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椎间盘

椎间盘

椎间盘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526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2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2987篇;相关期刊619种,包括中国骨伤、颈腰痛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与康复学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等;椎间盘的相关文献由9442位作者贡献,包括施杞、胡有谷、王拥军等。

椎间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2 占比:42.38%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91%

专利文献>

论文:2987 占比:56.71%

总计:5267篇

椎间盘—发文趋势图

椎间盘

-研究学者

  • 施杞
  • 胡有谷
  • 王拥军
  • 刘浩
  • 王向阳
  • 徐宝山
  • 阮狄克
  • 周跃
  • 刘尚礼
  • 徐宏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伟业; 展嘉文; 朱立国; 王尚全; 陈明; 魏戌; 冯敏山; 于杰; 韩涛; 蔡楚豪; 周帅琪; 邵晨晨
    • 摘要: 背景:终板软骨细胞在髓核-终板复杂的微环境中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异常应力所引发的微环境改变对终板软骨细胞的影响尚需深入探究。目的:观察循环牵张力条件下髓核细胞外泌体的分泌情况,以及应力刺激髓核外泌体对终板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腰椎髓核细胞,应用FX-5000T系统对髓核细胞进行循环牵张力加载,采用磁珠法提取应力与非应力条件下的髓核细胞外泌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纯度与浓度。以PKH67荧光染料标记外泌体,将应力与非应力条件下的髓核细胞外泌体分别与终板软骨细胞共孵育24 h,以单独培养的终板软骨细胞为对照,观察终板软骨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终板软骨细胞的凋亡和活性以及终板软骨细胞基质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一定条件的循环牵张力刺激可促进髓核细胞外泌体分泌,且该条件下的外泌体颗粒浓度高于非应力条件;②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应力与非应力条件下的髓核细胞外泌体均可被终板软骨细胞摄取;③CCK8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应力组终板软骨细胞的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RT-PCR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非应力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应力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P<0.05),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β-连环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5);与非应力相比,应力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P<0.05),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升高(P<0.05);⑤结果表明一定条件的应力可促进髓核细胞外泌体分泌,且该条件下的外泌体可抑制终板软骨细胞的活性,造成细胞基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
    • 鄢来军; 葛海雅; 周斌; 糜大国; 王鹏翔; 李楠
    • 摘要: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具有创伤小、抗拔出力强的特点,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目前探讨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式的研究仍少见。目的:通过建立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无螺钉固定(OLIF stand-alone)、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OLIF+BPS)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OLIF+CBT)3种有限元模型,评估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对椎间融合器(cage)及L_(4-5)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变化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腰椎薄层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式有限元模型:OLIF stand-alone模型、OLIF+BPS模型及OLIF+CBT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模拟施加人体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不同运动载荷,计算3种腰椎手术模型的cage和终板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差异,以比较3种手术方案对腰椎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成功构建OLIF stand-alone、OLIF+BPS及OLIF+CBT三种有限元模型;②OLIF+CBT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工况下,其活动度与OLIF stand-alone模型差异不大;③OLIF+CBT模型在屈伸、侧弯活动工况下,其cage最大应力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在旋转活动工况下,相较其他两种模型,OLIF+CBT模型cage最大应力最大;(3)OLIF+CBT模型在各个运动载荷下,下终板最大应力均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④结果表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在保证腰椎活动度的前提下为融合节段椎体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且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 薛华伟; 朱敏; 李玉前
    • 摘要: 背景:炎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机制,Th17细胞在免疫激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白细胞介素27可以通过下调白细胞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白细胞介素27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目的: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及髓核中白细胞介素27表达情况,探讨它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健康志愿者18例,急诊手术的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器融合手术,术前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液样本,ELISA法检测术前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27、白细胞介素17表达情况;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样本与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髓核样本(视为正常髓核样本),qRT-PCR与Western blot测定髓核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7、白细胞介素1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的白细胞介素2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白细胞介素17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②在蛋白水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的白细胞介素27及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髓核(P<0.001);③在mRNA水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白细胞介素27及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髓核(P<0.001);④轻度疼痛患者白细胞介素27表达水平高于重度疼痛患者(P<0.01);⑤提示炎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原因,白细胞介素27参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
