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分析
金相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9篇、会议论文311篇、专利文献183029篇;相关期刊541种,包括中国重型装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等;
相关会议191种,包括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2009热轧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等;金相分析的相关文献由297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涛、邸曼、王天泽等。
金相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029篇
占比:99.28%
总计:184359篇
金相分析
-研究学者
- 王涛
- 邸曼
- 王天泽
- 等
- 秦紫瑞
- 董瀚
- 丁毅
- 何堂坤
- 刘仓理
- 刘振刚
- 吕拴录
- 张明
- 杨忙忙
- 王宏霞
- 王毛球
- 刘正东
- 孙铁
- 张金专
- 王希庆
- 王昌燧
- 聂铭
- 胡希川
- 胡时胜
- 闫洪
- 马正伟
- 丁玉波
- 刘勇
- 刘浩
- 刘祥林
- 刘鹏
- 华小虎
- 史庆南
- 吴黎明
- 唐孝杰
- 唐广波
- 夏建元
- 孙承纬
- 常红英
- 张健
- 张颖
- 徐建林
- 惠卫军
- 李伟
- 李军
- 李勇
- 李少坡
- 李强
- 李志敏
- 柯玉龙
- 桂毓林
-
-
张永军;
李新鹏;
王九花;
刘靖;
韩静涛
-
-
摘要:
在650、680和710?°C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碳质量分数为0.66%的淬火高碳钢进行了石墨化处理,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石墨化过程的组织进行金相分析,以及利用组织转变动力学理论,绘制了其石墨化过程的动力学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在石墨化过程中,淬火马氏体首先向析出碳化物的稳定状态转变,且在碳化物为渗碳体Fe3C时,石墨粒子析出速度开始明显增加;基体组织中针叶状α-Fe发生再结晶,由等轴状铁素体逐步代替针叶状的α-Fe;铁素体中的碳含量随着石墨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即由过饱和状态转变为稳定态,碳含量在石墨粒子中突变增为峰值,而铁含量则突变降为谷值,由此表明,渗碳体分解的碳向石墨核心扩散,铁自石墨核心处扩散出来,而形成石墨粒子;石墨粒子面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S形状,即该动力学过程符合动力学模型JMAK(Johnson-Mehl-Avrami-Kolmogorov)方程,且该方程中的n值为1.5~1.7.
-
-
倪守领;
陈征;
窦金忠;
潘春雷;
岳德国;
王荣波;
王丙军
-
-
摘要:
针对某钢厂加热炉跨天车在上料过程中发生的主钩减速机传动轴断裂失效事故,对此传动轴从材料成分、金属金相、强度及系统润滑多个方面开展研究,从而对此次断裂事故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
-
王曦;
王新安;
王珂;
汪瑾
-
-
摘要:
文中使用宏观分析、金相分析、电镜扫描以及夏比冲击试验等方法对某天然气公司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管段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造成该管道泄漏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测试样品存在明显成型不良现象,内外表面根焊宽度不均匀,存在补焊痕迹;样品断口均发现脱碳层,实际焊接情况与规定的焊接工艺不符;环焊缝开裂起源于根焊位置,具有明显脆性断裂特征;除个别测试样品夏比冲击试验不满足要求外,其他样品冲击性及硬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
-
王荣;
魏广鸿;
刘吉;
常屹;
赵志宏
-
-
摘要:
四管泄漏是火电厂机组非停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京隆发电公司锅炉屏式再热器长期过热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爆管的直接原因和产生机理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金相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爆管措施,可为同类型机组锅炉四管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
-
臧伟;
袁雪婷;
郭龙创;
张杭永
-
-
摘要:
溅射靶材是半导体芯片的配线材料。采用5NAl和TU1-Cu分别作为溅射靶材的复层和基层材料,通过爆炸复合法实现焊接结合,通过渗透和探伤检测有无爆炸缺陷,金相分析爆炸前后的组织变化,硬度分析爆炸前后的硬度变化,粘结强度分析结合质量。结果表明,爆炸焊接后除起爆点外,结合质量良好。5NAl板材作为复层,爆炸焊接后边缘部位减薄严重;爆炸焊接后5NAl板材与TU1-Cu板材之间存在明显的爆炸波纹,爆炸焊接前后组织无明显变化;爆炸焊接后5NAl板材与TU1-Cu板材离界面较近的母材硬度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大,硬度趋于原始态的硬度;爆炸焊接后结合强度大于70 MPa。爆炸焊接法制备的溅射靶材可以满足后续加工及使用要求。
-
-
-
赫照
-
-
摘要:
非能动应急余热排出冷却器,是负责在核电站断电事故叠加辅助给水系统汽动给水泵启动失效的情况下,以一定的冷却速率导出堆芯余热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各设备的显热,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设备。应急余热排出冷却器为C形管热交换器,通过C形换热管混合蒸汽介质来完成非能动应急余热的排除,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完成指定功能,如何利用检验手段提前预防C形换热管可能出现会影响设备运行质量的缺陷尤为重要。制造过程中对换热管进行多种方法的逐根内壁检验,并对存在的相关缺陷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每根换热管达到设计要求。
-
-
李华兵
-
-
摘要: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是中石油目前国内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乙烯装置合金钢管道数量多,特别是A335 P91管线,具有高温(最高设计温度545°C)、高压(最高设计压力13.6 MPa)的特点,管道内的介质包含超高压蒸汽、高压蒸汽。该管线操作条件复杂、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热处理要求高。特别是大口径、厚壁的P91管线,热处理及硬度控制的合适与否,决定焊接质量,广东石化乙烯装置及时解决焊缝硬度问题,保证P91焊接的高效进行。
-
-
颜娟;
胡启明;
苏伟;
高建
-
-
摘要:
针对线切割加工硬质合金产品时出现裂纹的现象,结合公司产品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线切割加工参数,对合金表层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在试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裂纹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
-
-
姚巍
-
-
摘要:
铸造铝合金的合金元素含量较高(8wt%~25wt%),并含有足够的硅以保证铸造性能。铸造铝合金的组织、性能主要与其成分相关,同时还与铸造工艺和热处理规范有关。一、Al-Si系铸造铝合金及其金相分析常用Al-Si系铝合金中硅含量约为5wt%~13wt%,属于亚共晶和共晶型合金。其中包括简单A1-Si二元铝合金以及在A1-Si二元合金中再加入Cu、Mg、Mn、 Ni和Zn等合金元素形成复杂三元、四元等合金。为适应更高的耐磨、耐腐蚀要求,还发展了过共晶的A1-Si系合金。
-
-
王连铁;
孟庆山
- 《2017年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金相分析技术在火灾物证鉴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对电气火灾现场的原因调查过程中,金相法更是不可或缺.通过对金属物证的金相组织分析,可以判断出物证的熔化性质,即物证的形成与火灾的发生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从而为火灾现场勘查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其中火烧熔痕的形成与电气线路没有直接关系,而一次短路熔痕则可以直接证明该起火灾是由电器或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的.
-
-
李宁
- 《2017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基于金相分析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在电气火因鉴定实践中应用金相分析技术的价值.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研究在实际电气火因鉴定工作中,火场高温火烧对凝固后的熔殊金相组织的影响,通过对短路熔珠的金相组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鉴定出电气火灾原因.结论证实,在实际进行的电气火灾原因鉴定中,应用金相分析技术,分析短路熔珠的共晶体含量和组织类型的差异,可以清晰判断是一次短路、二次短路还是火烧熔痕,对正确判定火灾原因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李春雨;
冯昕媛;
李本全;
杨艺;
罗小虎
- 《第六届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大会》
| 2018年
-
摘要:
结合管道外检测和内检测结果,利用焊接工艺评定和腐蚀机理分析等手段,对两东和柴北缘管道本体腐蚀状况及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腐蚀原因并提出腐蚀控制建议.根据管道外检测评价结果,两东和柴北缘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等级为"较弱",不存在需要采取排流措施的杂散电流干扰,防腐层及阴极保护系统良好,不存在明显外部腐蚀问题.按照内检测结果测算,两东管道内部局部腐蚀区域平均腐蚀速率为0.126mm/a,柴北缘管道内部局部腐蚀区域腐蚀速率为0.0086mm/a.金相分析结果表明,管道焊缝区域金相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等正常组织,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附近硬度在200HV10左右,表明焊接工艺满足要求.XRD分析显示,管道内部腐蚀产物主要包括铁氧化物和硫化亚铁,表明管道内部发生了硫化氢腐蚀,管道内部形成湿硫化氢环境导致的电化学腐蚀是两东和柴北缘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两东管道内相对更湿润的环境是两东管道内部局部腐蚀区域腐蚀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为避免管道腐蚀,应加强集气站运行管理,确保管道内部不产生积液或水膜,同时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清除管道积液,消除湿硫化氢环境.
