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3045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1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187822篇;相关期刊1389种,包括高师理科学刊、教育教学论坛、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等;数学分析的相关文献由374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天荣、邹运鼎、毕守东等。
数学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7822篇
占比:98.41%
总计:190859篇
数学分析
-研究学者
- 何天荣
- 邹运鼎
- 毕守东
- 杨建雅
- 廖春艳
- 王小舟
- 李经文
- 莫愿斌
- 林远华
- 樊红云
- 周焕芹
- 张明会
- 张杰
- 邹泽民
- 陈凤德
- 高婷婷
- 刘文军
- 刘晓玲
- 孟素香
- 张凤琴
- 张晓军
- 杨莉
- 王宏仁
- 王成强
- 王良成
- 王雪琴
- 胡光华
- 胡其明
- 陈祥平
- 陶玉杰
- 严珍珍
- 任崇勋
- 何艳平
- 党凤花
- 刘丽梅
- 刘志伟
- 周夏芝
- 姚云飞
- 孔维丽
- 孙惠
- 张爱武
- 徐伟华
- 朱国卫
- 朱尧辰
- 李举达
- 李娟
- 李晓红
- 李景廉
- 李欣
- 李福兴
-
-
高玮彤;
郭鹏年
-
-
摘要:
背景: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治疗长骨畸形在截骨后保持了最大的接触面积且没有骨丢失,但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计划。目的:精确确定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数学过程的改进方法,明确了畸形角度和扭曲角度变形的定义,计算出旋转角度和截骨平面法线方向,得到截骨平面。结果与结论:应用实例验证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结果进行长骨畸形纠正准确,骨断端接触紧密。该方法能精确确定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提高了截骨的准确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提高了临床应用、计算机模拟切骨、3D打印切骨导板时使用的方便性。
-
-
-
-
摘要:
从2009年开始,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举办一次,由中国各大高校承办。分为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和非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其中,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数学分析占50%,高等代数占35%,解析几何占15%;非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占80%左右和线性代数内容占20%左右。
-
-
谭畅;
马淑芳
-
-
摘要:
在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文章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指导,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考核方式的变革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发挥数学分析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
-
-
陈颖;
张玲珠;
林国军;
王光明
-
-
摘要:
本文以Python语言为载体,针对初学者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初学者变革与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与思维方式,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
-
刘家;
佘连兵
-
-
摘要:
数学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数学专业许多后续课程中都有所体现,西部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根据数学分析的课程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西部高师院校数学分析课程在考核方式、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文献分析等方法,结合西部地区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将建立习题库、增加单元测试、课堂讨论、数学小论文等方面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重视过程性评价,综合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提升教学的时效性。
-
-
林椹尠;
罗亮
-
-
摘要:
《数学分析》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立足于数学分析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思政案例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他们的高尚情操。
-
-
李星瑞;
王泽荫;
石广田
-
-
摘要:
在《机械制图》中对已知的两端圆弧用第三段圆弧进行相切连接,采用的方法是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版本的教材中对几何作图时的条件描述不够详细,导致作图时会产生异议甚至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作图。文中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结合几何作图方法,分别对三种圆弧连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得到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完成圆弧连接作图。对绘制圆弧连接学习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
赵海航
-
-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被开发及应用。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数学的建模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
-
-
郭金生
-
-
摘要:
将数学分析与思政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数学分析创新课堂改革的要求.在数学分析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思政元素,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
-
-
FAN Guang-xun;
樊光迅;
QI Shuai;
亓帅;
WANG Wen-kui;
王文奎;
DAI Si-lan;
戴思兰
- 《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毛华菊是中国特产的菊科菊属植物,为栽培菊花的起源种之一,其种下存在丰富的形态变异.本研究对分布于安徽天柱山、河南栾川和内乡3个地区10个居群毛华菊的1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安徽地区毛华菊无论山体高低,仅分布在山顶的阴坡,对海拔的要求不严格,而河南地区毛华菊主要分布于海拔400~1200m的区域.两地毛华菊叶片宽度相当,但河南毛华菊叶片更长;安徽地区分布的毛华菊舌状花长、宽均显著长于河南地区毛华菊.通过对单样本的K-S正态性检测,株高、舌状花数、花序直径、舌状花宽、舌状花长宽比、叶宽等6个数值型性状判定义为数量性状.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叶部性状在居群间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而花部性状差异相对较小.R型聚类的结果显示,与营养生长密切相关的叶部性状与株高聚为一类,舌状花长度与花序直径聚为一类,舌状花宽与舌状花长宽比聚为一类.Q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天柱山的3个居群聚为一类,而河南栾川和内乡的7个居群混合在一起聚为另一大类.本研究可为解析毛华菊形态变异的遗传机理奠定基础,进而为菊花的性状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
-
-
-
-
-
-
-
林福永;
梁晓珩;
郑江波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探讨了系统研究中,系统的行为或功能与某个具体层次结构的关系,并提出系统层次性定理.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设计原理和逻辑,形成了一个系统设计框架.遵循BSE-设计框架,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按步骤进行实际系统的科学设计.