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渣
果渣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5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3690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中国果菜、中国饲料、食品与机械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青贮及牧草保存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等;果渣的相关文献由14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健、谢保明、莫云辉等。
果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3690篇
占比:99.84%
总计:103851篇
果渣
-研究学者
- 王健
- 谢保明
- 莫云辉
- 杨军
- 劳勒尔·A·费舍
- 叶出良
- 徐成生
- 朱博
- 杨兆寅
- 特奥多罗·T·安尼罗
- 王波
- 蒋凌云
- 谢冬养
- 郑丹
- 陆美珍
- 黄健军
- 周小平
- 张晓霞
- 许占位
- 车振明
- 魏敬兰
- 付豪
- 何伟平
- 何延
- 倪亮
- 刘帅
- 刘玉红
- 吴继军
- 姚开
- 威廉·J·摩根斯
- 孟永宏
- 宋德清
- 张紫微
- 朱桢栀
- 李闯
- 林川
- 汤少红
- 汪洋
- 王巨成
- 王洪伦
- 石伟勇
- 罗光恩
- 胡娜
- 蒋丽
- 袁珂
- 袁芳
- 贾燕芳
- 赵博理
- 赵方云
- 辛刚
-
-
田航飞;
孙汝江;
张豪;
崔贤;
杨同荣;
丛磊
-
-
摘要: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柑橘渣、苹果渣、葡萄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总结,阐明果渣的一般发酵处理方式,并对发酵果渣饲喂反刍类牲畜、猪、家禽等常见畜禽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发酵果渣的应用方式、研究重点、发展趋势,以期为发酵果渣在畜禽饲料生产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
谭庆刍;
黄浩洲;
罗传红;
李莞;
莫太刚;
张定堃;
韩丽;
林俊芝
-
-
摘要:
目的:测定余甘子果渣中的化学成分,优选提取工艺与免洗凝胶的制剂处方,开发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的含量;通过抑菌圈筛选余甘子果渣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余甘子果渣的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及凝胶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处方。结果: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的成分基本相同,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在果渣的含量中约为药材中含量的21.99%~67.63%、0.52%~4.79%、7.38%~8.79%、10.15%~16.10%。诃黎勒酸、柯里拉京、没食子酸对白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低于10μg/mL,而鞣花酸的MIC为16.38~32.75μg/mL。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与诃黎勒酸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取余甘子果渣,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2 h,提取1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凝胶基质配方为30%余甘子果渣提取液、0.4%卡波姆U20、3%甘油、4%的95%乙醇、三乙醇胺调pH值到5~6,其余为纯化水。结论:余甘子果渣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为中药固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
-
王安华;
龙国清;
王东东;
於洪建;
贾景明
-
-
摘要:
在橄榄油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渣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往往都大量堆积或焚烧,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多酚类物质作为油橄榄果渣中主要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果渣多酚,对油橄榄果渣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
宋佳
-
-
摘要:
果渣是指植物果实经过压榨果汁或者提取油分后,剩下的固体副产物,如:果核、果肉等.经分析,果渣属于一种环保性较高且价格十分低廉的饲料资源,含有非常多的营养成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同时,果渣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张.文章对果渣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
姚焰础;
江山;
肖融;
黄健;
刘志云;
刘作华
-
-
摘要: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水果加工产生的果渣种类多、产量大、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资源.然而鲜果渣易腐烂,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影响其直接饲用,多数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益生菌发酵可降解果渣的抗营养因子,改善饲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柑橘渣、苹果渣、葡萄渣等主要果渣的资源概况、营养特点、发酵工艺及其在猪饲粮中的应用进展.
-
-
杨旭
-
-
摘要:
以新鲜的光皮木瓜为原料,将取汁后的果渣经酶解、打浆后再利用,来提高果汁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对果渣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浑浊型果汁配方.结果表明,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按质量比1:1混合添加,添加量0.022 g/L,于pH 4.0、35°C条件下酶解60 min,出汁率可达(28.45±0.62)%;果渣酶解打浆后,浆液添加量为7%,将白砂糖与果葡糖浆按质量比1:3、总添加量1.6 g/L进行调配,可明显改善果汁口感.