-
-
侯绎
- 《2018年全国铝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在铝合金熔铸工序中,了解熔体内各种夹渣的组成、产生部位及产生原因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从加拿大ABB公司引进的PREFIL测渣仪,结合PoDFA金相分析测试方法,对5083铝合金熔体在静置炉内、除气装置及过滤箱过滤后的夹渣的组成、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熔体经静置炉、除气装置和过滤箱等设备处理后,熔体的清洁度呈上升趋势.5083铝合金熔体中含有夹渣物:氧化膜(Oxida film),碳化物Al4C3,含镁的氧化物(包括MgO、MgAl204、MgAl2O4,添加剂(包括硼化物(Ti,V)B2、细化剂TiB2)等.
-
-
-
-
田建花;
李军
-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青铜器的锈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埋藏环境、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铜器群的锈蚀特征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制作工艺和锈蚀机理,更有益于保护修复对策的制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区是吴文化最为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土了大量吴国青铜器,其中出土典型器群的遗址和窖藏有丹徒烟墩山、丹徒大港母子墩、溧水乌山一号墓、溧水乌山二号墓、仪征破山口和丹阳司徒窖藏等.吴国青铜器既受到了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是研究吴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材料.吴国铜器群中,大部分属于本土制作的青铜器,光滑的表层外壳下往往是蓝白色的粉状锈蚀,一触即落,有其自身的锈蚀特征。本文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吴国青铜器锈蚀的显微特征,结合外部宏观角度的锈蚀状况,找出其原因和规律,进而提出进行科学保护修复的简要对策。
-
-
田建花;
李军
-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青铜器的锈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埋藏环境、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铜器群的锈蚀特征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制作工艺和锈蚀机理,更有益于保护修复对策的制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区是吴文化最为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土了大量吴国青铜器,其中出土典型器群的遗址和窖藏有丹徒烟墩山、丹徒大港母子墩、溧水乌山一号墓、溧水乌山二号墓、仪征破山口和丹阳司徒窖藏等.吴国青铜器既受到了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是研究吴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材料.吴国铜器群中,大部分属于本土制作的青铜器,光滑的表层外壳下往往是蓝白色的粉状锈蚀,一触即落,有其自身的锈蚀特征。本文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吴国青铜器锈蚀的显微特征,结合外部宏观角度的锈蚀状况,找出其原因和规律,进而提出进行科学保护修复的简要对策。
-
-
田建花;
李军
-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青铜器的锈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埋藏环境、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铜器群的锈蚀特征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制作工艺和锈蚀机理,更有益于保护修复对策的制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区是吴文化最为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土了大量吴国青铜器,其中出土典型器群的遗址和窖藏有丹徒烟墩山、丹徒大港母子墩、溧水乌山一号墓、溧水乌山二号墓、仪征破山口和丹阳司徒窖藏等.吴国青铜器既受到了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是研究吴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材料.吴国铜器群中,大部分属于本土制作的青铜器,光滑的表层外壳下往往是蓝白色的粉状锈蚀,一触即落,有其自身的锈蚀特征。本文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吴国青铜器锈蚀的显微特征,结合外部宏观角度的锈蚀状况,找出其原因和规律,进而提出进行科学保护修复的简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