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预应力
横向预应力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71346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河南科学、安徽建筑、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第二十五届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年会暨第九届亚太地区交通发展研讨会、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横向预应力的相关文献由671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浩、魏建东、吴波等。
横向预应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346篇
占比:99.83%
总计:71468篇
横向预应力
-研究学者
- 胡浩
- 魏建东
- 吴波
- 宇汝平
- 彭进朝
- 李波
- 章世祥
- 丁龙
- 刘思佳
- 刘玉擎
- 单洁
- 卢康维
- 叶见曙
- 周超
- 唐善辉
- 唐国斌
- 庄一舟
- 张振
- 张秀灵
- 张维
- 杨尧海
- 柳民
- 梁全富
- 毕超
- 王利
- 王帆
- 王统宁
- 胡月明
- 胡锋
- 贺粤祥
- 魏金龙
- 万丽娟
- 乔志
- 于国信
- 任鹏飞
- 何萍
- 刘奎
- 刘宏
- 匡国
- 吴建忠
- 吴彦平
- 尹峰
- 常山
- 张中杰
- 张亚海
- 张会礼
- 张佑龙
- 张俊光
- 张宇杰
- 张广
-
-
吕思忠;
章清涛;
王晓然;
李广奇;
陈康明
-
-
摘要:
针对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联系不足,易形成单板受力的问题,提出采用横向张拉预应力提高空心板桥的横向连接。针对一座跨径20 m的采用横向预应力的空心板桥开展试设计研究,探讨横向张拉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大小的布置,提出采用横向预应力的空心板桥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横向预应力钢筋的纵桥向布置:跨径L≤13 m时在两端支点和跨中处各布置一道,共3道;跨径L>13 m时在两端支点、四分点和跨中各布置一道,共5道。横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高度方向布置:对于截面高度较小的空心板,在截面形心处布置一道横向预应力钢束。对于截面高度较大的空心板,在空心板截面的顶、底缘对称布置预应力钢束,且施加的横向预应力大小相同。结合面抗弯、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采用了横向预应力的试设计空心板桥,结合面抗弯、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
-
毕湘利;
张中杰;
刘书;
潘伟强;
焦伯昌;
柳献
-
-
摘要:
为降低地下工程建设对城市地面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的影响,改善管幕法修建的地下通道结构受力,提出一种依托横向预应力的新型地下结构形式——地下束合管幕结构。基于工程需求,针对该束合管幕结构开展1/4结构的足尺试验研究,以探究束合管幕结构在设计工况、超载工况下的变形响应。结果表明:1)结构变形发展可以分为弹性受力阶段与非线性阶段2个阶段;2)束合管幕结构的薄弱位置在结构顶部1/4跨的结合缝处,结合缝脱开是关键点,脱开应力为2.106 MPa;3)束合管幕结构能够承受2倍的设计埋深对应荷载而不出现任何脱开,当结合缝脱开后结构刚度降低60%,同时,在4倍设计埋深对应荷载下,结构未破坏且仍具备承载能力;4)在超载工况时,预应力应变增量与结构竖向挠度之间几乎呈线性比例关系。
-
-
毕湘利;
王秀志;
张中杰;
潘伟强;
焦伯昌;
柳献
-
-
摘要:
为研究束合管幕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受力薄弱点,开展了四分之一结构的足尺试验,保持顶部4倍设计埋深对应荷载不变,进行侧部的卸载工况研究。结果表明,随上部与侧部荷载差值的增大,侧部结合缝脱开、结构变形及预应力筋应变增速均显著增加;侧部完全卸载后,结构有明显变形,但仍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整个试验过程中,结构刚度变化为先降低再增大最后大幅降低,最终为初始刚度的36%。
-
-
李学超
-
-
摘要:
北横通道新建2期工程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城市繁忙干道跨越铁路咽喉区的关键节点工程,共跨越8条铁路股道和轨道交通3、4号线.该项目施工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对安全性的要求高.因此介绍了复杂受限条件下既有连续梁悬臂板切割工艺,包括切割方法、施工顺序、预应力再锚固工艺,以及施工防护平台的设计.同时对桥面板横向预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了解了其永存预应力的情况.该案例可为类似上跨铁路桥梁新建、拆除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并揭示了运营多年后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的情况.
