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昆明市博物馆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位于昆明市城区东部的拓东路93号,昆明市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藏寺大理国经幢建成.昆明市中心海拔约1891m,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市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夏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C-20°C,夏季日温差可达4°C-10°C.一般来说,适合青铜器保存的条件为湿度30%-45%,气温14°C-24°C,光照度150Lux,通风良好,光线良好而且不受太阳光直射的房子.从昆明温湿度等方面看,温差较大,对青铜器保存不太有利,为了能将我馆馆藏青铜器更好地完整地展示于大众面前,还能完好地保存维护并传承于未来,对来说是一种不容回避的责任,因此对我馆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与保护就显得十分的迫切.
  • 摘要: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故00183083),为清宫旧藏钟表,该钟表时代为清乾隆,高122cm,缸径49cm,表盘径17cm.缸腹部满饰花蝶纹,上、下口沿分别是云头纹、海水纹一周.表盘在腹部正面,其周围镶红绿两色料石.表盘的左右有上弦孔,左边的负责走时系统,右边的控制奏乐和活动机械装置.缸面以玻璃镜示宁静水面,成荷塘景观,中心有鸭围成圈,莲荷婀娜多姿散布塘中,数朵荷花错落有致.其中三朵荷花可开合,花心中分别端坐西王母、持桃童子、持桃仙猿.开动后,在乐曲伴奏下,花瓣张开,露出花心中的西王母、童子、仙猿,西王母稳坐不动,童子、白猿跪拜呈献桃状.此钟表修复前机芯破损严重,锈蚀也相当严重,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最后通过对其检查、分析、拆卸、清洗、修理与组装调试,完成了其运转的各项技能。
  • 摘要:此辽墓出土铜丝网衣修复与复原,它是一个考古研究成果与工匠技艺结合十分紧密的项目,其间既要有严谨的学术支撑,又要有极其精湛的修复技艺,正是两者紧密地结合,才圆满地完成了此项修复与复原工作。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还有许多辽墓陆续出土的相关文物需要修复与复原,更有许多的理念与技术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解决。
  • 摘要:本文所记述的是一件春秋时期蟠虺纹铜罍的修复过程,它现藏洛阳博物馆,1972年出土于洛阳市纱厂,器型盘口、直径、圆肩、鼓腹下收、平底、圈足,双肩部饰对称双兽形耳,上套圆环,腹部以绳纹纵12道,横5道围成多个方格,纵横交汇处为圆形绳结,方格内满饰蟠虺纹.
  • 摘要:双鸾衔绶镜,是唐代最流行的铜镜之一.镜背纹饰,常见双鸾口衔长绶,足踏花枝,或踩瑞云,并配以苞叶花朵、月亮、流云、奔兽、花鸟等,也见有一鸾衔绶."长绶"象征长寿,唐玄宗留有"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的诗句.鸾是民间一种象征吉祥的飞鸟,所以双鸾衔绶镜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图案.该器物来自新安县博物馆,现将保护修复的具体流程展示如下.
  • 摘要:东汉变形羽人纹铜鼓,于1977年5月13日出土于桂平麻垌南桥牛巴岭,现藏于广西桂平市博物馆,为冷水冲型铜鼓.这种类型的铜鼓以广西藤县蒙江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鼓作为标准器.这面铜鼓体形高大轻薄,面略出沿,胸径相当于面径,腰上部内收成筒形,足部高,辫纹扁耳较宽大.鼓面有太阳纹十二芒,芒间坠形纹.面沿所铸青铜立体装饰已经残缺.鼓面纹饰主要有同心圆纹、圆心垂叶纹、眼纹、栉纹、复线交叉纹、定胜纹等.单弦分晕,晕间饰变形羽人纹、变形翔鹭纹间鱼纹及由栉纹和带切线圆圈纹组成的纹饰带.该铜鼓的出土以及铜鼓面上丰富的装饰,为研究桂平地区汉代的民族历史、民俗文化、青铜铸造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这件铜鼓的重要价值,桂平市博物馆和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课题,对该件器物(课题还包括另外数十件金属器物)进行修复保护。
  • 摘要:2003年9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对成都市青羊区文庙西街一建筑工地发现的两座战国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在对M1墓室发掘清理时发现了该铜簠.铜簠器身与器盖等大同形,腹部两端各饰有一耳,大面积残破,且极其糟朽.盖和器身不同之处是盖纽的内沿稍长,盖口有四个小牙(两长边各二),使盖、器扣合紧密.全器均饰繁缛的勾连云纹.器口长29.4cm,宽22.5cm,通高10.1cm.铜簠自发掘出土之时就破碎残缺,之后多年保存于成都博物馆临时库房,由于库房条件有限,没有恒温恒湿设备,因此器物表面蒙上了一层灰尘,局部锈蚀己经相当严重,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满足成都博物馆建设陈列的需要,依据“成都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对该铜簠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处理。
  • 摘要:本文所涉及的锁子甲为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件明代的锁子甲为无领、直筒、半袖形制,大形基本完整,但领口、背部和下缘残缺破损较多。衣残长84cm,肩宽、胸围、腰围均为55cm,袖长32cm,袖口20cm,铁衣重量为8. 25kg。经检测制作该铁甲衣的材料为纯铁。该铁甲衣的编织方式为比较常见的一环套四环,编织用的铁环有滚圆和扁圆两种类型。滚圆环四面光滑无棱角,但每一个环上都有明显的焊接痕迹;扁圆环则是一面凸出而另一面凹陷,并且凸出的一面线条圆润。与滚圆环不同的是,扁圆环上几乎没有焊痕,这说明在编织时滚圆环是作为活扣来穿接扁圆环的。为了能使复原修复的铁甲衣达到更好的效果,先后尝试了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铁环,本文将对此工作做一讨论。
  • 摘要:青铜器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出土的青铜器因受到外界的影响,如墓葬坍塌导致的破损、变形,再加上埋藏环境中水、二氧化碳、硫化物、土壤中的盐类及微生物等的长期作用,导致铜质流失、锈蚀、矿化.此时青铜器已经失去了金属的强度和柔韧性,变得很脆弱,在矫形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如果受力不均,器物就会产生裂隙,甚至断裂.模压法矫形修复是通过制作模型—加热器物—施加恒压—冷却至室温。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反复加热、加压、冷却这几个过程,循序渐进地达到矫形的目的。此方法在矫形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武汉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青铜洗,残损比较严重,只剩下四块青铜残片,修复有一定难度.此洗经过修复人员修复后,基本恢复了原貌,达到了展陈要求.本文就这件汉代青铜洗的修复过程予以简述.
  • 摘要:2003ALG M801:37曲龙纹带盖铜鼎出土于河南省林州市桂元东区的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都中牟时的贵族墓地.墓群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区东北隅桂园东区的岗坡地带,赵国第二都城中牟城址的东侧.2002年6月至2009年12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林州市文物管理所配合城市建设,联合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03座,车马坑1处.其中大中型贵族墓16座,出土随葬品2749件(套),铜器1197件(套),有生活器皿、生产工具、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礼器.2013年5月,林州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青铜器保护修复强化培训班对这批出土青铜器中破碎残较多、变形较大、锈蚀严重、矿化面积大等病害严重的30件进行保护修复,本人负责2003ALG M801:37曲龙纹带盖铜鼎的保护修复.
  • 摘要:青铜器文物的修复目的在于保护和展示其美学、历史等多方面价值.文物修复不只是简单的手工活,还需要对艺术背景、艺术风格、艺术特点等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才能在修复时遵从文物的原风格,以确保修复后的效果体现其原始风貌,而并非主观臆造的对文物进行补充或改正.绘画技法应用到做旧随色中可以更好地诠释"修旧如旧"的原则.