-
-
杨昊
-
-
摘要: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富含浓缩单宁的果渣对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将体重为(24.58±1.65)kg的48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果渣水平为0、1.5%和3%的全混合日粮,开展为期3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日粮果渣添加水平对山羊采食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果渣组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7%和9.64%(P0.05).1.5%和3%果渣组瘤胃pH、尿素氮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瘤胃乙酸与丙酸比值及甲烷产量显著高于果渣组(P<0.05).对照组尿氮泄量较1.5%和3%果渣组分别显著提高192.38%和174.11%(P<0.05),而1.5%和3%果渣组氮沉积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1.03%和97.43%(P<0.05),氮沉积与吸收比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94.92%和94.73%(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5%~3%富含浓缩单宁的水果渣可以改善山羊瘤胃发酵性能和氮代谢,其中3%果渣添加水平可以提高山羊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
-
-
郭鸿儒;
王治同
-
-
摘要:
以黑果腺肋花楸果渣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多酚提取量影响较为显著的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和乙醇浓度(体积分数,下同)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工艺条件,选取4种大孔树脂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粗提物进行纯化.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83 min,超声功率550 W,液料比20∶1(mL/g),乙醇浓度52%,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61.72±0.16 (mg/g).DM-130大孔树脂可将黑果腺肋花楸果渣多酚纯度以质量分数为基准由12.52%提高至71.36%.优化了提取方案,提高了提取量及多酚纯度.
-
-
王祺安;
马贺;
肖炎;
黎循航
-
-
摘要:
通过固态发酵,实现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PG).以葡萄渣、苹果渣和柑橘渣为底物,利用黑曲霉18-23发酵生产聚半乳糖醛酸酶,考察不同果渣底物、可溶性碳源对胞外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的影响,并对该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柑橘渣最适合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生产,苹果渣次之,二者的PG酶活力分别为56.9 U/g和42.1 U/g.乳糖对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有诱导作用,可促进酶活力的增加,而槐糖无诱导作用,葡萄糖会抑制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聚半乳糖醛酸酶最适温度为50°C,最适pH值为5.5,且在温度40~50°C、pH 4.0~5.5稳定性良好,表明该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沈小芬;
张乐乐;
王彩虹;
王振杰;
刘艳红;
李双芳;
季春燕;
刘生杰
-
-
摘要:
比较利用α-淀粉酶酶解和碱水解法提取晚秋黄梨果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酶解法中料液比、酶用量、水解时间及水解温度对提取IDF得率的影响,依此设计L9(3^4)正交实验确定酶解法提取黄梨果渣IDF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梨渣IDF效率优于碱水解法,酶解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酶用量0.8 U/mL,55°C下水解1.5 h,IDF的提取得率最高,所得黄梨IDF具有较高的持水力和膨胀力。
-
-
Wencan Ke;
柯文灿;
Ming Chen;
陈明;
Peixin Jing;
荆佩欣;
Juan Zhang;
张娟;
Xusheng GUO;
郭旭生
- 《第一届青贮及牧草保存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基于国内外抑制青贮饲料中蛋白和脂肪酸水解的研究现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探讨了3种果渣(苹果渣、葡萄渣、葡萄渣粉)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蛋白水解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苜蓿青贮前分别添加100g(风干重)三种不同的果渣到1kg(鲜重)的苜蓿中.60天之后,添加果渣后青贮饲料的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增加(P<0.05),但有氧稳定性却低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苹果渣、葡萄渣和葡萄渣粉后,青贮饲料中的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分别降低了54%、67%和69%.添加苹果渣对苜蓿脂肪酸的总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添加葡萄渣和葡萄渣粉后,苜蓿青贮中脂肪酸的含量是对照组的两倍多.由于果渣中含有大量的油酸和亚油酸,这也导致了果渣处理组油酸和亚油酸显著性增加.与苹果渣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葡萄渣、葡萄渣粉处理组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亚麻酸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葡萄渣,葡萄渣粉能够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pH,增加青贮饲料中的乳酸含量(P<0.05);同时,葡萄渣粉处理组苜蓿青贮蛋白降解程度低于葡萄渣,但差异不显著(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