-
-
戴志成;
钟新谷;
赵超
-
-
摘要:
基于数值模拟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三种不同横向预应力筋布置方式的预应力框架效应影响、横隔板设置、箱梁参数对顶板横向有效预应力的影响,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选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高跨比、宽跨比、腹板与底板厚度之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桥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顶外由于横隔梁刚度大,在其5m左右范围内横向框架效应影响显著,应按非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预防顶板纵向裂缝产生,在跨中设计的横隔板附近应增加纵向抗裂钢筋;增加宽跨比、底板与腹板厚度之比、腹板与顶板宽度之比以及减少高跨比有利于保证预应力混凝土顶板横向有效预应力.
-
-
-
-
刘吉元;
杨全亮
-
-
摘要: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已在公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考虑到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将其引入到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应用中来.本文在梳理铁路桥梁预应力体系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受力、构造和施工3个方面分析了在横向、竖向、纵向预应力中应用缓黏结预应力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可用来解决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竖向和横向预应力体系容易出现的预应力筋安装质量差、耐久性突出等问题,也可在梁体中用作纵向预应力以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
-
-
-
李瀚
-
-
摘要: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不断推进,交通快速网络化,公路桥梁的里程不断增加,桥梁养护、维修、加固工作日渐重要.新的桥梁加固技术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加固效果,降低了维修频率,减少了公路运行风险.文章详细介绍了公路桥梁加固新技术——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的相关内容及优缺点,探讨了相关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得出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对提升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以及改善结构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的结论,进一步推动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
-
-
-
-
-
陈洪伟;
刘玉擎;
徐宏光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1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组合梁斜拉桥的混凝土桥面板由于收缩徐变以及车轮荷载的作用,会引起横桥向应力,容易产生纵向裂缝.为此需采取必要措施使桥面板横桥向获得一定的预压应力.本文介绍了组合梁斜拉桥施加横向预应力的3种方法,即布置横向预应力筋、顶升反拱、预弯反拱。并以某组合梁斜拉桥标准梁段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分析混凝土桥面板在此3种方法下施加横向预应力的效果,且从施工及构造上进行考虑,认为钢梁和边箱桥面板预弯反拱施加的横向预应力效果比较明显。在组合梁斜拉桥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后整体吊装架设时,采用钢梁横桥向预弯反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施加横桥向预应力。
-
-
张振宇;
陈德伟
- 《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为分析某高架桥盖梁在张拉第一批横向预应力后盖梁底部出现个别裂缝的原因,找出开裂原因并给出加固方案,对其盖梁按照实际尺寸和施工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其内力状态与裂缝形状,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初步判断是由于第一批横向预应力过大导致盖梁底部出现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
-
-
李炀;
刘玉擎;
陈耀健;
平晓良
- 《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本文为合理设计外露式钢锚箱组合索塔锚固区的预应力筋配置,通过对在建的单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考虑钢-混之间的焊钉连接件作用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纵向预应力筋可减小混凝土塔壁的拉应力,同时降低钢锚箱抗拉性能的利用率及增加焊钉连接件的剪力;横向预应力对减小焊钉连接件拉拔力有明显的效果;合理的预应力设置可以显著改善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受力性能.
-
-
-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08年
-
摘要:
2005年以来,大秦线开行了2万吨长大重载列车,轴重由21t提高到25t,年运量达到了2亿吨,当前大秦线又面临轻车线提速100km/h的压力,超长重载高速荷载时桥梁设备形成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本文针对大秦重载铁路跨度为32m轿粱横向联结偏弱、横向振动超限、横隔板断裂等问题,在对桥梁进行科学检测的基础上,经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制定了对梁体进行横向预应力加固的措施,对施工过程需重点控制的C50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质量保证措施及低回缩量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为重载条件下铁路桥梁结构加固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
-
王踞峰
- 《第五届全国公路桥梁维修与加固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桥梁制板单板受力的一般规律,以及形成单板受力的原因,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克服单板受力的措施.尤其提出了设置横向预应力,是解决单板受力的有效措施,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