  • 摘要: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中,剔除了易引发进一步污染、溃烂的固形用的铁丝以及包覆在铁丝外部的玻璃钢树脂,取得了良好的保护修复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引入了薄铜片来增加藏品的强度,尽管在使用前己对铜片采取了BTA缓蚀、B72成膜封护,但毕竟与藏品银质本体材料不同,在出现潮湿氛围及其他适宜条件时,肯定仍会发生牺牲阳极的电化学反应,但问题是,如果选用银皮,是否会因为纯度的控制不当,继续出现因电化学腐蚀使藏品变成阳极而导致藏品彻底损毁的情况?因此,这也是我们选用薄铜皮用于增加强度之外的另一个考量。
  • 摘要:锁子甲是古代的一种战甲,起源于欧洲,唐朝时经吐蕃传入我国,公元8世纪初期传入中原地区,随之得到传播推广,并被《大唐六典》列为12种人用甲胄之一.尽管如此,但由于当时唐朝的铠甲配给制度和制作工艺的烦琐,锁子甲并未能在唐朝军队中得以广泛普及,其社会属性终究没能完全跨越"外来方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身份地位及财富的象征.虽然锁子甲没能在战场上大规模的应用,但因为其卓越的防御性使之作为高级铠甲或军队礼服流传下来,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一件收藏于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的明代铁锁子甲.虽然明朝是锁子甲在中原使用的顶峰时期,但也并不是铠甲的主流,因此流传于世的也并不多见,本文将从其制作工艺、材料以及穿戴使用上进行研究分析.
  • 摘要:文物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在博物馆展厅中吸引着不同领域的受众来参观、学习和研究.由于博物馆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满足不同地域受众近距离参观的需求,而通过网络信息数据的远程传播和虚拟展览等科技手段远不能代替近距离接触以及人与物情感交流的真实感受,文物复制便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2016年上半年,我馆文物科技保护部器物修复室应湖南湘潭市博物馆复制要求,为其复制嘉祐铜则一件.
  • 摘要: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文物保护、修复、复制作为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也必须积极创新,不断开发适合自身的相关产品,才能把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且这项工作所需材料涉及面广,需求量非常的小,只能依附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工业的需要并在市场上买得到.一旦这一专业所需的某种材料被市场淘汰,就必须寻找新材料来代替所需的原材料.文物复制和仿制历代都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博物馆相继扩充,大量文物需要修复,翻模制作是修复工艺中重要的一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普及率的提高,人们更是对各种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提高人民对文物的正确认识,各地的博物馆不得不组织大量的文物对外展出,由于某些文物对空气湿度、温度的要求非常高,不适宜长期在展厅展出,这就需要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复制品代替,以满足广大观众对文物的了解.由于水平不一所做出的器物效果也是参差不齐.而制作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复制的效果.另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也在传统的技术水平上结合新材料做出一些创新,形成一种新的工艺技术,下面就把我这几年在文物翻模上的一些改进和工作经验介绍给大家,与各位同行们一起探讨.
  • 摘要: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对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藏千余件铁质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其中三件日军指挥刀锈蚀严重,锈蚀物层状堆积,疏松脱落.通过对基体、锈蚀物的分析检测、显微观察,对病害进行了合理评估.根据锈蚀程度,对器物进行了清洗、去锈、脱盐、缓蚀、封护处理,效果良好.
  • 摘要: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炊具之一.成都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铁釜于1983年7月出土于成都凤凰山园艺砖场一座西汉木椁墓,此墓为长方形木椁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椁室,下层为底室,铁釜就出土自底室.其直颈,大圆腹,高28.8cm、口径24.8cm,直径高4.5cm,最大腹径39.8cm,两侧有耳,且每耳下有一环.自出土后该铁釜一直存放于成都博物馆库房,铁釜作为铁质文物的一种,具有铁质文物的普遍性质.由于铁的性质较活泼,极易发生腐蚀.出土时铁釜保存较为完整,但因库房内环境相对较差,没有相应的控温控湿设备,几十年过后,铁釜己发生严重腐蚀及破损.基于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2015年笔者对该件铁釜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
  • 摘要:自2011年起每年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学习班",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期的学习,聆听全国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讲授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并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带领修复实践课,经过两个月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和现场的操作技术实习,掌握了一定的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具备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并参加了河南省新郑郑国青铜大鼎与平顶山应国墓地青铜簠保护修复工作.在这里,我把青铜鼎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的办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探讨!
  • 摘要:钟是祭祀或宴飨时用来演奏音乐的一种打击乐器,一般认为是由商代钟铙演变而来的,最早见于西周早期.其中,顶上有筒形甬的斜挂的一类钟称为甬钟,常见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其无论是在形制、铸造还是音质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我国青铜文化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代表之一.甬钟的结构非常科学,其发音量的大小取决于其钟体共鸣箱的大小,音频的变化主要由鼓部的厚薄决定,枚则从结构上起增加阻尼、降低泛音频率值的作用,使甬钟的音色更纯.从钟体形式来分,甬钟有两种,一种钟体共鸣箱为扁突体,似上下合瓦状,可以敲击出两个音,一个音在隧部,另一个音在鼓侧部,即双音钟;一种钟体共鸣箱横截面为椭圆形,类似圆筒型钟,只能敲击产生一个音符.武汉博物馆所藏西周青铜甬钟在此前修复中存在修复方法和材料选择不当、修复过程缺乏档案记录等问题,据此,对原修复所用黏合剂进行清除后,采用补配件成形安装一体化完成的方法对甬钟进行再修复,保证了修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实现了对文物的最小干预。
  • 摘要:青铜器的锈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埋藏环境、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对铜器群的锈蚀特征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制作工艺和锈蚀机理,更有益于保护修复对策的制定.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区是吴文化最为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土了大量吴国青铜器,其中出土典型器群的遗址和窖藏有丹徒烟墩山、丹徒大港母子墩、溧水乌山一号墓、溧水乌山二号墓、仪征破山口和丹阳司徒窖藏等.吴国青铜器既受到了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是研究吴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材料.吴国铜器群中,大部分属于本土制作的青铜器,光滑的表层外壳下往往是蓝白色的粉状锈蚀,一触即落,有其自身的锈蚀特征。本文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吴国青铜器锈蚀的显微特征,结合外部宏观角度的锈蚀状况,找出其原因和规律,进而提出进行科学保护修复的简要对策。
  • 摘要:西夏占据着中外丝绸之路主道黄河的河西走廊广大地区,商贸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非常重视与宋、辽、金诸国和西方的贸易.西夏建国后不久即开始发行本国的货币,其目的是为了显示西夏政权的独立性,更重要的还是想通过货币的发行促进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西夏政权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和调节.西夏钱币由于传世品不多,以前甚少研究,是钱币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加上西夏灭亡后由于西夏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认识钱币上西夏文字的人也就不多.所以对西夏钱币的保护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第三层出土有一件青铜方罍K2③:205,带盖,其腹盖均残缺,且腹部变形严重,未矫形修复,但进行过绘图复原和拓片展开.方罍尺寸为口宽133mm、肩宽190mm、圈足宽126mm、圈足高56mm、通高356mm.对这件器物的铸造工艺信息进行尽可能多的讨论研究.
  • 摘要:热处理技术是金属材料改性的主要手段,它可以用来优化和拓展材料的工艺性能,使其更好满足使用要求.淬火是具有标志性质的热处理工艺技术,就目前出土资料看,国外最早的淬火实例是中欧地区的哈尔希塔特遗址出土的铁刀和箭镞,这一遗址的年代在公元前1000多年.不同于国外最早将淬火应用于铁器,我国最早的淬火实例是垣曲商城出土的商代早期铜削刀,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淬火青铜器,而且在青铜时代及其后的铁器时代,都陆续有对青铜进行淬火的实例.本文整理总结这些古代青铜器的淬火技术及其相关工艺,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期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技术要点.
