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渗碳体

渗碳体

渗碳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30524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二届钱江创伤医学高峰论坛暨2015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等;渗碳体的相关文献由56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秉喜、郭大勇、高航等。

渗碳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0524 占比:99.96%

总计:530711篇

渗碳体—发文趋势图

渗碳体

-研究学者

  • 王秉喜
  • 郭大勇
  • 高航
  • 张博
  • 李龙飞
  • 杨王玥
  • 马立国
  • 孙祖庆
  • 方峰
  • 麻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冠杰; 平德海; 殷匠
    • 摘要: 采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碳钢中珠光体组织的亚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碳钢珠光体存在一个自身演变过程。与传统的通过C原子自由扩散的形核和生长机制不同,片层状珠光体可以由孪晶马氏体低温回火形成。由于淬火态孪晶马氏体中存在孪晶界面相,孪晶马氏体(α-Fe/ω-Fe_(3)C/α-Fe)具有微细片层状珠光体这样的特征。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淬火态马氏体中α-Fe和ω-Fe_(3)C相均极为细小,回火时发生再结晶和粗化,并且ω-Fe_(3)C相向θ-Fe_(3)C转变以及孪晶关系消失,导致形成稳定的珠光体组织。
    • 张国宏; 张莉芹; 胡锋; 吴开明
    • 摘要: 离异共析转变(DET)是高碳钢实现快速球化退火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了深入理解离异共析转变机理,采用定量金相方法,通过奥氏体中断淬火和等温转变试验对Fe-1C钢离异共析转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析温度以下,Fe-1C钢中离异共析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存在竞争,DET相体积分数与奥氏体化后残留的渗碳体粒子间距L_(θ)以及珠光体片层间距λ有关,DET相体积分数随λ/L_(θ)值的增加而增大。用基于JMAK方程的离异共析转变动力学模型计算了DET相体积分数随λ/L_(θ)的变化关系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拟合,试验测量值与计算拟合曲线吻合较好。λ/L_(θ)的值越大,离异共析转变时碳原子扩散所需距离相对于珠光体转变越短,就越有利于离异共析转变的发生。
    • 李小勇; 赵雷; 雷林; 郑亚旭; 冯捷; 郭志红
    • 摘要: 钢铁厂采用Q215带钢卷制方管时,在折弯处易发生严重开裂.为了降低钢管开裂率,从钢管显微组织和钢中夹杂物2个方面分析了钢管角部开裂的原因,通过探讨组织相变对中低碳钢冷变形性能的影响机理,制定合理的热轧和轧后冷却工艺参数,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Q215钢中夹杂物和显微组织的性质,并利用J Mat Pro软件计算Q215钢的相变点、CCT和TTT曲线.结果表明:钢管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钢中存在沿着铁素体晶界析出的三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属于硬脆相,在折弯变形时引起晶界处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开裂的次要原因是钢中存在100μm以上的大尺寸硫化物夹杂.设置合理的调整热轧和冷却工艺参数,可以明显减少钢中三次渗碳体数量,增加了珠光体数量,显著降低钢管开裂率,为预防Q215及类似钢种的加工开裂提供参考依据.
    • 任重
    • 摘要: 金属粉化机理是通过显微观察来进行研究的,研究认为粉化机理有两种:一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渗碳体沉积层,渗碳体颗粒又进一步催化了石墨核心的形成并使之进一步生长、膨胀导致了渗碳体的分解;二是奥氏体结构无法转化为渗碳体,石墨向金属内部直接生长,其粉化过程表现为以材料的外表面及内部晶界处的石墨生成为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已印证了金属内部的石墨生长.另外总结了温度、气相组成、表面氧化、合金成分等因素对金属粉化的影响作用.
    • 陈弛文; 胡清根; 江立信
    •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通过碳素钢的名称测算出其退火、正火后的组织及含量比例,然后据此粗略地测算出此退火、正火后的碳素钢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的方法.通过这种理论推导测算所得出的力学性能指标与国家标准试验实测标准值相对比,误差不超过10%,可作为一种工程设计中碳素钢选材的预估算方法.
    • 张志鹏(编译)
    • 摘要: 当发生塑性变形时,传统的18%Cr、8%Ni奥氏体不锈钢会发生马氏体相变。这是由于室温下奥氏体不锈钢热态不稳定。图1所示的相图中可以看到,室温下预期的平衡相(真稳定平衡)为奥氏体(γ)、铁素体(α)、渗碳体。然而很少有商用不锈钢具有平衡组织。
    • 周建强; 陈伟栋; 朱协彬; 王邦伦; 徐达义
    • 摘要: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球墨铸铁组织中存在游离渗碳体的问题,以中频感应炉熔炼的圆柱形球墨铸铁试棒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温度进行正火处理。研究了球墨铸铁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墨铸铁正火处理时,正火温度是影响球墨铸铁基体中渗碳体分解而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在930°C正火温度下,球墨铸铁中渗碳体产生分解。与铸态球墨铸铁相比,在正火温度870°C条件下,其抗拉强度增加至759 MPa,而延伸率下降到5.4%;当正火温度提高到930°C时,其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为744 MPa,而延伸率上升至9.5%。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占比增加,且当温度由870°C提高至930°C时,球墨铸铁中珠光体含量进一步增多,这对球墨铸铁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 周建强; 陈伟栋; 朱协彬; 王邦伦; 徐达义
    • 摘要: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球墨铸铁组织中存在游离渗碳体的问题,以中频感应炉熔炼的圆柱形球墨铸铁试棒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温度进行正火处理。研究了球墨铸铁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墨铸铁正火处理时,正火温度是影响球墨铸铁基体中渗碳体分解而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在930°C正火温度下,球墨铸铁中渗碳体产生分解。与铸态球墨铸铁相比,在正火温度870°C条件下,其抗拉强度增加至759 MPa,而延伸率下降到5.4%;当正火温度提高到930°C时,其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为744 MPa,而延伸率上升至9.5%。经过正火处理后的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占比增加,且当温度由870°C提高至930°C时,球墨铸铁中珠光体含量进一步增多,这对球墨铸铁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 1关于化合物层(白亮层)疏松孔洞碳钢存在渗碳体,渗氮时可以形成含氮渗碳体Fe_(3)(C、N),转变为γ′-Fe_(4)(C、N),γ′-Fe_(2-3)(C、N),同时有γ′-Fe_(4)N,ε-Fe(2-3)N。合金钢中一部分合金元素会置换铁形成γ′-(Fe、Me)4N,ε-(Fe、Me)_(2-3)N等。形成化合物的厚度与氮浓度及时间有关,开始先形成γ′-Fe_(4)N,逐渐出现ε-Fe_(2-3)N,并不断增厚。随着层深增加,ε-Fe_(2-3)N晶粒粗化,疏松、微裂纹和孔洞不断发展。
    • 赵晋斌; 邱保文; 田勇; 叶其斌; 屈智忠
    • 摘要: 随着用户对高强船板钢低温韧性要求的日益提高,添加适当含量的Ni元素已成为改善其低温韧性的重要手段.研究了TMCP工艺下,高强船板钢中Ni质量分数(0.3%,0.6%,0.9%)对其显微组织及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加,大角度晶界比例提高,晶界间渗碳体数量减小,其形貌特征由仿晶界形向弥散分布的岛状转变;高比例的大角度晶界将提高裂纹传播阻力,提高钢板的冲击吸收功;而沿晶界分布的渗碳体会降低晶界间结合力,恶化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高强船板钢-80°C条件下的低温韧性,Ni质量分数控制在0.6%较为适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