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条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晶体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03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机械工程材料、特殊钢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第四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第十二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等;板条马氏体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唐荻、江海涛、赵才等。
板条马氏体
-研究学者
- 唐荻
- 江海涛
- 赵才
- 赵松山
- 周立成
- 张淼
- 张福成
- 承明泽
- 李辉
- 王天生
- 符寒光
- 丁玮
- 万海涛
- 何栓
- 刘海峰
- 宋俊良
- 惠卫军
- 时捷
- 林晓娉
- 王春芳
- 王毛球
- 董瀚
- 陶磊
- 兰岳光(校)
- 刘业超
- 刘俊亮
- 刘晨曦
- 刘永长
- 刘静
- 周平
- 周立刚
-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宁保群
- 崔晓鹏
- 张怀军(译)
- 方剑
- 李慧
- 李茂林
- 杨友
- 杨旭
- 毛静波
- 汪贵生
- 沈冬冬
- 王世道
- 王耀华
- 王贺
- 程明朗
- 童建华
- 罗承萍
- 翁吉铭
-
-
林文政;
田荣斌;
贾礼;
段宝玉;
高占勇
-
-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万能力学试验机以及冲击试验机研究了950°C淬火220°C、240°C、260°C、280°C、300°C和320°C3 h回火试验对20SiMnMo高强度钢(/%:0.22C,0.80Si,1.00Mn,0.40Mo,0.72Cr,0.20Ni)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强度不断下降,伸长率、室温冲击功先升高再降低。当260°C回火时,试验钢具有均匀细长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其强塑韧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硬度值44.8HRC、A_(KV2)冲击功75.3 J、抗拉强度1278 MPa、屈服强度1210 MPa、伸长率15.5%。
-
-
郝建宇;
梁国星;
程强;
张宇
-
-
摘要:
针对窄深槽磨削过程中磨削工艺参数对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单因素试验,采用单层电镀CBN砂轮对调质42CrMo钢进行高速磨削。运用三维轮廓测量仪、金相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检测窄深槽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表面形貌、亚表层硬度分布及显微组织,得出磨削工艺参数对窄深槽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表面形貌及显微硬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窄深槽侧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砂轮线速度增大、工件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减小,窄深槽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减小,磨痕变浅变窄,脆性剥落及磨痕锯齿状边缘减少,磨削表面质量改善;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减小、工件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的增加,磨削温度升高,生成更多板条马氏体组织,亚表层硬化程度增加;窄深槽侧面亚表层生成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残余渗碳体组织,最表层组织发生晶粒细化。
-
-
刘自权;
贾亚飞
-
-
摘要:
介绍了河钢邯钢高强连退线产线的基本情况,利用其超快冷能力,成功开发了低成本水淬工艺马氏体钢系列产品,最高强度级别可达到1500 MPa以上.该系列产品具备轧制难度小、生产稳定性高以及通卷组织性能均匀的良好特性.成品微观组织近乎全部为板条马氏体,通卷抗拉强度波动值为27 MPa.通过稳定水淬槽内温度场,提高带钢出水后板形质量,使水淬亮斑表面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
-
贾金凤;
甘春天;
牛泽鹏;
肖荣振;
陈洪伟
-
-
摘要:
针对45钢淬透性低、淬火过程易出现开裂等缺陷,本文采用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C亚温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回火板条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分布趋于均匀,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强.采用适当的亚温淬火工艺可有效提高45钢综合力学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为制作性能优异的零部件提供参考依据.
-
-
崔辰硕;
高秀华;
朱成林;
高彩茹;
杜林秀;
赵健
-
-
摘要:
为了提高火电发电效率,要求耐热钢在更高的服役温度下保持良好的高温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与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变形量的形变热处理对11Cr3Co耐热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加,11Cr3Co钢板基体组织得到显著细化,马氏体板条宽度变细,小角度晶界数量减少;在200~700°C拉伸时,不同变形量形变热处理的钢板抗拉强度均得到提升,伸长率略有降低;在400、600°C拉伸时,经20 %TMT700-T处理后的钢板抗拉强度分别为299、269 MPa,伸长率分别为19.3%、21.93%,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形变热处理钢板组织中的高密度位错能够促进析出粒子数量增加且使40~100 nm M3C与10~30 nm MX粒子的分布更加均匀弥散,更好地保证了耐热钢组织的高温稳定性.