  • 摘要:青铜剑的出现始于商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高峰阶段,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兵器.它一般是由铜、锡合金冶炼铸造而成,由于青铜剑含锡量较高,因此其本身硬而脆,易发生断裂.本文保护修复的西周青铜剑为山东兰陵县博物馆馆藏,如图1所示,该剑通长46.0cm,格宽处约3.7cm,重510g.剑身宽长,近剑锋处收窄,锋尖锐,剑脊隆起,剑从为斜弧状,剑格呈倒凹字形,剑柄呈竹节形.整剑断为三截,部分区域呈现致密绿色锈蚀,剑柄和剑锋处有土质覆盖物,剑身与剑格连接处贴有两片标签纸,剑刃处有小缺口,应为使用痕迹.
  •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保存在地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但是,这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木器和竹器干裂、皱缩,出土的纺织品、纸张文物腐朽,等等,所有这些历史文物都要进行抢救和修复才能得以长期地保存下去.文物的修复与复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文物的类别不同,它的修复方法也不同,修复人员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结合科学的保护措施灵活运用.
  • 摘要:1975年湖南省湘潭县出土的铜则,为研究我国度量衡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对文物复制的过程中,记录了文物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并查阅相关发掘报告资料,对文物进行考证研究.
  • 摘要:此次修复的铜釜,是一件出土于海南省澄迈县的汉代铜釜,其形状与其他铜釜一样,最为独特的在于,其他一些汉代铜釜都是在琼西地区发现,而这件铜釜是首次在琼北地区发现,因此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由于澄迈县博物馆尚无修复此破残铜釜的能力,故委托我馆修复人员对其进行修复.
  • 摘要:铃是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有两种:一种体内垂一小铜舌或金属丸,摇动发声,如我国民族乐队中使用的马铃;另一种无舌,用单签敲击或两铃相碰发音,亦名"碰铃""星",如大部分的风铃.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同,小的多用在衣服或首饰上,大的多用在房屋及塔楼上.类似的器物曾在吉林省和龙高产渤海寺庙址有出土,形貌极其相似.2014年4月国家社科项目人员对吉林省延边河南屯寺庙址进行调查发掘,出土瓦、瓦当、花纹砖、陶兽、鸱吻残件及少量的铁钉和铁铃等.本文主要对铁铃的保护与修复进行论述.
  • 摘要:墓葬或其他遗迹单位出土的残损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原,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广大同仁都知道:经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者将墓葬或其他遗迹单位出土的青铜器残件及残片,是以墓葬或其他遗迹为单位清理出来的;对该墓葬或其他遗迹单位出土遗物个体又以各墓葬或其他遗迹独立单位中进行单独编号,然后做好文字、绘图、影像等相关信息记录工作后,从墓葬或其他遗迹单位清理取出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运送于室内.出土遗物转入室内后需对残损青铜器进行科学检测、清理、保护.对有必要进行修复与复原的残损青铜器进行修复,为整理田野发掘报告并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直观的实物,也为陈列展览工作提供了最新展品.
  • 摘要: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位于楚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楚国高等级墓地.自2006年开始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青铜器占了很大比重.出土的青铜器由于埋藏条件、历史条件等原因,有很多损坏严重,亟待修复.图1所示铜鼎就是残损较为严重的一件.它残高27cm,口径30cm,重6100g,一共残破为17块.鼎的腹部出现变形,鼎足缺损严重,碎片也有变形和缺损.为了达到陈列要求,决定将此青铜鼎进行传统修复,恢复原貌,使之能对外展陈.
  • 摘要:"克黄升"鼎出自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和尚岭春秋楚墓M1,墓主人克黄为楚国著名令尹"子文"之孙,是一位历史传奇人物,楚国重臣,其家族权倾楚国.本文所修"克黄升"鼎,铸于公元前605年,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升鼎,对研究春秋晚期同类器物的器形、纹饰具有重要价值;从铸造披锋看,系采用分铸铸接和焊接的方法铸成,鼎腿、鼎耳、扉棱均为分铸,然后铸接到一起,而且器身留有两处补铸痕迹,为研究当时青铜器的铸造及铸造过程中出现缺失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提供了实物资料;清晰的铭文为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器物名称、古文字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2015年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受济源市博物馆委托,为其修复一批金属文物,包括自商代至明代济源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重要代表性.其中一件春秋时期的蟠虺纹青铜圆鼎是这批青铜文物中的珍品之一.
  • 摘要: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早期文明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青铜文物流传下来的,这些文物承载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有文物会越来越少,这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抢救那些即将消逝的文物,不断研究改进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最大程度上保护这些中华文明的风采和内涵。
  • 摘要:成都博物馆馆藏"大明年造"款青花云鹤纹瓷盘,口径31.2cm,通高9.5cm,盘底落有"大明年造"四字款式的瓷盘,是1980年在成都东二巷考古发现的明蜀王府窖藏瓷器中的一件.关于明代民窑器款,"大明年造"款为民窑款,始自明代景泰年间,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天启、崇祯等朝皆有,其中以崇祯时期最为常见,正德次之.历朝"大明年造"款均落款于器物外底,以青花料书写,字体以楷书最常见,款字排列除正德朝有四字单行,其他均为四字双行,款外或无边栏,或围以青花双重圈、单重圈、双重方框等.该器落款为"大明年造"双圈圆款,结合考古发掘情况,推测该器物为民窑瓷器.在修复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难点就是补绘纹饰,绘错一步就会把底色弄脏,必须重新喷涂底色,这就需要文物修复师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和掌握美学的知识。修复完成的瓷盘因储存环境过于潮湿,器物釉面部分罩光釉处有起皱现象出现,这需要重新喷涂罩光漆。修复后的瓷盘在色彩、纹饰和釉面质感上符合了博物馆的展陈要求,更好地呈现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修复过程中的档案记录也为日后的修复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 摘要:2017年1月至今,宜兴市博物馆正在成功举办"紫泥清韵皇家品味——故宫博物院珍藏宜兴紫砂回乡展",反响热烈.此展览从故宫博物院院藏宜兴紫砂陶中甄选出130件、套藏品,较为引人瞩目的有"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方壶、"乾隆款"宜兴窑紫砂绿地粉彩描金瓜棱壶等宫廷用紫砂茶壶珍品,其中也不乏一些待修复的紫砂壶,如宜兴窑紫砂胎泥绘人物图题乾隆御制诗文壶.如何展开针对紫砂陶的特定修复,使其将来“完美无瑕”展示于大家面前,成为我们修复人员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借鉴古陶瓷修复的相关方法与经验,以馆藏紫砂壶残件为例,拟初步制定修复预案。
  • 摘要:陶瓷,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做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陶瓷.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瓷器工艺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陶瓷工艺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各种手工业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1200°C-1300°C左右的高温中烧成,坯体烧结坚硬,坚固耐用,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胎釉结合紧密,釉层不易脱落,釉层表面光滑,不吸水,在接触到污染物后容易清洗,还可在高温中消毒,清洁卫生;坯土具有可塑性,工匠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或者时代的需求制作出各种的作品来满足各阶层人群的需求.早在3000多年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公元2世纪的东汉时已烧出比较成熟的瓷器.经过南北朝、隋唐,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宋元时期制瓷业大发展,当时窑口林立,瓷器品种繁多.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器形种类层出不穷,装饰技法与题材丰富多样,釉色更是品种繁多,色彩纷呈,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新篇章.但是瓷器正是由于其本质的特殊性也是属易碎品,随着时光的变迁,日常生活的消耗和战争,许许多多的珍贵瓷器或者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和特殊意义的器物遭到损毁;正因如此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修复业.通过对器物的修复可以一定程度的恢复其原有的史学性和人文、工艺上的研究价值以及其特有的神韵或使用功能来满足人们的一个心理需要和经济上的延续性.
