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
板带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263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62423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河北冶金、不锈:市场与信息、莱钢科技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9’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论坛、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2007年中国铜加工技术与应用论坛等;板带的相关文献由476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福川、刘琨、唐兴中等。
板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2423篇
占比:99.97%
总计:1062705篇
板带
-研究学者
- 黄福川
- 刘琨
- 唐兴中
- 唐彩珍
- 廖丹葵
- 李胜
- 梁慧
- 粟满荣
- 肖友程
- 蓝明新
- 黄旖瑶
- 莫宇飞
- 田宗义
- 经建芳
- 卢朝霞
- 刘相华
- 徐泷
- 包仲南
- 马德高
- 黄庆学
- 黄伟
- 李代明
- 李卫东
- 梁景
- 赵钟兴
- 安俊博
- 玉晓波
- 李宏君
- 陈昊
- 李勇
- 王效岗
- 杨固川
- 付天亮
- 段明南
- 黄文辉
- 张杰
- 张卫
- 李宏图
- 王昭东
- 冷正长
- 张俊才
- 徐炳申
- 曲明洋
- 王英武
- 韩毅
- 黄磊
- 刘延军
- 孙杰
- 张殿华
- 李家栋
-
-
王仁忠;
李文浩;
刘广;
苏建
-
-
摘要:
六辊轧机是目前生产冷轧、箔轧带材常见的机型,主要有UCM及CVC两种类型。针对UCM类型的六辊轧机在轧制较窄宽度和一般宽度带材过程中、通过中间辊时轴向横移板形控制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中间辊单侧轴向横移变凸度的新辊形,简称SVC(Side Variable Crown)辊形,由此建立普通六辊和SVC辊形六辊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SVC辊形空载辊缝调节能力,分别比较了在轧制窄宽度和一般宽度带材的两种辊形中间辊轴向横移时的板形调控能力,发现SVC辊形可增强六辊轧机中、窄带材的板形调控能力,增加了轧机的板形调控手段,同时改善辊间接触压力尖峰,可减轻辊间压痕,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
-
-
-
-
摘要:
近日,四川久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攻克多项技术难关,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双胞胎”轧机生产,即一台轧机同时生产两条板带。这种单台轧机可同时生产同规格的两卷铸轧卷的轧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效率、产量的大幅提升,更是为企业提质增效拓展了思路,为铝深加工行业大范围推广应用“双胞胎”轧机生产模式提供了成功经验,这种全新的生产方法打破了宽幅轧机生产窄幅板带的传统生产方式。
-
-
刘建兴;
周建荣;
王生宁;
张宏强
-
-
摘要:
结合3105铝合金特点,解决连续铸轧3105铝合金时铸嘴内腔结渣问题。着重从熔体净化和铸嘴分流结构设计两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和试验生产,最终确定了生产装饰用3105铝合金铸轧坏料最佳的熔体净化工艺及铸嘴分流结构。生产实践表明:铸嘴内部型腔采用新型一级分流结构,熔体精炼全部采用无钠颗粒精炼剂,熔炼炉内的搅拌方式由电磁搅拌替代人工搅拌,成功解决了用电解铝液直接铸轧生产3105铝板带过程中的铸嘴结渣问题,生产出了组织、性能更优的3105铝合金铸轧坏料。
-
-
-
-
邵帅
-
-
摘要:
在热轧超薄带钢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板带表面缺陷问题。通过开展板带表面缺陷的成因与解决对策,针对板带表面压氧缺陷、板带表面翘皮缺陷,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具体形成原因,并针对不同形成原因给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措施,以期为提高热轧超薄带钢生产工艺水平提供思路。
-
-
无;
白振华;
李秀军;
李建中;
韦晓;
刘亚星;
钱承;
李学通;
董永刚;
王瑞;
王云祥;
崔亚亚;
崔熙颖;
张文军;
张岩岩;
许鹏
-
-
摘要:
编号:2020197获奖等级:壹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钢铁材料及加工制造工艺领域。随着新能源电池、绿色包装、智能家电等产品不断向着轻量化、耐久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超薄宽幅高品质板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业材料,且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中国受设备能力制约和国外关键技术封锁,该类成品带钢极限宽厚比一直难以突破5500,且达不到高品质要求,无法实现批量稳定工业化生产,长期依赖进口。为此,燕山大学与宝钢经过15年联合技术攻关,最终突破了超薄宽幅板带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利用宝钢现有设备对超薄宽幅高品质板带的高效稳定工业化生产。
-
-
廖俊;
李滔;
戴小标;
刘志辉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铝薄板带轧制过程中平直度与板厚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宽大铝薄板带板厚分布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板带轧制过程中板厚分布与板带平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了板厚分布与各轧制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建立了1个平直度与板厚分布的综合板形预测模型.通过工厂轧制过程中实测数据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1个综合考虑板厚分布和平直度的高精度板形预测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薄板带的板形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张晋峰;
赵新宝;
李海亮;
齐杰斌;
王承刚
-
-
摘要:
随着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板带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轧辊作为板带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大型工具,在生产过程中与板带表面直接接触,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在轧辊磨削中常见的表面缺陷包含振纹、斜振纹、行刀纹等,重点介绍轧辊表面振纹的特征及其危害,分析其产生机理和相关因素,并针对性的介绍了相关的磨床设备维护技术,致力于消除轧辊表面的振纹缺陷,有效地提高轧辊磨削质量,为生产高质量板带产品提供基础保障。
-
-
-
-
-
杨雄飞;
付俊岩
- 《2006全国低合金钢、微合金非调质钢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铌微合金化钢的冶金原理逐渐被深入理解,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全世界新型冶金设备和生产工艺如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出现以及现代苛刻的应用对钢铁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铌微合金化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发出许多新型含铌钢板带产品.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含铌钢板带的研究与生产技术方面的一些最新发展,特别是国内在CITIC-CBMM微合金化技术中心R&D研究项目下的一些含铌钢研究开发项目取得的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