    • 赵宇楠; 张皓博; 孙韬; 杨学军
    • 摘要: 背景:因椎间盘退变而产生下腰痛的患者逐年增多,但手术及保守治疗均存在其局限性,近年来新型的以水凝胶为载体的再生治疗方法为治疗椎间盘退变带来了新的思路.目的:综述各类生长因子及药物搭载于不同种类水凝胶对于椎间盘早期退变的修复作用.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发表的关于椎间盘退变再生治疗及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1999年1月至2021年5月.中文检索词:"椎间盘椎间盘退变、水凝胶、生长因子、趋化因子、药物、再生、修复",英文检索词:"Intervertebral disc,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hydrogels,growth factors,chemokines,drugs,regeneration,repair",共筛选出87篇文献后再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天然水凝胶可在椎间盘组织中逐渐被降解,成为椎间盘组织的基质或者被直接吸收,体现了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其在椎间盘退变治疗早期亦能恢复间盘高度,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②以水凝胶为载体的生长因子及药物等活性分子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目前仍存在诸多难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大多数研究成果来自于动物实验,如何安全有效地递送水凝胶复合物进入椎间盘,以及在治疗早期能否立即解决患者腰痛的问题等.③复合水凝胶因其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未来治疗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方向,富血小板血浆因富含多种生长因子亦是未来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热点.④水凝胶因其材料和聚合方式的多样性将为组织工程和医学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各类生长因子及药物搭载于不同种类水凝胶可为椎间盘退变的修复和再生治疗提供新思路.
    • 何冠宇; 徐宝山; 杜立龙; 张同星; 霍振鑫; 申力
    • 摘要: 背景:纤维环是椎间盘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椎间盘力学及生理功能的关键,因此构建模拟天然纤维环结构的生物支架对于组织工程修复椎间盘至关重要.目的:以天然丝素蛋白为原料构建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评估其作为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60°取向叠交叉模板,灌注浓度为15%的丝素蛋白溶液,液氮塑型后使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使用三氯甲烷洗脱沥滤聚己内酯材料,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制备完成;同时制备普通的丝素蛋白支架作为对照,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将第3代兔纤维环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上,通过死活染色及CCK-8实验分析细胞在支架上的存活能力与增殖能力.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大鼠皮下,4周后取出支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与结论:①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表面有大量规则通道排布且深入支架内部,对照支架表面只有少量裂缝;两种支架的孔径为(152.0±9.3) μm,取向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89.0±3.3)‰(73.0±2.6)%;②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压缩模量分别为(2.65±0.11),(3.05±0.13) MP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死活染色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两种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在对照支架表面黏附生长,在取向微通道支架可通过微通道迁移至支架内部且分泌大量外基质;CCK-8实验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通道内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照支架仅表面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⑤结果表明,取向微通道丝素支架能够模拟天然纤维环的结构,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可沿通道生长入支架内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构建纤维环支架合适的生物支架.
    • 房晓阳; 唐田; 王楠; 钱宇章; 谢林
    • 摘要: 背景:当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时会加剧髓核组织突出、加快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因此恢复纤维环的完整性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将国内外椎间盘纤维环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 Med数据库,以"纤维环,修复再生,组织工程,凝胶,细胞治疗;annulus fibrosus,repair and regeneration,tissue engineering,hydrogel,cell"等为关键词,收集从各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的纤维环修复与再生在机械与生物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认为机械修复纤维环(纤维环缝合术、纤维环成形器及射频热凝术等)只能部分修复椎间盘外层纤维环,且恢复组织结构杂乱,不值得进一步研究。生物修复再生椎间盘纤维环包括凝胶、组织工程、生物补片等方法,相较于机械修复,生物治疗可更好地恢复全层纤维环,且恢复组织相对有序,接近天然椎间盘纤维环的结构与功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材料的选择及植入;(2)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难以确认;(3)长期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无法得知;(4)缺乏人体试验等。因此可以从上述方面入手,将细胞学、生物化学、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进行联合,以期早日实现受损椎间盘纤维环的修复再生,早日应用于临床。
    • 房晓阳; 唐田; 王楠; 钱宇章; 谢林