  • 摘要:清三代酱釉青花碗运用的是研究性修复的修复理念,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前期对文物进行保护,之后以文物保护行业规范为依据对其进行修复。本文在筛选适合清三代酱釉青花碗上色的颜料这一环节时,充分将科技检测与修复结合在一起,通过紫外线老化试验、加热实验、色差仪检测和三维超景深显微镜检测,最终确定丙烯颜料是较为适合的上色颜料。
  •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联合大学文博馆收藏的一件清康熙白釉瓷盘,白釉瓷盘存在严重的缺损,为了更好地展示及保存该件瓷器,需要对其进行补配修复.经过补配材料的筛选对比,采用环氧树脂泥子和原有碎瓷片结合的方法进行补配可靠,实用,可以更好地保存白釉瓷盘.
  • 摘要:粉彩是一种陶瓷釉上彩的装饰品种,是陶工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烧制的一种低温色料.粉彩创烧于康熙中晚期,经过康雍两朝的发展到乾隆朝进入繁荣时期,其御用特点更加突出.粉彩在经过了乾隆时期的辉煌后,其后的嘉庆、道光、咸丰数朝几乎没有什么较大的发展,处于一段较平和的停滞阶段.嘉庆时期的纹饰工艺与写意并用,大体沿袭乾隆时期的风格,但总的笔法拘谨,构图刻板.这件兽耳扁瓶的情况较为特殊,是整只兽耳缺失,不可能一面“修复如旧”,一面“可识别”,那样修复的意义大打折扣,也没有必要。经过本次补配修复,补配的兽耳在质感、颜色、纹饰上,均与原件基本一致,完全可以满足展出要求,成为一件新的展品。可以说,从修复效果的追求上,以商业修复的要求为目标,但是考虑到日常保护需要一定的可识别性,修复完成后,将器物的文物标签作为一个识别物,用小线绳轻轻绑在补配的兽耳上。
  • 摘要:2016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作为一名陶俑修复工作者,我感到"工匠精神"对陶俑修复者的特殊意义,如果谈及陶俑修复的本质,那也是在践行工匠精神.
  • 摘要:《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根据辞海的解释,"工匠"指的是有一定工艺专长的匠人.《周礼·考工记》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锔艺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
  • 摘要:2012年6月4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对市区华山北路国花宝居FM56区域内发现的唐代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发现该墓是距今1300余年的唐初左骁卫大将军王雄诞的夫人魏氏之墓.随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200多件精美的唐三彩制品,这批唐三彩色彩美观,造型各异,包括骑马俑、乐舞俑、胡人俑,以及成组的动物鸡、鸭、猪、狗等,其中残损的器物有90余件.作为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一名员工,荣幸参加了这90余件文物的保护性修复工作.现选取其中的FM56:62,简述其修复过程.
  • 摘要:唐三彩是唐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是我国古代陶瓷产品之精髓.唐三彩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唐代的政治局面、经济状况和社会风貌,同时具体地展现了唐代的审美观念、艺术风貌和宗教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唐三彩是反映大唐综合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为了使唐三彩更好地得到保护,必须对残损的器物进行修复工作.本文以唐代三彩天王俑为修复研究对象,总结了三彩器的修复流程、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三彩天王俑的补全、粘接、全色、做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摘要:这是一件1998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出土的青釉瓜棱执壶,它带有明显的晚唐风格:长直颈、溜肩、修长的瓜棱腹、六棱流下方贴塑一只精干威武的瑞兽,玉璧砂底,胎质坚硬,釉色莹润,器物残高22.5cm.要是完整器,可以想见它的美丽.而它的现状偏偏有点惨:口沿、执手、流口完全缺失.这把壶为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藏品,修复后将对外展示。为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对它进行复原型修复。
  • 摘要:刘协放弃帝位,远离政治,安之若素,给山阳(今焦作)带来了高度文明的农耕.山阳地处中州,土地肥沃,黔首勤奋,自刘协来到山阳,这里的黍稷桑麻,年年丰腴.于是一种叫作"陶仓楼"的建筑在山阳拔地而起.说文解字中的"仓"就是储备粮食的工具,因此顾名思义,"陶仓楼"就是陶制的储存粮食的楼.陶仓楼的仓身一般封闭严实,多数无门,有窗户,底部有通气孔,利于粮食通气而不至于腐烂.其分单体、连阁、联仓式三种.这种建筑几乎为焦作特有.焦作市博物馆用于展览的陶仓楼,60%都要经过修复保护。修复过程非常烦琐,有的文物光清理就得一个多月。做了多年的文物修复师,笔者深深明白,文物修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种,但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无怨无悔,并且把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去追求。
  • 摘要:2016年3月初济源市博物馆委托我馆修复一批汉、唐时期的陶器,其中包括汉代绿釉三联罐、多枝灯、陶鹅、双联陶磨、陶蓑笠俑和唐代彩绘陶马、陶女俑等陶器.这批文物中汉代绿釉多枝陶灯在我省出土文物中较为少见,对研究和补充济源市博物馆藏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汉代灰陶鼎,残断为十块大小不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相关馆藏陶器的修复规范要求,坚持不改变原状原则,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信息与价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技术标准,对其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包括价值评估、病害评测、方案编制、档案建立和预防性保护.
  • 摘要: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陶瓷类文物历史悠久且纹饰、器型、种类繁多,因历史和材质的原因极易遭到损坏,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会对陶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那么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便成了文物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 摘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榜文是具有记载事实的历史重要文物,其上记载的文字和图形信息对研究古代科举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祠堂功能、历史名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我国古代科举文化的重要实物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科学的修复保护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 摘要:以纸质文物修复技术为基础,详细介绍地契修复技术的整个流程,包括了地契修复的原则、清洗地契污渍、处理褶皱及折痕、修补残缺、装裱、保存.专门介绍了地契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及注意事项.
  • 摘要:此次修复马连良剧本,我们遵循文物修复最小干预原则,破损较轻的书页尽量保存原状,不进行托纸,而对破损较严重的书页,出于保护目的,不得已才进行托纸,尽可能长久地延缓它的寿命。此次修复,对剧本上的霉渍也没有采用化学试剂去除,因化学试剂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再加上目前保存此剧本的博物馆库房和展厅温湿度稳定,保存环境较好,霉渍一般不会再次生长,所以,我们仅用温水清洗去除剧本上的水渍和霉斑,对霉渍起到了清理和抑制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这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2013年我院字画修复小组接受了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三清"字碑拓片的修复工作.本文主要对此件字碑拓片在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与思考.
  • 摘要:2015年我接修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工作,陈卓《彩色山水》四条屏是其中之一,由于此画年代久远,提取出库时纸本通体残损严重,整幅画面颜色暗淡模糊不清、烟熏、污渍、水渍、蝇屎、折痕、断裂,其中一幅天头残缺、天杆断裂更为严重.由于此画破损严重,修复难度较大,修复技术性强,特邀请安徽博物院纸质修复老师吕成英前来我馆指导工作。对此件文物的修复我和老师一起讨论并制定了修复方案,对整幅画面和破损部位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拍照,根据裱件的具体情况和特性,制定了修复方案,为更好地保护好文物藏品,恢复画件的原貌,我们决定采取古旧书画的传统修复技术来对其进行重新修复和装裱。
  • 摘要:染色技术是古书画装裱修复工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书画装裱中的镶料、古旧书画的补纸、托纸等裱褙用辅料,常常需要用藤黄、赭石、花青、墨汁等国画颜料染成旧色,以便于装裱时与画芯的气韵色彩保持一致.同时,当画芯颜色缺失需要全色恢复画面整体性时,需要用朱砂、石青、铅白等常用颜料进行配色、补色.
