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经验
日常经验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文学教育、文教资料、中国教育学刊等;
日常经验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立、余党绪、大解等。
日常经验
-研究学者
- 丁立
- 余党绪
- 大解
- 曹雪萍
- 李丰
- 王波
- 肖亚洲
- 陈超
- 魏微
- 黄笃
- 龙彼德
- 丁卯
- 丁澜翔
- 不语
- 严长义
- 丹·科尔曼
- 于海洋
- 何家明
- 何瑒
- 何鑫业
- 侯庆琦
- 倪月婷
- 冬冰
- 刘呗宁1
- 刘巍
- 刘波
- 刘臻
- 刘臻1
- 包兆会
- 卞心怡
- 卢春红
- 卢桢
- 卢语荒
- 卢辉
- 史金淞
- 吕海琛
- 吴为山1
- 吴杨波
- 吴蔚
- 周仕东
- 周瓒
- 夏可君
- 夏季风
- 夏斌1
- 姚一诺
- 姚娟
- 姜婷婷
- 子玉
- 孙晓娅
- 孙民乐
-
-
艾伟
- 《扬子江文学评论》
| 2020年
-
摘要:
艾伟把写作的“中国经验”指向了《金瓶梅》式的“记录中国人的日常经验”,应该说是对凌空虚蹈的小说“所指”和“能指”的一种反拨。当然,这也并非是回到“一地鸡毛”式的庸常的写实之中去,然而,我们的小说创作一旦离开了空气和水,即便是技术路线再高明,也不会成为经典。我同意毕飞宇把《风和日丽》看作艾伟的“巅峰之作”,因为“面对历史,面对宏阔的背景”,“直抵人心”的恰恰就是作家意识到了的从“日常经验”中抽绎出来的精神,用何平的话来说就是“尊重时代的肌理和人的命运感,尽最大可能敞开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幽暗”。
-
-
张虎岗
- 《初中生学习指导》
| 2020年
-
摘要:
做对题目的思路往往都是相似的,而做错题目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错解暴露了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如果能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错解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一、受"日常经验"干扰导致的错解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直观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是正确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但是有的却是肤浅的、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成为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
-
李俊
-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一、公共危机带来职业教育权力关系的变化在公共危机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有一个特别值得思考和调研的问题,即危机对于职业教育中的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关系有怎样的影响?从日常经验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这段时间日常外出被更加严格地管控,小区和商场等地方的门卫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权力,他们可以要求路人停下并接受体温检测。概括来说,公共危机带来了公共秩序的变化,并实际上赋予了特定群体(比如门卫)以更多的权力。
-
-
宋宁刚
- 《北方论丛》
| 2019年
-
摘要:
在新诗发展百年之际,检讨中国具有标志性的诗人的创作及其资源,非常必要且具有特别意义.其中,艾青在“朦胧诗”之前的诗人中,尤其具有代表性.艾青近70年的创作为新诗留下诸多遗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他以绘画为底色所创作的具有强烈视觉感的诗,他的诗歌对于叙事性和戏剧性的自觉运用,他的散文化的诗对于诗歌创作的拓展,他对日常经验的书写、对意识与无意识的书写,他通过诗歌写作所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意象群”,以及他有意识地将个体存在与民族危亡融为一体的胸怀与气度.由是言之,他对于百年新诗的发展与启示是多方面的,有待我们更加深入地探求.
-
-
-
朱馨月
- 《山东青年》
| 2019年
-
摘要:
1985年,莫言创作《白狗秋千架》,从此之后,他"高高地举起了''高密东北乡''这面大旗,就像一个草莽英雄一样,开始了招兵买马、创建王国的工作"①.同时要注意的是,自有鲁迅写作《故乡》,讲述现代知识分子的"归乡"故事,展现其复杂心路历程,"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亦由此开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与鲁迅的"绍兴故乡"有着高度同质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聚焦关注农村(故乡)底层人民的生命状态,致力于表现人们很难正视、力图忘却的图景,那是被历史、被社会、被兢兢业业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被文学齐心协力遮蔽的世界底部②.
-
-
-
-
-
刘呗宁1;
方伟1
- 《油画》
| 2019年
-
摘要:
方伟在清影艺术空间的最新展览上呈现了2017年后以寓言方式进行的绘画创作与思考。以此为发端,同为绘画创作者的刘呗宁与方伟展开了关于方伟创作中“旁观”“剧场”“落地”等话题的问答。刘呗宁(以下简称刘):方伟你好。在你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你以一种冷静的旁观视角来切入,又在画面中让现实世界的景象变得奇异又平衡。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你是通过在“想入非非”与“冷眼旁观”间不断往复,来面对创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