    • 摘要: 背景:当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时会加剧髓核组织突出、加快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因此恢复纤维环的完整性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将国内外椎间盘纤维环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以"纤维环,修复再生,组织工程,凝胶,细胞治疗;annulus fibrosus,repair and regeneration,tissue engineering,hydrogel,cell"等为关键词,收集从各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与结论:椎间盘的纤维环修复与再生在机械与生物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认为机械修复纤维环(纤维环缝合术、纤维环成形器及射频热凝术等)只能部分修复椎间盘外层纤维环,且恢复组织结构杂乱,不值得进一步研究.生物修复再生椎间盘纤维环包括凝胶、组织工程、生物补片等方法,相较于机械修复,生物治疗可更好地恢复全层纤维环,且恢复组织相对有序,接近天然椎间盘纤维环的结构与功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①材料的选择及植入;②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难以确认;③长期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无法得知;④缺乏人体试验等.因此可以从上述方面入手,将细胞学、生物化学、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进行联合,以期早日实现受损椎间盘纤维环的修复再生,早日应用于临床.
    • 何冠宇; 徐宝山; 杜立龙; 张同星; 霍振鑫; 申力
    • 摘要: 背景:纤维环是椎间盘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椎间盘力学及生理功能的关键,因此构建模拟天然纤维环结构的生物支架对于组织工程修复椎间盘至关重要。目的:以天然丝素蛋白为原料构建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评估其作为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60°取向叠交叉模板,灌注浓度为15%的丝素蛋白溶液,液氮塑型后使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使用三氯甲烷洗脱沥滤聚己内酯材料,取向微通道纤维环支架制备完成;同时制备普通的丝素蛋白支架作为对照,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力学性能。将第3代兔纤维环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上,通过死活染色及CCK-8实验分析细胞在支架上的存活能力与增殖能力。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大鼠皮下,4周后取出支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表面有大量规则通道排布且深入支架内部,对照支架表面只有少量裂缝;两种支架的孔径为(152.0±9.3)μm,取向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89.0±3.3)%,(73.0±2.6)%;②微通道支架、对照支架的压缩模量分别为(2.65±0.11),(3.05±0.13)MP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死活染色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两种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在对照支架表面黏附生长,在取向微通道支架可通过微通道迁移至支架内部且分泌大量外基质;CCK-8实验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可促进细胞的增殖;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取向微通道支架通道内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照支架仅表面可见大量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⑤结果表明,取向微通道丝素支架能够模拟天然纤维环的结构,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可沿通道生长入支架内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构建纤维环支架合适的生物支架。
    • 徐明元; 徐贵森; 杨晓鲲; 罗勇; 关思书; 范云飞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蛋白酶(MMP)和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的mRNA表达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性(简称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椎间盘退变患者160例,依据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采用Pfirrmann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级组(30例)、Ⅱ级组(32例)、Ⅲ级组(35例)、Ⅳ级组(33例)和Ⅴ级组(30例)。检测所有患者髓核组织中MMP-1 mRNA、MMP-3 mRNA、MMP-9 mRNA、MMP-13 mRNA、ADAMTS-1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白细胞介素(IL)-1αmRNA、IL-1βmRNA、IL-6 mRNA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Ⅳ级组和Ⅴ级组MMP-3 mRNA、MMP-9 mRNA、IL-1αmRNA和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级组、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P-3 mRNA、MMP-9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IL-1αmRNA及IL-1βmRNA相对表达量与Pfirrmann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P-3 mRNA、MMP-9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1αmRNA、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3、MMP-9、ADAMTS-4、ADAMTS-5、IL-1α和IL-1β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并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 熊祚钢; 吴敏; 叶喜林; 臧天龙; 吴海萍; 徐辉雄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腰椎螺旋CT图像以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全自动识别及重建椎间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CT资料,以其中320例为训练集、40例为验证集、40例为测试集。以人工智能(AI)系统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以深度学习(DL)卷积神经网络3D V-Net技术分割腰椎轴位CT图像中的椎体与椎间盘,并轴位重建椎间盘;以Dice系数评估分割精度。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AI重建图像及人工重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AI分割骶椎椎体、L5椎体、L1~L4椎体及椎间盘的Dice系数分别为0.953、0.940、0.940及0.926,平均为0.940。针对测试集40例,采用腰椎螺旋CT数据经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完成197个椎间盘重建。2名放射科医师对197幅AI重建图像及人工重建图像的中位评分均为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评分一致性加权Kappa值为0.862[95%CI(0.778,0.946),P<0.001]。结论基于腰椎螺旋CT图像卷积神经网络全自动识别及重建椎间盘的可行性令人满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