  •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纸质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书画、古籍、档案、函札、碑帖、拓片、经卷、契约、奏折、地图、手稿等.一般分为书画、古籍图书、纸质文献档案和碑帖拓片四大类.纸质文献档案承载着特有的历史信息,在记录历史信息和考证方面具有全面、直观和翔实的特点.名人函札,记录留存的都是一些重要人物之间传递的往来书信、事件信函等重大内容信息.手稿,作者亲手书写在纸张上的原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据调查表明,属于纸质文献档案类的名人函札、手稿等在博物馆的藏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此类文献档案由于纸张组成成分复杂且保护难度大,除受到虫噬鼠咬而损毁以外,还因受到温湿度、光照及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霉变糟朽.
  • 摘要: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字觉斯,号十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人.王铎的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并蕴含千钧之力.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此幅《王铎画像》出自河南博物院,提取时整体破损非常严重,周身黑霉、白霉、破洞,折痕、断裂严重,整幅画件绢的质地糟朽,颜色脱落严重,画意有部分残缺,无落款无印章,原裱是一色纸镶续边(淡米色),地杆偏细,轴头小气,不合比例。原画的尺寸为总长256cm,总宽123cm,画芯总长153. 5cm,总宽98. 5cm。由于此幅画的颜色很容易再次脱落,整体画的质地老化严重,容易起翘开壳,所以修复方案定为不揭取托纸,只揭取覆背纸,修复前一定要先进行绢画芯加固和画芯颜色的加固。
  • 摘要:博物馆墨迹类文物的复制性临摹应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的"复制性",就是按原件的形制(质)规定再做一次,力求真实地再现原件.由于墨迹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体化特征,要表现好这种特征,就要解决好由此带来的相关的五大问题,即:材料、材料处理、辅助措施、摹写方法、修整方法.第二个特点是还要有一个工艺化精细化的不断求真过程.也就是说,解决了这五个问题,不一定就能做到"真",要做到"逼真",还必须使制作过程再进入一种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完善的精细化操作技艺境界中——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复制一定是一个充满着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解决问题和不断获得成功喜悦的过程.
  • 摘要:土地契约书简称地契,是一种土地交易凭证,一直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看似只记录了简单文字的薄薄纸张却承载了我国千百年的土地交易文化,它作为一种契约一直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为现代人们传达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档案.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地契文书的自然老化现象严重,再加上曾经散落民间各处,未能受到妥善的保护和保存,导致现存的地契大多已经残破不堪,所以如何修复和保护地契文书,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 摘要:折扇因其能散开,故又名"撒扇""聚头扇""聚骨扇""棹子扇""旋风扇",又由于多用纸做,故又称之为"纸扇""伞扇".为了增加折扇的纳凉功能,便于使用和美观等性能,常在扇页上穿上扇骨,由于扇骨的开合,从而会引发扇面的收聚,故而又称之为"掐扇""折迭扇""折叠扇".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等材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的修复有别于传统卷轴作品的修复,这是由于折扇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决定的。故此,折扇的修复当与之区分开来,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述。
  • 摘要:油画纸作为一种轻便易携带的写生材料,在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常被用于油画写生.油画纸由一层纸浆板与网格状棉纱布黏合在一起,涂刷白色底料后用于作画.它的优点显而易见,经济实用、方便携带、不易折断、便于收纳等,但由于油画纸由两种物质组成,即位于下层的纸与位于上层的纱布,两种物质的收缩系数不同,因此在保存环境发生变化时极易发生卷曲、鼓翘等平面变形现象,此外,纸张的酸化现象、边缘分层现象、整个支撑物的脆化现象等,都成为纸本油画所面临的保护修复问题.2015年10月至12月,笔者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全国油画保护与修复技能高级培训班”期间,完成了一幅纸本油画《中山陵之秋》的保护修复工作。针对该幅画的病害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保护方案。需要对其进行画面的清洗,画布补缺填缝,托裱,颜料层加固、补色,喷涂凡尼斯等处理。纸本油画相对于板上油画及布面油画而言,数量较少,修复实例更少,因此,在此将该油画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同类型油画的保护修复提供可借鉴、可探讨的技术资料。
  • 摘要:“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折撒自如”,一把折扇浓缩了诗、书画、雕刻等艺术于一身,彰显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和博大智慧.折扇种类各异,花样繁多,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折扇的特殊之处在于扇面可以题诗作画,让人抒发情感,文人墨客巧运匠心,精心绘制,或山水花鸟,或人物动态,或题上表现出感情的诗句.折扇是书画家的用武之地,为后人留下一件件珍贵的墨宝.折扇作为精美装饰品散发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气息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气质.随着历史的发展,折扇愈发精细讲究,艺术性也不断增强,历史的积淀赋予了它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修复的清代折扇破损严重,因修缮和保管不当在扇面一侧粘贴了大量透明胶带,扇面己发硬发黄并且断裂严重。根据破损情况,对胶带的揭取难点制定了修复方案,运用传统修复工艺,使破损不堪的折扇复原,尽可能保留其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 摘要:在古书画修复过程中,全色和接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使一幅破损残缺的古书画还原其本来面目,将艺术家的精彩作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阅读、欣赏和研究的意蕴更加完美流畅.通过适当的全色、接笔赋予其新生,本文以清代一套四条屏《篆书百寿图》的修复为例,谈谈笔者在全色、接笔方面的粗浅认识.在古书画修复过程,接笔是一个重要步骤,对一件画面残缺的作品来说,是否进行接笔修复对其修复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然而,接笔也并非轻易可为之,有依据的接笔使得此作品得以再次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作品焕发原有的光彩,对今后的学术研究以及展览欣赏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揭补之后,在接笔时,广泛搜集“寿”字的篆书形态,使缺损的24字全部做到有依据的接笔。《篆书百寿图》修复后作品重获新生,得以延续保存。同时,对于修复研究方面也获得了大量研究的实践经验,受益匪浅。
  • 摘要:针对书画装裱修复工作特殊的形制载体——碑帖册页,以《王守仁墓志铭》册页的修复为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修复前中后期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个人修复体会的同时为日后遇到此类拓本的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书画是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古今名家书画作品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的书画艺术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核心,也是世界公认的东方之瑰宝.书画艺术品无论是观赏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还是在艺术市场上的价格,都高于其他文物古玩.书画作品的保存、展示和研究都离不开装裱、修复.历代书画艺术品得以传世至今,其主要原因就是经过装裱修复.否则诸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图》等许多名人墨迹,早就变成残渣碎片.但经过修复人员的精心修复补缀,它像一朵盛开的鲜花,重现往日的风采,更加显示出装裱修复独有的艺术魅力.修复装裱是恢复古旧书画艺术品的原貌,延长寿命,提升其文物价值的主要手段.可以说,没有文物就没有收藏,没有修复装裱就没有陈列.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先生曾在文章中提道:“人生病,有不治自愈的,文物生病,则永远不会这样的幸运.”“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舍此则大量文物史料必成废品,毫无利用可言”.
  • 摘要:本文通过重新装裱工笔花鸟画《春回大地》的修复实例,重点分析了对失胶的矿物颜料保护问题及画芯修复加固的问题,初步探讨了修复此类书画的可行方法.
