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诉讼法
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1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6篇、专利文献126966篇;相关期刊262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法制与经济(下旬刊)等;
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文献由7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洪亮、陈卫东、李少红等。
新刑事诉讼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6966篇
占比:99.44%
总计:127682篇
新刑事诉讼法
-研究学者
- 李洪亮
- 陈卫东
- 李少红
- 刘宇
- 刘畅
- 宋维彬
- 张齐爱
- 李小杰
- 林霖
- 王家鹏
- 王崧年
- 王澈
- 程燕姬
- 赵国华
- 郭旭
- 钟新文
- 丁琪
- 丁赛
- 于绍元
- 侯继男
- 刘启刚
- 刘志宇
- 刘昂
- 刘欣
- 刘永忠
- 刘璐
- 卢向科
- 吴羽
- 吴蒙
- 周懿
- 姚永辉
- 孔令勇
- 屈国
- 巫建军
- 常祯
- 廖海洲
- 张凌燕
- 张旗
- 张晓旭
- 张景亮
- 徐心磊
- 戴长林
- 文宏
- 曹云清
- 曹金山
- 朱晋峰
- 朱莉
- 李东
- 李伟兴
- 李友忠
-
-
王刚
-
-
摘要: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出台实施。刑事和解制度,极大地创新了司法理念与方式,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引导加害人、被害人两者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刑事纠纷,最终达到和解的目的,进而在维护被害人利益的同时,保护加害人合法权益,缓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本文首先概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内涵及价值;其次分析了刑事和解制度司法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完善对策。
-
-
左卫民
-
-
摘要: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一种新型量刑建议制度开始全面实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人民法院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
-
-
-
-
摘要:
最高法发布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对外发布。该解释共27章、655条,是最高法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与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解释相比,新解释增加"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速裁程序""缺席审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条,作了实质修改的条文超过200条。
-
-
-
-
摘要:
01"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及证人的特殊保护"——最高人民法院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要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同时明确讯问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对其供述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
-
齐艳敏
-
-
摘要:
《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问题,是此次新修《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内容.对于此问题的认识,应当首先肯定其中两法衔接内容在及时性、实用性以及未来修法的指导性等方面的进步意义.可以说,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将两法进行有效的衔接,不仅能够更好的指导司法实践,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高效化发展,进一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质量发展.但在当前阶段,在两法衔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有待采用高效且科学的衔接思路以及方法,以此来切实提升衔接成效,不断夯实衔接力度.
-
-
-
宁泽宇
-
-
摘要:
公诉变更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然而从现行的法律制度来看,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司法解释不够完整,变更形式呈现出混淆的状态,而且撤回起诉显得较为随意等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时候公诉机关决定作出变更公诉行为,对法律程序、实体权益保护等并未予以关注.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对现行公诉制度进行完善,将公诉变更形式予以明确,确保权力行使时间、撤回决定效力能够更加的规范,而相关诉讼主体应该赋予救济权.如果法院、检察机关对变更权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则应有现行法律予以限制或排除,法院尤其要保证被告异议权得到充分保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