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淬火

淬火

淬火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2045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68篇、会议论文162篇、专利文献16624篇;相关期刊1090种,包括热处理技术与装备、金属加工:热加工、轻合金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101种,包括2009年(成都)齿轮热处理变形专题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等;淬火的相关文献由2670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祥成、不公告发明人、万美华等。

淬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68 占比:17.93%

会议论文>

论文:162 占比:0.79%

专利文献>

论文:16624 占比:81.28%

总计:20454篇

淬火—发文趋势图

淬火

-研究学者

  • 周祥成
  • 不公告发明人
  • 万美华
  • 李勇
  • 陈乃录
  • 韩毅
  • 陈刚
  • 潘健生
  • 周玉豹
  • 王昭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宋欣; 李伟; 邴纯; 于涛; 毕建伟
    • 摘要: 通过严格控制轧制参数对S460G1钢进行热轧,得到厚度150 mm的特厚板,然后进行870~960°C淬火和550~660°C回火处理,研究了钢板的组织演变和强钢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轧钢板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依次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淬火后,表面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1/4板厚处以粒状贝氏体为主,1/2板厚处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900,930°C淬火后1/4板厚处原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晶粒尺寸分布集中,范围分别为4.12~31.88,5.02~32.69μm;热轧钢板经930°C淬火与600~630°C回火后,其表面组织为回火索氏体,1/4板厚处及1/2板厚处的组织与淬火态类似,但板条铁素体等轴化及铁素体粗化趋势增加,此时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屈强比不高于0.85;马氏体/奥氏体(M/A)岛的分解、析出物的大量析出、位错消失及板条铁素体等轴化等是其具备良好强韧性的主要原因。
    • 赵爱彬; 张园园; 李荣华
    • 摘要: 采用DEFORM‐HT软件,对20CrMnTi钢齿轮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得出其渗碳后表层到心部碳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淬火后马氏体组织变化,并分析淬火后残余应力,选择适当的淬火冷却介质,通过试验测定其金相组织及表面至心部的洛氏硬度。结果表明,金相组织、洛氏硬度与模拟预测结果较吻合,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代玉杰
    • 摘要: 通过探讨目前国内关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淬回火组织检验的标准,介绍了各标准的适用范围、原材料分类及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淬火组织等级和显微组织说明等内容。得知:标准GB/T 38720—2020《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淬火金相组织检验》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零件的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淬火金相检验与评定需求,以保证检验质量和热处理质量得到有效监控,从而为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李冠楠; 商志强; 李红俊
    • 摘要: 通过金属摆锤冲击和显微硬度试验,采用OM、SEM、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调质工艺对700L汽车大梁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粒状贝氏体(GB)组织有所减少,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BF)数量逐渐变多,板条宽度增加,铁素体基体及边界上的白色析出物数量增多;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块状铁素体有所长大,马奥岛组织和残余奥氏体分解现象明显,且出现了数量较少的等轴状铁素体,回火析出物数量增多,回火温度超过600°C后粒子出现粗化长大现象。低温冲击功在不同淬火与回火条件下均表现为上下波动的状态,这主要与第二相粒子及基体组织规律性的变化有关;试验钢在经600°C回火后具有最佳低温冲击韧性,其主要原因是钢基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具有高密度位错的贝氏体铁素体(BF)与尺寸合适、分布均匀的第二相纳米粒子。
    • 薛超; 许延琛; 朱元键; 李亨
    • 摘要: 冷轧工作辊须满足表面硬、心部韧的性能要求,需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控金相组织实现,针对8Cr5MoV合金钢冷轧辊,通过热模拟试验获得材料的高温本构关系,结合DEFORM-3D软件对淬火工序进行模拟,探索冷轧工作辊的最优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辊最优热处理工艺为初始温度500°C保温1 h,加热至930°C保温15 min,最后进行5 min的喷雾淬火处理。工作辊淬火处理后表层马氏体组织含量为99%,淬硬层深度在25 mm左右,工作辊心部区域保留了韧性较好的珠光体组织,该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毛喆; 黄红武
    • 摘要: 通过对30CrMnSiA材料的焊接性进行分析,对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退火间隔时间、退火参数、真空淬火中制件的摆放和油冷方式等作出了规定,并对焊缝的处理提出要求,从而保证了30CrMnSiA焊接件的热表面处理质量。
    • 邓名洋
    • 摘要: 以热作模具钢的代表——H13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条件作为热处理工艺设定参数的主要考虑对象,采用合金化的角度简述合金元素在工件当中的作用,并分析现阶段H13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中正火、球化退火、淬火、回火等工艺,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并完善了传统的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 杨胜利; 刘乐乐; 李亚楠; 沈健
    • 摘要: 通过有限元分析与钻孔法残余应力测试相结合,研究了淬火介质参数、预拉伸对铝锂合金板材淬火残余应力分布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介质冷却速率越慢,板材残余应力越小,淬火介质对合金冷却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0%NaCl>水>5%PAG;随着预拉伸量的增加,板材表层压应力减小,并逐渐转变为拉应力。预拉伸量为2.5%时,残余应力绝对值稳定在25 MPa内。有限元点追踪表明,在40°C水温淬火过程中,板材体中心点(A)与上表面中心(B)在三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相反,最终均呈平面应力状态;而板材宽向线中心(C)与长向线中心(D)演变规律相似,但分应力的方向不同;板材顶点(E)在三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均较小。
    • 胡昭锋
    • 摘要: 耐磨钢球是一种用于球磨机中的粉碎介质,用于粉碎球磨机中的物料。某公司使用圆棒生产耐磨钢球时,部分钢球出现开裂。对耐磨钢球开裂试样化学成分、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球淬火温度过高、冷速过快,致使钢球在淬火过程产生较大内应力,最终造成钢球开裂。
    • 辛宇鹏; 郭辉; 杨晓娟; 沈勇
    • 摘要: 集成阀为起落架电液一体化控制单元,其多项核心零件材料为440C不锈钢。为研究440C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依据材料特性开展了空气炉和真空炉的二次回火、冷处理工艺试验。通过空气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工艺对比分析试验可知,空气炉刷涂料和真空炉淬火的表面污染测试均可满足要求;通过不同淬火温度后的硬度及残余奥氏体测试,确定了空气炉最优的淬火温度为1052°C;通过不同回火温度对比分析试验,确定了空气炉、真空炉回火温度为163°C;为消除应力,减少变形,开展了空气炉和真空炉的二次回火、冷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回火冷处理后对硬度影响不明显。440C不锈钢热处理研究填补了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起落架分公司在440C不锈钢热处理方面的空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