  • 摘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祖先留下了浩瀚如海的纸质文化遗产,历代书籍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类.在中国大量的纸质文物藏品中,民国时期的书籍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目前国内许多纸质文物修复人员所修书籍中,修复数量最多的往往是民国时期的书籍.本文通过对毛楚雄读过的《备旨》上论的修复作为实例,对民国时期书籍的保护与修复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对民国时期书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 摘要: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上起两晋,历经隋唐、五代及元明清,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中记载了古代书画常用纸的类型,可见一斑.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平复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它是用白麻纸所写,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快雪时晴帖》被古人称为“天下书法第一”,这张帖也是白麻纸本;唐代画家韩混所绘的《五牛图》,所用的纸是桑皮纸,是中国最早的传世纸本绘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米芾所书的《珊瑚帖》经证实为竹纸所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纸作为书画纸的一个新品种,是宋代书画纸演变的特色之一;而明清两代,宣纸逐渐占主导地位.中国纸本书画究其材质主要包括创作材料和装饰材料,通过纸张、颜料、墨、胶等材料对其内容进行表现,并通过纸张、绞、绢等装饰材料更好体现原作品的艺术效果。但是纸质书画本身材质较为脆弱,研究和保护难度比较大,人们主要通过传统装裱技术对纸本书画进行有效的修复。在梳理传统保护修复材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尚未有可供参考的规范要求。保护修复中修复材料使用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书画的寿命,本文从修复用纸、镶料、薪合剂、颜料这四个方面谈起,探讨了保护修复材料选择中的若干基础性的问题,给从事传统保护修复的从业者们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 摘要:传拓指的是将具有吸水性与伸缩性的纸张,紧覆于表面具有一定凹凸的器物上,并用颜料(主要使用墨)在纸张上扑、擦,从而产生与器物凹凸相应痕迹的一门技术.传拓的产物称之为拓片或拓本.大家所熟悉的拓片大多是由石刻或者青铜器传拓制作而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金石”传拓.随着传拓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观的演变,玉器、古墨、名砚乃至砖瓦、竹木雕刻均有传拓,直至今日像叶拓、鱼拓、木纹拓等,这些使用天然、无人工的承拓物的传拓作品也相继出现,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展现出来的纹路之美叫人叹为观止.本文根据目前常见的扑子粗略总结了一下其制作规律和方法,希望可以促进传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希望爱好者进而了解扑子的构成和制作方法。不足之处也请大家指正。陕西拓碑的扑子与北京地区制作的扑子的结构大体相似,由缓冲层、隔水层、储水层、触纸层相结合制作而成。像山东潍坊地区有用头发制成的发饼充当缓冲层的扑子,山东曲阜、泰安等地也有用布包谷糠做的扑子。然而这些扑子的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仅仅是材料、工艺和适用范围有一定区别。
  • 摘要:乾嘉时期宫廷画派的代表人物是乾隆第六子永珞,曾充四库全书总裁官,其书画艺术颇为时人所重.故宫博物院现存永珞画作一百余件,主要题材为山水、花卉画作.其中,寿康宫西小殿屏风中有《永珞设色纸本山水》五条,是永珞山水的代表作品.众所周知,寿康宫为崇庆皇太后居所,永珞为皇太后孙臣,这几幅画作在此殿内陈设,非同寻常.但因年代久远与保存等原因,目前这几幅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保护这一文化珍品,笔者综合运用传统古代书画修复技艺,对该画作进行了修复,具体情况兹以此文详述.《永路设色纸本山水》为纸本设色,有机矿物质颜料,部分画面的石青、石绿有严重的缺失和脱落。通体折断,纸质糟朽,破裂多处,画面脏污有破洞,小边己脱落。根据该画破损程度,“修旧如日,不改变原状”,保留原装演格式,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同时原有的艺术效果在最大限度上得以再现。采取修复古代书画的传统技术对其中三幅进行重新修复。
  • 摘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杨大章《花卉图》,贴落形制,贴落是一种简单的装潢形式.它是有别于卷、轴、册、扇的另一种绘画及书法装裱形式,主要用于古代的室内装饰.其做法是将绘画或书法作品经过托裱后,四边镶以3cm-5cm宽绫边或绢边后直接贴在墙上、窗户上或是室内家具上.可随时贴上、换下,而又不伤及画幅本身,所以被称为“贴落”.这种装潢形式在清代的宫廷建筑中十分常见.原裱两幅,其一,纵142.9cm,横34cm;其二,纵143.5cm,横38cm.两幅画芯整体残缺、纸质酥脆断裂,画面有霉迹污渍,通体折伤,断裂处边口翘起.但从残破的画面中可窥其所绘的花卉用重粉点瓣,复以淡色笼染,明丽工整,造型清雅,设色明快.画的右下角自题“臣杨大章恭画”的字样.这是专为皇帝奉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钤朱文“恭绘”,白文“臣杨大章绘”印文;是清代画家杨大章的代表作.修复杨大章《花卉图》整个过程中,经历几十道工序,对折口断裂处加固,全色、接笔,主要采用了传统修复方法,就是在借鉴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略有改进,使这两幅优秀的作品恢复了原有画貌,重现往日的风采。
  • 摘要:书画文物在传世过程中,因原裱不当或保存方法不科学,出现脆化、断裂等病害,严重影响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在修复过程中通过裁切、清洗、揭裱等方法清除原镶料、命纸及覆背纸等,重新进行装裱保护,以恢复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功能.在日常保护修复过程中,通过对原裱用纸的微观分析,发现前人在第一次装裱,或者重新装裱时使用的纸张种类有构皮纸、竹纸等,与当今装裱普遍使用的宣纸并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降低成本,但又存在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为现代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 摘要:作者以一幅破损严重的光绪年间民间文书为例,对其进行清洗修复,使用出边托(纸裱)的装裱方式,对已经近乎糟朽、病害相当复杂严重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使其变得平滑整齐,具备展示与保存的功能.由于该地契破损严重,多处断裂缺损,四周已近乎絮状,因此,在修复期间存在很多风险与问题,本文在总结修复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及疑问.
  • 摘要:颐和园现藏纸绢类贴落作品,多为晚清时期书画.由于贴落最初作为内檐建筑的装饰品出现,一般直接粘贴在殿堂墙壁或隔扇上,经常受到空气、气候、温度、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纸张出现了破损、污迹、虫蛀、酥化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便于贴落作品的保存,对破损严重的贴落作品开展修复工作.本文以“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原则”等修复理念作为切入点,结合在贴落修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应对措施,从科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在贴落修复中是否应该全色、如何全色,以及对全色操作人员提出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在贴落全色问题上的重新梳理,有利于书画作品保存完整的历史信息,保留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提升作品的观赏程度,对艺术文化的源远流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 摘要:2018年1月20日在黑龙江省档案馆见到了需要修复的“誊黄敕谕”清代圣旨.文物现状:贵州巡抚任职的“誊黄敕谕”,横长143cm,竖宽62cm.纸地为黄色,木刻印刷,字体为墨色.满文右行,汉字左行,中间书写着年月.年月按奉旨奉诏之日书写,时间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二月,誊黄不钤印,也就是说誊黄上面不盖章.文物整体己出现轻度酸化,局部纸张褪色(回色)、脆化;四周有较多撕裂口,文物中部纸张有少许缺失导致文字图案缺失,有轻度污渍,文物折叠处有磨损,纸纤维较薄.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文物实施的修复工序主要有二十多道,包括检测、脱酸、清洗(灭菌消毒)、固色、选纸、染色、补洞、溜口、接边、修裱、干燥等。
  • 摘要:麦积山石窟所保存的古代塑像和壁画多数是泥质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麦积山石窟研究所就开始对这些泥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其基本秉承的理念和方法等都是以传统为主,随着文物保护形势的发展,逐渐融入了现代的科技.截至目前,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关于泥质文物,无论是在保护理念或是在修复技术等方面都是相当成熟的.
