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误译

误译

误译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2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8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591种,包括文教资料、科教文汇、考试周刊等; 误译的相关文献由105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传彪、谢国先、李田心等。

误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8 占比:99.62%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38%

总计:1062篇

误译—发文趋势图

误译

-研究学者

  • 张传彪
  • 谢国先
  • 李田心
  • 闫茁
  • 张小川
  • 侯松山
  • 孙世娟
  • 左巧玲
  • 杨晓斌
  • 王树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贾懿
    • 摘要: 作为一位翻译大家,林语堂先生译文精当,学界已成共识。林先生在传播中华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人精神素养和审美旨趣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部分译文在文化概念、文意理解和风土器物等方面确存有误译。通过对这些误译进行分类规析,认为林译价值应当重估。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当代译者除应有较高的文化站位并主动提升素养之外,还应学习林语堂先生“以我为主”和“中西融通”的文化姿态。
    • 马瑞
    • 摘要: To Kill a Mockingbird是美国著名作家哈珀·李(Harper Lee)成名之作,该书的译名从最初的《枪打反舌鸟》到《杀死一只反舌鸟》和《杀死一只知更鸟》“几经波折”,而后据其改编的电影也出现了多个译名,尤其是从“反舌鸟”到“知更鸟”译名的转变争议最大。一般认为mockingbird的中译为反舌鸟而非知更鸟。该文在梳理讨论的基础上,首先区分反舌鸟和知更鸟的词典释义和文化含义,再对误译进行探究,最后对于To Kill a Mockingbird的几种译法进行评论,并最终得出结论,翻译因将其文本目的放在首位,其本身不能为了亲近读者而剥夺其认知外国文化的机会。
    • 田亚亚
    • 摘要: 俗语贯穿于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的始末,凸显了小说的地域特色与人物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语言感染力。对其准确理解与恰当翻译是该部小说翻译的一大难点。通过文本细读发现:罗鹏灵活选用了归化与异化策略以及直译、套译与意译三种方法翻译了《带灯》中的俗语,译文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化与语言特色,同时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然而罗鹏曲解并误译了原文中的个别俗语,消极误译导致译文个别地方晦涩难懂。
    • 余婉馨
    • 摘要: 《死水微澜》是现当代巴蜀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中富含地道的四川方言,展示了巴山蜀水之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反映出了渗入近代四川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袍哥文化。通过对比胡志挥和Bret Sparkling&Yin Chi对《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在天回镇”的翻译,笔者发现大量方言误译,并将其分为袍哥文化相关方言误译和其他巴蜀方言误译。其中,与袍哥文化相关的方言误译可进一步细分为对袍哥组织和人物身份的误译以及对袍哥文化的误译,其他类别的巴蜀方言误译其成因则有隐喻传达无效、人物指代混乱和文化能力欠缺三方面。
    • 刘向梅
    • 摘要: 公示语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是对外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东营城市公示语误译较为严重的现状,探究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升本市的公示语翻译质量,助力东营城市对外交流宣传及黄河口文化内涵发展。
    • 赵凤英
    • 摘要: 余华的中长篇小说《活着》英译本To Live出版后,在英语国家引起很大反响,深受读者喜爱。该小说语言通俗易懂,翻译难度适中,但英译本中仍出现了多处误译。从翻译批评的角度来看,To Live中的误译现象可划分为语形、语义和语用偏离三种类型;语际转换困难、思维差异、文化传递障碍以及翻译中不同角色对翻译结果的影响都是造成误译现象的重要因素。
    • 崔艳婷
    • 摘要: 日语常使用连体修饰节,汉译时有时是将连体修饰节处理为中文的定语,但很多情况下两者无法对应。该文在日本语言学者益冈隆志的分类基础上,将日语中的连体修饰节划分为“补足语修饰节”“相对名词修饰节”“内容节”,以日中同传学习者为对象,进行同传实验,在同传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验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探讨日中同传中连体修饰节的误译漏译原因。
    • 黄莹璐
    • 摘要: 该文采用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系统分析北海市涠洲岛南湾鳄鱼山景区的名称英译中的误译情况,并从功能对等视角探究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策略。译者可使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音译法等翻译方法,实现译文形式和内容上的良好呈现,以期规范旅游景点的英译,推动北海乃至广西的旅游文化传播。
    • 张存玉; 陈锋; 赵霞; 王珊珊
    • 摘要: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其英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学界较少对李照国译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李照国译本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翻译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虽然该译本尚有误译、编辑排版问题、文化漏译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看,该译本善于运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并将诸多翻译方法融会贯通,基本达到了向目的语读者准确阐释《伤寒论》医学要义的目的.今后的中医典籍英译应加强中医方向与翻译方向团队合作,以理解原文为基础,提高翻译准确度,不但要注重译文内容,还要重视编辑排版等细节,更应具有国家战略意识,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 闫易乾
    • 摘要: 文章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告别演说为例,指出译本中存在的误译现象,分析误译产生的根源,并对译者提出改进建议.误译原因主要包括:背景信息了解不足、逐字翻译、词义把握不准确、句子理解不到位.对译者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严肃对待历史事件、充分考虑原文文本类型、灵活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准确把握词义的内涵与外延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