-
-
-
彭展里;
贺国益
-
-
摘要:
弹性夹箍50CrVA制用常规热处理方法在装配时发生10%左右的断裂,分析发现原常规热处理方法得到组织以片状孪晶马氏体为主,该组织韧性、塑性差.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对试样的机械性能和组织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合格试样的显微组织图进行分析.通过大量试验与分析发现,采用高温920~930°C淬火、保温2~3min油冷能得到较多的板条马氏体组织.板条马氏体韧性、塑性较好,从而解决了装配断裂问题,同时也为50CrVA材料找到了提高塑性、韧性的有效的热处理方法.
-
-
-
张影
-
-
摘要:
采用DIL78全自动金属膨胀仪进行C-Si-Mn系TRIP钢的Q&P超快热处理模拟,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实验手段对试样的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冷速对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影响显著,随着冷速的增大,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逐渐减少.经超快速冷却处理的Q&P钢中残余奥氏体主要呈条状和薄膜状两种形态,且不连续地分布在板条马氏体之间.
-
-
邵帅;
陈炜;
翁吉铭;
刘业超;
于广义;
郭鹏
-
-
摘要:
本文针对双极时效处理对A705-630不锈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705-630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得到板条马氏体组织;当进行二次时效处理后组织仍为板条马氏体,但是晶粒有细化的趋势,而且晶界上的析出相明显减少;另外在相同的固溶处理和一次时效处理的情况下,A705-630不锈钢在经过590°C二次时效处理后的强度与未经过二次时效处理的强度未有明显变化;二次时效处理温度在大于590°C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塑性、韧性和硬度变化不明显.%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wo-stage aging treat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A705-630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705-630 stainless steel obtains lath martensite structure by solution treatment + aging treatment, and is still lath martensite after the second aging treatment, but the grain size has the refined tendency, and the precipitation phase on the grain boundary decrease obviously. Besides, under the same solution treatment and the first aging treatment, the strength of stainless steel A705-630 is not obvious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second aging treatment at 590 °C, and th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aging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s the second aging treatment at more than 590 °C, but the change of plasticity, toughness and hardness is not obvious.
-
-
王春芳;
王毛球;
时捷;
惠卫军;
董瀚
- 《第二届全国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应用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以及透射电镜对17CrNiMo6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马氏体组织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研究了其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7CrNiMo6钢Packet(板条束)尺寸和Block(相似取向的板条束)宽度随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小,而Lath(板条)宽度在0.3μm左右,对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化不敏感。17CrNiMo6钢板条马氏体的屈服强度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Packet尺寸、以及Block宽度都符合Hall-Petch关系,而Block宽度是对强度起作用的组织控制单元。
-
-
姜英花;
邝霜;
王海全;
熊爱明;
刘光明
-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采用连退热模拟机对CMnSi系传统TRIP钢进行了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试制的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985MPa)和良好的塑性(23.5%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了组织观察与分析,发现其组织主要由块状奥氏体,板条马氏体和膜状残留奥氏体组成。利用XRD(X-ray diffraction)进行了残留奥氏体含量和碳含量分析。
-
-
王春芳;
王毛球;
时捷;
惠卫军;
董瀚
- 《北京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以及透射电镜对17CrNiMo6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马氏体组织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研究了其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7CrNiMo6钢Packet(板条束)尺寸和Block(相似取向的板条束)宽度随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小,而Lath(板条)宽度在0.3μm左右,对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化不敏感.17CrNiM06钢板条马氏体的屈服强度与原奥氏体晶粒尺寸、Packet尺寸、以及Block宽度都符合Hall-Petch关系,而Block宽度是对强度起作用的组织控制单元。
-
-
何栓;
周立成;
宋俊良;
承明泽;
陶磊;
万海涛;
程明朗
- 《第三届水泥工业用耐磨材料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为了解决水泥厂湿法棒球原料磨、黑色矿山、有色矿山湿式球磨机衬板既受冲击磨料磨损又受酸碱腐蚀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中铬多元合金钢(ZG25Cr7)新型耐磨材料.经960°C油淬+240°C回火处理,金相组织为细小回火低碳板条马氏体和极少量残余奥氏体;冲击韧性为173.6 J/cm2,硬度为HRC 53.5.经过静态腐蚀试验表明,高锰钢(ZGMn13Cr2)在pH值为4.5的弱酸里平均腐蚀速度是本钢种(25cr7)的15.56倍,是硅锰钢的6.97倍;硅锰钢在pH值为4.5的弱酸里静态平均腐蚀速度是本钢种(ZG25Cr7)的2.23倍.说明本钢种(ZG25cr7)有良好的耐弱酸腐蚀性能;在pH值为10.5的强碱里腐蚀速度都较小,硅锰钢腐蚀速是本钢种(ZG25Cr7)的1.96倍;高锰钢(ZGMn13cr2)是本钢种的1.18倍.可见本钢种是一种耐腐蚀、耐冲击的新型耐磨材料.
