过去常用的储层评价指标、评价参数以及评价方法适用性变差。深层页岩经历了较强的成岩演化改造,在深层页岩地质条件下,具有过量石英来源的过量硅层段可以形成脆性矿物骨架,有效地保护孔隙。孔隙保护机制以及与富有机质层段的叠合是判断优质页岩储层的重要依据。对深层页岩储层开展精准评价预测,需要更新对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影响因素的认识,增强评价参数指标建设的逻辑性、体系性和动态性,将沉积构造、孔隙保护机制、多因素耦合和非均质性等纳入评价参数体系。针对深层页岩储层评价与开发中在精准选层与预测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文结合勘探开发与地质工作经验,在评述发展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与建议,为相关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 摘要: 1征稿范围《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坚持面向油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方向。重点栏目有:油气地质、油气藏评价、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综合信息等。
    • 王博
    • 摘要: 目前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有着庞大的开采空间,且整个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推动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但该项工作从整体角度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发展趋势中还会面临多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形势,结合新时期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发展战略,旨在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落实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
    • 王斌; 任怀建; 卢小新; 张达景; 孙九江
    • 摘要: 中马格达雷纳盆地是哥伦比亚重要的产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较大开发潜力。本文系统分析中马格达雷纳盆地演化过程、构造和石油地质特征,以及La Luna组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裂缝发育特征和流体特征。研究表明:中马格达雷纳盆地La Luna组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烃源岩品质优、储层物性好等特点,烃源岩成熟度低-成熟、以油为主,油藏压力高,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油气层。La Luna组为海陆棚沉积环境,含大量生物介壳,储层发育大量微孔隙,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石英为主,黏土含量低,有利于压裂,且由于方解石/白云石含量高,有利于进行酸化改造措施,受构造作用影响,La Luna组裂缝发育,极大地改善储层渗透性。总体而言,中马格达雷纳盆地La Luna组具有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前景,但受政策、环保及当地作业环境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
    • 摘要: 非常规油气在能源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页岩气是非常重要的绿色低碳非常规天然气,已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我国南方古生界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技术可采资源量介于8.00× 10^(12)~9.40× 10^(12)m^(3),占我国页岩气资源总量的70%以上,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中国科学院邹才能院士带领的页岩气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页岩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技术研发,为了加快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规模有效发展,根据我国南方地区海相页岩气研究进展和生产实践,撰写出版了《海相页岩气》一书。
    • 王西贵; 邹德永; 杨立文; 孙少亮; 苏洋
    • 摘要: 在精细评价非常规油气的赋存特点及制定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时,需要计算接近原始地层的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基础数据,为此,开发了保温保压保形取心技术。该技术优化了大通径球阀结构,使其取心直径和密封能力同步得到了提升,且球阀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优化形成了气液补偿总成系统,可消除氮气补偿总成释放的氮气对岩心含气量测定的影响;优选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与常规真空保温内筒相比,在保温性能、工艺加工及后期维护方面更具有优势。保压保温保形取心工具可在煤层气井和页岩气井的水平段进行保压取心作业,取心收获率均超过95%,地面保压率均达到85%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型取心工具现场施工工艺完善,保压、保气效果良好,可为深层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金文正; 王俊鹏; 崔泽宏; 叶治续
    •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天山内部侏罗系和部分古生代地层是烃源岩发育的主力层位,且具有相对较好的地球化学指标,而各山间盆地之间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大地热流特征、强烈的构造变形、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和岩浆岩分布等诸多方面。综合盆地面积、盆地内断裂情况、烃源岩层系和岩浆岩分布等因素,将各盆地划分4类不同级别,其中Ⅰ类盆地为吐哈盆地,Ⅱ类盆地包括伊宁盆地和焉耆盆地,这2类盆地具有常规油气勘探的潜力,Ⅲ类盆地包括精河盆地、小尤尔都斯盆地和大尤尔都斯盆地等,可以考虑进行非常规油气勘探,Ⅳ类盆地包括昭苏盆地、新源盆地和后峡盆地等,该类盆地可以进行各类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 杨金华
    • 摘要: 本刊讯综合外媒报道,美国页岩气规模开发近20年,页岩油规模开发已10余年。页岩油气革命推动页岩油气产量暴发式增长,进而促成美国能源独立,深刻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1)非常规油气投资常规化、主流化过去10年,美国页岩油气投资远超常规油气投资,页岩油气成为大中型油公司的投资重点,页岩油气资产也是油气资产交易的重点。2021年美国共宣布了价值660亿美元的页岩油气资产交易。2022年1月,Chesapeake公司宣布斥资26亿美元收购从事页岩油气生产的Chief油气公司。有机构预测,2022年美国页岩油开发支出将增至834亿美元.
    • 于正昊; 徐加祥; 付颖; 张艳博; 王湘婷
    • 摘要: 支撑剂过顶替是水力压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探究支撑剂过顶替对压裂后裂缝整体缝宽和裂缝入口闭合情况的影响,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达西定律建立了裂缝-基质耦合流动模型,对压裂后油井生产阶段裂缝内流体压力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基础,借助线弹性力学模型模拟了在闭合压力和缝内流体压力作用下裂缝过顶替段、填砂段以及缝内无支撑剂填充段壁面整体变形情况,并确定了井底流压降落与裂缝入口闭合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过顶替段相比,缝内流体在填砂段压降更加显著,随着裂缝闭合,缝内流动阻力增大,流体压降逐渐增加;在闭合压力作用下没有支撑剂填充的过顶替段和裂缝内部缝宽明显减小,但是裂缝靠近中间位置存在变形平衡点,该位置缝宽基本不变;裂缝内支撑剂过顶替段壁面变形程度随着该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井底压力稍有下降裂缝即闭合,因此维持较高的井底流压是防止裂缝入口闭合的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对指导水力压裂过顶替设计及压裂后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