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词
文化词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324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青春岁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大会、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等;文化词的相关文献由148位作者贡献,包括仪春蕾、尹安第、曹芃等。
文化词
-研究学者
- 仪春蕾
- 尹安第
- 曹芃
- 张仕海
- 牛尚鹏
- 冯青
- 刘明洁
- 周世培
- 夏晶晶
- 宋和
- 張永言
- 文珍
- 李群
- 李莉
- 胡智慧
- 袁思源
- 解海江
- 谭兴
- 赵明
- 邓宏春
- 邰圣一
- 郑剑委
- 马月华
- 骆文琳
- 黄勇
- 黄金贵
- 丁兰
- 丁立福
- 于福清
- 代新华
- 任强
- 何莉
- 何金妮
- 余建军
- 侯菁钰
- 关宜平
- 冯文池
- 刘改琳
- 刘颂
- 史晓南
- 叶苗
- 吕新兵
- 吕爱军
- 周志培
- 周锡山
- 唐玥
- 唐癑
- 姚勤
- 姜璇
- 宋敏
-
-
胡文飞;
张俊
-
-
摘要: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从单一离散走向多维系统,但标注体系研究已经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而例证结构分析则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映射。未来对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应不断强化其交际功能,凸显语料库在汉英词典表征中的驱动作用并优化文化词的转换结构。本文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利于完善汉英词典编纂结构,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未来双语词典的发展指明道路。
-
-
杨刚
-
-
摘要:
词汇是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泰语中的汉源文化词有以下特征:在词类上以名词为主;借用方式上以音译为主;词源上来自潮汕方言;分类上大部分为历史词.在梳理中泰文化交流史后发现,汉源文化词上述特征的形成与汉语在泰国的传播路径高度相关.通过对汉源文化词的研究,可较清晰勾勒出汉语在泰国早期传播的基本路径,与中泰文化交流史尤其是移民史、宗教交流史的研究成果相印证.
-
-
尹安第;
仪春蕾;
曹芃;
刘明洁
-
-
摘要:
在齐鲁民间工艺的对外宣传中,工艺文化词翻译的恰当与否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针对齐鲁民间工艺文化词,从源语文化风貌、工艺品特色及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结合作品英译实例,着重探讨了直译及直译加注释、意译及意译加注释、音译及音译加注释这几种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规范齐鲁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实践,提高民间工艺的对外接受度.
-
-
李群;
曹芃;
尹安第;
仪春蕾
-
-
摘要:
在齐鲁民间工艺的对外传播中,部分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存有一定的失误.这些失误有的来源于中西文化差异,有的来自译者水平局限等,给齐鲁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该文试图以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等齐鲁民间工艺中出现的英译失误为例,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实地调研英译失误案例,分析归纳失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完善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实践.
-
-
李群;
曹芃;
尹安第;
仪春蕾
-
-
摘要:
在齐鲁民间工艺的对外传播中,部分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存有一定的失误。这些失误有的来源于中西文化差异,有的来自译者水平局限等,给齐鲁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该文试图以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等齐鲁民间工艺中出现的英译失误为例,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实地调研英译失误案例,分析归纳失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完善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实践。
-
-
尹安第;
仪春蕾;
曹芃;
刘明洁
-
-
摘要:
在齐鲁民间工艺的对外宣传中,工艺文化词翻译的恰当与否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针对齐鲁民间工艺文化词,从源语文化风貌、工艺品特色及中西文化差异等方面,结合作品英译实例,着重探讨了直译及直译加注释、意译及意译加注释、音译及音译加注释这几种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规范齐鲁民间工艺文化词的英译实践,提高民间工艺的对外接受度。
-
-
文珍
-
-
摘要:
“隆闺”是黎语“lo 11 kui 55”的汉语音译词,是指供未婚青年居住而不从事炊事活动的房子,它是黎族群众因陋就简、利用自然、尊重自然的文化产物。隆闺习俗是指黎族青年在隆闺空间中进行的日常实践活动,如受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社会交际和自由恋爱等。黎语各方言对习俗的叫法不一,检视目前集得的“to 11 a n 53”“r k53”等40余条文化词,其中蕴藏着习俗发生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黎族婚姻形式变化等丰富含义。
-
-
陈海丽
-
-
摘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越来越的中国文学作品输出国 外,文学译介受文化意向思维、地方方言及难以避免的文化空白 影响,不可避免误译和漏译问题,不利于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出。 由此,需要在加强中外译介合作基础上,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 略才能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
-
文珍
-
-
摘要:
"隆闺"是黎语"lo?11 kui55"的汉语音译词,是指供未婚青年居住而不从事炊事活动的房子,它是黎族群众因陋就简、利用自然、尊重自然的文化产物.隆闺习俗是指黎族青年在隆闺空间中进行的日常实践活动,如受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社会交际和自由恋爱等.黎语各方言对习俗的叫法不一,检视目前集得的"to:?11na:n53""r(uu)k53 "等40余条文化词,其中蕴藏着习俗发生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黎族婚姻形式变化等丰富含义.
-
-
金红梅;
陈荣
-
-
摘要:
中国古诗中通常出现大量文化词,对中国古诗进行韩译,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准确表达这类词的意思。本论文以杜诗中出现的文化词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分析《杜诗谚解》文化词翻译方法,考察15世纪朝鲜在中文诗歌翻译中所采用的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