  • 摘要:2011年4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大同市东风里东街北侧一座辽代砖砌古墓(编号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出土器物不多,但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墓室建在距地表1.5m以下的细沙与河卵石混杂的沙砾层中,是一座素面沟纹砖砌筑的圆柱形单室砖墓,坐北朝南,早年曾被盗掘,墓室顶部和墓道遭到施工破坏.壁画内容体现了辽代汉人墓葬艺术、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均为研究辽代绘画艺术、天文、农业、建筑、宗教、礼仪、服饰、饮食以及生活习俗和丧葬文化等相关领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壁画颜色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保护壁画不仅仅只保护画面和颜料层,应尽可能揭示、保存它承载的所有考古信息,经过对过去墓葬壁画保护修复工艺的仔细研究,认为搬迁揭取过程中,在考古现场对壁画画面的细致清理和对画面的封护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而且后续各道环节必须相互协调。为此在对过去墓葬壁画保护修复方法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和规范化了壁画保护修复工艺,以使在每一道工序都尽量把损失减小到最小。在该墓整体搬迁过程中,我们采用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设计和实施了“封护加固、底托结构、一点多支、内顶外箍、整体吊运”等一套综合技术及新工艺。其整体搬迁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原始信息记录→画面预处理→烘干→加固封护→涂胶→贴纸→贴布→烘干→墓室内支撑架的固定→墓室外石膏、槽钢架的固定→墓室底部的固定→整体搬迁、安全运输。
  • 摘要:1988年6月在大同市城南云中大学施工中发现了金代两座壁画墓,此批壁画墓是大同市首次发现的金代壁画墓,画中人物表情丰富,颜色鲜艳、和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当时对其进行揭取保存后,直到2012年才进行揭取后保护修复,主要以灰膏、陶瓷微珠和PrimalSF-016配置而成的砂浆作为隔离层,以蜂窝铝板为支撑体.修复后整体效果良好,可为今后壁画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为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壁画文物的保护,了解区内寺庙壁画的保存现状,内蒙古博物院对内蒙古自治区国保单位中五个寺庙的壁画进行了保存现状调查.通过此次调查对内蒙古自治区现存寺庙壁画的数量、类别、病害情况和现有保护措施等信息有了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打下基础.
  • 摘要:近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地区进行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清理出二十余座壁画墓葬,这些壁画墓葬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区及其下辖的登封、新密、荥阳、巩义和新郑五个县区.建筑材质有砖、石、土,墓葬形制特殊,绘画技艺考究.画面描绘内容有墓主人肖像、生前的生活场景、鸟兽花卉、日月天象、神仙升天、阴阳五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寄托了晚辈对逝者的沉痛哀思,生动地表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逝后的美好夙愿,反映了中国该时期不同阶层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经济水平、文化特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壁画墓葬对保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在墓葬发掘的过程中,由于墓葬埋藏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墓葬内的壁画在新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媒介与各类物质相互作用,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出现各种病害。我们一直在思考该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己经发掘的壁画墓葬进行保护,使之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和应有的社会效益?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我们成功摸索出了一些保护壁画墓葬的措施,并分别运用这些措施对已发掘的壁画墓葬实施了保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这些保护措施进行梳理,与大家分享。壁画墓葬的保护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的保护人员相对来说比较欠缺,设备还有待完善,方法和技术也都还处在摸索研究阶段。目前我们的墓葬壁画保护措施都属于“延缓性保护”,这些保护措施有利有弊,具体实施时要遵循文物的保护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墓葬的保存现状和所具备的保护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欲实现对壁画墓葬的长效保护,首先要建设壁画保护场地,扩充专业的壁画保护队伍,增添必要的保护设备,加强熟练保护技术。在此基础上,壁画保护研究人员要不断探索,加强科技融合,研究出更好的保护材料和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物,让这些珍贵文物重新焕发光彩。
  • 摘要:中国古代的土木结构建筑是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建筑形式,古人用令人惊叹的智慧,以最为简单的原理构建出了无数华丽的楼堂水榭.无论宏伟的殿堂还是高耸的古塔,无论庄严的寺庙还是别致的庭院,这些建筑的构造原理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建筑学这一文明的金字塔,而建筑彩绘无疑是这座金字塔上最为闪亮的明珠. 建筑表层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的彩绘构成文物建筑的保护层,进行定期保养是最好的保护方法。在保护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应当尽可能多地保留表层材料的真实性,涉及重绘的决定,应当建立在专业咨询基础上。对彩绘应当首先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调研,以揭示有关原始材料和工艺、历史上的干预、当前状态以及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腐朽机理等方面的信息。适当的传统技术和工艺应在可行的条件下加以应用。传统材料和相关知识也应得到不断研究,以增进对技术工艺的认识,并改善对其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只有在经过试验并被证实之后方可使用,而且决不能对文物造成破坏。古建筑油漆彩绘的保护修复应该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下注重观赏特性的同时,着重体现出古建筑群原有的历史氛围,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体现其历史信息及美学价值。古建筑因地域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彩绘风格及做法,在修复中应尊重及保持地方特色。
  • 摘要:2011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于御东新区大同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工地,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土洞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彩绘石椁,同年移交大同市博物馆保管.根据石椁外侧题记记载,这座墓墓主人为北魏著名将领毛德祖妻张智朗,入葬时间为北魏和平元年(460).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件珍贵的石椁,自接收之日起,全馆上下十分重视。首先进行分门别类、拼装组合,特别对彩绘壁画的颜色进行了科学封护,防止褪色、脱落。与此同时,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进一步开展复原性保护工作。经过三四年的调查了解和科学论证、实验,根据石撑的现状决定进行复原性保护。为此与“中国石雕之乡”河北曲阳县的曲阳古韵雕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展这项保护工程。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设计施工,于2015年6月中旬圆满完工,为今后石质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 摘要: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文物观赏要求和严苛的文物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既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使其免受日照、湿度、有害气体等的侵害,又能使观众参观到真实性、观赏性强的文物展品,成为传统文物展示方式——原状陈列面临的新挑战.多年来,古建作为原状陈列的场所,受制于建筑特征和古建保护的要求,无法实现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一些纸绢、竹木牙角、漆等质地的文物,极易发生变形、开裂、脱落等病害.陈列于颐和园佛香阁之内的明代千手观音立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铜胎裸露锈蚀,表面金漆材质劣化,有不同程度开裂、脱胎、起翘、脱落等病害,且表层布满尘埃、污垢.2016年颐和园在金石修复专家霍海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清洁、回贴和封护等措施,对千手观音立像进行保护,降低其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提高展示效果.