-
-
-
-
陈翠欣;
彭会芬
- 《第五届中国北方十三省市焊接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新型低碳马氏体非调钢具有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以及良好的塑性,经历焊接热循环后能否保持其原有的优良性能是影响该钢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热模拟技术对不同冷却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硬度进行观察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碳元素和较高合金元素的配合使钢具有较高的淬硬倾向,组织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在经历不同的焊接热循环后,粗晶区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整体硬度变化范围在400~460HV之间.随冷却速度下降,晶粒尺寸增加,马氏体板条由细密变的粗大,在t8/5较小(<16s)时,由于碳原子的扩散析出使马氏体的饱和程度降低,硬度下降;当t8/5较大(>16s)时少量碳化物的析出使硬度又缓慢上升.
-
-
李茂林;
王贺;
承明泽;
陶磊;
万海涛;
鲁幼勤;
毛静波;
汪贵生;
谢志勇;
许涛;
周立刚;
周立成;
潘成刚
- 《第四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带烘干仓的球磨机隔仓板既受烘干仓一侧300°C高温磨料磨损,又受磨机一仓大钢球的侧冲击,工况条件十分严酷.需要隔仓板材料既耐热又耐磨又耐冲击.在研制低碳中铬合金钢ZG25Cr7的基础上调整成分,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镍改善钢的性能,提高淬透性,提高耐热耐腐蚀及抗冲击疲劳性能.调整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生产一批出口非洲赞比亚拉法基水泥厂Φ4.6×13米带烘干仓的原料磨的隔仓板,经过油淬加回火热处理后,冲击韧性ak:180J/cm2(10×10×55mm3无缺口试样);硬度达到HRC:48-53.使用效果良好.
-
-
李茂林;
王贺;
承明泽;
陶磊;
万海涛;
鲁幼勤;
毛静波;
汪贵生;
谢志勇;
许涛;
周立刚;
周立成;
潘成刚
- 《第四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带烘干仓的球磨机隔仓板既受烘干仓一侧300°C高温磨料磨损,又受磨机一仓大钢球的侧冲击,工况条件十分严酷.需要隔仓板材料既耐热又耐磨又耐冲击.在研制低碳中铬合金钢ZG25Cr7的基础上调整成分,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镍改善钢的性能,提高淬透性,提高耐热耐腐蚀及抗冲击疲劳性能.调整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生产一批出口非洲赞比亚拉法基水泥厂Φ4.6×13米带烘干仓的原料磨的隔仓板,经过油淬加回火热处理后,冲击韧性ak:180J/cm2(10×10×55mm3无缺口试样);硬度达到HRC:48-53.使用效果良好.
-
-
李茂林;
王贺;
承明泽;
陶磊;
万海涛;
鲁幼勤;
毛静波;
汪贵生;
谢志勇;
许涛;
周立刚;
周立成;
潘成刚
- 《第四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带烘干仓的球磨机隔仓板既受烘干仓一侧300°C高温磨料磨损,又受磨机一仓大钢球的侧冲击,工况条件十分严酷.需要隔仓板材料既耐热又耐磨又耐冲击.在研制低碳中铬合金钢ZG25Cr7的基础上调整成分,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镍改善钢的性能,提高淬透性,提高耐热耐腐蚀及抗冲击疲劳性能.调整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生产一批出口非洲赞比亚拉法基水泥厂Φ4.6×13米带烘干仓的原料磨的隔仓板,经过油淬加回火热处理后,冲击韧性ak:180J/cm2(10×10×55mm3无缺口试样);硬度达到HRC:48-53.使用效果良好.
-
-
-
-
-
-
-
-
- 天津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9-18
-
摘要:
本发明涉及9~12%Cr系耐热钢强磁场作用下马氏体板条组织及细化方法;将9~12%Cr系铁素体耐热钢经热轧为管材或者板材放入强磁场热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以20~100K/min速率升温,从室温升至1223~1323K后,保温5~10分钟,再以20~100K/min冷却速率的降至623~573K,然后开始外加磁场,所加磁场强度大小为2~10特斯拉,等温停留5~20分钟后以相同的冷却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的典型组织为马氏体板条和少量弥散分布在其中的碳化物,使马氏体板条间距由15微米细化至3.6~9.1微米之间。显著改善了钢材的性能,表明强磁场处理对实现9~12%Cr系铁素体耐热钢精细组织控制的优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