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1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374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东南亚纵横、新华文摘、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第五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等;文化共同体的相关文献由381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利国、雷恩海、刘辉等。

文化共同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5.07%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6374 占比:94.78%

总计:6725篇

文化共同体—发文趋势图

文化共同体

-研究学者

  • 苏利国
  • 雷恩海
  • 刘辉
  • 赵万里
  • 任继愈
  • 何清
  • 傅才武
  • 冯普
  • 刘文松
  • 吴家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晟
    • 摘要: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认同型国家,文化共同体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发挥着灵魂和纽带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国家文化公园的设立是一种集中体现国家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宏大时空叙事表达,也是一次重要的体现中国道路话语体系的文化治理模式创新。目前,我国设立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四处国家文化公园,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宏大时空背景中,通过大范围、大跨度的时空纵横,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空间载体、价值载体和符号载体,是彰显共同体价值的国家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认同,要从营造文化时空场景、确立文化价值符号、建构文化叙事体系、丰富文旅融合体验等方面强化相关举措。
    • 谭光辉
    • 摘要: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想法”之差异。某一想法成为群体共同想法使一个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成就一个文化,文化形成体制塑造成员的心灵,使文化得以延续。具有延续性的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想法,国家、民族、宗教等都以此原则得以形成和延续。人类视野的扩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把人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逼迫人类抛弃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概念,统一到“人类”这个大概念之下,共同应对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而这正是“人类文化共同体”概念得以形成且可能被建构起来的原因。
    • 苏利国
    • 摘要: 在初唐新文学理想的影响下,中和雅正成为唐前期文学在文化共同体建设中艰难守望与曲折求索的重心。文学在文化共同体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承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秉承雅正之道、讴歌向上精神、宣扬强盛国势和营造美好人文环境等方面。唐前期文学以崇尚中和雅正为追求,无疑能够增强文学接受双方的文化自信与担当意识,保证文化学术的良好传承,厚植文化共同体坚实的人文根底。
    • 温立红
    • 摘要: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集群城市地域文化特性和受众观影喜好,提出优化湾区电影价值建构的路径与方法:以地域性景观与文化打造“粤港澳风味”电影;以视点的选择与控制、剪辑技巧等影像修辞,引导观众建立视觉认同,创造“伦理境域”,调动观众想象并制造能够悄然控制的潜意识能动效应。如此强调叙事形式和伦理价值相结合的策略,能够发挥叙事主体的叙事意图对观众主体性的影响,询唤与重构观众主体身份、引导其价值判断系统,助力影像叙事讲好湾区故事,构建文化共同体
    • 赵茹; 张楠
    • 摘要: 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其互联网使用行为备受关注,网络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和社交工具,能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个体态度、群体习惯和整体素养。青少年的网络语言传播不仅与传统表达形成鲜明对比,也因彼此间社会身份、所处世代、兴趣爱好的不同产生了群体内部的差异性。但因差异而产生的区隔并不是唯一且顽固的。作为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青少年,借助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交流、碰撞与调适,实现和其他不同文化类型群体间交往的再平衡。这种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互相碰撞,促进青少年完成其文化适应过程,也成为社会文化不断调适进步的推动力。
    • 徐望
    • 摘要: 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自传诵以来,为其谱曲者众多。晁岱健谱曲的歌曲《乡愁》,是唯一得到余光中本人高度认可的版本。余晁版歌曲《乡愁》实现了经典的再经典化。《乡愁》主题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寄托全球华人的寻根情愫,也共情世界游子的故乡思念。歌曲《乡愁》在艺术形式上词曲相彰,在诗情乐意上交互感通,在创作与传播层面实现了“跨界”与“跨介”。歌曲《乡愁》具有建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内涵与崇高价值。歌曲《乡愁》在传播效应上,实现了对内文化凝聚力与对外文化影响力的双向统一。这对于中国文化传播更好地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合一”之路带来三点启迪:一是选题寻求“最大公约数”,消解“文化折扣”“文化误读”;二是对话诠释“同一种文化”,“走出去”并且“走进去”;三是多元演绎“同一个故事”,传世经典造就经典IP。当前,该歌曲亟待进一步传播,可采用跨媒介多元化和跨圈层立体化传播路径。
    • 摘要: 《清代蒙古族女性诗人诗歌艺术审美脞说》通过对蒙古族女性诗人诗歌艺术审美的梳理,探讨其诗歌创作审美空间场域中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章认为:蒙古族女性诗人用少数民族的身份与视野,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在长时期的中华文化熏陶中,用汉语进行诗文创作,建构了诗意的文学精神家园;她们以独有的女性意识和诗学理念进行情感生命的诗化与开拓,使生命与诗歌完成融合,拓展出一片属于蒙古族女性诗人独有的审美空间,进行自我灵魂的建设与探索,最终确立了作为女性文学书写存在的永恒价值;她们诗化、艺术化的人生追求,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多重交融的理解,突出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同。
    • 黄家庭; 崔海东
    • 摘要: 打造“海丝”区域文化共同体,是强化国家软实力、促进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加强“海丝”区域互信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繁荣与稳定的需要。虽然“海丝”区域有着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但是从以往的交往历史来看,也有着诸多文化互动的成功经验。打造“海丝”文化共同体,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二是并行不悖,坚持多元共存,共同繁荣;三是求同存异,文化整合,提炼、共塑“海丝”共同价值观;四是辩证发展,坚持儒家文化为核心,建构“海丝”文化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 卢云峰
    • 摘要: 传统乡村共同体具有若干基本特征。它既是一个具有独立封闭社会边界的实体性的地域共同体,也是一个由共享一套价值体系的成员所构成的文化共同体,如以某一姓氏、地域为特征的村落。随着现代性的展开,传统的村落出现一些变化,包括城市化、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和文化荒漠化等。城中村是典型的城市化案例;空心化意味着人员的大量流失,村落失去活力;过度商业化与资本进入村落有关,在一些地方,传统的文化被资本改造成面目全非的“客栈文化”;而文化荒漠化表现为从乡村出去的精英退休后一般留居在城市,形成一种精英不断往外的单向流动。这些迹象表明,“村落的终结”似乎是农村的宿命。然而,浙江省Z县的“新农村建设”表明,中国的农村发展具有十足的韧性,在经历过一段时期的衰落之后,乡村共同体开始复兴了。
    • 刘云舟; 林筠
    • 摘要: 两岸迁徙是表现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电影题材之一,将个人、家园与国家叙事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数量之多、历时之长、叙述之丰富,已经构成了一个作品序列。以往研究较关注台湾地区的电影作者和作品,忽略了大陆地区的相关创作。2000年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陆地区创作和拍摄更多以两岸迁徙为电影题材的新作品,通过家国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以及文化共同体完成共同体叙事,实现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共同体美学建构。但另一方面,两岸迁徙题材电影也存在着故事套路模式化、叙述过于生硬、情感缺乏共通性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电影故事在两岸观众情感上的强烈共鸣,特别是抓住两岸年轻观众的需求,从而实现两岸故事的最终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仍然是两岸迁徙题材电影创作必须关注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