  • 摘要:2012年3月底笔者参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彩绘泥塑保护修复培训班,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及在实验室对三尊彩塑的前期调查为基础,一行前往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对祠内47尊彩塑、20幅壁画进行前期调查.本文是对武侯祠内彩塑病害现状的调查评估.武侯祠的彩塑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病害,但塑像保存基本完好,其病害主要为彩绘颜料层的病害和尘土的堆积。建议应该采取养护性修复。要真正遏制病害的发生应该对温湿度控制和对保存环境的改善。
  • 摘要:本文针对馆藏油画的病害及修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详细论述.制定的修复操作步骤如下:建立修复档案、贴面保护、画面矫形、接边、清洗、填补画面基底层、补色、喷涂上光油、装框保护。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艺,使馆藏布面油画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修复后的油画审美感增强,病害得以去除,原貌基本恢复.本次修复遵循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效果良好。对每项保护修复过程及所使用的材料都需进行前期试验准备,经过效果评估及安全性评价后才能在油画上实施。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州博物馆馆藏皮影文物污染物的类型,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清洁工具、材料及方法的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合它们的清洁方案.出于文物修复最小干预原则,皮影文物的清洁首选应该是干洗法;在干洗法效果甚微的情况下,才选用湿洗法。
  • 摘要:本文针对辽南皮影出现的各种病害,分析其成因,并对各种病害提出相应的尝试性修复方案,希望能引起业界同仁的重视,为更好地保护皮影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 摘要:本文利用内窥镜对牛皮风箱进行内部结构观察,基本探明了风箱的基本构造和制作工艺,同时针对风箱的病害情况,采用化学熏蒸、物理除害后,对其真空封装保护.
  • 摘要:唐卡的保护与修复不仅仅限于文物保护的范畴,而涉及纺织、彩绘、宗教、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对《宗喀巴大师》唐卡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保护修复:一是讲述了本幅唐卡的消毒、除尘工作;二是阐述了一般性污渍的清洗和顽固性污渍的清洗方法;三是描述颜料剥落部位的全色技术及要求;四是详述唐卡的保存与陈展.通过以上四个过程,遵循文物“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可识别原则”,运用传统的方法修复《宗喀巴大师》唐卡,修复效果较理想.
  • 摘要:从原料来源及化学改性方法的角度出发,对皮革加脂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对加脂材料的柔软性能、结合性能以及填充性能等与皮质文物保护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探讨,进而总结归纳出皮质文物加脂材料的筛选方法.
  • 摘要: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直接反映,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本文介绍了国家博物馆一件明代白鹇花罗补服的具体修复过程.在保护修复中依据补服的保存状况,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制订了保护修复方案,通过清洗、加固和平整等保护修复步骤,再现了服饰的本来面貌,同时分析了补服的形制、结构、纹样和补子,为明代服饰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国服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王朝,其服饰文化并不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而逊色,既有地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又有民族融合而呈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同特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本研究以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辽代少数民族袍服的保存现状为依据,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再现了服饰的本来面貌,为辽代服饰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本文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展开研究,测量记录面料织造的技术参数,分析面料的组织结构,两根金线为一组,用固结经固结的独特性,符合纳石矢的工艺特点;检测了金线及褙纸的成分,金线金含量70.43%、银含量29.57%的金银合金,褙纸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通过对金线非遗传承人的访问和金线传统制作工艺的了解得出:织造所用金线的传统制作工艺在中国得以传承并有所创新,但目前发展前景不佳,甚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的关键技术濒临失传,在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亟待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
  • 摘要:从历史年代及陈列位置推敲,这件清白猿献寿八音水法硬木小立柜应颇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因岁月流转、环境移变,这件清代白猿献寿八音水法硬木小立柜在展前送修时状况欠佳,存在较多伤损现象和潜在病害因素.为使文物的历史信息真实而完整地还原、保留下去,文物工作者对该器物进行了为期数月的修复工作.
  • 摘要: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它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6年5月20日,该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雕版材质——木材的特殊性,对保存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比较高,否则就容易发生霉害、虫蛀、开裂、变形、腐烂糟朽等病害,因此,做好雕版的消毒杀虫防霉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为了更好地把精美的明清木雕艺术呈现于大众,运用传统修复工艺,对一件罕见的馆藏一级文物清代黄杨木雕大挂屏进行修复.经过制订方案、清洗、拼对、黏合、补配、雕刻、打磨、组装、全色、保养等步骤,从文物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文物修复的原则,使此文物得到较好的保护修复.
  • 摘要: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是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清代云贵总督罗绕典、清代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的故乡.安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重文尚礼,自古就有每逢金榜题名、乔迁新居、婚嫁寿诞等喜庆时际,亲戚朋友赠匾祝贺的习俗,受赠者往往把贺匾当作最贵重的礼品悬挂于高堂之上,是安化人重亲、崇文、遵礼等礼仪的实物见证.安化县博物馆因新馆举办安化古代匾额文物展需要,拟对其馆藏木质匾额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处理,以便后期采用场景复原和局部复原以及实物展示来介绍安化匾额的内容和书法艺术特色.清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表面的灰尘、污渍。使用木片或者竹片制成适合形状通过填、垫的方式对禅卯架构进行归位和加固,以保持各部件外观及整体框架结构稳定,使榫卯结构严谨、边框平直。对于外形微损的器物补全残损部分,残缺部分尽量用同质同色的老料修补完整,如果难以找到的尽量使用木材纹理相近、颜色稍浅的木料替代.对于部分过于纤细的雕刻部位,一般保留其残缺不予修补,避免由于手法、风格的差异而影响整件文物的形态。对于木质胎体大面积缺失的,如果不影响长期存放,不补全胎体。修复时,对于漆皮脱落的情形,通过比对漆皮形状,粘贴回原来位置。对于大面积漆皮缺失的,不补全漆皮,除必要的结构修补外保留其历史痕迹。对于部分披麻挂灰、描金彩绘的匾额,其价值全在漆艺绘画,丝麻脱落糟朽后很难修补,为照顾其感观完整性,对大面积缺失部位的局部漆皮进行补漆补色;对已经失金褪色的彩绘,不再描补,避免描绘越多破坏越大。
  • 摘要:盘龙城遗址是中国早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叶店杨家湾盘龙湖畔,距今约3800年.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玉器出土时保存状况较差,为确保文物安全,配合考古研究及展陈要求,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受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委托,对其中部分病变劣化较为严重的玉器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处理.有领玉璧(文物编号:2017HP小嘴M3)为盘龙城小嘴2号墓出土,是盘龙城遗址最大的,同时也是早商时期体量较大的有领玉璧之一,为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保存了极为珍贵的文物.玉器的保护修复,重点在于修型和做色。因玉器表面光滑、光泽感强,修复中需要仔细、认真打磨修型,最后需要尽量消除修复的打磨痕迹,通过做色,呈现玉器温润光泽与斑斓沁色,恢复器物的艺术美感。
  • 摘要:新野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南部,两汉时期在丧葬文化方面新野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聪明才智烧制出了结实耐用、纹饰精美的空心或实心画像砖用于墓葬建筑.新野县汉画像砖博物馆就因此而建,专门收藏和研究汉画像砖等古代文物.2009年5月-2010年3月间在新的馆舍建筑完工即将投入使用之前,因陈列展览的需要特从馆藏5000余件文物中挑选出一百多件残破损伤者进行粘接修复,其中就有汉画像砖39件.以下是粘接和补配复原汉画像砖的简单经过与个人体会.
  • 摘要:2016年元月,本院在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西南,顺阳河南岸台地上,西距南留古城约2公里,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戎族迁入中原后的一处贵族墓地.在M2中出土一批石质类文物——石磬.因受墓体塌陷、地下水常年浸泡等地下环境的影响,石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石质类文物的修复保护中,选用粘接剂是保护工作的关键,必须充分考虑粘接材料的强度、可逆性和粘接时、凝固时的时间长短。在对该批石磐类文物的修复中,注意到了根据石质分类选用合适的粘接剂和粘接方法,将有裂纹、气孔、石质酥松、风化严重的待修复文物先用强力瞬间胶进行渗透加固,然后再将断裂部位用AAA胶粘接处理,配上适当的不锈钢销钉进行固定,增加了文物强度,使石磐更坚固,并为馆藏石质类文物的修复技术材料运用提供新的理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